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课程资源 传承地方艺术

2018-02-02 18:09梁小佩
基础教育参考 2018年1期
关键词:小学音乐

梁小佩

[摘 要]以“温岭大奏鼓”的教学为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情感体验三方面入手,将乡土音乐引入小学音乐课堂,让学生了解家乡特有的音乐文化表现形式,感受其音乐特色与魅力,传承与推广家乡文化,尝试让音乐课堂成为传承乡土音乐的主渠道。

[关键词]乡土音乐;温岭大奏鼓;小学;音乐

音乐来自生活,生活创造了音乐。如果学生能够从自己周边的环境中发现音乐、学习音乐、探究音乐、享受音乐,那么一方面会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另一方面也会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但是,在通俗音乐盛行的多元化音乐时代,还有多少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音乐?笔者通过调查所在学校四年级的学生发现,大部分学生不了解也不喜欢温岭的本土艺术文化,甚至对于最具本土特色的“温岭大奏鼓”(以下简称大奏鼓)也知之甚少。乡土音乐正逐步远离少年儿童,一些民族民间的艺术精品正面临失传的尴尬境地,因此音乐教师有必要收集地方艺术,将本土音乐资源整合优化,带入音乐课堂,使学生能够接受本土音乐文化的熏陶,也使乡土音乐文化遗产得到传承与保护。

一、精选教学内容

1.优化传承,“炫”出内涵

乡土音乐是来自民间、来自生活的生态音乐,往往具有旋律简洁、情感率真、形式活泼等特点。为了让乡土音乐发扬光大,能够在课堂中“炫”出其特有的魅力,教师需要开展搜集与整理工作,并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优化与创新。

大奏鼓是石塘渔村“海的舞蹈”,相传已有几百年的历史,表演以渔区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极具鲜明的地域特色和艺术张力。起舞时,由男人装扮的“女人们”手执木鱼、扁鼓、唢呐、锣、钹、磬等乐器,伴随着大奏鼓的节奏,时而有力欢快、激情粗犷、跳跃腾挪,时而婉约柔美、轻移碎步、如痴如醉,堪称当今中国渔民第一舞。大奏鼓早在1990年就被收录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中,中央电视台曾多次播出有关大奏鼓题材的影片《渔村小叙》,是温岭乃至台州最著名的民间文化。为了更好地搜集和学习大奏鼓,笔者多次前往石塘镇体验、考察,发现大奏鼓是以大鼓为核心,唢呐的旋律随着鼓的节奏自由创作,不同的表演者,在旋律上也会有所变化。也正是因为大奏鼓的音乐随意性大,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就成为最大的难点。但是,大奏鼓所包含的内容虽然很多,主要的还是边跳舞边演奏打击乐器,每种打击乐器,都可以有各自的敲打节奏与舞步。经过多次试教,笔者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一是感受大奏鼓的魅力,了解本土的民族文化;二是学习大奏鼓的表演,初步掌握木鱼、小锣、小钹、大鼓等打击乐器的演奏,并结合大奏鼓舞步进行四声部的合奏;三是在音乐活动实践与创造中,通过积极参与和愉悦感受,在乡土音乐中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从而提升审美情趣和审美价值。

2.点化亮点,“炫”出创新

乡土音乐讲究传承,但也需要整合优化创新,使其能够符合学生的认知与欣赏水平,增加让学生感兴趣的元素,成为有效的音乐资源。笔者鼓励学生有个性地表现音乐,用教师的创新精神,感染学生,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例如,教师鼓励学生用各种声音模拟乐器,甚至让学生用箬山话唱出唢呐的旋律(原先的大奏鼓没有歌词)。在大奏鼓中,学生不会吹唢呐,因此唢呐的表演是个难题。而如果单凭曲谱的学唱,学生会很难体会大奏鼓的旋律魅力,并且学唱起来很枯燥。为此,笔者经过反复思考,决定将石塘镇的一句箬山方言“船进来了,大家来敲喽”放在唢呐旋律中让学生学唱,这样既可以表现地方特色,又能让学生体验唢呐旋律。于是,教师带着学生一边用方言唱出嗩呐旋律,一边模仿吹唢呐的扭动动作。在这一扭一唱中,“炫”出了对民间艺术传承的创新,也炫出了课堂的亮点。

二、优化教学方法

1.巧化情境,“炫”出兴趣

“土里土气”的乡土音乐是否真的被学生所接受呢?台州电视台的《阿福讲白搭》栏目极受欢迎,就因为它非常贴近人们身边的生活。乡土音乐也是源于生活的,但是如果学生不了解,也会没兴趣。因此,教师要做的,就是如何在“土里土气”的乡土音乐与“很炫很赞”的音乐课堂之间搭建一座桥梁。

为此,笔者把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点聚焦在学讲箬山话,学习大奏鼓特有的舞步和大木鱼等打击乐器,以及服装和化妆上。在教学时,教师先用箬山话导入,但是对这句话的意思暂时保密,留下悬念,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往下学。之后谜底揭晓,使学生不仅明白了为什么要表演大奏鼓,还领悟到了大奏鼓的艺术特点。最后通过变魔术与化妆表演,引发了又一个学习的高潮。整节课,环环相扣,悬念多多,惊喜多多!

实践证明,学生真正开始接触乡土音乐后,就会被其本土特色所吸引、感染并且乐在其中。这种既陌生又熟悉的音乐,可以开启学生探索音乐的大门。教师只要引导恰当,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巧妙设计课堂环节,民间艺术就不会离学生越来越远。

2.分化难点,“炫”出重点

一节好课,把握好重难点非常重要。教师要紧紧围绕重难点展开优化设计,避免教学的盲目性、模糊性和随意性,提高教学的方向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乡土音乐教学的重难点,需要教师根据所搜集的资源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这对于习惯了从课本及教师用书中找重难点的教师来讲,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一般来说,乡土音乐包含的内容都较为丰富,短短的40分钟内,若想把全部信息都传递给学生是来不及的,只有抓住一个重点,沿着一条主线贯穿下去,将难点逐一分解,整节课才能紧凑而有效。

例如,大奏鼓包含的内容很多,光是乐器就有唢呐、木鱼、锣、钹……还有舞蹈、队形、服饰等。笔者花了很多时间反复试教,教学重难点才慢慢浮出水面。而重难点的分化则在教学流程中反复调整才确定下来。通过一次次的尝试,笔者挖掘出大奏鼓的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拿着乐器跳——热烈粗犷;二是男扮女装——幽默诙谐。为了避免集中学习带来的枯燥,又为了分散难点,教师把木鱼、锣、钹这些节奏简单易学的打击乐放在欣赏前体验学习,而大鼓、唢呐旋律等比较难的环节则放在欣赏后体验学习。此外,鼓的节奏是最难的,所以,笔者又在鼓的节奏下面加上简单的鼓词“我们来敲鼓”,学生就这样读出来,难点便不攻自破了。endprint

三、重视情感体验

1.强化体验,“炫”出激情

音乐是一种体验,这种体验可以是令人愉悦的、实实在在的,可以充满情感,又富于理性。美国教育家苏娜丹戴克曾说过,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完全理解。因此,音乐课中的学习应以音乐体验开始,以音乐体验结束。对学生而言,音乐体验是对他们真正的回报,如果体验是实实在在的,那么收获也是真真切切的。

笔者在“温岭大奏鼓”的教学设计中,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从学习打击乐器,体验大奏鼓的舞步和节奏;到欣赏和探究大奏鼓,体验大奏鼓的内涵;再到学唱箬山话,体验大奏鼓的唢呐旋律;一直到最后的表演大奏鼓,体验大奏鼓饱含的激情,學生自始至终在参与中感受与学习。大奏鼓的丰富内涵,唯有体验才能领会,才能从“走近”变成“走进”。在体验后,学生们才真正了解了大奏鼓热烈粗犷、幽默诙谐的特点。当学生在脸蛋上贴上红胭脂,穿上大奏鼓服饰,拿起乐器扭动身体的时候,大奏鼓的魅力一览无遗,学生的热情也被一步步激发出来。

2.同化情感,“炫”出共鸣

当欣赏者与音乐作品所传达的情感产生共鸣时,才能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实际上,哪怕是对音乐知识一窍不通的人,也能接收到美好音乐所传达的信息,也会情不自禁地陶醉在音乐的旋律中,获得亲切感、认同感。因此,音乐教育不能忽视情感的培养。乡土音乐是本土文化的缩影,甚至是民族精神的载体。学生若能通过乡土音乐而认同其所带来的艺术文化和价值观,那么必定会更加深爱自己生长的土地,使乡土音乐和高雅音乐实现重叠和升华。这不也是音乐教育的重大收获吗?因此,要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氛围中感受音乐,并从中得到情感的释放和共鸣。

大奏鼓教学进展到一定程度,学生学着扭过了,也试着跳过了,但由于对渔民的生活了解甚少,不能理解跳大奏鼓的原因,不能理解为什么要用这种奇特的方式迎接渔民从海上归来。为此,教师借助形象生动的当地“土话”,来触发学生的内心世界,引起共鸣。教师用土话介绍大奏鼓的来源,营造氛围,感染学生,让他们体会温岭海边渔村的特殊情景。学生陶醉其中,舞蹈就会更加精彩生动。通过大奏鼓的现场互动、演奏、表演,学生愉快地感受了音乐,也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在表演大奏鼓时,更加准确地表达出了作品的情感,舞出了音乐的形象和意境。

综上所述,要让“土气”的乡土音乐走进大雅的音乐课堂,教师需要选取本地具有代表性的音乐,找到乡土音乐与教材的连接点;要优化教学方法,找到乡土音乐和学生认知的契合点;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找到乡土音乐与学生情感的共鸣点。通过反复实践与探索,让乡土音乐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炫”出别样的精彩。

参考文献(编者略)

(责任编辑 郭向和)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学音乐
奇妙的“自然音乐”
“音乐之国”
新课程背景下歌唱教学方法的探讨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音乐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