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留,郭全海,刘 鑫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动物工程系,河南 商丘 476000)
仔猪饲养管理是养猪生产中重要的环节之一,仔猪生理状态和免疫功能强弱是仔猪饲养管理效果的直接反映,决定着仔猪的生长发育速度和抗病能力,仔猪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改善仔猪的生理状态和提高仔猪的免疫功能是养猪产业追求的目标之一,在养猪生产实践中,大枣多糖、黄芪多糖、香菇多糖等多糖类物质及果糖、甘露糖等寡糖类物质用于提高仔猪的生理状态和免疫功能已有大量的研究和报道[1-3]。蜂胶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物质,蜂胶中所含的黄酮类、黄酮醇类和双氢黄酮类等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肿瘤、抗菌、抗氧化、免疫调节等作用[4-6]。本试验在饮水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蜂胶乙醇提取物,测定断奶仔猪血液生理数值,仔猪血清 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等血清免疫因子含量和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试验,以评价蜂胶乙醇提取物对断奶仔猪血液生理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旨在揭示蜂胶乙醇提取物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机理,为蜂胶产品的开发和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真空采血管,BC-5800血细胞分析仪,TDL-5型台式离心机,754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试剂盒均购自上海蓝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蜂胶乙醇提取物,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动物工程系药理实验室自制,详见参考文献[6]。
30头28日龄健康、体重相近的杜长大三元杂种仔猪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试验1组、试验2组,每组10头,各组均饲喂基础饲粮。试验期间,试验1、2组饮水中分别添加终浓度为1、2 g/L的蜂胶乙醇提取物,自由饮水;空白对照组正常饮水。试验期28 d。试验于2017年6月3—30日在商丘牧原科技有限公司养猪场进行,断奶仔猪采用高床饲养,保健与免疫按该场年度保健计划与免疫程序进行。
试验结束时每头猪前腔静脉采血10 mL,分装成两管,其中一管肝素钠抗凝,用于血液生理指标和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另一管不作抗凝处理,室温静置3 h自然凝固,4 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清,-20℃冻存,用于血清免疫因子的测定。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仔猪血液生理指标,包括红细胞数(RBC)、白细胞数(WBC)、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含量(HGB)。采用MTT法[7]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TNF-α、IFN-γ、IL-1β、IL-2、IL-6、IL-10按照ELISA检测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试验数据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采用SPSS 19.0统计处理软件进行方差分析,P<0.05判定为差异显著。
试验结果显示(表1),蜂胶乙醇提取物能够提高试验组断奶仔猪血液中红细胞数(RBC)、白细胞数(WBC)、血红蛋白含量(HGB)、红细胞压积(HCT),但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血液生理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
表1 蜂胶乙醇提取物对断奶仔猪血液生理指标、淋巴细胞转化率、血清免疫因子的影响
蜂胶乙醇提取物对断奶仔猪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的影响见表1。试验组断奶仔猪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随蜂胶乙醇提取物添加浓度的增加而随之提高。饮水中添加2 g/L的蜂胶乙醇提取物的试验组断奶仔猪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
由表1可知,蜂胶乙醇提取物能够提高断奶仔猪血清免疫因子的含量。饮水中添加1 g/L的蜂胶乙醇提取物的试验组断奶仔猪血清免疫因子的含量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所提高,但是差异不显著(P>0.05);饮水中添加2 g/L的蜂胶乙醇提取物的试验组断奶仔猪血清免疫因子的含量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明显提高,差异显著(P<0.05)。
动物血液生理指标正常与否是动物有机体生命代谢、生理功能、抗病能力及健康状况的内在反应,各血液生理指标的变化表明动物机体生理代谢与健康状况发生了改变。动物临床中测定的动物生理指标主要包括红细胞数、白细胞数、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含量。
红细胞是血细胞中数量最多一种细胞,红细胞不仅是血液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载体,红细胞还具有识别抗原、提呈抗原、识别自我和非自我、清除免疫复合物、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等重要的免疫功能[8]。白细胞是血细胞中一大类免疫细胞和吞噬细胞类群,白细胞中的嗜中性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是血细胞中的主要吞噬性细胞,是动物有机体炎症反应和天然免疫的第一道防线,抵御病原微生物等异物入侵动物有机体。白细胞中的单核巨噬细胞能够吞噬、加工、提呈抗原,具有传递免疫信息和产生免疫因子的作用。动物血液中白细胞数量和组成比例直接影响着动物的免疫功能和健康状况,当动物机体受到病原微生物感染或其他因素造成动物代谢与生理功能发生改变时,白细胞数量和组成比例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9]。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主要功能性蛋白,是红细胞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物质基础,同时血红蛋白还是血液内的缓冲物质,能够维持血液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蜂胶是蜜蜂在采制花粉和酿制蜂蜜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天然产物,蜂胶中的黄酮类、黄酮醇类和双氢黄酮类物质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本试验在断奶仔猪饮水中分别添加1、2 g/L的蜂胶乙醇提取物,结果表明蜂胶乙醇提取物能够提高试验组断奶仔猪血液的红细胞数、白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压积等血液生理指标,说明蜂胶乙醇提取物能够提高断奶仔猪的血液生理功能和改善仔猪的健康状态。
细胞免疫是由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介导的特异性免疫反应,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吞噬被感染的细胞以清除被感染细胞内的病原体。体液免疫是由B淋巴细胞介导的特异性免疫反应,B淋巴细胞在辅助T细胞诱导下产生抗体,以清除细胞外感染的病原体。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是指外周血淋巴细胞在体外受到非特异性有丝分裂原或特异性抗原刺激后,细胞体积增大、代谢旺盛、蛋白质和核酸合成增加,转变为能进行分裂的淋巴母细胞。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的高低反映动物机体免疫功能的强弱,可作为测定机体免疫功能的指标之一。据报道,蜂胶提取物能够增加小鼠脾脏、胸腺等免疫器官指数,刺激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增殖、转化,提高小鼠淋巴细胞转化率,改善小鼠的免疫功能[10-11]。本试验结果显示,断奶仔猪饮水中添加2 g/L的蜂胶乙醇提取物能够显著提高仔猪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并且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随蜂胶乙醇提取物添加浓度的增加而提高。
细胞因子是由机体的造血系统、免疫系统或炎性反应中的活性细胞在抗原或有丝分裂原的刺激下产生的一大类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多肽、蛋白质或糖蛋白等异质性调节因子,是免疫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分子,在体内能激活和调节免疫活性细胞,对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IL-1β是由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分泌的一种细胞因子,具有调节免疫、促进炎症和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IL-1β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机制可能是在抗原或有丝分裂原存在下通过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和分泌IL-2,并协同IL-2促进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的产生,激活自然杀伤细胞。IL-2是由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一种具有广泛的免疫调节功能的细胞因子,能够促进T淋巴细胞分泌TNF-α等其他细胞因子,促进T、B淋巴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IL-6是由活化的T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等分泌的一种细胞因子,能够促进B淋巴细胞分化与成熟,并促进浆细胞分泌抗体。IFN-γ是由单核巨噬细胞分泌的一种细胞因子,能够促进辅助性T细胞的分型转化和提高中性粒细胞的吞噬能力。
本试验结果表明,断奶仔猪饮水中添加蜂胶乙醇提取物能够提高仔猪血清免疫因子的含量,并且蜂胶乙醇提取物对断奶仔猪血清免疫因子含量的影响呈剂量依赖关系。IL-1β、IL-2、IL-6、IL-10、TNF-α、IFN-γ等细胞因子可作用于机体内免疫活性细胞,或促进其分化与增殖,或加强其活性与功能,或影响细胞内生物活性分子的表达与分泌,从而促进机体免疫应答,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1]王留,张代,刘秀玲.大枣多糖对断奶仔猪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J].畜牧与饲料,2013(10):60-62.
[2]边传周,王老七.黄芪多糖对断奶仔猪免疫功能及腹泻的影响[J].畜牧与兽医,2005,37(1):10-12.
[3]文虹.果寡糖与甘露寡糖联用对仔猪血液生化、免疫指标及生产性性能影响的研究[D].南昌:江西农业大学,2004.
[4]王秉伋,张慧娟.北京蜂胶的化学成分研究 [J].中药通报,1988,13(10):37-38.
[5]迟家平,薛秉文,陈海生.辽西蜂胶黄酮类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1996,31(5):264-266.
[6]王留,方磊涵,王向国.蜂胶乙醇提取物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J].养猪,2017(4):15-16.
[7]Mosmann T.Rapid colorimetric assay for cellular growth and cytotoxicity assays[J].Journal of Immunology Methods,1983,65:55-63.
[8]李宏权,刘迎春,宋建德,等.动物的红细胞免疫功能研究概述[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2,22(3):269-273.
[9]李佩国,薛瑞晨.动物生理学[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26-28.
[10]朱旭,魏高文,陈书,等.蜂胶软胶囊对糖尿病小鼠细胞免疫水平的影响[J].科教导刊,2016(2):55-56.
[11]高春义,张建,赵跃然,等.蜂胶提取物抗肿瘤作用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0,7(6):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