习近平新闻思想的哲学光辉

2018-02-06 15:52:24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舆论思想工作

黄 珊

(中共中央党校 报刊社,北京 海淀 100091)

习近平新闻思想是习近平关于新闻舆论的观点和学说的科学理论体系,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哲学方法分析我国新闻事业的客观现实、基本规律和发展方向,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光辉,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新闻领域的生动体现,是当前我国新闻舆论工作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

一、习近平新闻思想闪耀着科学实践观的光辉

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科学回答了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习近平新闻思想将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与我国实际结合,立足我国新闻舆论工作的实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创造性地发展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是引领我国新闻事业不断发展的指导思想,闪耀着科学实践观的光辉。

(一)习近平新闻思想是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理论,有着深刻的现实基础

实践是科学思想的源泉和根本。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了以实践为基点来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思路,揭示了实践 与认识的正确关系。

习近平同志始终与新闻舆论工作保持着密切联系,积累了丰富的新闻经验。他保持读书读报的习惯,善于从新闻中汲取重要信息和思维灵感。早在梁家河插队期间,就从《人民日报》读到获取四川办沼气的信息,由此转化为实际行动,办成了陕西省第一口沼气;[1]他在繁忙的公务之余,笔耕不辍,给报纸写下多篇评论、论文、散文、诗歌等;他深谙与媒体打交道的方式方法,早在梁家河插队时期就有记者采访他,产生了第一篇报道他先进事迹的文章——《取火记》。[2]

他重视发挥新闻工作的作用。早在正定工作期间,就在《河北日报》刊发“正定九条”,宣传招贤纳士的思想;他在各级领导岗位上不忘指导新闻工作,时常到报社、电视台视察和调研,积累了运用媒体指导工作、引导舆论和宣传思想的丰富经验。

(二)习近平新闻思想是不断进行深入总结得出的科学理论,有着逐步升华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科学地揭示了认识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科学理论绝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轻轻松松就能获得的,必须经过长期、系统、反复的理性思考。

党的十八大之前,习近平就对新闻工作有过相关论述和理论总结。1989年5月,他在《把握好新闻工作的基点》一文中,阐述了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新闻事业的性质、功能,新闻队伍建设,新闻工作者的政治操守、职业道德、工作作风……[3]体现出对新闻宣传工作的深度思考。2002年12月24日,习近平在与中央驻浙新闻单位和省主要新闻单位负责人座谈时强调,新闻工作者要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从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中汲取养料、寻找线索、提炼主题……[4]体现了群众路线在新闻工作中的运用。2004年5月26日,习近平撰文《领导干部要欢迎舆论监督》,对领导干部和新闻工作者都提出了具体要求,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欢迎舆论监督,主动接受舆论监督,新闻舆论部门的同志要遵守新闻纪律,做到反映情况客观真实,鼓劲帮忙而不添乱。[5]2006年1月26日,习近平在看望人民日报社和新华社驻浙编辑记者时讲到,任何新闻宣传都是为一定的党派和社会团体服务的,都是他们经济政治利益的集中反映……新闻宣传讲政治,就是要集中反映所处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就是要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6]

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从全国大局和国家战略的高度思考新闻工作,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哲学与社会科学座谈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等多次会议上,发表与新闻舆论和思想宣传工作相关的讲话,提出了一系列极具战略性、指导性和针对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系统的新闻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习近平新闻思想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的光辉

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习近平新闻思想灵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解决我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基本问题,透过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和利益关系,分析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主要与次要的战略关系,并做出最佳的战略决策,体现了高超的辩证思维能力、理论思维能力和战略思维能力,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的光辉。

(一)联系的哲学思维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事物内部以及事物之间都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没有任何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1.习近平精辟地阐释了新闻舆论工作的根本原则、基本方针、发展途径、队伍建设等系列关键问题。从新闻舆论工作的内部着手,以党性为根本,以正面宣传为引导,以创新为支撑,以人才为保障,构建出完整的理论体系,厘清了新闻舆论工作内部的主次关系、大小关系、先后关系、因果关系等,为增强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提供了极具针对性、操作性、启发性的行动指南。

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系统论述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重大理论问题,为新闻舆论工作指明了方向,生动说明了什么是重点工作,以及如何做好重点工作。

在根本原则上:他坚定不移地指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坚持党性原则,最根本的是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必须姓党。[7]这表明了习近平新闻思想的基本立场,明确了“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的根本原则,充分体现出党在新闻舆论工作的核心地位和领导作用。

在基本方针上,他高屋建瓴地抓住了新闻舆论工作的主要方面: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做好正面宣传,要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8]这充分表明了习近平新闻思想的基本要求,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明确了“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主要方向,从职能、导向、内容三个方面强调了新闻舆论工作的重点。

在发展途径上,他因势利导地指明了一条创新发展之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要推动融合发展,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9]这表明了习近平新闻思想的基本观点,明确了“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的主要途径,顺应当今世界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等发展的大势,这将是我国新闻舆论事业兴旺发达的必由之路。

在队伍建设上:他高度重视人才的重要性,提出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要加快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10]这表明了习近平新闻思想的基本理念,明确了“造就新闻舆论工作队伍”的关键保障,不仅抓住了媒体竞争的核心,也指明了合格的新闻舆论工作者的检验标准。

2.习近平精辟地分析了新闻舆论工作在国内、国际两个格局中所处的位置。在国内格局中,他为我们找到了新闻工作在社会主义事业中所处的新坐标。从纵向来看,他指出,中央主要媒体与党和人民同呼吸、与时代共进步,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11]充分肯定了新闻工作在社会主义事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横向来看,他指出,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12]五个“事关”的重要论述将新闻工作与国家性质、党的执政、国家治理、人心向背、民族命运密切联系起来,指明了做好新闻工作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极端重要性。

在国际格局中,习近平为我们开辟了新闻工作的新视野。他用全球视野观察我国的新闻工作,使之置于国际格局的普遍联系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国际话语权,集中讲好中国故事,同时优化战略布局,着力打造具有较强国际影响的外宣旗舰媒体。”[13]这一要求指明了新闻事业发展的新高度新方向新水平,为我国的新闻工作开辟了国际战略布局。

(二)全面的哲学思维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坚持全面的观点看待问题,坚持重点论与两点论的统一。离开“两点”谈“重点”或者离开“重点”谈“两点”都是不全面的。

1.抓住“牛鼻子”,突出重点。新闻舆论工作的环境、对象、范围、方式等不断变化,工作内容涉及方方面面。习近平新闻思想在复杂的情况下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指出新闻舆论工作的重点和要点,指明解决问题的核心点、关键点、突破点。

第一,党的领导是核心点。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必须姓党。坚持党性原则,是新闻舆论工作的根本原则。加强和改善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是新闻舆论工作顺利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是新闻舆论工作重点中的重点,核心中的核心。围绕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这个核心要点,习近平提出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职责使命48字方针,其中,首要职责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与此同时,他要求各级党委要自觉承担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增强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善于运用媒体宣讲政策主张、了解社情民意、发现矛盾问题、引导社会情绪、动员人民群众、推动实际工作。

第二,人才培养是关键点。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强调,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要加快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14]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再次提到人才的核心价值,他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根本在于做人的工作,中心环节在于立德树人,核心在于提高人才培养能力。[15]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再次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网络空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建设网络强国,没有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没有人才创造力迸发、活力涌流,是难以成功的。[16]不难发现,习近平新闻思想坚持以人才为核心,不断培养各领域的人才,为新闻事业注入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第三,不断创新是突破点。我国新闻事业要持续发展就必须求新求变求突破,而创新发展就是最为关键的突破点和着力点。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指出,随着形势发展,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17]在全国宣传思想会议上,习近平再次明确创新的重要性,并指出了创新的侧重点和发力点。他强调,创新发展宣传思想工作创新,重点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努力以思想认识新飞跃打开工作新局面,积极探索有利于破解工作难题的新举措新办法,把创新的重心放在基层一线。[18]

2.统筹“一盘棋”,全面兼顾。习近平新闻思想把新闻舆论工作视为“一盘棋”进行总体谋划,深刻、系统地论析新闻舆论工作中的各大关系,展现了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宏大视角。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提到了两个“统一”——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正面宣传与舆论监督的统一,阐释了新闻舆论工作的性质和方针,充分显示了全面思维的哲学力量。在坚持党性的基本原则下,保持党性和人民性统一;在坚持正面宣传的基本方针下,保持正面宣传与舆论监督的统一。

第一,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看待党性和人民性关系的问题上,还存在一些“替党讲话,还是替老百姓讲话”“站在党的一边,还是站在群众一边”等错误论调,严重割裂党和人民之间的关系,在理论上是片面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习近平新闻思想把党性与人民性统一起来,把党性和人民性列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概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统一了思想和认识,有力地回击和廓清了割裂党性和人民性的错误论调。党性是根本,是原则,决不能动摇;人民性是目的,是导向,决不能偏离。习近平指出:“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及时把人民群众创造的经验和面临的实际情况反映出来,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19]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从本质和表征两个方面,全面分析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

第二,正面宣传与舆论监督统一。习近平指出,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同时也指出,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是统一的。这是对新闻舆论工作内容的全面分析和指导。一方面,要坚持正面宣传的基本方针毫不动摇,真实客观地报道正能量,鼓舞人们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而努力奋斗;一方面,要有新闻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勇于批驳丑恶现象、虚假现象、落后现象,针砭时弊,激浊扬清,鞭策人们改正错误、去伪存真、革旧出新。习近平新闻思想把正面宣传与舆论监督统一起来,从正反两个方面发挥新闻舆论工作的作用,正面宣传为主,兼顾舆论监督,在真实性的基础上,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为我们牢牢把握舆论工作的主导权、主动权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

三、习近平新闻思想闪耀着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辉

历史唯物主义从总体上、全局上研究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为其他学科提供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是人们正确认识人类社会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我们不断前进的思想武器。习近平新闻思想充分运用历史唯物主义驾驭全局,系统、历史、具体地分析了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规律,回答了我国新闻事业的根本问题,体现了卓越的总体决策力、全局掌控力和综合判断力,闪耀着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辉。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准确定位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和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矛盾。判断谁是第一位问题,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分界线,也是正确和错误的区分点。历史唯物主义科学明确了社会存在是第一位的,解答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习近平新闻思想站在哲学的高度,高度概括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的重要论断。

经济建设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属于社会存在,为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因此,经济建设是第一位的工作,是中心工作。新闻舆论工作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属于社会意识,既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也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因此,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习近平新闻思想明晰了两者之间的定位和关系,提出新闻舆论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基本方针,从全局的角度为新闻舆论工作发挥对经济建设的能动作用指明了工作方向。

(二)“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尊重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

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人民群众而不是历史人物。“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习近平多次强调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把人民群众当成真正的英雄,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奋斗目标。他曾讲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共享观”是对历史唯物主义人民观的继承和发展,生动说明了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发展成果的享有者。他曾饱含深情地讲到,“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总之,习近平新闻思想体现了人民观在新闻事业中的灵活运用,指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求广大新闻工作者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精神需求。[20]

[1][2]中央党校采访实录编辑室.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16:105-106、332.

[3]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34-39.

[4][6]习近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327、310.

[5]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55.

[7][8][9][10][11][12][13][14][17][19] 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党建网,2016-02-19.

[15]2016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EB/OL].南开大学网,2016-12-08.

[16]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4-26.

[18][20]习近平出席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央广网,2013-08-21.

猜你喜欢
舆论思想工作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华人时刊(2022年7期)2022-06-05 07:33:26
思想与“剑”
当代陕西(2021年13期)2021-08-06 09:24:34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人大建设(2019年4期)2019-07-13 05:43:08
“思想是什么”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0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环球时报(2019-04-12)2019-04-12 08:19:01
不工作,爽飞了?
桃之夭夭B(2017年8期)2017-10-25 14:53:20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我要出舱工作
再说还有工作忙
儿童绘本(2015年6期)2015-05-25 17:55:54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