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解分消法对慢性肾脏病3~4期患者T细胞亚群、骨代谢及肾功能的影响

2018-02-02 09:37王学武杨爱萍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2期
关键词:肾脏病肾功能血清

王学武,杨爱萍,陈 禧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1)

慢性肾脏病(CKD)为临床常见疾病,我国 CKD 患病率为9.4%~13.5%[1-2]。CKD 3~4期为慢性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期-慢性肾衰竭期[3],患者病死率高,故如何延缓CKD进展有重要意义。但西医对于该病尚无特效治疗方法,而联合中医药治疗可改善患者症状,延缓病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014年1月—2016年10月,笔者观察了常规西医治疗联合和解分消法对CKD 3~4期患者T细胞亚群、骨代谢及肾功能的影响,旨在为该病的治疗提供更好的选择。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择上述时期在本院中医科诊治CKD 3~4期患者104例,均符合文献[4]中相关诊断标准,肾小球滤过率(GFR)15~59 mL/(min·1.73m2),肾脏损伤或肾功能下降持续时间>3个月。患者年龄40~70岁,原发疾病稳定、不需要特殊治疗,血压至少2周低于140/90 mmHg(1 mmHg=0.133 kPa),无严重酸中毒表现(HCO3->20 mmol/L),且同意加入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恶性肿瘤者,继发于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结缔组织疾病导致的CKD患者,各种传染病及活动性感染者,急性肾衰竭者,消化性溃疡活动期者,免疫性肾病及严重心脑血管病者,手术、创伤、妊娠及精神疾病患者。随机将上述入选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64例,男30例,女34例;年龄40~70(57.50±8.79)岁;病程3~11(6.70±3.76)年;CKD 3期[GFR 30~59 mL/(min·1.73m2)]39例,4期[GFR 15~29 mL/(min·1.73m2)]25例;原发疾病:慢性肾炎33例,高血压肾病18例,糖尿病肾病13例。对照组64例,男28例,女36例;年龄41~69(56.23±10.27)岁;病程2~11(6.72±4.13)年;CKD 3期37例,4期27例;原发疾病:慢性肾炎32例,高血压肾病21例,糖尿病肾病11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低蛋白、高能量饮食,补充必需氨基酸等常规治疗,给予钙尔奇D(苏州惠氏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50025) 0.6 g每日1次口服,阿法骨化醇软胶囊(昆明贝克诺顿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080075) 0.5 μg每日1次口服;高血压肾病血肌酐(SCr)<265 μmol/L者主要予ACEI或ARB类(洛丁新或代文)降压,SCr>265 μmol/L者主要予CCB类(波依定)降压,根据患者具体血压情况加用其他类降压药;水肿(尿量<2 000 mL)者加利尿剂(可用呋塞米);肾性贫血者配合促红细胞生成素(依普定6 000 IU,2~3次/周)纠正贫血;糖尿病肾病者予以降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中医和解分消法治疗,药物组成:柴胡10 g、黄芩15 g、党参15 g、姜半夏9 g、藿梗10 g、厚朴6 g、茯苓15 g、生大黄9 g、车前草15 g。每日1剂,水煎2次共取汁300 mL,分早晚2次服。2组均3个月为1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①治疗前及治疗1个疗程后分别抽取2组患者空腹静脉血,检测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骨代谢指标[血清钙(Ca)、磷(P)、骨钙素(BGP)]、肾功能指标[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尿素氮(BUN)、GFR]、炎症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②治疗前及治疗1个疗程后对2组患者面色、精神、腰膝酸软、大便、畏寒肢冷、夜尿、小便、口苦情况进行评分,均按轻重程度各记0,2,4,6分,各项分值累加即为中医证候评分。③治疗1个疗程后参考以下标准评估2组临床疗效。显效:24 h尿蛋白定量减少50% 以上,其他实验室检查及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有效:24 h尿蛋白定量减少25%~50%,其他实验室检查及临床症状有好转;无效:24 h尿蛋白定量无明显变化,其他实验室检查及临床症状均无明显变化。

2 结 果

2.12组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比较 治疗组治疗后CD4+、CD4+/ CD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CD8+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CD4+、CD8+、CD4+/CD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比较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2组治疗前后血清Ca、P及BGP水平比较 2组治疗后血清Ca、BGP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血清P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血清Ca、BG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血清Ca、P及BGP水平比较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2组治疗前后SCr、Ccr、BUN及GFR比较 2组治疗后SCr、BUN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Ccr、GFR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治疗组SCr、BUN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Ccr、GF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SCr、Ccr、BUN及GFR比较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2.42组治疗前后血清hs-CRP、IL-6及TNF-α水平比较 2组治疗后hs-CRP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 ,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IL-6、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治疗前后IL-6、 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 05)。见表4。

表4 2组治疗前后血清hs-CRP、IL-6及TNF-α比较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2.5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5。

2.62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6。

3 讨 论

表5 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分)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6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P<0.05。

近年来随着对CKD发生及进展机制的研究,发现炎症反应、氧化应激与CKD关系密切,二者均参与并促进肾功能的恶化[5]。微炎症由非微生物感染引起,表现为血清CRP水平以及单核细胞分泌的前炎症因子TNF-α、IL-2、IL-6等水平增高,其中hs-CRP可激活补体,产生大量炎症递质并释放氧自由基;IL- 6是二级炎性反应介质的主要成分,可活化补体,加重免疫损伤;TNF-α是炎性反应的最初启动者,具有诱导肾小球血管内皮细胞表达黏附因子,增强内皮细胞促凝血因子、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因子表达的作用,能促进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6-7]。另外CKD患者循环血中多种免疫细胞数量减少,其中包括T细胞[8]。按表型不同,T淋巴细胞可分为CD4+和CD8+两大亚群,CD8+为杀伤性T细胞,可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及抗体的生成;CD4+为T辅助细胞,可促进B淋巴细胞分泌抗体,参与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可反映机体免疫功能状态,CD4+/CD8+上调提示机体免疫功能增强,CD4+/CD8+下调则提示机体出现免疫抑制[9-10]。Ca、P代谢紊乱普遍发生于CKD患者,常常随着病程进展进行性加重,最终可能导致肾性骨病,其中BGP可以敏感反映骨代谢情况,有利于早期骨病的发现及预防[11]。

CKD属中医学“肾风” “溺毒” “关格” “水肿” “癃闭”等范畴。其是多种肾脏病发展的不良转归,与肺、脾、肾关系密切。肺失宣化则水道失疏,脾失升降则清浊不分,肾失开合则气化无权,终及三脏衰败,三焦府气不通,秽浊之气蒸腾,内干制化,外碍固守,上扰清空,下阻开合,导致肾气日衰,脏腑虚损,邪毒内蕴,正虚邪实[12]。而正虚贯穿整个病程始终,邪实则是多变的,其往往出现于各种证型之中。慢性肾脏病病情呈缓慢加重趋势而不可逆,一方面整体表现为肺脾肾虚损,另一方面表现出邪实(湿、瘀、痰、毒),而且病情不断恶化都与邪实存在密切关系,邪实的生成或因外感,或因内生,邪实可加重正虚,正虚又滋生邪实,恶性循环,故治宜扶正祛邪。清代李用粹《证治汇补·癃闭》曰:“既关且格,必小便不通,旦夕之间,徒增呕恶,此因浊邪壅塞三焦,正气不得升降……小便闭,格应上而生吐,阴阳闭绝,一日即死,最为危候。”表明CKD病机为浊邪壅塞,三焦气机升降失常。三焦气机升降失常,水湿内停,清者不升而漏泄,浊者不降而内聚,清浊相干,久则酝酿而为湿浊之邪。湿浊化热,阻滞上、中、下三焦,易致少阳枢机不利,气机郁滞,津液流通受阻,三焦湿郁,升降失司,以致小便不利,凌心而悸,犯肺而咳,上干清阳则眩晕,内侵胃肠则食减、呕逆,故治宜和解少阳、通利三焦。和解分消法所用方剂为小柴胡汤加减而成,方中柴胡、黄芩、党参、姜半夏和解少阳,调达上下,宣通内外;党参补脾养胃、益气生津,且益气而不燥,滋阴而不湿;茯苓渗湿利水、健脾益气;大黄通腑泄浊、活血利湿,与车前草配伍利湿泄浊,与黄芩配伍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藿梗化湿,顺气和中;厚朴行气消积、燥湿除满。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大黄可减少氨基氮在肠道中重吸收,抑制肝脏对尿素的合成、蛋白质分解,降低Cr和BUN等代谢产物含量,还可改善肾脏代谢,减少毒素蓄积,改善血液高凝状态[13],抑制系膜细胞增生,减轻肾间质病变和肾小球硬化,从而延缓慢性肾衰竭的进展[14];党参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刺激造血[15];茯苓多糖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16];柴胡具有较强的抗炎杀菌、解热止痛作用[17];黄芩具有抗炎、降压、镇静、杀菌作用[18];半夏具有抗炎作用[19]。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后免疫功能指标明显改善,IL-6、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而对照组无明显改善;治疗组血清Ca、BGP、Ccr、GF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P、SCr、BUN水平和中医证候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和解分消法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慢性肾脏病3~4期患者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可显著改善肾功能和骨代谢指标,减轻炎症反应,值得研究应用。

[1] Zhang LX,Zou L,Xu GB,et al. Community based screening for chronic renal disease among populations older than 40 years in Beijing[J]. Nephrol Dial Transplant,2007,22(9):1093-1099

[2] 赵红娟,陆晨,岳华,等. 乌鲁木齐市天山区 35 岁以上成人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 中华肾脏病杂志,2010,26(6):780-782

[3] 谌贻璞. 肾脏内科诊疗常规[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3:104-106

[4] 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慢性肾衰竭诊断、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定[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6,48(9):8-9

[5] 王荣珍,梁昭红,刘天喜,等. 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功能与微炎症及氧化应激的相关性[J].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7(1):62-66

[6] 谢恺庆,史伟,夏运风. 微炎症与慢性肾脏病进展的关系[J]. 山东医药,2010,50(17):62-63

[7] 沈文清,邢艳芳,黄丽,等. 微炎症及氧化应激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J]. 中国临床医学,2012,19(5):500-501

[8] Litjens NH,Van Druningen CJ,Betjes MG. Progressive loss of renal function is associated with activation and depletion of naive T lymphocytes[J]. Clin Immunol,2006,118(1):83-91

[9] Chen C,Shen Y,Ni CJ,et al. Imbalance of circulating T-lymphocyte subpopulation in COPD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CAT performance[J]. J Clin Lab Anal,2012,26(2):109-114

[10] Kim KW,Kim D,Won YL,et al. Effects of beryllium on human serum immunoglobulin and lymphocyte subpopulation[J]. Toxicol Res,2013,29(2):115-120

[11]CovicA,KothawalaP,BernalM,etal.Systematicreviewoftheevidenceunderlyingtheassociationbetweenmineral metabolismdisturbancesandriskofall-causemortality,cardiovascularmortalityandcardiovasculareventsinchronickidneydisease[J].NephrolDialTransplant,2009,24(5):1506-1523

[12] 朱迎春,吴莲叶,王青,等. 苁蓉益肾颗粒联合缬沙坦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功能及蛋白尿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25):2744-2746

[13] 周恩超,王钢. 大黄为主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概况[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6(2):127-128

[14] 刘志红,朱加明,黄海东,等. 大黄酸对转化生长因子诱导内皮细胞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表达的影响[J]. 中华肾脏病杂志,2002,18(5):337-341

[15] 朱恩圆,贺庆,王峥涛,等. 党参化学成分研究[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1,32(2):94-95

[16] 杨天星,张学莉. 茯苓沿革及现代化发展[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4,13(5):289-291

[17] 韩玉昆,郭鹏丽,王卫东,等.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临床研究[J]. 光明中医,2012,27(12):2464-2465

[18] 李宝军,刘志强. 黄芩的药理分析及临床应用探讨[J]. 当代医学,2015,21(6):127-128

[19] 龚道锋,王甫成,纪东汉,等. 中药半夏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毒理活性研究进展[J].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5,12(18):77-79

猜你喜欢
肾脏病肾功能血清
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Meigs综合征伴血清CA-125水平升高1例
益肾清利和络泄浊法治疗慢性肾脏病4期的临床观察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HIF-1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血清IgE、IL-5及HMG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急诊输尿管镜解除梗阻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功能不全心电图分析
CTA评价肾功能不全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同型半胱氨酸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