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州大蒜白腐病发生危害及综合防治措施

2018-02-02 19:30杨德良马艳杨学东吴国云茶菊青刘黄忠杨俐吴富菊
中国蔬菜 2018年5期
关键词:菌核大理州鳞茎

杨德良马 艳杨学东吴国云茶菊青刘黄忠杨 俐吴富菊

(1大理州植保植检站,云南大理 671000;2大理市植保植检站,云南大理 671000;3大理市湾桥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大理湾桥 671008)

近几年来大蒜白腐病在各地大蒜主产区严重发生,主产区之间相互引种是该病暴发的主要因素,缺少抗病品种、多年连作、大水漫灌等均导致了大理州大蒜白腐病的蔓延发展。实施大面积水旱轮作、清除田间病株残体,再结合药剂防治等措施,可以有效减轻大蒜白腐病的为害。

云南大理州地处低纬高原,冬暖夏凉,有种植冬春早熟大蒜的优良气候条件和种植传统。近几年来,大理州常年大蒜种植面积约有2万hm2(30万亩)左右,主栽品种为温江红七星,另外还种植河南杞县大白蒜、弥渡红皮蒜、永平白皮蒜、成都二水早、四川彭县早熟蒜和金堂早蒜等品种。在20世纪80~90年代,大蒜叶枯病曾大面积发生,成为大蒜生产中的毁灭性病害。近几年来随着大蒜种植年限的延长,大蒜白腐病严重暴发,现已上升为大理州大蒜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主要发生区域为大理市、弥渡县、洱源县等大蒜主产区,发生面积0.5万hm2(7.5万亩)左右,病害造成的损失一般在10%~60%,发病严重的植株直接枯死,蒜田绝收。为了有效防控大蒜白腐病,从2014年8月开始,笔者对大蒜白腐病田间发病症状、发生消长规律、发生原因等进行了系统调查,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1 发病症状

大蒜播种后,带菌蒜种萌发时在表皮下产生白色菌丝,发病严重时造成蒜种不发芽,不发根,直至蒜种表面产生水渍状凹陷病斑,最后蒜种软化腐烂,表面产生大量白色菌丝;大蒜苗期受病菌侵染,长势很差,病斑从下部叶片向上部叶片扩展,病株很容易从土壤中拔出,根系也腐烂软化,根部及腐烂的鳞茎表面产生大量白色菌丝;12月中下旬至翌年2月,本地大蒜进入蒜薹伸长期和鳞茎膨大期,大量植株易出现叶片变黄和死苗现象。

大蒜植株生长前期发病部位有水渍状病斑和少量白色菌丝,生长中后期(蒜薹伸长期、鳞茎膨大期和成熟期)发病部位产生大量浓密绒毛状的白色菌丝和黑色球状菌核,菌核直径0.1~0.2 mm,发病严重时鳞茎腐烂,失去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植株叶片从下部往上部逐渐变黄枯死。

2 大蒜白腐病田间发生消长规律

2.1 病原菌 经云南农业大学植物病理重点实验室鉴定,该病病原菌为白腐小核菌(Sclerotium cepivorumBerk.),属真菌界子囊菌门,病害主要通过种子和土壤传播。经观察,在大理州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0~22 ℃,菌核在8~27 ℃范围内均可萌发,但对土壤湿度和空气湿度的要求相对高些,只有在空气湿度达到100%或蒜田土壤灌水时才能萌发(吕佩珂 等,2013),在本地菌核形成的温度为8~15 ℃;根据大理州气象局资料,秋、冬、春季大理州大蒜生长期多年的平均温度为:9月 20.4 ℃、10 月 16.6 ℃、11 月 12.7 ℃、12 月 9.6 ℃、1月9.3 ℃、2月11.1 ℃、3月16.1 ℃,气候条件非常适合大蒜白腐病菌的菌丝生长、菌核形成和萌发。

2.2 传播途径 大理州大蒜生长期主要在9月至翌年3月,病原菌以菌核的形式在土壤中、沟埂边的病株残体内越夏;秋季大蒜播种出苗后,田间病株残体上的菌核萌发后产生菌丝,借雨水或灌溉水传播,从大蒜根部侵入植株;在同一块蒜田中,从发现中心病株开始,逐步成块、成片蔓延发展,直至整块田发病。大蒜白腐病病菌远距离传播主要靠带菌蒜种传播,这也是全国大蒜产区之间相互调种引起该病相继大发生的原因。大理州每年从四川温江等地调入蒜种,如温江红七星等,同时病菌随之带入,导致大蒜白腐病呈逐年加重发生的趋势。

2.3 田间发生消长规律 大理州大蒜播种期是8月中下旬至10月中下旬,收获时间主要在翌年1~3月。现以温江红七星的生长期为例,说明大蒜白腐病在田间的发生规律。

大蒜播种后至苗期,白腐病一般不发生或发生较轻,10月下旬大蒜进入花芽和鳞芽分化期,采取施肥和灌水措施后开始发病,11月上旬田间有发病植株出现,症状表现为下部叶片变黄;11月中下旬大蒜进入蒜薹伸长期,再次施肥灌水后10~15 d(天),即在12月上中旬,田间出现大量发病植株,12月下旬至翌年1月,大蒜白腐病进入发病高峰期,植株茎基部和鳞茎上的发病部位产生大量白色菌丝和黑色球状菌核;发病严重的植株黄化枯死,鳞茎腐烂,产生大量的病株残体,成为下一季大蒜白腐病的主要菌源,本地大蒜白腐病病菌在冬季不存在越冬休眠情况。在大蒜进入鳞茎膨大期或成熟期的2~3月,发病严重的植株已基本死亡,不发病植株能正常生长,直至成熟。

另外,通过大量的田间调查发现,即使品种不同,播种期不同,但是大蒜白腐病的田间发生消长规律基本一致,一般在大蒜花芽和鳞芽分化期开始发病,到蒜薹伸长期进入发病高峰期,在抽薹期和鳞茎膨大期,田间出现大量枯死植株,鳞茎腐烂,上面密生大量白色菌丝和黑色球状菌核,即蒜薹伸长期就是发病高峰期。

3 大蒜白腐病重发生原因分析

3.1 品种抗病性差 2015年9月至2016年3月,在大理市大理镇阳河村进行了大蒜品种抗大蒜白腐病田间观察试验,试验地为大蒜重茬地且白腐病发病严重,供试品种为四川温江红七星(红皮蒜种)、山东大白蒜(实际为河南杞县大蒜)、弥渡红皮蒜、永平白皮蒜、成都二水早、四川彭县早熟蒜和金堂早蒜等7个品种。结果表明,7个品种在蒜薹伸长期、鳞茎膨大期和成熟期均发病严重,无抗病品种;另据连续多年田间大面积调查结果,不同品种大蒜发病的轻重主要取决于田块种植年限、轮作情况及栽培管理技术等因素。

3.2 田间管理粗放 21世纪以后,随着大理州大量从四川温江、山东金乡等地引进蒜种,带菌蒜种也随之引入,引起了大蒜白腐病在本地发生蔓延;该病是典型的土传和种传病害,开始发生时没有引起蒜农的重视,蒜农一般将发病植株(群众熟称黑蒜)直接拔起,随意丢在田间地头和沟埂边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蒜田种植年限的增加,田间病株残体上的病原菌累积量也越来越多,最终导致了近几年大理州大蒜常年种植区大蒜白腐病的严重发生。

3.3 未实施大面积的水旱轮作 2016年1月上旬对洱源县右所镇团结村、梅和村的大蒜白腐病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品种为温江红七星,每村调查20块蒜田。在水稻与大蒜轮作区,大蒜正值抽薹初期,发病田块有18块,病株率均在3.5%以下,发病较轻;在大蒜与玉米制种田轮作区,病田率为100%,病株率为36.8%。由此可见,水旱轮作能有效减轻白腐病的发生,而旱旱轮作效果甚微。这是因为大蒜白腐病病菌的菌核在渍水条件下可存活90 d(天),超过90 d(天)菌核失去萌发能力,而在干燥条件下可存活3~4 a(年)(梁静和程智慧,2010)。

3.4 大水漫灌 大理市湾桥镇是大蒜主产区,已种植大蒜几十年,目前大蒜白腐病发生严重,除了连作和病株残体随意丢弃外,大水漫灌是一个重要因素。根据当地种植习惯,在大蒜花芽和鳞芽分化期、蒜薹伸长期要进行施肥和灌水,灌水的方式是从上部田块开始逐渐向下部田块进行灌溉,病原菌通过水肥传播,即使进行水旱轮作,病害同样得不到有效控制。2018年2月28日对相连的两块地进行调查,上块旱旱轮作田,前作为玉米,后作大蒜已种植多年,白腐病的病株率68.3%,病情指数57.2;下块水旱轮作田,前作为水稻,后作为大蒜,也已连续种植多年,田间白腐病病株率45.6%,病情指数38.2,发病同样较严重;因此,在大水漫灌的情况下,水旱轮作必须是成片大面积的轮作,否则即使是水旱轮作也难以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

4 综合防治措施

4.1 实施轮作 轮作是预防大蒜白腐病发生的最有效措施。水旱轮作:在大春(5~9月)种植水稻,小春(9月至翌年4月)种植大蒜,常年大面积成片种植的轮作区可以每年如此轮作。旱旱轮作:在大春种植玉米,小春种植大蒜的旱旱轮作区,或大蒜白腐病的重病区、常发区、实施小规模分散种植的水旱轮作区,实行3~4 a(年)的间隔期再种植大蒜。

4.2 清除病株残体 田间发现中心病株时及时拔除,收获大蒜时清除田间病株残体,进行深埋或烧毁,不能随意丢弃在田间地头或沟埂边,以尽量减少白腐病菌菌丝体和菌核的生存环境,减轻下一季的病菌来源。

4.3 科学灌水 选择干净水源,分块分区域进行灌溉,在白腐病的重病区不能进行大水漫灌,以减少病菌传播。

4.4 合理施肥 每667 m2施腐熟有机肥2 500 kg作底肥,播种时施用硫酸钾10 kg、普通过磷酸钙20 kg、尿素5 kg作种肥,在大蒜有5~6片叶的花芽和鳞芽分化期追施尿素15 kg,7~8叶时的蒜薹伸长期追施尿素20 kg,以促进大蒜正常生长,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4.5 药剂防治 经过多年的田间试验,目前对大蒜白腐病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有多抗霉素、菌核净和乙烯菌核利(农利灵)。拌种:使用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200 g兑水5 kg,用手动喷雾器均匀喷在100 kg的蒜种上(蒜种可放在背阴处的地膜上),堆闷8 h(小时)以上,晾干后播种;生长期预防:在大蒜有5~6片叶时的花芽和鳞芽分化期开始喷药,可选用下列药剂之一喷雾防治: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150 g,或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 g,或50%乙烯菌核利(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 g,每667 m2兑水60 kg,每隔10 d(天)喷1次,连续喷3~4次,喷药时重点喷在植株中下部,以提高防效。上述药剂对大蒜植株安全,对白腐病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梁静,程智慧.2010.大蒜白腐病及其防治方法研究进展.中国蔬菜,(14):13-18.

吕佩珂,苏慧兰,李秀英.2013.葱姜蒜薯芋类蔬菜病虫害诊治原色图鉴.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猜你喜欢
菌核大理州鳞茎
百合鳞茎的采收与贮藏保鲜技术
百合
迷你文心兰养护手册(下)
向日葵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菌核菌丝型萌发特性
不同营养条件对羊肚菌菌核形成的影响*
5株梯棱羊肚菌菌丝生长特性研究*
大理州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监管平台建设研究
伊犁贝母鳞茎中非生物碱化学成分的研究
甘蓝型油菜病原核盘菌菌核的结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