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长海
(周口师范学院 团委,河南 周口466001;西安交通大学 经济与金融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1)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其关键在于产业和行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其核心在于产出优质或高附加值产品能力的提升,而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则是其根本途径。近年来,河南省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在培育壮大六大高成长性产业、改进四大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取得显著成效。然而在产能严重过剩、竞争日趋激烈的残酷现实面前,河南省现有产业体系所体现出的产业发展基础薄弱、劳动密集型产业较多、经济粗放型增长等特征,已经严重阻碍了其抢占国际产业分工制高点和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良机目标的实现。如何依靠科技创新,推进“供给侧”改革,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现河南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转变,已成为当前亟待研究的课题。
关于科技创新,学界相关研究较多,但对其概念还没有明确的界定。刘诗白(2001)从科学和技术的概念切入,认为科技创新包含三个层次,即科技知识的创新、生产的物质技术条件的创新、人力素质和劳动技能的创新。张来武(2011)认为,科技创新是将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应用到生产体系,创造新价值的过程。李奇(2014)则从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的区别出发,认为科技创新的目标是实现市场价值,能够创造出新产品、新价值,否则就是科技进步。从以上观点来看,科技创新不但是指相关科技、知识、技能的发明和改进,更强调的是这些发明和改进的市场应用,创造新价值。因此,本文根据现代科技的特点,结合《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对科技创新概念的界定,认为科技创新包括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和现代科技引领的管理方面的创新,是运用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新的生产和管理方式,开发新产品,提供新服务,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的过程。
现代产业体系是中国语境下的一个新概念,在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被正式提出。国外的文献目前还没有关于“现代产业体系”的论述,其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结构理论领域。比如费希尔(1935)提出了三次产业的划分方法;克拉克(1940)总结出三次产业结构变化规律的“克拉克法则”;钱纳里(1989)通过构造“发展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提出产业结构在经济发展中是会发生变化的。我国对现代产业体系的研究,起始于中共十七大报告之后。由此可见,“现代产业体系”是决策层对现实经济发展取向的思考,而非产业经济学理论发展的内在结果。我国关于“现代产业体系”的研究成果目前多集中在内涵的界定、意义阐释、发展对策等方面。陈建军(2008)认为,现代产业体系的核心是一个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相互融合、协调发展的系统,应具有更多的“现代元素”;向晓梅(2008)立足于系统论,认为现代产业体系是产业在横向联系上具有均衡性和协调性,在纵向发展上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形成良好互动,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国际产业发展相衔接的产业链完整、优势集聚、竞争力强的产业系统;付志方(2009)从创新的视角出发,认为现代产业体系的关键在于思路创新、产业创新、载体创新、科技创新和机制创新等。目前学界虽然对“现代产业体系”的概念没有达成共识,但基本认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目的在于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使产业结构顺应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因此,本文借鉴认可度相对交广的广东省委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对现代产业体系内涵的阐释,将现代产业体系界定为:“以人才、技术、文化、信息、资本为基本要素,符合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自主创新能力强的要求,具有国际核心竞争力、产业链完整、投入产出效率高、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型产业体系。”
关于科技创新对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作用机理,目前的研究较为广泛。其中一些学者从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发展的视角进行研究,比如高俊莲(2015)利用2005—2014年的统计数据,探讨科技创新与三次产业比重的关系,认为科技创新从加速新兴产业成长和缩短产业结构升级周期两个层面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从决定产业分布、调整产业分工和引起产业转移三个方面调整产业布局,认为科技创新对产业组织方式变革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周淑莲等(2001)对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科技创新不但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动力,而且影响产业结构变迁的内在机理。江涌等(2011)通过对广东科技创新现状的研究,指出科技创新决定了现代产业体系的可持续性、融合性、开放性和集聚性等特点,是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的推动力。一些学者从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视角进行探讨,比如杨武等(2017)基于1995-2013年的数据,利用状态空间变系数模型研究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弹性变化,认为科技创新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非线性的双向作用关系。张积林(2013)利用1995-2009年的统计数据,从科技人员投入数(Num)和R&D 经费支出两个方面出发,运用数据重心法对经济计量模型进行参数估计,认为科技人员投入数(Num)和R&D 经费支出与经济增长均呈正相关关系,且科技人员投入数(Num)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还有一些学者从科技创新与环境污染的角度进行探索,比如黄娟等(2016)利用中国2000-2012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实证分析认为:科技创新能改善工业二氧化硫排放强度和排放总量,科技创新在所有的模型中对环境污染都具有十分显著的抑制作用。聂普焱等(2015)利用中国1998-2007年33个行业数据,应用差分GMM估计方法进行研究,认为技术创新有助于降低行业碳排放强度。
综上所述,现代产业体系构建重在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使产业结构顺应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而科技创新强调的是创造新价值,科技创新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驱动经济增长和降低碳排放改善环境污染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基于科技创新探讨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2014年河南省三次产业比重为11.9∶51.0∶37.1,而全国三次产业比重为9.2∶42.6∶48.2,第一产业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7个百分点,表明农业仍然是河南的基础产业,第二产业的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高8.4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比重较全国水平却低了11.1个百分点,见图1。纵观1978年到2014年河南省三次产业比重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第一产业比重基本上呈逐年下降趋势,第二产业比重近几年虽有下降趋势,但仍然在50%以上,第三产业比重呈波动上涨趋势,但是与经济发达国家对构建现代体系结构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因此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图1 1978-2014年河南省三次产业比重变化趋势
2.三次产业从业人员和产值比例不协调。就河南省而言,2014年,三次产业就业人口平均水平为40.7∶30.6∶28.7,相比全国比重分别为29.5∶29.9∶40.6。而第一产值比重为11.9%,从业人员比重却占了40.7%,这表明河南省第一产业的产值和从业人员比例极不协调,同时也说明在第一产业中还存在剩余劳动力。第二产业产值稳步上升,比重为50%以上,而其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却相对弱一些,只有30%左右的人员从业。而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比重以及产值比重,相比于全国平均更是没有优势。
3.传统支柱产业问题突出。从2014年的产业产值看,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2%,其中高成长性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45%,传统支柱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47%,六大高载能行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35.3%,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7.6%。从中可以看出传统支柱产业仍是河南工业的主力,但传统支柱产业大部分都属于资源开发型产业,初级加工产品比重大,资源和投资依赖程度较高,主导产品以能源、原材料和中间产品为主,主要集中在产业链前端,市场竞争力不强。
4.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与其他发达省份相比,河南第三产业还存在发展滞后和结构不优的问题。一是产业比重偏低。2014年河南省第三产业比重为37.1%,其对经济的贡献率与发达地区相比明显不足。二是产业总量规模小。2014年河南省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2 961.67亿元,其总量远落后于江苏、浙江等东部地区。三是现代服务业发展不成熟。相比较于东部发达地区,第三产业在河南主要集中在传统服务业中,如餐饮、零售、批发、仓储和运输等,现代服务业以及生产性服务业,如物流、证券、保险、金融和咨询等发展相对滞后。
从科技创新能力综合指标看,根据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小组发布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5),通过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年度科技数据统计,从知识获取、知识创造、创新环境、企业创新和创新绩效等方面对这些区域进行综合评价,并对中国区域科技创新综合能力进行排名。根据其排名结果,河南省的科技创新能力在全国排名为第17位,在全国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和江苏、广东、北京、上海差距比较大。在中部六省中,安徽、湖南、湖北、河南、江西、山西的科技创新能力综合值分别为29.86、29.01、28.59、25.9、23.34、20.61,在中部六省中河南也排在中等偏下。
从科技创新的分类指标看,河南省知识创造、知识获取、企业创新、创新环境、创新绩效的效用值分别为16.49、13.04、26.2、26.97、40.9,在全国的排名分别为第22、27、14、12、10位。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河南省创新绩效指标和科技创新能力与其他省份相比稍微靠前一些,但其知识创新以及知识获取两个指标与其他指标相比在全国的排名则比较靠后,这表明河南省在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领域与其他省份有一定差距。同时从河南省五大指标的指标值看,如图2所示,河南省创新能力发展五项指标不平衡,其中科技创新能力、创新效率、创新潜力指标分别排名第12、24、8位,说明河南省科技创新潜力比较大。
图2 河南省创新能力蛛网图
从科技进步监测指标角度看,2014年全国科技进步水平总排序、一级指标的监测值和位次(中部六省)如表1所示,河南省科技进步水平监测值为43.35,在全国排名第21位,在中部六省中居于第五位,仅高于江西。从五个一级指标看,在全国排名最靠前的是高新技术产业化,在全国排名第12,在中部六省中排名第2,说明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效益较好,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排名最后的是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在全国位于第30位,在中部六省中位居倒数第一,说明河南省现有的经济发展方式、发展环境不能很好地实现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社会生活信息化程度较低,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还非常薄弱。科技进步环境的监测值和全国排名第27的位次,说明河南对科技人力资源和科研物质条件重视不够,科技创新的配套政策体系不能为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科技意识淡薄致使科技创新基础不稳固,这种不重视科技进步环境的行为将成为制约河南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的主要因素。河南的科技活动投入在全国位于第16位,位于中等偏下的位置,但在中部六省中却位居倒数第二,说明政府对科技创新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没有根据科技发展的需要进行,从而制约河南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和科技进步水平的提升。河南科技活动产出的监测值为19.01,位居全国第26位,位于中部六省倒数第一位,这同河南经济总量在全国排名第五的大省地位是不符合的,这说明河南省科技活动产出水平较低,没有实现科技成果的有效市场化转变,从而影响科技创新不能很好地为河南经济发展服务。
表1 2014年全国科技进步水平总排序、
一级指标的监测值和位次(中部六省)
资料来源:2014年全国及各地区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结果
综合上述河南省现有产业体系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分析,可以看出,河南省现有产业体系存在着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从业人员和产值比例不协调、传统支柱产业问题突出、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等问题;而当前河南省的科技创新能力并不十分理想,创新能力在全国排名中尚处于中下游、科技创新活动的产出水平并不高、科技创新成果的市场转化率较低,河南省的科技创新能力对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因此,河南省亟须充分挖掘科技创新对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作用的潜力,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科技创新产出水平和科技创新成果的市场转化率,依靠科技创新弥补现有产业体系的不足,积极构建具有国际核心竞争力、产业链完整、投入产出效率高、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型产业体系。
河南作为农业大省,肩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任务,然而河南农业用地随着河南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问题日益突出,同时农业产值和其从业人口比重也极不协调。为解决这一矛盾,河南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发展壮大现代农业集群。具体而言,一是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发展自主创新技术,增加单位面积土地的产值和附加值,依托科技创新引领河南生态农业建设,提高粮食生产的标准化、集约化、产业化和规模化水平。同时通过完善政策、改善条件,依靠科技创新改变要素结构,建设河南特色农业,把河南建设成为全国粮食生产稳定增长的核心区域。二是依靠科技创新,推进农业科技发展项目,提高科技创新产出水平和科技创新成果的市场转化率,有效运用现有科技成果培育新品种,推进主要粮食作物的新技术和应用研究,增强现代农业科技在粮食生产中的推广应用。三是依靠科技创新延伸产业链,拓宽相关产业之间的联系,发展现代农业集群,通过建设黄淮海优质花生产业基地集群、优质棉产业生产基地集群、打造国家重点菜篮子生产基地集群,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延伸农产品生产产业链,提升河南省农业生产优势。
科技创新是加速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要驱动力。就河南而言,传统制造业量大面广、门类齐全,同时大多又是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因此,依靠科技创新促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显得尤为必要。具体地说,一是依托重大科技项目,坚持创新驱动,强化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等之间的联系,加大科技创新人员的培育、引入和科研经费的投入,构建“产、学、研、用、投”一体化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提升科研成果转化效率,突出技术带动,集中力量在重大技术、重点领域、重要产品上取得突破,提升传统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缩短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周期,加快传统制造业由产业链前端向后端转移,由价值链低端向高端提升,加速河南省现代产业体系的形成。二是推进传统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利用信息技术、新型节能环保技术,推进传统制造业信息化公共技术平台建设,协调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促进外源技术的内源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技术和装备水平,加快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提高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能力,攻克制约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解决技术瓶颈问题,实现传统制造业技术升级。
培育和壮大新兴产业,就要立足科技创新,充分发挥技术推动和需求拉动的双重效应。技术推动就是依托科技创新把已开发出来的新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发展新兴产业,需求拉动就是立足社会需求依靠科技创新攻克技术制约瓶颈来满足社会需求壮大新兴产业。就河南省而言,近年虽在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方面有所突破,但其多位于价值链和产业链的低端,技术转化能力和生产效应不足,不足以支撑现代产业体系的需要。因此,河南省要培育和壮大新兴产业:一方面应坚持技术推动,采取学习吸收和自主创新相结合的方法,在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设计和工艺方法的基础上积极创新,实施自主创新战略,把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核心竞争力,走出新兴产业产业链和价值链低端困境。另一方面应坚持需求拉动,针对制约河南省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实施重大科技项目,采取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方法集中力量进行攻克,推进技术集成创新,通过一系列关键技术的突破,培育起能够引领和支撑未来发展的高科技企业,架构新兴产业集群,发挥集群效应推动河南省现代产业体系的建设。
依据发达国家三次产业的发展经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程度是考量当地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层次的重要依据。因此,要构建河南省现代产业体系,就需要依靠科技创新,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首先要依靠科技创新,增强现代服务业的信息化功能,提升服务业的技术含量和服务附加值。比如立足河南省交通便捷的区域优势,利用郑州的核心枢纽地位和其航空、公路、铁路运输能力,引入大数据分析技术,构建“互联网+”平台,积极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提升其信息化程度和服务附加值的生产力,突出优势带动,构建优势互补的现代物流体系。其次要优先发展现代金融业和协同电子商务等生产服务业,以郑州金融商务区建设为突破口,大力发展银行、证券、保险、期货等金融产业,立足科技创新成果提升客户体验感,探索金融产品创新,拓展农村金融市场,承接国内外金融服务外包业务,提高金融服务的总量和质量。再次要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重视以设计为重心的创意产业,壮大综合技术服务业,通过加大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快技术改造,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环境保护型和资源节约型产品及关键技术,推进现代服务业的良性发展。
[1]刘诗白.论科技创新[J].改革,2001(1):5-9.
[2]张来武.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中国软科学,2011(12):1-5.
[3]龚绍东.产业体系结构形态的历史演进与现代创新[J].产经评论,2010(1):21-28.
[4]高俊莲,王海燕,王英龙,蔡俊芳.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若干问题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5(29):110-111.
[5]江涌,李雪瑜.依靠科技创新构建广东现代产业体系[J].科技管理研究,2011(24):24-26.
[6]杨武,杨淼.基于景气状态的中国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时序性研究[J].管理学报,2017(2):235-244.
[7]张积林.科技创新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动态机制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3):35-39.
[8]黄娟,汪明进.科技创新、产业集聚与环境污染[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6(4):50-61.
[9]聂普焱,罗益泽,谭小景.市场集中度和技术创新对工业碳排放强度影响的异质性[J].产经评论,2015(3):25-37.
[10]刘明宇,芮明杰.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模式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9(5):5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