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正安,王爱民,孙厦厦
(福建省福州总医院,福建 福州 35002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治疗的常见疾病,其特征是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发病率及致死率居高不下[1]。COPD起病隐匿,疾病迁延反复,给患者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造成患者焦虑的情绪,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使患者对疾病的治愈失去信心[2]。同时,庞大的医疗资源加重了社会经济负担。近几年,康复训练已逐渐在COPD患者中应用,其重点主要是患者肺功能的锻炼。太极拳是一项传统有氧运动,其柔缓的运动特点对COPD患者的呼吸调节起到一定的作用,国内外已有大量研究证明太极拳可明显地减轻COPD患者临床症状、延缓肺功能下降、改善呼吸困难、提高生活质量。本文将太极拳在COPD患者康复训练中的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1.1 概念 2016年最新《COPD诊断、处理和预防全球策略》将COPD定义为一种常见的以持续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3]。气流受限通常为进展性,与气道和肺对有毒颗粒或气体的慢性炎症反应增强有关,急性加重期和合并症影响患者整体疾病的严重程度。
1.2 COPD的发展现状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趋势,COPD已成为是全球慢性病发病与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一种发病率和病死率仍持续增高的疾病[4]。我国COPD流行病学一项调查研究显示,COPD发病率为5.0% ~13.0%,成人占8.2%,其中男性发病率为12.4%,女性5.1%。在该类调查人群中,轻重度患者比例高达70.7%,但仅有1/4的患者曾主动就医[5]。可见目前我国居民对COPD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低,这也是我国COPD诊断率及治疗率远低于患病率的原因之一。有学者预计到2020年,COPD将成为世界第三位致死性疾病,其致残率也将上升至第五位[6-7],可见COPD已成为世界各国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太极拳是我国一项传统养生运动,将意识、呼吸及动作相结合,强调以意识引导呼吸,配合动作及全身状态调整呼吸形式达到健身、防病、治病的目的[8]。太极拳呼吸“深、长、匀、细、缓”,在运动中采用以膈肌升降运动为主的深慢腹式呼吸使肺循环血量增加,加快气体交换、提高血氧饱和度、降低血二氧化碳水平;动作上主要通过“进、退、顾、眼、定”等步法,以气带动全身,使全身肌肉、筋骨、四肢关节均得到放松锻炼,同时能够有效地刺激遍布全身的经络和穴位,起到行气活血、通经活络、舒通筋骨的作用;太极拳在锻炼时以意引气,以心行气,充分调节和休整身体状态,可使交感神经紧张度下降,各器官系统进入最佳协调工作的生理状态,达到“调心”的目的[9]。
3.1 太极拳对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太极拳是吐纳调息的一种运动方法,其特点在于将外在肢体运动技术和内在呼吸吐纳术相结合。太极拳的练习强调“气沉丹田”和“缓、慢、均、细”,可有效训练膈肌与腹肌的收缩力,协调随意肌和非随意肌的运动,使呼吸肌得到充分休息。同时,太极拳运动可降低通气阻力,改善肺通气功能,提高肺换气效率[10]。王国军[11]通过观察练习者心率、肺活量等指标变化,发现长期参加太极拳运动的老年人不仅吸氧量增加,且呼吸周期延长,肺活量也有得以增加,可明显改善老年人的肺组织弹性及肺脏的通气和换气功能。此外,杜舒婷等[12-13]研究结果表明太极拳可改善COPD稳定期肺功能,从而减轻患者症状,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3.2 太极拳对COPD患者骨骼及肌肉的影响 COPD患者由于病理因素、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及运动缺乏等因素容易发生骨质疏松[14]。有研究表明,伴骨质疏松症的COPD患者长期参加太极拳运动后其血清骨钙素明显高于非运动者[15],说明太极拳运动有利于预防COPD患者骨质丢失,对延缓COPD患者骨密度下降速度有着积极作用,这与 XuHong[16]及 Henders White等[17]的研究结果相仿。可见,太极拳可预防COPD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生。除骨质疏松外,骨骼肌功能障碍也是COPD主要的并发症,表现为肌力下降、肌耐力下降和易疲劳。国外针对这一并发症,推荐抗阻运动,尤其是高强度抗阻作为有效干预措施[18],龙翔宇等[19]试将太极拳应用于该类来患者,发现仅干预2周,患者肌力增加了13%~16%,说明太极拳锻炼可减少COPD患者肌力下降的趋势。目前国内外就该领域的研究尚少,针对其中的机制还需进一步探讨。
3.3 太极拳对COPD患者免疫力的影响 太极拳运动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增强患者的体质。Yang等[20]研究发现连续5个月中等强度的太极拳和气功锻炼可改善老年人流感疫苗抗体应答。宋清华[21]在观察老年人参与30 min太极拳运动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后发现,运动前、运动后即刻及运动后2 h机体等流式仪指标均有所改善,可见太极拳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中老年人群的免疫功能。然而,太极拳对于COPD患者是否同样具有增强免疫的效果仍需进一步考证。
3.4 太极拳对COPD患者心理的影响 抑郁症状是COPD患者中较常见的一种合并症,基于13个研究的Meta分析表明,COPD患者伴抑郁状态的发病率高达40%[22],合并抑郁的COPD患者将会加速疾病发展进程、增加住院次数、延长住院时间,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加重患者及社会负担[23]。李志丹[24]研究发现太极拳运动利于患者保持乐观的治疗态度,减轻抑郁、焦虑等心理症状。同时,太极拳在练习时,可配合中国古典背乐,有助于提高练习者的兴趣,调节情绪,帮助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开放的团体氛围也有助于合并抑郁症患者开放自我,并在放松的状态下与人交流,减少抑郁情绪的发生。
4.1 拳种的选择 太极拳锻炼主要包括陈、杨、吴、武、孙等派别,国内学者多选用24式简化太极拳作为干预手段。24式简化太极拳是国家体委(现为国家体育总局)于1956年组织太极拳专家汲取杨氏太极拳之精华编串而成。然而,Leung等[25-26]认为孙氏太极拳动作简单,走架时重心无上下起伏、无左右晃动,更适合老年患者。各拳种各有优势但无明显区别,适合于不同病情的患者,可根据体力及偏好选择,不必统一规定。
4.2 运动强度的选择及护理 太极拳运动强度的选择应遵循以患者安全和需要为最基本的总体原则。由小至大、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强度选择以血乳酸测定值为指导,Lanc等[27]认为太极拳练习时一般血乳酸为4 mmol/L左右,说明运动强度为无氧阈强度。阮哲等[28-29]则以患者的心率变化来推测其运动强度,并认为老年习练者心率略低于青年习练者,认为习练后5min所测定的平均心率不超过100次/min为宜。多项研究表明[13,30],大部分太极拳的运动强度和运动量符合全民健身活动的标准。太极拳拳架高低与运动强度密切相关,低架运动强度显著高于高架[31]。因此,习练者可根据自身情况调节拳架高低,以决定自身运动的能量消耗,从而达到锻炼的目的,当发现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大汗淋漓或者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立即停止运动。
4.3 时间与频次的选择及护理 目前研究中尚未对COPD患者运动训练时间和频率进行严格规定,有循证医学指南[32]评估了近10余年的COPD肺康复运动的相关研究,推荐运动时间为6~12周。而其获得的临床改善可持续12~18个月。美国胸科协会等则建议运动频率为2~5次/周,20~30 min/次[33-34],可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运动时间分为上午、下午各0.5 h。大部分学者拟定干预时间为12周,干预3~5次/周,至少 30 min/次[25-26,35-37]。有些患者最初进行锻炼感到疲劳时,应嘱其休息后再进行,以逐步适应,避免产生厌烦情绪,养成每日自觉运动的习惯。锻炼中应由医护人员或家属在旁陪同,密切观测,避免不良事件发生。
5.1 国内外研究现状 慢性呼吸疾病方面的康复治疗国内起步较晚,最早发展于国外,1997年美国胸科协会提出肺康复的概念,将其定义为专门为慢性呼吸损伤患者制定的一个多学科的治疗计划,目的是为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和运动能力,并首次提出对于中度以上COPD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应加上康复治疗的策略[33]。太极拳运动是我国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其特点是动作柔和、连贯、呼吸和动作紧密配合、简单易学。一项随机对照研究显示,太极拳锻炼能够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可作为稳定期 COPD患者康复治疗的有效方法[39]。邢彬等[12]对36例从未进行过太极拳运动的COPD患者进行为期12周的太极拳干预追踪研究,同时给予对照,结果干预组患者肺功能、血氧饱和度方面得到改善,在患者骨骼肌肉力量和耐力、平衡能力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国外,如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也有关于COPD患者在太极拳锻炼方面获益的文献报道。有研究发现稳定期COPD患者在进行3个月的太极拳锻炼后,患者的劳作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指标均得到了改善,结果与国内研究一致[40]。Chan等[41]对 COPD患者进行了一项大样本量(206例)的太极拳干预实验,结果显示太极拳组可改善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肺功能及运动耐力,而对照组则各指标出现下降。除此之外,太极拳锻炼对COPD患者心理方面的研究亦有报道,国外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太极拳对调节患者情绪状态、改善患者应对方式方面有意义,可有效提升患者自尊感,减少自杀行为,可作为抑郁COPD患者社会心理干预的辅助手段[42]。
5.2 研究局限性 太极拳是我国传统运动项目,其价值及意义毋庸置疑。长期适度的习练太极拳有助于COPD患者改善肺功能,培养平和乐观的心态,提高自身生活质量,从而加强对自身疾病的管理。然而,太极拳对于COPD患者干预仍存在以下几点问题:①多数研究的研究对象为稳定期患者,COPD是老年慢性疾病,多数患者由于长期患病,且年龄增加,其体能大大的被削减,太极拳运动对体能的要求严格,对于部分体能不济的患者,笔者认为可适当借鉴其他形式太极拳运动,如轮椅太极拳[43],以有针对性的加强体能不济患者的康复运动。②有报告指出,农村的COPD患病率高于城市,然而在健康管理、卫生资源占有方面,农村却远不及城市。城市COPD患者多可通过社区管理加强对于太极拳的锻炼,然而农村COPD患者由于缺乏正规锻炼,加之健康意识及行为执行不足,导致在实际应用中较难开展。
太极拳有利于改善COPD患者心肺功能、机体平衡能力、机体自身免疫,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另一方面,太极拳锻炼不受时间、地点、经济条件的制约,是缓解COPD所造成社会经济负担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伴随现代社会的发展,传统文化受到制约,导致广大患者对太极拳运动的重要性了解欠缺。因此,应倡导医护人员,尤其社区医护工作者加强自身对太极拳外在动作和内在气运的学习,在日常工作中对患者进行健康宣传,以利于COPD患者肺康复运动的有序进行,从而促进COPD社区护理的发展。
[1]Ezzell L,Jensen GL.Malnutrition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Am J Clin Nutr,2000,72(6):1415-1416.
[2]付敏,孙增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进展及中医治疗的思考[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4):544-545,553.
[3]2016 GOLD:COPD诊断、治疗与预防全球策略(更新版)[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5):524.
[4]Fang X,Wang X,Bai C.COPD in China:the burden and importance of proper management[J].Chest,2011,139(4):920-929.
[5]钟南山.早发现、早诊断和早干预应是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的主要研究方向[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2,35(4):243-245.
[6]何权瀛,周新,谢灿茂,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对中国部分城市患者生命质量和经济负担的影响[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9,32(4):253-257.
[7]Afonso AS,Verhamme KM,Sturkenboom MC,et al.COPD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prevalence,incidence and survival[J].Respir Med,2011,105(12):1872-1884.
[8]唐豪,顾留馨.太极拳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
[9]石焜.太极康复六式对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效果的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2
[10]姚彦萍.太极拳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4,10(7):439-440.
[11]王国军.太极拳运动对老年人心肺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24):3802-3803.
[12]杜舒婷,邢彬,王春霞,等.太极拳运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BODE指数和SGRQ评分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3,32(5):403-407,419.
[13]邢彬,丁连明,王春霞,等.太极拳运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杂志,2014,(14):4046-4047.
[14]罗仲流,黄青松.30例老年COPD患者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J].四川医学,2014,35(2):186-187.
[15]朱同祥,黄何平.运动与骨质疏松关系的研究进展[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3):69-71.
[16]Xu Hong,David Lawson.Effects of Tai Ji exercise on bone structure and function[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5,24(1):63-68.
[17]Henderson NK,White CP,Eisman JA.The roles of exercise and fall risk reduction in the prevention of osteoporosis[J].Endocrinol Metab Clin North Am,1998,27(2):369-387.
[18]Sayer AA,Robinson SM,Patel HP,et al.New horizons in the pathogenesis,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sarcopenia[J].Age Ageing,2013,42(2):145-150.
[19]周明,彭楠,黎春华,等.太极拳训练对老年人下肢骨骼肌肌力的影响趋势分析[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29(11):1050-1054.
[20]Yang Y,Verkuilen J,Rosengren KS,et al.Effects of a traditional Taiji/Qigong curriculum on older adults'immune response to influenza vaccine[J].Med Sport Sci,2008,52:64-76.
[21]宋清华.太极拳运动对老年人群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3,35(10):829-830.
[22]Fritzsche A,Clamor A,von Leupoldt A.Effects of medical and psychological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COPD--a review[J].Respir Med,2011,105(10):1422-1433.
[23]朱迎霞.李海峰.抗抑郁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J].临床肺科杂志,2013,18(3):472-474.
[24]李志丹.太极拳运动缓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抑郁焦虑情绪的临床疗效[J].中国美容医学(综合刊),2011,20(6):129-130.
[25]Leung RW,McKeough ZJ,Peters MJ,et al.Short-form Sun-style tai chi as an exercise training modality in people with COPD[J].Eur Respir J,2013,41(5):1051-1057.
[26]Leung RW,Alison JA,McKeough ZJ,et al.A study design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short-form Sun-style Tai Chi in improving functional exercise capacity,physical performance,balance and health 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people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J].Contemp Clin Trials,2011,32(2):267-272.
[27]Lan C,Chen SY,Lai JS.The exercise intensity of Tai Chi Chuan[J].Med Sport Sci,2008,52:12-19.
[28]阮哲.简化24式太极拳练习中肌肉、呼吸与植物性神经变化规律的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0.
[29]杨慧馨,虞定海,赵影.中老年人简化太极拳锻炼的气体代谢与能量消耗研究[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2,31(2):106-108.
[30]王雁,朱利月,任爱华.不同强度运动量对缺乏运动锻炼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0,32(11);845-848.
[31]王雁,任爱华,朱利月.老年人24式简化太极拳能量消耗测定[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25(8):744-746.
[32]Singh SJ,Smith DL,Hyland ME,et al.A short outpatient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programme:immediate and longer-term effects on exercise performance and quality of life[J].Respir Med,1998,92(9):1146-1154.
[33]Pulmonary rehabilitation-1999.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J].Am JRespir Crit Care Med,1999,159(5 Pt 1):1666-1682.
[34]British Thoracic Society Standards of Care Subcommittee on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Pulmonary rehabilitation[J].Thorax,2001,56(11):827-834.
[35]杜舒婷,丁连明,王春霞,等.太极拳运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耐力及肺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3,28(4):374-376.
[36]杜舒婷,邢彬,郝淑玲.太极拳运动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气分析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4,(1):79-81.
[37]郭洪花,张彩虹,蔡小霞,等.运动时间及强度对慢阻肺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6):754-757.
[38]ACCP/AACVPR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Guidelines Panel,American College of Chest Physicians,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ardiovascular and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Pulmonary rehabilitation:joint ACCP/AACVPR evidence-based guidelines[J].Chest,1997,112(5):1363-1396.
[38]谷刚,周玉民,王大礼,等.简易太极拳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医学杂志,2012,92(14):952-955.
[40]Gotfried MH,Kerwin EM,Lawrence D,et al.Efficacy of indacaterol 75μg once-daily on dyspnea and health status:results of two 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 12-week studies[J].COPD,2012,9(6):629-636.
[41]Chan AW,Lee A,Suen LK,et al.Tai chi Qigong improves lung functions and activity tolerance in COPD clients:a single blind,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Complement Ther Med,2011,19(1):3-11.
[42]Rogers CE,Larkey LK,Keller C.A review of clinical trials of tai chi and qigong in older adults[J].West J Nurs Res,2009,31(2):245-279.
[43]金梅,王永秦,马丽娜,等."十式"轮椅太极拳在脊髓损伤及伤残人士中的研制与初步应用[J].适应体育,2011,(21):153-154,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