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 玮,张立平,杜囚鹏,黄迎春
(1. 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北京 100018;2.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
饮食高热量食物、久坐少动的生活习惯以及工作和生活压力的不断增高,使我国中青年人群患代谢综合征的概率日益增高[1-2],该人群相较于老年患者而言虽然对疾病认知度高,但因为年龄和社会身份的特殊性,其依从性较差,常不能对疾病及时干预及管理,以致到老年时达到发病高峰。《素问》中提到:“年四十,而阴气自半,起居衰矣。”阐释了随着年龄增长,壮年过后身体气血衰弱、气运血行逐渐衰退,导致津液流通不畅,从而产生痰浊血瘀等病理产物的变化过程。基于中医“未病先防”的治疗指导理论以及“脾胃为后天之本”的基础理论,对中青年代谢综合征患者进行管理和干预,能够使脾气健复、气机条畅、痰湿瘀滞祛除,从而有效延缓甚至防止其进一步发展成为心脑血管疾病。本研究依托“卫生部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与防治工程”的大样本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中青年人群中代谢综合征中医证候类型及分布情况,掌握中青年人群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特点,旨在为今后更好地指导中青年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中医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1.1研究对象 从“卫生部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与防治工程”2012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作为基地医院对北京市王佐镇和东铁营街道常住人口进行的筛查结果中,按照WHO于2013年确定新的年龄分段(44岁以下为青年人,45~59岁为中年人,60~74岁为年轻老年人,75~89岁为老年人,9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筛选出诊断为代谢综合征的中青年(年龄30~59岁)患者1 733例。代谢综合征按照2005年NCEP-ATPⅢ修订的适合中国人的诊断标准诊断:①中心性肥胖(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0 cm);②高三酰甘油(TG):TG≥1.7 mmol/L(150 mg/dL),或已接受药物治疗;③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降低:HDL-C<1.03 mmol/L(40 mg/dL,男性)或<1.3 mmol/L(50 mg/dL,女性),或已接受药物治疗;④血压异常:收缩压≥130 mmHg(1 mmHg=0.133 kPa)或舒张压≥85 mmHg,或已接受药物治疗;⑤血糖异常:空腹血糖(FPG)≥5.6 mmol/L(100 mg/dL)或已接受药物治疗。排除患有心、脑、肾等靶器官严重损害性疾病者,伴造血、免疫系统等严重疾病以及精神病者;继发性肥胖、糖脂代谢紊乱者;妊娠、哺乳期妇女。
1.2研究方法 利用卫生部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与防治项目与筛查表对人群进行筛查,本研究调查的信息包括一般资料和四诊信息2部分。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职业、体格检查、实验室指标等,四诊信息包括中医常见的症状、体征、舌苔、脉象等内容,计算患者中医症状、舌象脉象出现频率。
1.3数据分析 ①所有数据运用SPSS 20.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本研究中所涉及的四诊信息属于二分类变量,在数据库中以1,0赋值量化,即“有或无”。根据四诊信息在调查人群中出现的频率值的大小进行排序,若指标的出现频率大于10%,该指标直接纳入下一步分析,若指标的频率在10%以下,课题组进行讨论并征求相关专家和课题负责人的意见进行取舍。②证候分析:通过因子分析的方法对筛选出的中医四诊信息进行信息提取,提取出特征性强的公因子,再对提取的公因子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合中医辨证,参考因子、聚类分析结果,根据《中医临床诊疗术语国家标准(证候部分)》(GB/T 16751.2-1997)判定证型。
2.1一般情况 1 733例患者中男632例(36.5%),女1 101例(63.5%),男女之比约为1∶1.7,女性患者多于男性;年龄30~39岁2例占0.1%,40~49岁437例占25.2%,50~59岁1 294例占74.7%,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高明显增加。运动方面:经常坚持运动者832例占48.0%,偶尔运动、运动不规律以及不运动者901例占52.0%。饮食方面:口味偏咸者931例占53.7%,很少进食蔬菜水果者775例占44.7%,饮食偏油者433例占25.0%。
2.2四诊信息 1 733例患者症状出现频率见表1,舌象、脉象出现频率见表2。
2.3四诊信息分析 纳入因子分析的症状、体征信息共41项,舌脉信息共19项。
2.4因子分析
2.4.1资料适用性检验 在对资料进行因子分析前,先检验资料是否合适用因子模型。本研究利用SPSS 20.0软件进行KMO统计量和Bartlett球形检验,得到KMO=0.761,说明适合因子分析;Bartlett球形检验的P值为0,拒绝相关矩阵为单位矩阵的假设,说明各变量之间不是相互独立的;综合检验结果,本研究资料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2.4.2因子分析结果 对以上入选的60个症状变量进行因子分析,得出19个特征值大于1的公因子,19个公因子的累及贡献率为52.510%,从第1个公因子到第2个公因子之间下降趋势最明显,从第7个公因子开始下降趋势逐渐平缓。见表3。
2.5聚类分析 19个公因子系统聚类分析(对旋转后的旋转后因子载荷矩阵进行分析)情况见图1。
2.6中医证候的判断分析 根据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后树状图,证候的判断主要参考F1—F6所包含的症状信息,同时也参考聚类后另外的因子所包含的症状信息,结果:脾虚肝郁夹痰证见F1,主症为气短、乏力、胸闷、心悸、神疲、善太息、肢倦身重、头晕等;肝郁化火证见F2,主症为口苦、口臭、口干、腹胀、吞酸嘈杂、胸胁胀痛、口舌生疮等;湿热壅滞证见F3,主症为口舌生疮、舌红、苔黄、苔腻、脉滑;肝肾阴虚证见F4、F5、F6,主症为失眠、多梦、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腰膝酸软、腰痛、视物模糊、双目干涩、耳鸣、舌裂纹。
表1 1 733例患者症状出现频率
表2 1 733例患者舌象、脉象出现频率
表3 19个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贡献率和累积贡献率
图1 19个公因子的系统聚类分析
2.7证候分布 根据因子分析和聚类结果带入1 733例患者四诊信息中进行证型分布统计,按照所占比例的高低排序分别为脾虚肝郁证929例(53.6%)、肝肾阴虚证444例(25.6%)、肝郁化火证258例(14.9%)、湿热壅滞证102例(5.9%)。
本研究代谢综合征的诊断参考目前应用最为广泛且可行的NCEP标准[3],相较IDF诊断标准,NCEP标准把腰围作为诊断代谢综合征的条件之一,意味着代谢综合征的概念从单一的胰岛素抵抗扩展到包括肥胖和脂肪组织代谢紊乱等组成的症候群[4],此外相较于CDS标准,许多临床观察显示腰围能够反映腹部脂肪的绝对含量,其与内脏脂肪含量乃至胰岛素抵抗、心血管病风险的相关性均强于体质量指数(BMI),因此腰围比BMI更具合理性[5-8]。
本研究统计结果显示,40~49岁患者中男女比例相当,而在50~59岁年龄段则女性多于男性,提示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患代谢综合征的概率较男性更大,这可能与女性的生理特性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女性更年期过后机体从一个有生育功能的内分泌环境过渡到另一个新的内分泌环境,会产生一系列内分泌的调整[9],最终在失去雌性激素的情况下失去代谢优势。本研究中未发现运动及饮食与代谢综合征有明显关联,推测调查并没有真实反映代谢综合征患者运动及饮食情况,在今后的研究中要细化以便进一步明确其相关性。
本研究患者年龄在30~59岁,这一年龄段的患者常因为工作压力存在情绪问题,且饮食摄入热量较多、运动量较少,进食量过多、过食肥甘厚味一方面造成痰湿等病理产物的形成,同时过食以及痰湿等病理产物的形成也会损伤脾胃,导致脾胃运化失司,升降功能损伤,枢机不得斡旋,中焦之气壅滞,最终导致运化失职,进而膏脂积聚腹部内脏,即现代医学之中心性肥胖;脾运化失司,脾不散精,物不归正则化为痰、湿、瘀等病理产物,积聚于重要脏器,可进一步发展为心脑血管疾病;这与代谢综合征的整个病程发展密切相关。熊红萍等[10]对青、中、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证候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青年、中年组中与脾相关的症状所占比重较高,老年组中与肾相关的症状所占比重较高。刘晶等[11]研究认为代谢综合征具有肝郁脾虚为本,痰浊瘀阻为标,久病入络、变证百出的病机特点,故强调肝脾在本病发生发展中的始动和关键作用。本研究综合症状和舌脉信息,出现频率较高的症状信息体现了气郁、肝火、脾虚、肾虚、痰湿的证候特点。通过因子和聚类分析,并结合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分为4种证型,按照所占比例的高低分别为脾虚肝郁证、肝肾阴虚证、肝郁化火证、湿热壅滞证,与文献[10-11]报道一致。另外,本研究中发现肝肾阴虚证所占比例也较高,说明重视肝脾在代谢综合征发生发展过程中关键作用的同时,也要意识到肾的作用。肾主先天、主藏精、主一身之阳,脾主后天、主运化;脾的运化功能需借助于肾阳的温煦及肾阴的滋养;肾中精气亦有赖于后天水谷精微的培育和充养。肝和肾的关系也很密切,由“乙癸同源”可知肝和肾精血相生,肝阴通于肾阴,肝肾同寄相火,其水火相济,协调平衡。所以肝脾肾的功能失调可致使气血津液代谢失常,瘀血痰浊内生。痰乃津液之变,瘀乃血液凝滞,津血同源,两者互相渗透、互相转化。因痰致瘀,或因瘀致痰,痰瘀互结,可以化热,加之肝郁化火,也就产生了湿热壅滞以实证为主的证类。因此,治疗代谢综合征应在疏肝健脾的基础上重视补肾。
综上所述,青中年人群代谢综合征中医证候主要为脾虚肝郁证、肝肾阴虚证、肝郁化火证和湿热壅滞证,其中脾虚肝郁证所占比例最大,这为临床治疗代谢综合征患者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即在代谢综合征的早期阶段应注重调理肝脾的功能,以便达到延缓甚至阻止代谢综合征继续发展为心脑血管疾病的目的。
[1] 顾东风,Reynolds K,杨文杰,等. 中国成年人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J]. 中华糖尿病杂志,2005,13(3):181-186
[2] Mozumdar A,Liguori G. Persistent increase of prevalence of metabolic syndrome among U.S. adults:NHANES III to NHANES 1999-2006[J]. Diabetes Care,2011,34(1):216-219
[3] Aguilar-Salinas CA,Rojas R,Gomez-Perez FJ,et al. The metabolic syndrome:a concept hard to define[J]. Arch Med Res,2005,36(3):223-231
[4] Grundy SM,Brewer HB Jr,Cleeman JI,et al. Definition of metabolic syndrome:report of the national heart,lung,and blood institute/Ameriean heart assoeiation conference on scientific issues related to definition[J]. Circulation,2004,109(3):433-435
[5] Ruan X,Jin J,Hua L,et al. The prevalence of metabolic syndrome in Chinese postlnenopausal women and the optimum body composition indices to predietit[J]. Menopause,2010,17(3):566-570
[6] Ross R,Després JP. Abdominal obesity, insulin resistance, and the metabolic syndrome:contribution of physical activity/exercise[J]. Obesity (Silverspring),2009,17(Suppl 3):S1-2
[7] Cameron AJ,Dunstan DW,Owen N,et al. Health and mortality consequences of abdominal obesity:evidence from the AusDiab study[J]. Med J Anst,2009,191(4):202-208
[8] LeoneN,CourbonD,ThomasF,etal.Lungfunetion impairmentandmetabolicsydrome:thecriticalroleofabdominallobesity[J].AmJRespirCritCareMed,2009,179(6):509-516
[9] 王百灵. 浅谈更年期妇女的生理变化及保健[J]. 临床医药实践,2009,18(8):1976-1977
[10] 熊红萍,李灿东,高碧珍,等. 青、中、老年代谢综合征的中医证候特点[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17(1):40-41
[11] 刘晶,王颖,张立平. 代谢综合症的肝脾论治[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10,17(4):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