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类专科毕业生就业思想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8-02-05 18:55梁美瑜
新一代 2017年19期
关键词:师范类专科毕业生

梁美瑜

摘 要:在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日益扩招的局势下,大学生就业形势愈发严峻,成为全社会关注的民生问题。在这个日益看中学历的社会大环境中,专科毕业生因其学历层次较低,面临着比一般本科毕业生更为严峻的就业环境。本文以师范类专科毕业生的就业思想现状为立足点探究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师范类;专科;毕业生;就业思想;对策

随着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数量逐年扩大,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渐露端倪,成为近几年十分突显的社会问题并有着愈演愈烈的趋势。“毕业即失业”是所有毕业生都要面临的就业问题,他们面对着巨大的就业压力。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阶段迈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深受各高校关注,如何来解决这一问题成为一个值得大家深思与探究的问题。

一、师范类大专毕业生的特点

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身处复杂的就业环境,师范类大专毕业生有着自身独有的特点。

(一)学历层次较低

与普通高校的本科毕业生相比,大专毕业生的学历层次相对较低,整体上还无法与本科毕业生相抗衡。这一特点就决定了大专毕业生在就业时必须量体裁衣,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正视自身学历,找准适合自己的位置,增加就业命中率。

(二)知识结构单一,理论基础薄弱

专科教育是一种侧重能力培养的教育,其人才培养方案往往是根据某一岗位需求来制定的。师范类专科教育通常是对某一学科教育能力的培养,如美术教育(小学方向)专业主要培养学生小学美术这一学科的教学能力。师范类专科毕业生实践能力较强,理论基础和专业基础较为薄弱。专科的招生录取分数线比本科录取分数线要低很多,专科学生的理论学习能力往往较本科生弱。通过教师招考考取正式编制的教师岗位是多数师范生求职首选。而理论考核则是教师招考的第一步,因此提升师范类专科毕业生的理论学习水平将有助于提升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三)就业心理复杂

专科毕业生同本科毕业生一样有着较高的就业期望,较强的自我意识,满怀报复,但由于社会对高学历的重视与偏爱,专科毕业生又存在相当程度的自卑与底气不足。他们既希望能够像本科生一样参与广阔地就业竞争,又因为文凭“拿不出手”而懊恼。当他们面临求职失败时往往会比本科毕业生遭遇更强烈的挫折感与自卑感。因此,学校开展就业指导时应注意培养专科毕业生健康的就业心理,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调节能力。

(四)就业意向明确

成为教师是许多学生报考师范院校的初衷,且教师这一岗位社会认可度较高,绝大多数师范类专科毕业生以教师作为自己的求职目标不足为奇。公办学校正式编制的教师以其较高的社会地位,稳定的收入与较多的闲暇时间受到众多师范类毕业生的青睐。编制内教师需求有限,而高校又不断扩大招生规模,这必然加剧教师招考竞争的激烈程度,且本科生降低求职标准与专科生竞争的现象越来越常见。这不仅要求師范类专科毕业生提高他们的求职能力,而且应当提升他们的心理耐挫力,以应对愈发严峻的就业形势。

二、师范类大专毕业生的就业思想现状

笔者以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教育系2016届毕业生为对象对师范类大专毕业生的就业意向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

本次调查从就业形势的认识,就业意向、就业能力、创业意向等几个方面展开,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问卷230份,其中回收有效问卷195份,有效回收率84.8%。

(一)对就业形势的认识

对目前就业形势的了解,46.11%认为有些严峻,但比其他低学历的人群要容易,31.74%认为十分严峻,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17.37%的学生认为严峻,与其他低学历人群差不多,大部分学生对就业前景态度并不乐观。

面对大学生就业难,91.46%的学生认为是就业人数多,竞争大,50.61%的学生认为大学生眼光高,不愿低就,少部分学生认为是工作岗位少,专业不对口,学历低等。在对就业形势的认知方面,学生更多从客观方面进行考虑,而缺少主观原因剖析。

(二)就业意向

80.24%的学生大学毕业打算考编,92.07%对自己第一份工作的薪酬期望为2000-5000元,94.51%的学生想到公办幼儿园和公办小学任职。择业时,72.56%的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当就业时面对工作与专业不对口时,75%的学生会视工作情况而定。

可见,大部分学生对本专业认可程度较高,专业兴趣浓厚,作为一名师范生,他们希望毕业后能够通过教师招考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

(三)就业能力

在就业能力方面,学生认为自己目前最欠缺的素质主要是对自己能力的信任程度(44.51%)、相关工作或实习经验(62.2%)、专业知识与技能(30.49%)。70.73%的学生认为自己最具竞争力的方向是专业技能,56.1%的学生认为是实习经验,42.07%的学生认为是考试证书或技能认证。

可见,在求职过程中,自信、专业知识与技能、工作或实习经验以及是否取得相关证书是几个比较重要的因素。

(四)创业意向

在师范类专科院校中,创业氛围冷清,在本次回收的185份有效问卷中,仅有三名同学有创业意向。在这三名同学当中,一人仅有想法还未付诸实践,一人尝试过但失败了,一人已经或正在尝试当中。这三名同学都是从自身感兴趣的行业出发进行创业的。

在大学生创业最需要的因素方面,这三名同学各自持有不同观点,有人认为是个人强烈的价值观志向,有人认为是学校提供的各种创业培训和支持,有人认为是充足的资金。作为创业者,他们认为良好的心理素质、适应能力及社交能力十分重要。经验不足,缺乏社会关系;资金不足;缺乏良好的创业团队;创业与学业的冲突;缺乏合作精神,是当前大学生创业存在的主要障碍。他们认为政府应当从创业基金与政策两方面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支持。endprint

在毕业后有创业意向的三名同学当中,其中两名同学将创业视为成长的一种方式;对大学生创业持比较乐观的态度,认为大学生创业大获成功的少,小有成就的还是很多。

三、对策与建议

此次调查研究显示,师范类专科毕业生具有求职信心不足,就业意向明确、创业氛围冷清等特点,据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就业指导工作。

(一)帮助学生客观认识就业形势,增强求职信心

本次调查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当前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对求职信心不足。对此,学校可通过就业指导课、讲座等形式帮助学生客观认识就业形势,端正就业态度,使学生将是否能够顺利就业的主要因素归结到自身素質及岗位选择方面。增强学生求职信心,使学生从“走一步看一步”地被动就业转变为主动选择与主动争取。

(二)为学生参加教师招考提供培训与指导,提升学生求职竞争力

大部分师范类专科毕业生将教师作为自己毕业后工作的首选是理所当然。原因之一不外乎是社会大环境对女性从事教师行业的高度认可及家庭期望对学生的潜移默化,另一方面则与学生在校期间所培养起来的专业兴趣及专业认同密切相关。因此,学校应当在此方面多下工夫,提升学生在教师招考中的竞争力。

1、以政策为风向标,根据政策变动及时调整就业指导方案。

2、将教师招考的考试内容融入到平时的课程学习中,如教育心理学、教育学等,在授课时对教师招考的考试内容进行重点讲解,并指出这是教师招考考试知识点,引起学生重视。

3、为毕业班学生提供教师招考培训及复习指导,对进入面试的学生进行面试指导。

4、组织学生报考对就业有利的资格证书与技能证书,如育婴师、舞蹈与钢琴考级等,丰富他们的就业资本。

5、多为学生提供见实习的机会,跟进学生见实习情况并及时反馈。在见实习动员会上使学生明确见实习目的、任务及对未来就业的重要意义;对学生每次的见实习进行总结、反馈优点与不足。

(三)进行创业宣传,提供创业支持,拓宽学生就业渠道

传统观念中,师范生毕业后便应当走上三尺讲台,播撒爱与智慧的种子,这种观念无形当中也灌输给我们的毕业生。根据此次调查,师范类专科毕业生就业的最大意愿是考取公办学校的正式教师,其次到公办学校担任合同教师,再次到民办学校担任教师。然而随着高校招生的扩大,各个行业对毕业生的输送都是供大于求,教师这个行业也不例外,因此拓宽就业渠道,丰富就业选择显得尤为重要。

面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近年来呼声最高的便是通过鼓励大学生创业进行解决。以创业带动就业不但可以直接解决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同时也由于创业产生了新的就业岗位,从而有效减轻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1、加强就业观教育,培养创业意识

创业意识是指大学生能够自觉培养创业心理素质和创业技能的意识。要确立大学生的创业意识,首先要对他们进行创业理想信念教育,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其次,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形成创业是更高形式就业的理念;最后,要对大学生进行就业形势教育,大力宣传艰苦创业的典型,培养学生的创业信心和勇气。

2、创造良好的创业氛围

首先,要加大对创业教育的宣传力度和政策引导,经常性地组织开展创业论坛、讲座、模拟创业等活动,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创业意识培养和创业素质提高的校园文化环境。其次,建立适合创业教育需要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加强创业教育师资的培训,鼓励教师参与企业咨询、研究活动,安排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体验创业,增加其对创业的感性认知和管理实践经验。还应从校外聘请一些既有实际管理工作经验又有一定管理理论水平的企业家、咨询师、创业投资家等担任兼职教师,与高校教师合作讲授创业课程,提高创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3、积极搭建创业教育平台,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教育模式

高校实施创业教育不能闭门造车,要主动与社会各界建立多方位、多渠道的联系,争取地方政府、企业及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支持和帮助,搭建创业教育平台。政府部门是政策的制定者,高校应该及时将学生的创业愿望反映给地方政府,积极争取地方性创业扶持政策的出台实施。同时,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办学,创建校外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联系企业来校设立创业奖学金,邀请企业成功人士担任创业导师,直接指导学生创业。此外,高校还可以积极开展校际之间的交流合作,经常开展教师层面、学生层面的交流。校外资源的充分利用将有力地促进创业教育质量的提高 。

参考文献:

[1]毛文学:“加强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的培养”,《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年第36期。

[2]蔡泽寰:“我国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探讨”,《求实》,2004年第3期。

[3]沈茜:“高职毕业生就业意向的调查研究”,《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年第5期。

[4]张文武.论创业教育的意义及实施[J].中国成人教育,2006(1):47-48.

[5]王宪平.创业教育:高等学校亟待解决的课题[J].高等农业教育,2005(4):16-18.endprint

猜你喜欢
师范类专科毕业生
9岁的高中毕业生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阅读与写作:高职师范类学生语文课堂核心教法初探
浙江:中职非师范类专业新教师需进课堂下企业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
我国ICU专科护士培养现状与展望
中小学师范类与非师范类教师的教学能力差异状况及成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