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传统村落类型的划分与思考

2018-02-05 03:29黄利利
关键词:羌族村落传统

黄利利,熊 梅

(西华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9)

目前,学术界关于传统村落的研究日渐成为热点,落脚到羌族传统村落则主要集中于聚落区位与选址、形态与空间、景观规划与保护等方面[1],从宏观视角对当前羌族传统村落的类型划分还缺乏整体思考,而研究其类型的区别与特征对于国家和地方政府有针对性地加强羌族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有鉴于此,本文拟从中国传统村落的划分标准入手,分析羌族传统村落的类型特征,进而探寻当前羌族传统村落在发展上的整体规律,为羌族传统村落的传承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建设思路。

一、我国传统村落类型划分的标准

传统村落作为地理事象,历来分类不一,学者众说纷纭,目前尚未达成一致认识。金其铭以传统村落的聚散关系为依据,将其划分为集村与散村[2]。彭一刚则依据传统村镇、村落的地理位置特征,将传统村镇、村落划分为山地、平地、背山临水、背水临田等八种类型[3]。刘沛林总结了依照功能特征、地理位置、村落成因三种划分古村落类型的方法,并以成因划分为例,将古代村落的类型分为原始定居、地区开发、民族迁徙、避世迁居、历时嵌入五类[4]。胡振洲依据产业类型划分台湾的村落为散居型与集居型[5]。张永辉将我国乡村的村落形态划分为集村型与散漫型,并将其结构形式划分为线轴、串珠、中心、均衡、星点五种类型[6]。周宏伟则从传统功能视角出发,依据主题差异性功能来进行我国历史文化村镇的分类[7]。由上可见,传统村落类型划分标准复杂多样,不同研究者根据不同分类标准提出不同的见解。

上述关于我国传统村落的分类标准皆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由于我国疆域广阔,区域环境不一,以上分类标准在实际应用中会遭遇不同程度的困难。如,传统村落因地形差异,其间各民族杂居,以地理位置为标准容易导致传统村落的划分过于笼统;以成因标准划分传统村落则可能陷入因年代久远或记载缺失而出现“原因不明”的窘境;产业类型、结构形式等分类依据也将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整体制约而出现辨识度不高的情况。借鉴主题差异性功能的研究视角,依据羌族传统村落的主要职能对其进行类型划分的方法,不仅可以避免出现地理环境不一、成因探究不明、结构形式相似等划分过程中的尴尬,而且可以结合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传统村落的现实情况,较之其他标准更具灵活性与适应性。

因此,本文拟以羌族传统村落的主要职能为基本标准,并辅之以等级划分,就羌族传统村落的类型进行分类尝试。依据当前羌族村落主要涵盖的特征且可以作为该村有别于它村的职能[8],大致可将其划分为农牧型、旅游型、复合型三类。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羌族传统村落多位于岷江流域的峡谷地带,实难逐一进行田野考察,而传统村落自身又具有复杂性和波动性,我们唯有尽可能多地进行实地调研,并辅之以文献、资料和数据分析,力求对羌族传统村落的职能与等级进行较为客观的综合评判。

二、羌族传统村落的类型划分

依据国家颁发的《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名单以及地方政府公布的《四川省传统村落名录》《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数据,目前有28个村镇被认定为传统聚落。依据传统村落的定义(传统村落是指在历史时期形成的、保留有明显的历史文化特征且历史风貌相对完整的古城、古镇、古村落[9])以及地方行政管理的定性,羌族聚居区尚有53个村镇属于传统村落范畴。

(一)按其主要职能划分

安全居住作为房屋建造的最根本目的,也是羌族传统村落最基本、最普遍的职能。早前,古羌避战迁居到川西高原,后与其他族群争夺生存空间,战祸不断,出于安全需求,“阿坝州羌区村寨多建半山腰或高山上,一般由数十户聚寨而居,羌碉寨楼疏密有致形如城堡。村寨碉楼一般建于村寨住房旁,用以御敌和贮存粮食柴草”[10]155。几乎所有的羌族传统村落中均建有以防御功能为主的建筑设施——碉楼、瞭望塔楼等[11]。羌族传统村落中往往存在“碉楼与住宅靠近而完全分开、碉楼与寨楼的上层有过道相连、碉楼与寨楼完全融为一体”[10]155三种集居住与防御为一体的村落建筑形式。

除居住和防御这两种羌族传统村落共有的基础职能外,随着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羌族传统村落的职能不断演化,按照羌族传统村寨谋生的主要方式,亦即寨中羌民收入依靠的主要手段,大致可将羌族传统村落划分为农牧型、旅游型、复合型三大类。

1.农牧型

农牧型羌族传统村落是指以农业或游牧生活为主的羌族传统村落。受地理环境与居住选址的影响,许多羌族传统村落位于半山腰或高半山,甚至有些位于海拔两千多米的高山之巅,这样的生活环境,使得羌民生存“以农业为主,畜牧业为副,以多种副业为辅助,数十年前,狩猎业也是一种副业生产”[12]1185。因此,农牧型羌族传统村落充分利用地形条件,通过放牧和可耕地相结合的形式来维持基本生活。羌族所在地区物产相对匮乏,种植面积也十分有限,“农作物以玉米、小麦、青稞、洋芋为主,以荞麦、燕麦、豆类和水稻为辅。经济作物有烟、麻和油菜等。畜牧业发达,‘铜羊’是著名的优良品种,牦牛、马也较多”[12]1196。目前为止,川西高原上大多数的羌族传统村落属于农牧型,如汶川县绵虒镇羌锋村,村民大多以种植、放牧以及外出务工为生。农牧型是羌族传统村落的基础类型,入选国家级、省级的羌族传统村落也多属此类型。

在农牧型的羌族传统村寨中,有些村落还处于传统的散户经营阶段,生产、生活水平十分落后,如松潘县双泉村、立壳村等,这类羌族传统村落在农牧型传统村落中占比较大,共有38个;另一些村落则实现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专业种植经济林、果林、中草药生产以及猪、牛养殖等,如理县增头羌寨,实行特色水果种植和高山畜牧业相结合的产业结构模式,这类农牧型羌族传统村落共有10个。

2.旅游型

旅游型的羌族传统村落是指近年来因交通条件的改善、村落内旅游资源的开发以及服务业的发展而快速发展起来的羌族传统村落。该类型羌族传统村落的村民主要从事羌族特色产品,如羌绣、山货等产品的加工买卖,农家乐的开发以及提供民宿服务等。受旅游旺季和淡季的影响,客流量并不稳定,村民虽依赖旅游经济,但依然从事部分农牧业生产,相互接济以改善家庭生活条件。由于旅游型羌族传统村落的发展对交通条件以及集中连片的传统建筑、招商引资等方面具有较高的要求,因而,以承接游客功能为主的羌族传统村落数量并不多。

而在旅游型的羌族传统村寨中,有些村落虽然具有一定的旅游开发意识,开始明白自然与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但是却没有与当地的农业产业结构转型结合起来,仅仅作了部分景观的改造,缺乏村落发展的内生动力。如茂县黑虎羌寨,村落中确实保存了大量传统民居、碉楼和羌人生产、生活的传统习俗,但由于位置偏远,道路难行,缺乏旅游开发的整体规划和市场宣传,虽有引导游客的地理标识,却缺乏接待游客的能力,这类村落在旅游型羌族传统村落中属多数,共有20个;而另一些旅游型的村寨不仅非常重视自己的自然与民族文化遗产,而且还结合了果林、土产培育,不断增强和丰富村落的主要功能,如理县木卡村。木卡羌寨凭借自身悠久的历史、羌族传统特色建筑以及青脆李、苹果、樱桃等水果集散地的优势,逐渐走上旅游发展的道路。老寨以羌族传统石木建筑群为依托,成为吸引游客的一大特色,新寨打造成羌族文化体验区,除了展销各种羌族特色商品,还提供各类型的民宿服务。这类羌族传统村寨共有9个。

表1羌族传统村落主要职能一览表

3.复合型

复合型的羌族传统村落是指除居住与防御职能之外,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主要职能的羌族传统村落。职能越多,村落发展越趋完善,汶川县水磨镇就是复合型羌族传统村落的典型代表。“五一二大地震”以前,隶属灌县(今都江堰)的水磨镇村民居住分散,以种、养殖业为生存主导产业,高污染、高耗能工业集聚,环境污染严重。“五一二”之后,水磨镇唯一连通外界的水磨镇公路损毁严重,由于其地理位置东接都江堰市,南邻崇州市,西连三江乡,东北邻漩口镇,与三江生态旅游区山水相通,且同卧龙自然保护区与青城山风景区一山之隔,受到政府灾后重点关注与恢复支持[13]。水磨镇借此涅槃重生,因地制宜,以发展农业和养殖业为主,同时积极招商,成功引进硅业、稀土、电子材料、房产、酒店等一大批工商企业,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了该镇工商业的发展。此外,水磨镇还紧抓国家政策机遇,重视交通条件的改善,大力发展旅游业,利用自身存在的山地地形、黄龙庙宇、羌族特色古镇等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优势,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注重羌族特色风情的开发,尤其是水磨镇羌城的打造,已使其获得“西羌文化名镇”“国家AAAA级景区”“全球灾后重建最佳范例”等多项荣誉称号。水磨镇的主导产业逐渐向第三产业转变,实现了城乡科学统筹、商业与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局面。水磨镇的村民转变为街民,居住向城镇适度集中,农业质量有所提高,生态环境得到改善。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镇中居住、生活等基础设施以及医院、高校等服务设施逐渐齐全,整个水磨镇的城镇化水平也上了一个新台阶。目前为止,复合型的羌族传统村落仅有4个,数量还十分有限。

通过对羌族传统村落的分类探究可知:农牧型羌族传统村落最多,共48个;旅游型传统村落次之,共29个;复合型羌族传统村落相对较少,只有4个,这与羌族传统村落的现实情况相一致。其实,任何村落都不会只有一种功能,由于生产、生活的需要,几乎所有的羌族传统村落都包含多种功能,如九寨沟县的羌民就同时从事经商、做工、务农等多种行业[14],以上羌族传统村落的划分亦是以其目前发展的主要职能为依据。

(二)按其等级划分

一定地域范围内小、中、大不同规模的羌族传统村落共同构成了羌族传统村落体系,它们的形成与发展层次不同、规模迥异,具有一定的等级规模特征。

1.羌族传统村落的规模大小

羌族聚族而居,一般几户、数十户或上百户为一寨,出于耕牧方便并兼具安全性考虑,村寨多依山傍水。依据羌族传统村落中的人口密度以及村落面积大小,可将羌族传统村落划分为大型村落、中等村落、小型村落三个等级。大型羌族传统村落人数在500人以上,能够自成单元,便于集中管理,如汶川县最大的羌族村寨萝卜寨,“全村204户一千多人”[15]。中等村落人数在100人至500人之间,规模适中,可耕地分布四周,距离较近,便于重新规划新村,理县蒲溪乡休溪村有61户,320人,增头羌寨全村145户、473人,两者均属于中等村落。小型村落人口多在100人以下,村落数量虽多,但总人口占比较小,村落布局散漫,耕地分散[16]。大型羌族传统村落如桃坪羌寨、萝卜寨、水磨镇等凭借自身保存较好的羌族特色优势,发展旅游业,经济水平较高,村落中羌民的生活条件也相对较好。此外,由于大型羌族传统村落历史悠久,世代传承,其历史影响也较为深远。中、小型羌族传统村落则由于人口、面积、传统建筑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经济水平相对落后。

2.羌族传统村落的评选等级

2012年,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关于“古村落的保护就是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对于物质遗产、非物质遗产以及传统文化的保护”的工作指示,为摸清我国传统村落数量,进一步加强传统村落的保护和促进传统村落现状的改善,住建部、财政部、国家文物局决定开展传统村落调查,将符合“传统建筑风貌完整、选址和格局保持传统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17]三个条件标准的传统村落选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被选入名录的羌族传统村落则成为国家级的传统村落;配合国家层面的摸排工作,四川省设置了相应的省级指标,对保存有一定传统特色的物质、非物质遗产的羌族传统村落进行评选公示,称为省级羌族传统村落,而具有较长村落历史,传统建筑保存相对较少的羌村则属于普通羌族传统村落范畴。不同等级的羌族传统村落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就国家级、省级以及普通羌族传统村落三个评选等级分析如下。

(1)国家级羌族传统村落

具有“历史建筑、乡土建筑、文物古迹等建筑集中连片分布或总量超过村庄建筑总量的1/3,较完整体现一定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选址和格局保持传统特色,拥有较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民族或地域特色鲜明”[18]等特征的羌族传统村落被评选为国家级羌族传统村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国家级羌族传统村落,目前为止包括第一批的3个、第二批的3个以及第四批的7个(见表2),其中桃坪羌寨、萝卜寨是以发展旅游业和服务业来增加经济收入、改善羌民生活、提高自身知名度的羌族传统村落,也是羌族传统村落中经济最发达、最具代表性的羌族传统村落。总体来看,国家级羌族传统村落数量较少,但保存较完好,传统色彩浓厚,村寨经济相对发达,知名度高。

表2国家级羌族传统村落一览表

表3省级羌族传统村落一览表

(2)省级羌族传统村落

省级羌族传统村落是指包括国家级羌族传统村落在内以及一些未获中央财政支持却仍然具有传统特色与保护价值、能够达到省级传统村落各项指标的羌族村落,范围较国家级的羌族传统村落更广,但也是一些经济基础较好、传统色彩相对突出的羌族村落。目前四川省共进行了三次省级传统村落的评估,共24个羌族传统村落入选(见表3)。

(3)普通羌族传统村落

依据传统村落形成于历史时期、保留明显历史文化特征且历史风貌相对完整的定义,传统建筑数量虽少,但仍保留一定羌族传统风貌与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村落则属于普通羌族传统村落(见表4)。普通羌族传统村落依靠农业耕作或放牧为主要生活来源,同时从事饲养动物、栽培果树及其他家庭副业。村落规模一般较小,传统建筑的保存程度不理想,单个村落中人口较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虽然存在部分羌族传统民居与建筑,也试图通过发展旅游业来改善自身的生存条件,但就目前而言,都还处于茫然阶段,面临的实际困难较多,还需要政策层面的倾斜和基层工作的开拓。总的来看,普通羌族传统村落在三个等级中发展水平最低,总人口最众,是羌族传统村落体系的基础。

表4普通羌族传统村落一览表

由上,通过资料收集与实地考察相结合,按照评选等级的不同划分出羌族传统村落的类别显示:羌族聚居区有13个村落入围国家级,数量最少;24个村落入围省级,数量次之;53个村落属于普通级,数量最众。依据其规模标准,国家级的羌族传统村落一般为大型羌村;省级的羌族传统村落大多规模中等且正处于旅游发展的起步阶段;普通型传统羌村一般规模较小,村落发展缺乏规划和引导,普遍处于无意识的自然发展状态。

三、羌族传统村落类型划分的实质

(一)村落发展与主要职能的耦合

羌族早在西汉时期就迁居于今川西高原地区,羌族传统村落则随着羌人的定居逐渐形成。2012年国家正式启动传统村落保护工作以后,部分羌族传统村落从自身特点与条件出发,紧抓国家与四川省提供的机遇,寻找适合自身经济发展的道路:部分农牧型羌村开始转变发展理念,实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通过经济作物种植与家畜规模饲养的方式谱写自身经济发展的新篇章;部分羌族传统村落充分利用当地历史文化资源优势,通过旅游业的开发,努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部分羌族传统村落则力求以服务业为主导,实现农、工、服务三业协调发展,在拓展客源市场与助推乡镇企业发展的同时,借助先进科技,不断引进设备、技术与人才,通过技术改造与革新,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力求经济发展走上一个新台阶[19]。上述传统村落类型的划分,反映了羌族传统村落发展的程度和水平。越是职能单一的村落,经济发展状况越是滞后,复合程度较高的村落,尤其是以第三产业为龙头的村落,发展潜力强,带来的商机多,村民致富越有可能和希望,这就决定了复合型羌族传统村落将成为目前乃至未来羌族传统村落发展的主要趋势。

由于生活水平较低,生产条件有限,目前,复合型羌族传统村落的数量还十分有限,但作为羌寨的龙头,复合型羌村能充分调动自身各方面资源参与社会生活、生产,使城镇化所需的农业、工业、服务业与羌民的日常生活在传统羌村有限的村落空间里实现有效融合,凸显出不容忽视的潜力与优势。作为多种物质要素复杂综合体的复合型羌族传统村落,能够集生产、生活与服务为一体,不仅可以方便村落中羌民的生产、生活,彰显村落的空间活力,而且有利于土地的集约利用,对羌族传统村落的城镇化发展与村落中羌民生存条件的改善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20]。

(二)规模大小与评选等级的关系

羌族传统村落规模大小与评选等级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类型划分结果显示:规模大的村落多以复合型为目标,部分以发展旅游业为主,且属国家级传统村落;规模中等的村落多为省级传统村落;规模小的村落则多为单纯以传统农业或牧业经营为主要生计的普通村落。可见,规模大的村落往往等级比较高。同时也要注意到,由于传统村落主要依据“村落传统建筑风貌是否完整、村落选址和格局是否保持传统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否活态传承”三个标准进行评选,人口数量与耕地面积并不是影响传统村落等级评选的重要因素,因而人口少、规模小的羌族传统村落并不一定意味着级别较低。尚未进入相关名录的羌族传统村落应吃透国家相关文件精神,紧抓机遇,摆脱人口数量与规模大小的限制,努力挖掘和展示村落蕴含的物质与非物质传统文化遗产,积极申报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为自身发展寻求更多资金和技术支持。

(三)不同标准划分的视角意义

依据主要职能的划分标准,复合型村落在羌族传统村落的发展过程中最具代表性,它们不仅是羌族传统文化发展的中心,更是城镇化建设的示范村落,其发展模式值得普通羌村借鉴和学习。普通羌村当参考复合型羌族传统村落的发展模式,充分利用各方面资源,结合自身特点与个性,最大限度发挥其“造血”的能力,探索适合本村发展的道路。

还应注意,入选国家级与省级的羌族传统村落不仅得到了国家和政府部门的帮扶,获得一系列有利于传统村落发展的政策,更是受到了资金和技术的特别支持,在经济跃动的同时,其传统文化也得到了更好的传承与可持续利用。未入选的普通羌村也应从国家政策中寻找发展契机,充分进行历史与民族文化的发掘,利用国家对传统村落的政策倾斜,将“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努力实现自身突破,争取在帮扶中走上发展的新台阶。

综上所述,羌族传统村落按照职能的标准可分为农牧型、旅游型、复合型三大类。根据农牧、旅游、复合型羌族传统村落的不同特点,全面把握不同羌族传统村落的现状分析与规划指引,充分认识羌族传统村落的历史、科学、艺术、文化、经济、社会价值,使羌族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更见成效。

羌族传统村落的规模有大、中、小型之别,就评选等级而言,有国家级、省级、普通村落之分。依据其规模与评选等级,对有重要价值的羌族传统建筑与历史环境要素进行保护、传承与利用,有利于更加合理地开展羌族传统村落的保护规划编制,塑造羌族传统建筑风貌特色。

羌族传统村落的社会开发利用价值具有稀缺性与不可再生性,不同类型的羌族传统村落在保护程度、利用方式上不尽相同。立足于羌族传统村落主要职能与评选等级两个类型划分视角,有助于我们从不同的侧面窥探羌族传统村落的格局肌理、生态环境、传统建筑、民俗活动等面貌特征,为不同类型羌族传统村落提供不同的经济发展参考,进一步优化其内部生存结构,探索更加健康、适宜的发展道路。

[1]熊梅,黄利利.近三十年羌族传统聚落研究述评[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7(2):96-100.

[2]金其铭.中国农村聚落地理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93-99.

[3]彭一刚.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52-62.

[4]刘沛林.古村落:和谐的人聚空间[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56-63.

[5]胡振洲.聚落地理学[M].台北:三民印书局,1975:32-107.

[6]张永辉.基于旅游地开发的苏南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的评价[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8:36-37.

[7]周宏伟.基于传统功能视角的我国历史文化村镇类型研究探讨[J].中国农史,2009(4):92-100.

[8]熊梅.清代晋南乡镇演变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10):128-129.

[9]刘沛林.中国传统聚落景观基因图谱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2011:3.

[10]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阿坝州羌族志[M].成都:巴蜀书社,2015.

[11]薛姣.河南省传统村落类型与形态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6:25.

[12]毛公宁.中国少数民族风俗志[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13]周钰冰.汶川县水磨镇重建后管理模式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4:10.

[14]南坪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南坪县志[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4:174.

[15]李嘉.汶川县志[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7:604.

[16]金其铭.农村聚落地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104-105.

[17]熊梅.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5):157.

[18]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关于开展传统村落调查的通知[R/OL].(2012-04-16)[2012-04-23].www.mohurd.gov.cn.

[19]何平.江南村镇发展之路[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4-9.

[20]陈铭,陆俊才.村庄空间的复合型特征与适应性重构方法探讨[J].规划师,2010(11):44.

猜你喜欢
羌族村落传统
羌族古籍瑰宝《刷勒日》图经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老传统当传承
羌族作家谷运龙散文简论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阿坝州羌族民间舞蹈保护与传承自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