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产划转光大背后的部属国企改革路径

2018-02-02 18:05席志刚
中国新闻周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部属共青团中央部委

席志刚

八十多家部委社团组织所属的五千多家部属企业改革路径有迹可循,

无偿将部属国有企业从部委机关中剥离出来集中管理或成为改革模式

1月4日,共青团中央直属企业中国青旅集团公司、中国青年实业发展总公司100%国有产权划转至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的交接仪式在京举行。

此前,关于共青团中央下属2家上市公司中青旅和嘉事堂被划转的传闻由来已久。

共青团中央移交与团组织关联不强的生产经营类直属单位,不仅意味着部属国企改革步伐加快,且具有标志性意义。

跨界融合

对于这次划转,中青旅、嘉事堂及光大集团显得很平静。

“1月5日召开全体干部员工会议,只要求积极做好交接过渡期的各项工作,并未涉及业务及人事变动。”中青旅一位不具名人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对于公司划转后有关人事调整问题,光大集团办公厅人士回应称,“人事及业務变动没那么快。”

业内人士推测,中青旅和嘉事堂划转光大集团,将让光大集团实力大增,最明显的变化是在世界500强的座次将再次出现大幅前移。同时,未来两家公司与光大集团内部企业的联动,将打开跨界融合的想象空间。

公开资料显示,光大集团由财政部和汇金公司发起设立,持股比例分别为44.33%和55.67%,是横跨金融与实业、海内与海外,涵盖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期货、租赁、投资和环保新兴产业等实业的大型金融控股集团,资产规模突破4万亿元。旗下拥有光大银行、光大证券、光大控股、光大国际、中国飞机租赁、光大绿色环保、光大水务等多家境内外上市公司,在世界500强企业中排名第329位。

但在旅游方面,光大集团的资产并不突出,仅有上海光大会展中心、王府半岛酒店和亚龙湾高尔夫球会等几处旅游资产。

中青旅则是1997年以共青团中央直属企业中国青旅集团公司为主发起人,通过募集方式设立。同年12月3日,其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中国旅行社行业首家A股上市公司。经过30年发展,中青旅在旅游业中与中国国旅、港中旅三足鼎立。同时,中青旅还实现了在文化、体育、互联网等产业的跨界融合发展。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团中央旗下中青旅和嘉事堂两公司划转光大集团,可能是中央考虑各个企业优势劣势、整合难度、未来前景及现状后做出的安排。

中企之声研究院院长李锦认为,无偿划转虽然是行政性的,但不是拉郎配,而是要素的聚合。不过,“行政级别”上的权衡也是中青旅划归光大集团的一个原因。

中青旅作为共青团中央直属企业,最初在行政上属正厅级,虽然后来国企去行政化,不再有所谓的行政级别,但在具体工作安排、人事任命中行政级别依然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国企整合通常不会降低企业和企业领导人的行政级别。

在财政部与国资委监管的央企序列中,副部级的央企数量并不少,除了纯金融类央企,还有五十多家实业类央企是副部级,但主业大多数为工矿能源等事关国家经济命脉的产业,按照目前“聚焦主业、做优做强”的央企监管要求,并不适合整合旅游类业务。

光大集团属副部级,虽以金融业为主,但实业类业务繁多,房地产、酒店、物业管理、会展、环保等均有涉足,这些业务和旅游业协同性较高,目前旅游业市场前景光明且政策支持力度较大,光大集团开拓旅游业务正当其时。

光大集团依托金融主业,有雄厚资金,而中青旅有丰富的景区投资经验,需要长期的低成本资金支持,双方具有天然的互补性。

中青旅、嘉事堂划转光大集团后,旅游+金融的想象空间急剧放大。

在交接仪式上,光大集团董事长李晓鹏表示,力争用5年时间努力将两家企业分别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旅游综合服务商和国内领先的医药产业运营商。

相对于国内领先的医药产业运营商,外界更看好旅游综合服务商。

2017年,中青旅在多个方面与光大集团实现了合作。7月21日,中青旅发布公告称,将与光大银行发起设立光大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拟定为10亿元。

11月8日,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携手中青旅推出了“光大中青旅遨游旅行联名信用卡”,整合了光大信用卡在金融、出行、境外权益方面的优势资源及中青旅在线上、线下旅游方面的优势资源,旨在为消费者提供专业化、品质化、高性价比的金融及旅游服务。

纳入光大集团麾下后的中青旅,或将借力光大集团的金融优势在未来融资中降低成本,完成李晓鹏设定“成为国际一流的旅游综合服务商”的目标。但也有观点认为,此次整合能否实现互相借力发展还有待观察。

部属国企改革路径

中青旅和嘉事堂两家上市公司同属于团中央,两家公司的股权变动属于中央的统一部署。观察人士表示,此举是国企改革深入推进的一部分,还关系到部属特殊国企的改革路径问题。

所谓部属特殊国有企业,是指挂靠于部委下属的事业单位,如果要进行论资排辈,这些企业也只能是部委的“孙子单位”,与部委之间还隔了一层。

部属国有企业大多数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或因部委人员分流,需要解决就业;或部门出现资金缺口,需要经营创收;或只是简单后勤服务需要,建立了这些企业。在1998年国企改革之后,一些经营良好的大型部属央企跟原单位进行了脱钩,经过一系列改制重组后进入了国资委的央企序列。

而现在的部属央企,大约有五千多家,规模有大有小,经营有好有坏,甚至有的已成“僵尸企业“,被认为是国企改革的死角之一。之所以将部属国有企业称为“特殊”,是由于历史原因,目前仍未纳入国资委或国资平台进行监管。

目前在沪深两市1014家国有企业中,仍然有为数不少的企业实际控制人为地方政府、地方政府部门、国务院部门等。例如,三峡水利、钱江水利实际控制人均为水利部综合事业局,中体产业的实际控制人为国家体育总局,海南高速的实际控制人为海南省交通厅,兴业证券实际控制人为福建省财政厅,新野纺织实际控制人为新野县财政局,渤海股份实际控制人为天津市水务局等等。

李锦认为,此次改革的信号值得关注,意味着教育部、文化部等八十多家部委社团组织所属的五千多家部属企业改革路径有迹可循,无偿将部属国有企业从部委机关中剥离出来集中管理或成为改革模式。

中国政法大学资本金融研究院院长刘纪鹏此前表示,一直以来,金融类央企由财政部监管,产业类央企由国资委监管,泾渭分明。但这次把两家经营性的国有资产划拨给财政部体系内的企业,打破了约定俗成的规范,可能会对接下来的改革产生影响。

猜你喜欢
部属共青团中央部委
消失的“部委”:国务院机构改革在阵痛中不断前行
浅析高校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建设策略
新媒体在政府机构中的有效应用
本轮共青团改革有哪些亮点
官方微博舆论引导方式探究
《话要这么说,人要这样带》 :一本教领导者说话的书
悬而未决
要有把功劳让给部属的雅量
任务分配以“现状+20%”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