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2018-02-03 17:46白云刘紫薇
商业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创新绩效

白云 刘紫薇

内容提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既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结构优化的必然选择。作为国家创新发展投入的主体,企业的创新能力直接决定着国家的创新能力。本文以中国500强企业2005-2014年数据为样本,通过面板泊松回归和固定效应回归方法评估我国企业国际化对创新产出和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重点考察资本结构、利润率和融资约束对二者间关系的影响,特别关注了我国企业国际化持续期对创新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企业国际化在当期显著抑制企业创新产出和创新效率,中长期后表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企业国际化对创新的影响不是即期的、一蹴而就的;资本结构、利润率和融资约束正向调节企业国际化对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企业国际化对创新的影响是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净结果;增加海外资产占比有利于企业创新产出,而增加海外销售占比更有利于企业创新效率提升。上述结论为客观评价我国企业创新绩效提供了微观层面的解释分析,也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了有益启示。

关键词:企业国际化;创新绩效;面板泊松回归;固定效应回归

中图分类号:F27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148X(2018)01-0010-09

一、引言

党的十九大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党中央已将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作为国家创新发展投入的主体,企业的创新能力直接决定着国家的创新能力。从图1可以看出我国企业创新取得了一定成绩,专利申请与授权增长率保持在较高水平上。中国企业2000年研发支出占全社会研发支出的598%,到2014年该比例已达到711%①。我国许多企业经历了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消化技术发展到不断自主创新的发展历程,而这一转变恰好与我国企业国际化的加快同步出现。

目前,对于企业国际化程度的衡量尚未形成统一的方式,常用指标主要有境外销售额占企业总销售额的比重(FSTS)、境外资产占企业总资产的比重(FATA)、境外员工人数占总雇员人数的比重(FETE)以及境外子公司分布国的数量等,其中以境外销售占比最为常用。企业创新绩效可以从创新活动的产出和效率方面来综合考量,学界在衡量创新产出时分别采用了是否开发新的生产线、是否有新产品产值、是否引进新技术(尹志锋等,2013;赵伟等,2012),以及新产品(服务或工艺)的销售收入(庞瑞芝等,2012)、专利申请数等作为创新产出指标。相对而言,专利申请数涵盖了丰富的企业创新信息,充分体现了企业技术成果的使用和商业化能力。因为数据较为客观,具有较强的可比性、易获取,企业专利申请数成了衡量企业创新产出的主要指标。

一般而言,创新效率短期内可能无法察觉,但长期内一旦发挥作用就会有益于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对企业效率的测度主要有三种方法,包括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的非参数法、半参数法和基于SFA的参数法。为了避开对生产函数具体形式的设定,一般主要采用非参数和半参数估计方法。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技术时无需设定待估模型具体的函数形式,避免了主观设定函数的影响,在处理多投入多产出的效率度量上具有优势。李双杰等(2006)、陈伟和刘井建(2008)、赵树宽(2013)等均采用DEA的方法测算企业创新效率,并将其引入模型;通过对影响产出的主要因素建立函数,半参数法对未知影响因素建立非参数函数,将两种函数同时纳入生产函数中,并对其进行了估计,以此测算生产率。Olley和Pakes较早提出半参数法,Levinsohn和Petrin(2003)对OP方法进行改进,避免了可能由解释变量和残差项相关导致的内生性问题,提高了估计结果的准确性。李唐等(2016)、鲁晓东和连玉君(2012)等通过LP一致半参数法,分别测算了新常态下广东省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和中国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所以,本文提到的企业创新效率(lnTFP)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法与Levinsohn和Petrin的一致半参数方法来获取。

由于直接分析企业国际化与创新绩效的文献相对较少,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分析国际化程度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国际化模式(如出口、外向对外直接投资等)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张杰等,2009;毛其淋和许家云,2014),学者们发现融资约束较低、融资能力较强的企业更容易创新(赵伟等,2012)。如池仁勇(2003)通过对浙江省230家企业对比分析后,发现外资企业创新效率最高;冯宗宪等(2011)的研究发现政府投入与创新活效率之间呈现出不显著的负相关性,而市场化程度对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企业国际化程度加深可以通过三个途径影响创新绩效:第一,随着企业国际化经营深入,企业创新动力加强。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后,更为严峻和激烈的市场竞争激励其为形成竞争优势、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在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而增加创新投入(Kafouros等,2008)。第二,企业国际化有助于其获取丰富的异质性创新资源。在企业国际化进程中,无论是国际市场、东道国环境还是信息、知识、经验和国际化人才都是企业异质性资源,难以在国内获得。国际化的企业可以充分利用东道国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等,以较低的价格购入原材料,雇佣技术专家和当地劳动力,合理安排销售和研发中心,最大化地降低企业创新成本,延展国际化企业利润空间;利用地理上分散的研发部门来搜集创新信息,学习创新知识有利于企业不断完善技术,更及时地响应和满足市场需求;有益于将企业自身独有的优势与当地独特的创新资源相结合,并在整合過程中逐渐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将使企业表现出强劲的创新动力(Hitt等,1997,Kafouros等,2008)。第三,国际化的企业通过学习效应而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随着企业国际化程度加深,多样化的境外市场为企业提供了异于国内的自然资源禀赋、组织制度、研发技术和营销渠道等,雇佣知识结构丰富的员工,使企业置身于境外市场和境外文化背景,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学习资源(Hitt等,1997),不断学习将激发企业的创新动力,强化企业知识基础,新创意、新知识的输入会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后,其产品和服务将面对更广阔的市场需求,产品和服务也将接受国际市场的检验,从而督促企业不断完善产品和服务,推动企业创新。另外,企业在开展国际化经营时难免不会遭遇失败,而这将进一步增强企业搜寻动机,企业将进一步寻找解决方案,有利于提高企业学习能力,提高创新能力,积累创新经验。endprint

随着企业国际化程度加深,企业也面对更加高昂的国际化成本:第一,企业面对国际化经营的协调成本和控制成本(Hitt等,1997)。当企业国际化程度较高时,企业组织结构和组织制度越来越繁琐复杂,这将降低企业内部沟通质量和沟通效率、增加协调成本,企业不得不投入人力、物力以畅通内部信息、资源流转,挤占企业用于创新的资源投入,减少企业创新资源存量。第二,企业国际化使企业面对知识、信息超载问题。随着企业国际化深入,企业接收到庞杂的知识、信息,此时若组织存在认知限制、认知能力和吸收知识能力不足等问题,就无法正确识别、分析和处理其接收到的信息,这将影响企业组织学习进程,会大幅度降低组织学习的速度(Hitt等,1997)。第三,国际化的深入提高了企业知识泄露的风险,损害企业国际化收益(Kafouros等,2008)。另外,国际化经营导致企业资源薄摊,创新资源的过度分散可能使企业无法形成规模经济,降低企业收益。综合来看,企业国际化运营的深入既从多角度提升了企业创新绩效,而分散的创新资源也提升了创新成本,企业国际化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是这两种作用的净效应。

对中国企业而言,企业国际化所获得的创新收益远大于创新成本,这种正向的净效应体现在创新产出和创新效率上。首先,我国企业的国际化模式以出口为主,尚不具有复杂的国际化组织形式,在国际化过程中没有产生较高的协调成本和沟通成本(陈劲等,2003);其次,我国企业的国际化区域主要集中于亚非拉地区,这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企业国际化成本,并扫清了部分国际化障碍;最后,我国企业的国际化尚处于初级阶段,国际化程度远没有达到国际化影响创新绩效的拐点,即二者间仍存在正向促进作用。

虽然既有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主要体聚焦在企业国际化对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的影响,没有充分考虑其对创新效率的影响,而对创新效率的研究恰恰是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本文关心的问题是企业国际化对企业创新有怎样的促进作用,企业国际化程度的加深是否会对企业的创新产出和创新效率产生了积极作用,上述影响又受到何种条件制约?因此,得益于微观数据的可得性提高,本文以中国企业家联合会公布的中国企业2016年500强为样本,从微观层面系统研究企业国际化程度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在指标方面,不同于大多文献将创新行为划分为创新决策和创新产出,并使用虚拟变量衡量二者,本文使用企业专利申请数衡量企业创新产出,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度企业创新效率;考虑到专利从申请到授权需要的时间,在模型中引入解释变量的滞后期可更为精准地反映二者间的对应关系(对于企业创新的评价,一方面依赖于使生产前沿面发生变动的企业创新产出,即企业有多少新创意,形成多少新专利、新产品,短期内创造多大的市场价值,具体表现为现有前沿面的外拓;另一方面表现在中长期内由于现有工艺技术的革新和改进,使企业能够用更少的资源投入获得更多的创新产出,具体表现为靠近生产前沿面的移动,即企业创新效率的提升,创新效率的提升为企业和国家可持续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本文不仅考察了核心解释变量企业国际化程度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还探讨企业利润率、融资约束和资本结构对企业国际化与创新绩效间关系的促进作用,旨在为探究企业国际化行为对企业创新内在的影响机制提供经验分析。

二、样本选择、变量说明和描述性统计

本文选取的样本来自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以企业2015年销售额为入围标准公布的中国企业2016年500强的名录,该排名自2002年起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依照国际惯例,按销售收入或销售额的大小进行自然排序产生。本文将中国企业500强作为基础研究样本,在其基础上筛选出核心数据完整、数据准确合理,并符合一般公认会计准则(GAAP)、在沪深两市上市的境内企业样本,最终确定100家企业作为中国大中型企业的代表。较之于小微企业,大中型企业有更好的技术创新能力,是创新的主导力量,选择大中型企业作为研究样本更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②。样本专利数据来源于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其余企业特征数据来源于Wind数据库和沪、深两市公布的企业年报。对于衡量企业创新指标的选取,考虑到近年来产权保护制度和法律体系的日益完善,专利申请数在度量企业综合创新实力时有着较强的代表性,加之数据易得,故选择企业专利申请数来衡量企业创新产出;本文使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来测度企业创新效率,并使用以2005年为基期的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和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分别对企业总销售额和固定资产进行平减。相关变量的定义及描述性统计详见表1。

三、企业国际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途径

(一)企业国际化对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

本文在探究企业国际化对创新产出的影响时选取企业专利申请数作为被解释变量,鉴于其非负离散的数据特征,且查看数据分布后发现数据呈现出典型的有偏分布特征,导致在使用经典回归模型实证分析该问题时存在一定的缺陷,而对面板计数数据采用泊松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分析,并用伪R2对面板数据的泊松回归模型进行拟合优度检验。假定被解释变量的观测值服从参数为μit的泊松分布,即patit~Poisson(μit),則回归方程式可记为:

EpatitFATAi,t-1,Xi,t-1,λi,εt=exp(FATAi,t-1·β1+Xi,t-1·β2+λi+εt)(1)

其中被解释变量patit,即t年i企业的专利申请数的条件期望可被视为滞后一期的国际化程度以及其他解释变量向量(xi,t-1)的幂函数,λi表示企业个体固定效应,εt为企业时间固定效应。为了分析企业利润率、融资约束和资本结构(包含于Z i,t-1)对企业国际化与创新关系的影响,在模型中依次引入交互项,回归方程如下:

EpatitFATAi,t-1,Xi,t-1,λi,εt=exp(FATAi,t-1·β1+Xi,t-1·β2+FATAi,t-1·Zi,t-1·β3+λi+εt)=μit(2)endprint

为了考察企业国际化程度对技术进步的动态影响,本文在模型中引入解释变量的四期滞后,即fata_1year(样本期内国际化后第一年)、fata_2year(樣本期内国际化后第二年)、fata_3year(样本期内国际化后第三年)、fata_4year(样本期内国际化后第四年),估计系数βτ刻画了样本期内国际化后第τ年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通过对该式回归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企业国际化对创新产出的动态影响,探究企业国际化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是即刻发生的还是逐步发生的,国际化对创新的影响是否具有持续性等,模型被进一步扩展为如下形式:

EpatitFATAi,t-1,Xi,t-1,λi,εt=exp(FATAi,t-1·β1+Xi,t-1·β2+∑40FATA_τyear·βτ+λi+εt)=μit(3)

本文选用企业境外资产占总资产比例(fata)和境外销售收入占总销售收入比例(fsts)来度量企业国际化程度,表2和表3汇报了企业创新产出影响因素的固定效应泊松估计结果,其中模型1汇报了控制变量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模型2考察了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模型3、4、5考察了国际化与创新绩效关系的影响因素。通过分析实证结果,发现无论是用境外资产占比还是境外销售收入占比来衡量企业国际化,企业国际化程度对创新产出的估计系数皆为负,并均通过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这说明企业国际化程度加深显著抑制了企业专利申请的数量。根据模型6汇报的企业国际化对创新的动态影响结果,发现在使用境外资产占比衡量企业国际化程度时(结果汇总于表1),国际化当年对企业创新产出的估计系数为-0509,该结果通过了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随后其系数仍为负且绝对值上升至1718(在企业国家化之后的第二年),表明国际化对企业创新产出的抑制作用增强,而在样本期内企业国际化以后的第三、四年,国际化程度加深转为促进企业创新产出,估计系数分别为03和0371,说明企业在境外购置资产,组织销售、生产等国际化经营活动,初期挤占了企业用于技术创新的资本、劳动等要素投入,资源过度分散导致规模不经济,抑制了企业专利申请;随着企业国际化经验日益丰富,企业能够科学合理地配置资源,如研发机构的设置和研发人员的培训、引进等,国际化程度的加深最终显著促进企业专利申请,由此可见企业国际化对创新产出的促进不是一蹴而就的,即期抑制创新产出,中长期将推动企业创新。

不同于境外资产占比衡量的企业国际化程度,由境外销售收入占企业总销售收入衡量的国际化深度,短期内促进企业创新,而中长期后显著抑制企业创新。具体来说,国际化当年境外销售收入的提升显著促进企业创新产出,估计系数为0774,并于国际化后第二年上升至0924,且通过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在样本期内企业国际化第一年以后,境外销售收入的提高显著抑制了企业专利申请,且抑制程度由企业国际化后第一年的0235经第三年后的0094下降至企业国际化第四年后的0163。这表明企业境外销售收入提高使得企业获得更多利润,但这没有带来创新产出长期内的增加。一方面,不同于技术因素是企业跨国并购考量的核心因素,企业在获得销售收入后,未必直接将销售收入用于研发;另一方面,境外销售收入的提升将激励企业加紧组织生产制造,进一步搭建并完善销售渠道。当前产品较高的经济效益也抑制了企业开发新产品、新工艺的激励,这也与模型6中利润率显著抑制企业创新产出的估计结果不谋而合。

以上分析表明企业国际化对企业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不是即期的、一蹴而就的,而是动态的、逐步变化的。境外资本占比的提高所代表的企业国际化程度加深,当年购置境外资产短期内挤占了用于企业创新的要素投入,进而抑制了企业专利申请,出于技术因素考量的跨国并购等国际化行为显著地促进了企业创新;从中长期来看,境外销售收入的提升短期内给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资本,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企业提高研发支出,但中长期却抑制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因此,若企业试图在短期内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可通过搭建境外营销网络等渠道获得境外销售收入,至于中长期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更应倾向于技术要素为考量的跨国并购等国际化策略。

(二)企业国际化对技术效率的影响

除了创新产出之外,创新绩效也体现在企业能够以更少的创新投入获得更多的创新产出,即创新效率的提升上,这是推动企业创新的源动力。经Hausman检验,本文使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进一步考察企业国际化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并设定模型形式如下:

TFPit=β1·FATAit+β2·Xit+νi+μit(4)

TFPit=β1·FATAit+β2·Xit+β3·FATAit·Zit+νi+μit(5)

TFPit=β1·FATAit+β2·Xit+βτ·∑40FATA_τyear+νi+μit(6)

其中TFPit为被解释变量,反映创新效率的高低,νi表示个体固定效应,μit为随机误差项。本文利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估计企业国际化对通过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的创新效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汇报了国际化对LP一致半参数估计法测算的技术效率的估计结果,以考察结论的稳健性。表4、表5汇报了国际化程度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模型3、4、5考察了资本结构、利润率和融资约束对创新效率影响的作用,结果显示资本结构、利润率和融资约束本身不能显著影响创新效率,也不存在通过国际化影响企业创新效率的机制。通过考察企业国际化对企业技术效率持续期的影响,将实证结果汇总于模型6,当期国际化显著抑制企业效率,估计系数为-0048,且通过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随着企业国际化年限的延长,fsts_1year—fsts_4year对技术效率的估计系数均为正,可认为技术效率在企业开展国际化1年后得以提升,即企业国际化对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不是即期发生。除此以外,作为控制变量的企业规模扩张有益于提高技术效率,市场集中度高、规模大的企业创新效果更好,只有大厂商才能负担起研究开发经费;规模较大且多元化经营的厂商可以通过研发创新的多元化来消化失败;大中型企业的资源更加丰富,可得到政府和金融机构更多的支持,更容易获得丰富的知识,更早地识别出创新的机会。endprint

四、结论和建议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结构优化的必然選择。从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来,我国企业国际化进程迅猛发展,本文探究了我国企业的国际化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为评估我国企业国际化的创新成效提供了微观证据:(1)企业国际化程度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尚无定论,这主要是由于学界采用了不同的指标、研究方法和不同的研究对象。(2)本文致力于从创新产出和创新效率层面评估微观层面企业创新的成效,企业国际化程度加深在样本期当年抑制了企业的创新产出,但以跨境并购为代表的企业国际化程度的加深,因其以技术要素为核心考量,在企业国际化第三年后显著地促进了创新产出;境外销售占比增加后先是促进了企业创新产出,而后抑制。这说明境外资产占比增加和境外销售占比增加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企业扩张战略,导致产生了不同的创新效果,即增加海外资产更有利于企业创新产出,而增加海外销售更有利于企业创新效率提升。除此之外,企业国际化程度加深在当年抑制了创新效率,随后促进创新效率提高,这就证明了企业国际化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不是即期的、一蹴而就的,而是动态的、逐步变化的。

加深企业国际化程度在中长期内将显著提升国际化创新绩效,即企业国际化程度深入总体上提升了创新产出和创新效率,这种积极的促进作用具有持续性。因此,要继续加大企业自主研发投入,自主研发投入是提升自主技术创新的主要因素。我国企业的国际化有着和世界相同的部分,也有中国特色的部分,不能一概而论,每个企业的具体目标要视其发展阶段而定。总体而言,一方面应着眼于通过增加海外资产购置并合理安排,开展基于技术要素考虑的并购获取国外先进的知识和技术,或成立企业自己的研发机构;另一方面应致力于扩大在东道国的市场份额,从事技术研发不断开发新产品,从而提高本土的创新产出和创新效率,缩短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提高中国的科技竞争力,最终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注释:

①数据来源:《2015国家科技统计年鉴》。

②根据国家统计局2011年公布的《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规定,工业企业从业人数大于等于1000人,营业收入大于等于4亿元的划分为大型企业;从业人数大于等于300小于1000,营业收入大于等于2亿元小于4亿元的为中型企业。

参考文献:

[1]陈劲,景劲松,吴沧澜,等.中国企业技术创新国际化的模式及其动态演化[J].科学学研究,2003(3):315-320.

[2]陈伟,刘井建.基于DEA- Malmquist指数的企业创新效率变动研究——对中国电子行业的15家上市企业的实证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8):139-142.

[3]池仁勇.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6):98-125.

[4]李双杰,王海燕,刘韧.基于DEA模型的制造业技术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6(3):112-115.

[5]李唐,韩笑,余凡.企业异质性、人力资本质量与全要素生产率——来自2015年广东制造业企业-员工匹配调查的经验证据[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73-83.

[6]鲁晓东,连玉君.中国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估计:1999-2007[J].经济学(季刊),2012(2):541-558.

[7]毛其淋,许家云.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是否促进了企业创新[J].世界经济,2014(8):98-125.

[8]庞瑞芝,薛宁,丁明磊.中国创新型试点企业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06-2010年创新型试点企业非平衡面板数据的实证考察[J].产业经济研究,2012(5):1-10+18.

[9]尹志锋,叶静怡,黄阳华. 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创新:传导机制及其检验[J].世界经济,2013(12):111-129.

[10]张杰,李勇,刘志彪.出口促进中国企业生产率提高吗?——来自中国本土制造业企业的经验证据:1999-2003[J].管理世界,2009(12):11-26.

[11]赵树宽,余海晴,巩顺龙.基于DEA方法的吉林省高技术企业创新效率研究[J].科研管理,2013(2):36-43+104

[12]赵伟,韩媛媛,赵金亮.融资约束、出口与中国本土企业创新:机理与实证[J].当代经济科学,2012(6):98-108+126.

[13]Bernard A B, Jensen J B. Exceptional exporter performance: cause, effect, or both?[J].Working Papers, 1999,47(1):1-25.

[14]Caves R 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and Economic Analysi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2.

[15]Filippetti A, Frenz M, Iettogillies G. The Role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as a Determinant of Innovation Performance: An Analysis of 42 Countries[J].Industry & Innovation, 2013,18(5):437-459.

[16]Geringer J M, Tallman S, Olsen D M. Product and International Diversification among Japanese Multinational Firm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0,21(1):51-80.endprint

[17]Kafouros M I, Buckley P J, Sharp J A, et al. The role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in explaining innovation performance[J].Technovation, 2008,28(1):63-74.

[18]Levinsohn, J.,Petrin, A. Estimating Production functions using inputs to control for unobservables[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2003, 70(2):317-341.

[19]ZviGriliches. Patent Statistics as Economic Indicators: A Survey[J].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1990, 28(4):1661-1707.

Carrying out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Spirits and

Speeding up the Construction of An Innovative Country: The Promotion Effect of

Enterprise Internationalization on Enterpris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BAI Yun1, LIU Zi-wei2

(1.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Harbin College,Harbin 150080,China;

2.Economics School, 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12,China)

Abstract:Speeding up the construction of an innovative country is a clear requirement put forward by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is also the inevitable choice to change the wa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optimize the economic structure in China. As the main body of the investment of national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the innovation ability of enterprise directly determines a country′s innovation ability. Taking 2005-2014 data of Chinese top 500 enterprises as samples, this paper assesses the promoting role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ese enterprises on innovation output and innovation efficiency through panel Poisson regression and fixed effects regression method, focuses on the influence of capital structure, profit margin and financing constraint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and pays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role of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ese enterprises on the promotion of innovation. The results show enterprise internationalization significantly inhibits enterprise innovation output and innovation efficiency in the current period, shows a significant promotion in the middle and long term, and the impact of enterprise internationalization on innovation is not immediate and overnight; capital structure, profit margin and financing constraints positively adjust the promotion of enterprise internationalization to innovation output, and the impact of enterprise internationalization on innovation is the net result of these factors. Increasing the proportion of overseas assets is beneficial to the innovation output of enterprises, while increasing the proportion of overseas sales is more conducive to the improvement of enterprise innovation efficiency. The above conclusions provide a micro level explanation for objective evaluation of enterprises innovation performance, and also provide useful inspiration for implementing innovation driven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speeding up the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ve country.

Key words:enterprise internationalization; innovation performance; panel Poisson regression; fixed effect regression

(責任编辑:关立新)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新绩效
股权结构、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创新绩效
企业战略差异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
技术选择、二元学习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
基于VAR模型的创新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知识图谱的产业集群创新绩效可视化分析
基于知识图谱的产业集群创新绩效可视化分析
社会资本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分析
产学研联盟结构资本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创新动机对民营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自我决定理论的调节中介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