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惠娟
兴趣是激发学生强烈求知欲的“发动机”。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如果对数学知识充满好奇,对掌握知识有信心,那么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学习,“教”与“学”才能真正实现同频共振。如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这是对教师教学质量的一大考量。笔者通过这些年的数学课堂教学实践发现,作为开启学生兴趣之门的一把“钥匙”,老师要“识趣”,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因势利导,学生才会有“趣”。
一、开讲生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开头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但它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整体效果,因此要求教师必须根据数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开头“导语”,用别出心裁的“导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例如,学习“质数和合数”这一内容的引入部分,我首先坐在57号的位置上点名,请听到学号的学生喊“到”并起立,1号、3号、5号、7号、9号,然后说“接下去请按刚才号数的规律,依次自报学号并起立”。点完名后问:站着同学的学号与坐着的有什么不同?根据是不是2的倍数?可以怎样分类?学生回答后,我接着说:我知道自然数还有另一类分类方法呢,你们信不信?
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情境教学中,学生们“探个究竟”的兴趣油然而生。
二、授中激趣
“开讲生趣”是成功导入新课的“引子”,把学生“引”进来后,教师需要在授课中适时“诱导”学生,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求知欲。
比如上例开始授课部分,我首先让全班学生动手做一做,写出1至12的数的因数(我将准备好的1至12的因数卡片贴在黑板上),请学生把写好的答案和黑板上的答案认真核对一下,并表示要看看谁最聪明,将邀请最先发现其中“奥妙”的同学向全班作成功发现“奥妙”的报告。这时,课堂气氛既紧张又活跃,每个学生都在用心思考,大家发言也是争先恐后。我对大家的回答一一加以肯定,将高度表扬其中按因数的个数来分类的学生。此时,不但学生对数学上按照“因数的个数来分的”这一特征有了感性的认识基础,而且教师对这一特征分类的讲解也有了“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功效。
三、练中有趣
练习是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必要途径,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但许多学生在新知识中激发出来的学习兴趣在这个环节往往遭到“重创”,主要原因是练习形式太呆板、乏味。因此,如何把课堂练习设计得精彩有趣,考验着教师的智慧。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教学时适当选编一些喜闻乐见、贴近学生生活经验以及日常生活中应用较广泛的题目,使学生变知之为乐知。比如,本课在完成基本题后,我让学生猜一猜老师身上所带的钱数。我说:老师身上带有一些钱,从高位依次是: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的自然数(1);10以内最大的既是偶數又是合数(8);最小的既是质数又是奇数的数(3)。请同学们写出老师身上究竟有多少钱?通过这些接地气的练习来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学生学起来就有兴趣,做起练习来自然就没了枯燥乏味之感。
四、课尾留趣
基于小学生的年龄特性,一节课的前半节是其接受知识的最佳时间,到了后半节则容易分散注意力。这时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活动、游戏,不仅可以使大脑得到适当的休息,又能延长学生的注意力,达到“课业结束趣味犹在”的效果。在本课结束前,我设计了一种报数游戏(自己的学号):是质数的学生用鼓掌两次代替,是合数的站起来敬个礼,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的摇铅笔盒,看看哪一组正确率高。这样的练习,学生会觉得“好玩有趣”,在“好玩有趣”中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五、“评”中增趣
这里的“评”是指教师对学生答问或作业的口头或书面评价。客观上,由于数学材料本身的感情色彩不浓,难以激发学生的直接兴趣,如果数学教师能在数学语言、语速、语调和语气上风趣一些、幽默一些,带着感情回应学生的答问,让作业评价更有“人情味”,则可以增加数学教学的妙趣,学生就会乐学而不疲。
例如在本课教学中,当学生发现了一个数按因数个数来分这一特征时,我立即表扬“你真棒真能干,你是咱班第一个发现真理的数学家”;又如学生发现老师身上带有的钱数时,我夸他“你真聪明”;在学生解题成功时,我会说“祝贺你,你终于成功了”,以激发学生的“求成心”。而在对待作业中有困难的同学时,我总是用一些深情惋惜的语言,如“真遗憾”“还差一点就对了”“没关系,再来一次”“下次肯定会更好的”……这些尊重企盼、惋惜的用语对差生来说,其作用不仅是情感上的补偿而且是心理上的调整,可以使他们在学习数学的探索中,变无趣为有趣,变有趣为兴趣,变兴趣为乐趣。
责任编辑龙建刚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