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军义
摘 要: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快速发展,生活化教学理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初中物理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基础,因此,必须做好生活化教学工作。
关键词:生活化;初中物理;教学研究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新课程改革要求物理走向社会,在此背景下,如何将生活融入到初中物理教学中,就成为广大教师关注的焦点,本文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相关论述,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一、情境设置生活化
一节课如果有个好的开端,学生就能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这有利于教师进行教学活动,因此,必须重视情境。生活化的情境教学会帮助学生自然地进入课堂听讲状态,同时还能使他们感受到物理知识的应用价值。在创设情境过程中,教师不妨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而掌握物理知识,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引导其快速地进行物理学习,从而达到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情境化的生活教学,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活动。
在讲解“汽化和液化”时,笔者将棉花先放在酒精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取出裹住温度计,问道:“同学们,大家可以猜想下温度计的示数会如何变化呢?”学生们一下子被吸引住了,纷纷进行猜测,有的说升高,有的则说降低,说法都不相同。于是,笔者让学生观察温度计的变化情况,通过观察和分析得到温度计的示数先升高再降低。紧接着,笔者又在塑料带中滴入几滴酒精后扎紧口袋,放入到90°的热水之中,学生观察到袋子鼓起来,但是酒精消失。过了一会儿,有的学生发现袋子瘪了,然后袋子上又有小液滴出现。看到学生迷茫的眼神,笔者说道:“大家不要着急,这些现象都和这节课程有关,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本节课的新内容”通过这种生活化的情境设置,笔者成功地将学生的状态转入到紧张的学习中,使他们在课堂上能够积极地进行思路,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教学活动生活化
课堂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场所,担负着学生学习知识的重任,开展生活化教学,课堂教学活动必不可少。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应当将教材内容与生活现象有机地进行结合,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设计出他们感兴趣的教学内容,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促进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热烈度。在学习中,学生也应当积极配合教师,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独到的见解,最终获取正确的知识。
在讲解“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这一知识点时,笔者在课前让学生准备了两张完全相同的纸。在上课后,笔者让他们取出纸并呈现自然下垂的狀态,问道:“如果我在这两张纸中间进行吹气,这两张纸会呈现怎样的状态呢?大家可以猜想一下”学生们展开激烈的讨论,其中,大部分人都认为这两张纸会分开。于是,笔者邀请一位学生上台演示,结果发现纸张并没有分开反而紧紧地粘在一起,这引起其他同学的极大兴趣。笔者问道:“大家谁能解释下,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有位学生回答说:“流动气体的压强,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要小”笔者很满意这个答案,继续说道:“大家回忆一下,大风吹过走廊的时候,门帘会怎样呢?是不是一样的道理呢?”学生们纷纷说是。通过这样生活化的教学,笔者有效的将物理知识融入到生活现象中,加深了学生对本节知识的印象,从而使他们产生探究的兴趣。
三、作业练习生活化
在物理试卷中,会出现很多以生活为背景的试题,如果学生没有经过相应的训练,就会很难找到题目背后隐藏的信息,进而不能够顺利的解答试题。在此情况下,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布置一些生活化试题,锻炼学生的解题能力,使他们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来提升运用知识的能力,最终促进自身的创新意识的形成。在试题解答过程中,学生要考虑试题与生活的联系,通过解读题干信息的生活化内容,在提升自身能力的同时来丰富自己的阅历。
在讲述完“功和能”这一知识点后,笔者为学生布置了以下作业:
①有报道说:我国一家厂商制作了一种特殊的手机,在电池电能耗尽时,摇晃手机,即可产生电能维持通话,摇晃过程是将______能转化为电能;如果将该手机摇晃一次,相当于将100g的重物举高20cm,每秒摇两次,则摇晃手机的平均功率为______W。(g=10N/kg)
②一辆载重卡车,在平直公路以15m/s的速度匀速行驶了2min,受阻力为4000N,则牵引力做功____J,功率为____W。
③小华骑着一辆自行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2min通过了600m的路程.假设自行车在匀速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为100N,请你通过计算回答:(g取10N/kg,1cm2=0.0001m2)在这段过程中,小华做功为____、做功的功率为____。
通过训练,学生能够将物理知识运用到试题中,从而提升自己的解题能力。
总之,初中物理教师应当积极进行实践研究,探讨物理知识与生活的结合点,帮助学生增长社会阅历,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使其获取理想的成绩。
参考文献:
[1]魏彦斌.初中物理课堂生活化教学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3(10)
[2]张俊.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讨[J].中学物理,2016(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