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天水秦州大蒜白腐病发生情况及流行原因分析

2018-02-02 02:03李想荣
中国蔬菜 2018年4期
关键词:河川秦州病株

李想荣

(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经济作物工作站,甘肃天水 741000)

多年连作、蒜种带菌、管理粗放以及适宜的气候条件是2017年秦州区大蒜白腐病发生严重的主要原因。采用严格选种、药剂拌种、轮作倒茬、水肥一体化技术等农业措施与药剂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可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和流行。

秦州区位于甘肃省东南部,所产大蒜外形圆整、蒜瓣肥大、排列整齐、味香辛辣,深受省内外客商青睐,产品除销往甘肃兰州、临夏和西北的宁夏、青海外,还远销福建、广州等地。2017年大蒜种植面积1 334.7 hm2(20 020亩),其中秦州区藉河川道区(平均海拔1 200 m)大蒜种植面积为366.7 hm2(5 500亩),普遍采用地膜大蒜(9月至翌年6月)套种玉米(4月至翌年9月)高效栽培模式;秦州区半干旱半湿润山区(平均海拔1 680 m)大蒜生产发展较快,2017年种植面积已达968.0 hm2(14 520亩),主要由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规模经营,部分采用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白腐病是当地大蒜上的主要病害,藉河川道区由于种植大蒜时间长,白腐病危害严重,病株率10%~74%,有时造成绝收(盛红梅 等,2003);半干旱半湿润山区近年来白腐病也普遍发生并逐年加重,给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蒜农造成了一定损失。为此,2017年笔者在藉河川道区和半干旱半湿润山区对大蒜白腐病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流行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综合防治措施。

1 大蒜白腐病病原菌及发病症状

大蒜白腐病的病原菌为Sclerotium cepivorumBerk.,属半知菌亚门真菌,是大蒜的毁灭性病害,主要为害大蒜叶片、叶鞘和鳞茎。幼苗受侵染后,从叶尖开始发黄,沿叶缘或中脉向叶基逐渐发展,使叶片的一半至整片叶变成金黄色,并从下部叶片向上部叶片发展,茎秆变软,整株变黄矮化或枯死,造成田间缺苗断垄,严重时成片死亡。拔出病株,可见病株根部已软化腐烂,鳞茎表面有水渍状病斑,其上附有大量白色菌丝,菌丝层中长有黑色小菌核,严重的鳞茎变黑腐烂。大蒜进入蒜薹生长期后,随着气温、地温升高,植株抗病能力增强,田间极少出现死苗。

2 调查方法

秦州区藉河川道区大蒜一般9月上旬至10月上旬播种,半干旱半湿润山区一般8月中旬至9月中旬播种。根据秦州区大蒜生产布局及川区与山区不同气候特点,在全区巡回调查的基础上,于2017年3~6月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藉河川道区太京镇湾子村、藉口镇白草村、关子镇七十铺村和半干旱半湿润山区杨家寺镇中川村、天水镇天水村、大门镇田于村共6村,在白腐病发病期,采取巡回普查与定点调查相结合、随机抽样与重点调查相结合、实地踏查与座谈访问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重点调查上海红蒜、天水白蒜、金蒜3号等主栽品种。调查区域占全区大蒜种植面积的70%左右。定点调查和重点调查时每块地采用5点取样法取300株,统计大蒜白腐病发病株数,计算病株率。

3 调查结果

3.1发病面积大且发病区域明显5月28日至6月3日进行实地踏查,踏查面积占全区大蒜种植总面积的30%以上,踏查时以单个蒜田为单位,调查人员在田间行走观察大蒜白腐病的发病情况。调查结果表明:2017年大蒜白腐病在秦州区普遍发生,发病面积达961.2 hm2(14 418亩),其中川地366.7 hm2(5 500 亩)、山地 594.5 hm2(8 918 亩),占种植面积的72.02%。不同种植区域的发病程度不同,藉河川道区老蒜区100%地块发病且发病重,病株率>50%的面积为78.1 hm2(1 171.5亩),均为川地;半干旱半湿润山区发病面积占总面积的61.4%,但发病轻,98.5%的发病地块病株率<10%。

3.2轮作倒茬防效好2017年5月28日在藉河川道区藉口镇白草村,通过走访群众,对不同轮作年限的蒜田进行白腐病调查,方法是分别对轮作3 a(年)以上、轮作2 a(年)、轮作1 a(年)、连作的蒜田随机抽取3块地,调查发病株数。调查结果表明:轮作年限为 3 a(年)以上、2 a(年)、1 a(年)的大蒜白腐病病株率分别为16.22%、34.00%、55.78%,连作蒜田病株率达84.11%,基本绝产。

3.3发病高峰期明显当地大蒜越冬后3月开始出现白腐病病株。2017年3~6月,在藉河川道区关子镇七十铺村随机选3块地,分别调查10次(每次取样地点有所不同)。调查结果表明:3月上旬至4月上旬,田间逐渐出现病株,但病情发展缓慢,4月10日病株率为7.22%;4月中下旬,病情发展加快,危害严重,田间进入死苗高峰期,病株率从4月10日的7.22%迅速上升到4月20日的20.33%,4月30日达29.22%;进入5月后,病情发展缓慢,5月20日的病株率为30.67%,5月中旬后田间死苗很少。

3.4品种间抗病差异大目前秦州区大蒜主栽品种有上海红蒜、天水白蒜、成县早蒜、金蒜3号、金蒜4号等。2017年6月2日在藉河川道区太京镇湾子村对不同大蒜品种进行田间白腐病抗性调查,每品种随机选3块地,调查发病株数。上海红蒜为藉河川道区主栽品种,引进近30 a(年),病株率30.67%;天水白蒜为地方品种,病株率52.33%;成县早蒜病株率42.00%;金蒜3号、金蒜4号是近年来从山东润丰种业有限公司引进的新品种,病株率分别为11.67%和9.00%。

3.5药剂拌种防效明显藉河川道区部分蒜农使用三唑酮(粉锈宁)等杀菌剂进行药剂拌种,用药量为蒜种量的0.3%~0.5%。2017年5月28日在藉河川道区关子镇七十铺村对不同药剂拌种效果进行调查,调查品种为上海红蒜,每种药剂拌种处理各选3块地,调查发病株数。调查结果表明,采用药剂拌种防效明显,以1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为最好,病株率2.67%,防效达90.23%;采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次之,防效分别为87.82%和81.71%;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防效最差,病株率17.00%,防效37.80%。

3.6不同覆膜灌溉方式影响大半干旱半湿润山区大蒜种植主要由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由于水资源有限、人工成本高,为了节水、省工、省肥,近年来部分合作社采用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对防治大蒜白腐病具有较好的作用。2017年6月8日在杨家寺镇中川村对不同覆膜方式进行了大蒜白腐病调查,调查品种为金蒜3号,膜下滴灌、地膜覆盖及不覆膜蒜田各选3块地,调查发病株数。调查发现,实施膜下滴灌及地膜覆盖的蒜田病株率分别为1.33%、6.67%,分别较不覆膜蒜田(18.56%)降低17.23、11.89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半干旱半湿润山区土地高低不平,采取沟灌时低洼处易形成水窝,为白腐病的发生创造了条件,且沟灌水流能够传播病菌,而膜下滴灌不会形成水窝,也不会传播病菌,所以发病轻;由于地膜覆盖能够提高地温、保墒,植株生长旺盛,抗病虫能力增强,且能减少灌溉次数,不利于病菌的萌发与传播,所以地膜覆盖较不覆膜的蒜田病害明显减轻。

4 流行原因分析

4.1多年连作大蒜白腐病为土传病害,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存活、越冬,并成为重要的初侵染源。藉河川道区多年种植大蒜,土壤中的病菌量逐渐积累,致使白腐病逐年加重,流行成灾。2016年大蒜价格创历史新高,当地收购价高达16元⋅kg-1,于是部分蒜农连作种植,再加上2017年春季降雨较多,导致大部分连作地块基本绝收。

4.2品种抗病性降低、蒜种带菌大蒜为无性繁殖,长期以来蒜农都使用自留种,存在严重的种性退化问题,导致植株矮小,假茎变细,抗逆性和抗病虫能力降低,尤其是带菌蒜种不仅成为当地白腐病发生的初侵染源,也通过调种成为重要的病害传播途径。据调查,成县早蒜由于种植时间较长,出现植株矮小、叶色变淡、蒜头变小、蒜薹变细、抗逆性和抗病虫能力下降等症状,但由于蒜薹上市早,目前藉河川道区还有小面积种植。近年来半干旱半湿润山区大蒜发展较快,虽然金蒜3号、金蒜4号等新品种抗病性较强,但由于新品种蒜种价格较高,需种量又大,大部分蒜农依然选择购买老品种,从而造成了白腐病的跨区域发生和大面积流行。

4.3气候条件适宜白腐病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2.0~21.0 ℃,6 ℃以下菌丝停止生长;菌核萌发的适宜温度为12.0~24.0 ℃,湿度低于90%菌核不萌发,湿度达100%且加水的条件下萌发率达100%(张林青和程智慧,2008)。秦州区大蒜为秋播,藉河川道区9月上旬至10月上旬播种,播种深度5 cm左右,播后浇水。经测定,2016年此时期膜下5 cm地温14.7 ℃左右,适合菌核的萌发和菌丝的生长,蒜种上的菌丝又很快纠结在一起形成小菌核,为田间发病积累了大量的病原菌;2016年11月至2017年 2月,5~10 cm地温1.8~6.2℃,菌丝停止生长,田间不发病;3月上旬至4月上旬,5~20 cm地温6.5~13.9 ℃,田间出现病株,但病情轻且发展缓慢;4月中下旬,5~20 cm地温11.2~18.3 ℃,田间浇水后,菌丝迅速生长、菌核迅速萌发并大量传播,于是4月中下旬田间呈现死苗高峰期。由于2017年春季当地降雨比往年多30%左右,白腐病危害较往年严重;进入5月,随着气温、地温的升高及植株抗病能力增强,危害急剧减轻,5月中旬后田间死苗很少。

4.4管理粗放轮作年限短增加了土壤中的病菌量,致使白腐病逐年加重;选种不严,导致带菌蒜种不仅成为当地发病的初侵染源,也通过调种跨区域大范围传播;早期施肥不及时,幼苗生长瘦弱,抗病虫能力差,病害发生严重;大水漫灌,增加了病菌随水流传播的几率,发病快且发病重;不进行药剂拌种,浇水后不及时喷药等,均会导致白腐病发生严重。

5 综合防治措施

5.1农业措施

5.1.1 严格选地 大蒜种植应选择地下水位较低、土质疏松、排灌方便的地块。秦州区藉河川道区由于大蒜种植时间长且地下水位高,应进一步缩小种植面积,扩大半干旱半湿润山区的种植面积。

5.1.2 加强选种 从无病田、无病区选种,做好无病鳞茎的提纯复壮,加强抗病种质资源的筛选,选育抗、耐白腐病新品种。从外地调进种子时,需保湿培养7 d(天)测定是否带菌,若显病蒜种高于5%,则不能用作种子(马平虎 等,1996)。秦州区应淘汰上海红蒜、天水白蒜等感病品种,推广新育1号、金蒜4号、金蒜3号等抗、耐白腐病的新品种。

5.1.3 轮作倒茬 大蒜白腐病为土传病害,病菌在土壤中可存活3~4 a(年),因此大蒜应与非葱蒜类作物实行3 a(年)以上轮作。

5.1.4 合理施肥 整地时每667 m2施入腐熟农家肥5 000 kg、大蒜专用肥(N-P-K为16-10-22)40 kg、21菌生物肥(有效活性菌含量≥0.2亿个⋅g-1)40 kg作基肥。为促进植株生长健壮,防止早衰,提高抗病能力,每667 m2齐苗后追施尿素5~7 kg,3~4片叶时追施尿素8~10 kg,返青后追施尿素10~12 kg,以后每10~15 d(天)追施大蒜冲施肥(N-P-K为17-6-23)25~30 kg。

5.1.5 地膜覆盖 地膜覆盖能提高早期地温,促进植株生长,增强植株抗病能力,还可减少灌水,从而减轻病害的发生与病菌的传播。生产上应大力推广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避免水流传播病菌,并可节水节肥。

5.1.6 清除病株 田间发现病株及时挖除,带出田间深埋或烧毁,切忌扔入水渠、渠边或路旁。发病中心立即壅土、灌药,防止浇水传播病菌。大蒜收获后彻底清除田间病残株,带出田外集中深埋或烧毁,减少传染源。

5.2药剂防治

5.2.1 土壤消毒 整地前,每667 m2蒜田用1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等200 g加细土20 kg均匀撒在地表,再施足底肥,然后深翻,使药肥与土壤充分混匀,杀灭土壤中的病菌。

5.2.2 拌种 可用蒜种量0.3%~0.5%的1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异菌脲(扑海因)可湿性粉剂,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等进行拌种,一般防效在80%以上,其中以三唑酮拌种效果最好,防效可达90%。具体拌种方法:每50 kg蒜种用药剂500 g兑水3~5 kg,均匀喷洒在蒜种上,待晾干后播种。采用多菌灵拌种时要严格控制药量,药量过大会抑制大蒜根系的萌发和生长(高强,2006)。

5.2.3 灌根 返青后,可结合灌水每667 m2施入1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0.50~0.75 kg。

5.2.4 叶面喷雾 白腐病刚显症状时,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异菌脲(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25%吡唑醚菌酯乳油与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1复配剂2 5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7~10 d(天)喷施1次,各药剂交替使用,连防3~4次,能有效减轻白腐病的危害。

6 小结

通过调查,进一步明确了土壤带菌和蒜种带菌是秦州区大蒜白腐病流行的主要因素,温度对于病害流行起到抑制和促进的双重作用,水流对病害流行起到传播作用。大蒜白腐病为土传病害,本次调查每块地采用5点取样法取300株可能样本偏少,没有设立品种抗病筛选、药剂拌种防效等试验,统计出的结果可能有一定的误差,但通过走访农户得知,调查结论与蒜农的认识基本一致,今后要扩大调查范围、增加样本数量,进一步掌握大蒜白腐病的发病条件、传播途径及流行规律,并制定出一套更为完整的综合防治措施;在藉河川道区关子镇七十铺村,黑膜覆盖较白膜覆盖对大蒜鳞茎的增产效果明显,增产10%左右,但对蒜薹的效果相反,其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探讨研究。

高强.2006.甘肃天水大蒜白腐病发生与防治.植物保护,32(2):106-107.

马平虎,吴菊英,高强.1996.大蒜白腐病菌对温度的反应及田间防治技术研究.甘肃农业科技,(10):37-38.

盛红梅,贾迎春,陈秀蓉.2003.大蒜病害调查病原鉴定及其防治.甘肃农业大学学报,38(2):194-199.

张林青,程智慧.2008.环境因子对大蒜白腐病病原菌生长的影响.中国农学通报,24(6):342-345.

猜你喜欢
河川秦州病株
重庆横河川仪有限公司
明代秦州卫考略
地方志的继承与创新论议*
——以清代与民国“秦州志”编纂为例
中国画《杜甫秦州杂诗-七》
云南省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大理试验点结果分析
包装设计创意在流通领域的品牌溢出效应分析
——评《产品包装设计( 第2 版)》
豌豆抗白粉病资源田间评价试验
中国南北方禽流感病毒蛋白进化差异的探究
辣椒青枯病防治效果试验
黄龙河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