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 华
(国家统计局盐城调查队,江苏 盐城 224005)
2017年,我国生猪全年供应恢复,规模场屠宰量大幅增加,猪肉进口量继续保持高位,推动了我国生猪价格、猪肉价格和仔猪价格呈现出“全年总体震荡回落,春节、国庆季节性上涨”的特征。
2017年全国生猪出场价格平均每千克为14.78元,比2016年的18.30元低3.52元,下跌幅度为19.2%。其中:1月份均价最高,为24.20元/kg;7月份均价最低,为19.83元/kg。12月30日猪价为14.63元/kg,这个价位是近3年同期最低的。2017年全国猪肉批发价格平均每千克为21.28元,比2016年的24.86元低3.58元,下跌幅度为14.4%。其中:1月份均价最高,为24.20元/kg;7月份均价最低,为19.83元/kg。12月30日猪肉批发价格为20.98元/kg,这个价位低于2015和2016年同期,高于2014年同期。
生猪养殖在2016年全行业利润飘红之后,在2017年出现大幅缩水。尽管2017年养猪业还有一定的合理利润,但是大猪企业、规模场、自繁自养和散养户的盈利还是有区别的。价格监测资料显示:2017年全国平均猪粮比价为8.20∶1,比2016年同期的9.58∶1下跌1.38个点,低14.4%,其中:1月份比价最高,为 10.06∶1;7 月份比价最低,为 7.23∶1。各月猪粮比价均在7.2∶1以上,都高于6∶1的盈亏平衡点。玉米等饲料价格的低位运行保持了养猪的利润空间。
国家统计局统计调查数据显示,2017年9月底生猪存栏42 797万头,比上年底减少了1.6%,同比减少0.2%。农业部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11月份400个监测县生猪存栏量较10月份减少0.1%,较2016年同月减少5.3%;能繁母猪存栏较10月份减少0.6%,较2016年同月减少5.6%。
2017年6月份以来仔猪价格未受肥猪价格回升影响、继续持续回落。11月中旬仔猪平均价格已跌破31元/kg,创下了22个月以来的最低点。农业部统计监测资料显示:2017年农村集贸市场仔猪平均每千克为37.17元,比上年同期的43.32元低6.15元,跌幅达14.2%。其中:1月均价为41.09元/kg,比上年同月的32.18元/kg高8.91元/kg;12月均价为30.50元/kg,比上年同月的38.84元/kg低8.34元/kg。
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1—11月进口猪肉数量为110.54万t,总量比去年同期减少40多万t,同比下降26.7%。11月份虽回升,达到10万t,但仍比去年同月少1.3万t,已连续8个月同比下滑。
进入12月下旬,猪价并未出现明显的涨势,尽管冬至已经过去,南方腊肉需求旺季已经到来,但是生猪市场供需博弈局面依旧延续。2017年底,北方部分地区屠宰场小幅下调生猪收购价格,南方地区受腊肉消费支撑,生猪价格整体平稳运行,北降南稳态势明显。由于猪肉消费未全面有效提振,猪肉价格的涨幅低于生猪价格。随着全国大范围降温,南方制作腊肉的消费需求逐步开启,一定程度上带动了猪肉消费回暖,但生猪出栏也将会进入高峰期,供给和需求均将增加,猪价将会季节性上涨,但上涨空间不大,预计春节前每千克高点应在16元以下,节后会震荡下行2~3个月,全国生猪平均出场价格每500 g由2018年初7.40元震荡走低破6。应该说,猪价的下跌并不是整体产能快速恢复所致,而上涨却真的是因为猪少。尽管业内普遍看好春节市场,但仍要提醒养殖户,压栏成本与后期市场风险较大。而且当前处于猪病高发期,疫病风险增加,建议养殖户不要过度追高,适时出栏。
2018年第四季度,受环保影响,价格有望再次走高,并保持相对稳定。全年价格走势呈现“不规则W型”。主要是猪周期仍处下行阶段,看淡后市价格,中长期看,猪周期位置处于顶部右侧至底部左侧之间。受“猪周期”经济现象的影响,预计此轮跌势还会延续,只不过没有以前那么猛烈了。要知道现在的猪价还在盈亏平衡点,养殖户还有盈利,现在的猪肉价格也比上一轮低谷期高得多,所以目前跌价仍未见底,猪周期还会继续运行,2018年下半年生猪市场很可能出现阶段性的明显亏损时期。
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量的数据表明,2017年的数据和2012年的数据非常接近(图1),而且生猪价格走势也与2012年的走势非常接近。如果2018年形同2013年,2018年将是一个微利年。不过猪市向来是变化莫测的,无论本轮猪周期有没有结束,猪价都很难迎来大涨的态势,2017年底全国外三元猪价加速上行突破15元/kg,但很多投资者担心,全国禁养县猪场关闭已达95%,计划在31日前达到100%,因此环保对产能影响逐渐消退,猪价季节性上涨后2018年春价格会大幅跳水。业内认为养殖板块利润暴增时代一去不返,微利时代的行业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养猪业不再是容易的事。
图1 2015年以来1—12月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各月屠宰量
近年来,整个生猪行业经历了一场剧烈的转型。产业转型的阵痛虽然残酷,但实际上有利于生猪产业的结构调整,推进行业的集约化和标准化生产,也将使生猪行业的投资更加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