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2018-02-02 17:47吴俊东
黑河教育 2018年1期
关键词:主体作用教学效果数学

吴俊东

[摘要]课堂教学是教师成长的主阵地,教师借助课堂这个平台,不断地探索教学方式方法,寻求紧跟时代的有效的教学模式,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为此,教师要从五个方面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教给学生方法,培养解题能力;营造和谐课堂,师生教学相长;精心设计习题,检测反馈求实;注重个别辅导,提高整体效果。

[关键词]数学;教学效果;主体作用

随着教育体制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诸多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一直在不断探究和寻求一种有效的教育教学模式,来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几年来,通过不断加强学习、培训和参加教科研活动,我认识到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要聚焦课堂,借助课堂这个平台,采用有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获取知识,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此,老师首先要钻研教材,整体把握每个知识点,再根据班级学情确定重难点,精心设计教学,做好各种问题的预设,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主体作用。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于学生的学习非常重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教材会提供一幅主题图,这是导入新课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载体,教师可以借助教材中的主题图,运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热情。比如,在进行《位置与方向》的教学时,主题图提出小红所在班级的位置,引起学生的注意,并在交流中产生不同的判断结果,从而引发了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但是,教材中的主题图是面向全国小学生的,由于地域间的差异,教师不能一味不加选择地使用,应因人而异,因地制宜,不适用的可根据学生实际创设情境,服务于新知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在进行10以内的加减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生活,创设一个让学生买菜的情境,让学生在买菜的过程中体会到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这样既能使学生学会知识,又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二、营造和谐课堂,师生教学相长

现代教育观认为,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教育对象,是学习主体,是学习知识的主人,所以一定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可是,有些教师居高临下,不懂得尊重学生,这样学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不愿意听教师的讲解,更谈不上认真听课和积极思考了。那么,怎样才能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呢?

教师应严格要求自己,尊重、信任和理解学生。教师不但要有渊博的知识和精湛的教学方法,还要身体力行,当学生的表率,让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做到,还要了解每一名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性格特点,多和学生交谈,经常和他们一起活动,这样不仅能赢得学生的尊重,而且能使学生愿意接近教师,这样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就会跟着教师的教学思路进行自主合作学习,探究新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走下讲台,巡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对学困生多加关注,辅导态度和蔼,语言亲切,有爱心和耐心,多表扬,少训斥。这样能营造出和谐的课堂教學氛围,学生会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有疑难问题会主动举手提问,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例如,教师在教学生每一个知识点后,都要用亲切的语气问学生:“老师讲明白了吗?”在学生回答问题时,答对的应及时肯定表扬,让他们有成就感,对答错的学生也要亲切地说:“你再想一想。”或者说:“请你听一听其他同学的答案。”温暖关爱的话语像春风般温暖着每一名学生的心,他们就会亲近教师,相信教师,听教师的引导,愿意上教师的课。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好、更真实地了解学情,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改正教学策略。学生也会主动询问疑难,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不仅愉快地学会知识,而且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师生教学相长的目标。

三、教给学生方法,培养解题能力

数学教学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注意使学生在获得间接经验的同时,也能有机会获得直接经验。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和交流等,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不断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一课时,首先让学生观察学具(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或模型)并提出问题:你从中发现了什么?学生经过观察后提出问题,从而使学生直接认识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一般特征,为下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再比如,教学两三步计算应用题时,由于小学生的思维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阶段,对于文字描述问题的理解困难较大,如果教师只用语言讲解,从字面上分析数量关系,学生很难理解。教师不仅要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学习的方法,运用线段图就可以帮助分析解答应用题,特别是多步计算和分数应用题。首先,借助线段图解题可以化抽象的语言为具体、形象、直观的图形,可以找准数量间的对应关系,很容易得到答案;其次,借助画线段图可化繁为简,有些数量较多,关系复杂,用线段图来描述能使复杂的数量关系得以理顺,便于找到计算方法。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画线段图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呢?首先,教师应指导和示范,让学生跟着教师一步一步地画,描述数量关系,并多加训练,逐步养成习惯,对有困难的学生一定要进行耐心指导,要从中低年级入手,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在教师指导的基础上,让学生独自分析画图,小组内交流订正等,使学生逐步掌握。通过长时间的训练,此方法将会被学生熟悉,形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突破应用题教学的重难点。

四、精心设计习题,检测反馈求实

温故而知新,有效练习很重要。有效练习不仅对已学知识进行了巩固,而且在应用的过程中拓展了学生的解题思路,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促进了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教师在设计练习题时,要从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和个体差异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考虑。练习要有层次,既要让一般生练得好,又要让优等生吃得饱。第一,要以模仿课题中的例题为模型进行设计,注重基本理论的理解,使学生从中掌握本节课知识的重点,掌握解决此类题型的解题方法。第二,综合性练习题的设计,题型要注重知识的变通,要有举一反三的作用。例如,在教学《小数的加减法》时,可设计练习题:第一,小明带10元钱去文具店,买本花去2.40元,买文具盒花去4.20元,应找回多少钱?第二,小明去文具店,买作业本花去2.40元,买文具盒花去4.20元,小明带10元钱够吗?学生从不同角度来思考问题,发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在巩固了所学知识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每一个知识点的教学后,可设计一两道拓展性习题,即拔高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拓展知识面。

五、注重个别辅导,提高整体效果

课堂教学要达到有效,学困生的转化非常重要。那么,如何转化学困生呢?教师要对学困生成因进行分析,找到学困的原因。找到原因后应努力转化学困生:一是建立学习小组。学困生都缺乏竞争意识,往往有自暴自弃的思想,不愿意认真学习和认真完成作业,所以,教师可以把班级学生按不同层次分成帮扶小组,以优带差,责任到人,确定目标,实施奖励机制,效果显著。二是教师耐心引导,持之以恒。学困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转化工作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这些学生掌握知识所花时间相对多一些,所以,在平时课堂教学中应多创造表现机会,因人而异,把比较简单的问题让他们来回答,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课后,教师应多与他们交谈,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寻求最佳帮扶方法,对帮扶小组和结对子成员要经常过问,发现问题时及时解决,鼓励双方共同努力。例如,在课堂检测过程中,完成训练题的优生对自己所负责的学困生进行面对面指导帮扶,在板前演示时,教师应多给他们表现的机会,课外学习时要求“一帮一”结对子的学生负责学困生的课前预习和作业完成等,从而达到共同进步和共同提高的目的。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此方法行之有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在,我所教班级“学困生”转化工作正在有效进行中。只要教师能够付出足够的爱心和耐心,并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探究是一项长期工作,只有依据课标要求,结合班情,遵循儿童认知规律,精心设计教学方式方法,耐心扶持“学困生”,创造性地实施有效教学,才能全面提高小学课堂的教学效果,我会为此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吴月良.线段图在小学应用题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学周刊,2014,(06).

[2]朱艳春.探析线段图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重要性[J].中华少年,2016,(09).

[3]苏志宏.论线段图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作用[J].当代教研论丛,2015,(07).

(责任编辑 冯 璐)endprint

猜你喜欢
主体作用教学效果数学
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
如何发挥编辑的主体作用
发挥主体作用,加强高中数学复习的自主性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