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词典》 6版量词修订浅析

2018-02-01 02:47:09魏艳伶
唐山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现代汉语词典量词义项

魏艳伶

(唐山学院 外语系,河北 唐山 063000)

《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6版已经于2012年与读者见面(7版也于2016年9月出版,但由于7版量词方面改动不大,故本文主要比较6版和5版)。作为推广普通话、促进汉语进一步规范化的工具,目前《现汉》已经成为最具有权威性和指导性的辞书之一。与5版相比,《现汉》6版量词的修订主要体现在完善部分已有量词的词条和义项、新增量词、删减原有量词等方面。

一、已有量词的修订

《现汉》6版共收录量词500个,其中原样保留了5版中的量词469个(占已有量词总量的93.8%),进一步修订量词25个。

(一)修订释义

赵振铎认为:“释义是字典编纂的灵魂,一部字典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释义的质量。字典要把字义的信息传达给读者,使读者能够理解它们,释义就很关键了。”[1]韩敬体认为:“词典的释义就是对词典所收词语的含义所作的解释。词典是人们查检以释疑解难的工具书,它的主要任务一般是由释义承担的。一部词典的释义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部词典的质量。”[2]秉持这一原则,《现汉》6版“增补新义400多项,删除少量陈旧的词语和词义”*见《现代汉语》6版说明。,包括对5版中的12个量词的释义做出了不同程度的修订,占已有量词总量的2.4%。修订释义大致有增补义项、分化义项两种方式。

1.增补义项

在《现汉》6版中,量词义项的增补又有以下几种不同的类型。

类型一:在原有释义的基础上增加计量对象,并增加相应的配例。例如:

例(1)中的量词“抹”不仅能够用来计量云霞,还能够用来计量阳光。在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中进行搜索发现,有13条“X抹夕阳”、5条“X抹斜阳”的用法,比“X抹彩霞”(4条)的数量还要多。这说明5版中对“抹”的释义不够周密,因此6版进行了调整。例(2)中的量词“团”除了能够用来计量具体的成团的东西之外,还能够用来计量抽象的事物。在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中发现:一团和气(97条)、一团糟(269条)、一团混乱(56条)使用频率较高。《现汉》6版中属于此类完善义项的量词还有:蓬。

类型二:为外来量词增加了来源说明、翻译及通用名称。如:

计量单位“米”作为国际单位制的长度单位起源于法国。1790年5月,由法国科学家组成的特别委员会,建议以通过巴黎的地球子午线全长的四千万分之一作为长度单位——米,1791年获法国国会批准。纳米作为一种长度单位,国际通用名为nanometer。6版通过增加量词的起源国家、翻译及通用名称,能够让读者对量词的来源有一定的了解,也有助于外国留学生对这些量词的迅速理解和掌握。

类型三:在5版的基础上补充现实存在的不同说法。如:

例(5)中的量词“畹”和例(6)中的量词“寻1”都是古代的度量单位,由于时间较为久远,可考察的资料不多,对两者计量的确切面积或长度难有一致的说法。以“畹”为例。《汉语大词典》(2.0版)中认为“畹”是“古代地积单位:或以三十亩为一畹,或以十二亩为一畹,或以三十步为一畹,说法不一。《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王逸注:‘十二亩为畹。’《文选·左思〈魏都赋〉》:‘右则疏圃曲池,下畹高堂。’刘逵注引班固曰:‘畹,三十亩也’”*《汉语大词典》2.0光盘版。。由此可见,《现汉》6版在全面考察的基础上增加了与5版不同的说法,使得释义更加全面。

类型四:对量词的读音多样性进一步补充说明。如:

例(7)中的“会儿”和例(8)中的“会子”在《现汉》5版和6版中拼音标注分别为“huìr”和“huì·zi”,但在口语中人们也会读成“huǐr”和“huǐ·zi”。无论是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人还是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留学生,在查阅字典确定读音时,都会以字典上的标注为准,但是5版中读音标注的排他性会让人以为“会儿”和“会子”只有一种读法,这就不如6版中增加补充说明的方式科学全面。

类型五:其他。这种类型多以括号里的内容对义项进行补充说明,或是对义项的使用地区进行补充。如:

众所周知,中国大陆目前房屋面积都是以“平方米”为单位,这与香港和台湾的情况不同。香港使用的是“英尺”,而台湾则使用的是“坪”。量词“坪”源于日本传统计量系统“尺贯法”的面积单位,主要用于计算房屋、建筑用地的面积。6版中对例(9)义项的使用地区进行补充说明,能够让查阅者对这一量词的使用情况了解得更为详细具体。例(10)中,《现汉》6版在5版基础上对义项未说明的细节作了补充。

2.分化义项

例(11)中,量词“通(tòng)”在5版中“用于动作”的解释较为笼统,尽管在后面用了两个配例对义项的使用趋向进行了说明,但还是容易让人误解。6版中将“用于动作”的义项进行了分化,这种分化方式能够使量词“通(tòng)”计量动作的情形更为具体明确,应用方向更加清晰。

(二)删除义项

删除义项指的是《现汉》5版中的某一词有多个量词义项,在6版中因某种原因而将多个量词义项中的某一项删除。例如:

例(12)“场(chǎng)”在6版中保留了量词义项⑥和⑦。在5版中有“电视接收机中,电子束对一幅画面的奇数行或偶数行完成一次隔行扫描,叫做一场。奇数场和偶数场合为一帧完整的画面”这一义项。这是一个过时的专业用语,原来使用面就很窄,且现在电视机已经不使用显像管,这个义项就没有保留的必要了,所以6版中删除了这一义项。例(13)中的“面1”在《现汉》5版中被看做是“用于会见的次数”的动量词,但是在6版中这一用法被删除了,只留下了“用于扁平的物件”这一名量词用法。与5版比较,6版增加了“④见面:~世|谋~|见字如~(看到书信如同见面)”的义项,这一义项就包括了5版中“用于会见的次数”的义项。除此之外,5版将“面1”解释成“用于会见的次数”也有不妥之处。首先,这一义项的应用场合极为有限,仅能用于“见一面/见几面”的场合。在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中进行搜索发现,“见一面”有191条,“见几面”有4条,但是“见两面”“见三面”“见四面”的搜索结果均为0条。这说明这一用法对数词的限制很大。在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中,“见一次面”“见两次面”“见三次面”“见四次面”和“见几次面”的搜索结果分别为:76条、2条、1条、0条、10条。在古代汉语中,数词直接修饰名词或动词,不需要借助于量词,“一面”就是“见一次面”。所以,我们认为将“见一面”“见两面”“见三面”等看成是“见一次面”“见两次面”“见三次面”等对“次”的省略更为合适。“面”在“见……面”中的属性归属为名词性更为妥帖。所以,6版中将“用于会见的次数”这一量词义项取消,增加“见面”的义项更合理。

(三)增加义项

《现汉》6版说明中指出“增补新义400多项”,这其中包括5版中个别量词释义不全面,6版在5版已有义项基础上添加的新义项。如:

例(14)中的量词“摊”能够用来计量“摊开的”“糊状”的具体事物。通过对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搜索发现,量词“摊”能跟“血”“泥”“牛粪”“积雪”“尿”“粪便”“口水”等词搭配,但同时还能跟“事”搭配(15条)、跟“事情”搭配(1条)、跟“事业”搭配(4条),由此可见,量词“摊”也可以用来计量事务。例(15)中的双音节量词“口子”能够用来计量人,还能够跟“那”“这”搭配指称自己或别人的配偶。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中有58条“那口子”和1条“这口子”搭配使用情况。

此外还有,量词“番2”增加了义项②,量词“位”增加了义项⑤。

(四)改变解释方式

(16)道1:【5版】(~儿)计量单位,忽米的俗称。【6版】(~儿)计量单位,相当于10微米。

《现汉》5版和6版对度量衡类量词多采用单位换算的方式进行解释,但6版将不常用量词“忽米”进行了删除,所以不能再用“忽米”解释作为量词的“道”,而改用“微米”。这样做有两点好处:其一为使《现汉》对度量衡类量词的解释方式更加统一;其二为方便读者更为清晰地了解这个量词。

(五)修订配例

黄建华认为,古今词典学家都非常重视例证的作用,因为例证是词典微观结构的主要构成成分之一,是词典的“血肉”[3]。词典中的配例能够将词义具体化,易于读者的理解和使用。刘庆隆认为:“光有注释比较抽象含糊,不好捉摸,有了例句就具体化了,便于读者理解。读者翻检字词典,解决阅读中碰到的问题时,虽然看到的地方,也是现成的例句,但由于对注释搞不大清楚,对这个句子跟哪个意义相合也就难以断定。”[4]303-304对此,刘庆隆进一步强调:“如果例句多些,并且比较合适,就是注释差些,读者借着例句,也能理解得深刻些,还可以仿着例句去使用。”[4]303本着这种原则,《现汉》6版对3个量词的配例作出了进一步的修订:

例(17)中的量词“成2”在5版中所举用例讲的是“庄稼”,在6版中修改为“收入”,使用范围更大,无论是农民的庄稼还是工人的工资,无论是个人、家庭乃至大型企业或单位都适用。由此可见,6版更注重配例的全面性。例(18)中的量词“蔸”在5版中有“三~禾”的配例。“禾”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一个词,而是一个语素,所以量词“蔸”跟数词组合成的数量短语不能够与之搭配。而6版中出现的配例“禾苗”则是一个名词,能够跟数量短语搭配,可以被数量短语修饰,可见6版在配例方面更加注重语法的规范性。此外,6版对量词“班”的配例也进行了微调,不再赘述。

(六)综合调整

采用两种以上方法对量词释义进行修订的视为综合调整。《现汉》6版中综合调整的量词有3个,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

类型一:综合使用了“修订释义”和“增加义项”两种方式。

在《现汉》5版中,量词“把”的释义a)为“用于有把手的器具”,6版修订为“用于有把手或能用手抓起的器具”。这是由于能跟量词“把”搭配的“钥匙”“胡琴”“尺子”“吉他”“锁”等名词所表示的器具并不符合“有把手”这一形状特征,却都带有“能用手抓起”的特征,所以6版据此对5版中该义项进行了完善。此外,6版中新增了“用于动作、事情的次数”这一义项。原因在于“把”作为量词在现代汉语中较为普遍,除了能跟配例中的“过瘾”“玩牌”搭配外,还可以说“掷了两把骰子”“揩了两把油”“搓了两把脸”等,并且这种用法很难归类到其他4种用法当中。与“把”修订类型相同的还有量词“趟”,《现汉》6版将5版义项“表示走动的次数”修订为“用于往返、来去的次数”,并新增了“用于武术的套路”这一新义项。

类型二:综合使用“改变解释方式”和“增加义项”两种方式,如:

例(20)中《现汉》5版将量词“株”解释为“棵”,但“株”不仅仅有“棵”的含义。钱宝、李世春认为:“‘株’现在退到次要地位,更多地保留在古代的各类文献中,从人们的口语中逐渐消失,但在许多书面化的语言中仍常常被使用,因此带有明显的书面化色彩,体现出一种古雅的特色。而‘棵’既可以用于书面语,又可用于口语,不过更倾向口语化,这或许是由于被用频率高的缘故。”[5]由此可见,量词“棵”和“株”在用法上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所以《现汉》6版改用为量词“株”规定适用范围的解释方式,这种方式能够避免“棵”“株”的随意替换。另外,《现汉》6版中量词“株”新增了“用于病毒”的义项。通过搜索北京大学现代代汉语语料库发现,量词“株”跟“病毒”搭配的有46条。可见,“株”作为用于计量“病毒”的量词用法较为普遍,应当纳入现代汉语的释义系统当中来。

二、新增量词

新增量词指5版未收而6版补收的量词,共8个。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为该词在5版中存在,有其他词性但是没有量词词性,在6版中新增加了量词词性和义项,如:

第二种情况是该类词为附加式复合词,形式为“词根+词缀(子)”,其中的“词根”有量词的词性,例如:

(23)捆子:【5版】无量词词性和义项;【6版】捆③(用于捆起来的东西):一~稻草︱两~大葱。

例(21)到例(24)中的几个词在6版中新增为量词,根据黄伯荣、廖旭东主编的《现代汉语》(增订6版)中量词的语法特征判断[6],“驾”“捆子”“畦”“摊子”“桶”这几个词符合量词的语法特征,将这5个词新增为量词更符合现代汉语的实际情况。

第三种情况为该词在5版中并不存在,在6版中为新增词,且词性为量词。如:

例(25)中的“延长米”和例(26)中的“延米”所指相同。在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中,“延长米”可以用来计量“桥梁、公路、长城、涵洞、主干渠、码头、围墙、输配管、江堤、堤坝、围堰、桧柏篱、围栏、围墙、井壁、管网”等,“延米”也跟“桥梁、涵洞、石膏线、隧道”等搭配。

另外,6版中的新增量词还有“釿”,该词的情况将在余论中做进一步讨论。

三、删除量词

删除量词指的是在5版中收录但6版中删除了此词,主要包括两种情况。

一种是该量词在5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性和义项,6版将其量词的词性及义项删除。如:

例(27)中的量词“緺”主要是用来计量古代女性的束状头发。中国古代女性的发型相对复杂,而现代女性的发型则趋向于简单,日常生活中女性无论是短发、长发,最多分成三四束。除此之外,现代汉语也有跟“緺”意义相近的量词,如“束”“缕”等,且这两个量词用来计量头发的使用频率更高。通过对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的搜索发现,运用量词“束”“缕”来计量头发的分别为14条、65条,而量词“緺”则1条都没有。由此可见,《现汉》6版将“緺”的量词义项删除符合语言的经济原则。

另一种情况是该量词在5版中只有量词的词性和义项,6版将其直接删除。如:

(28)忽米:【5版】公制长度单位,1忽米等于1米的十万分之一。俗称道或丝。【6版】无此词。

《现汉》6版将5版中“忽米”的义项删除,原因之一是“忽米”在人们的生活中使用较少。对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进行搜索,发现只有4条,而且这4条均来源于字典中的解释。原因之二为在需要使用此类单位的场合人们多使用“道”或“丝”,或是使用国际单位“微米”(1忽米=10微米)来计量,且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更倾向于使用“微米”。例如:

(29)存在的方式是附在空气中10微米以下的细小颗粒上,随着人的呼吸粘附于肺上。(养生与健美方法100例)

在这个例句中,人们使用“10微米”来代替“1忽米”。因为在计量长度的国际单位中,我们经常使用的是“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等,而“忽米”并不常使用。

四、余论

6版量词中仍然还有一些可进一步完善的地方。例如,王慧菊认为“滩”可以用来计量“自然形成的漫开的液体或含水分较大的糊状物”,例如“一滩水”“一滩血”“一滩油”“一滩牛奶”等,但是6版并没有收录“滩”作为量词。另外还有量词“釿”。《汉语大词典》(2.0版)中把“釿”看做是古货币单位。郭沫若在其《中国史稿》第三编第一章第二节中认为:“周的圆钱以‘釿’为单位,秦国圆钱则以两为单位。”汪庆正在《十五年以来古代货币资料的发现和研究中的若干问题》中说:“东周铸币中有大量‘釿’布……‘釿’显然是一种货币标度。”由此可见,“釿”是古代金属重量的单位。但是在现代汉语中,“釿”的使用频率非常低,在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中搜索发现共有5条,且都是对“釿”进行解释的。现代汉语中无论是金属重量单位还是货币单位都不再使用“釿”,所以6版删除了用来计量女人一束头发的“緺”,却将一个用法更为古老且使用频率更低的量词“釿”增加进来,其编纂标准也着实让人费解。

五、结语

《现汉》6版的修订坚持以学术研究为先导,遵循现代汉语规范化的宗旨,在修订过程中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力求反映词汇发展的真实面貌。关于量词的修订,对部分已有量词的义项、释义方式和配例等进行调整,使其解释更为准确清晰;根据词语的实际使用情况,增加了新量词并删去一些词的量词义项。这些都更为符合语言的发展现状。不容否认,《现汉》6版尚有改进的空间,今后要继续完善对现代汉语量词的研究,以使之更加科学、规范、严谨。

[1] 赵振铎.有关释义的几个问题[J].辞书研究,1991(2):69-77.

[2] 韩敬体.论《现代汉语词典》释义的一般原则[J].辞书研究,1993(5):18-29.

[3] 黄建华.词典论[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69.

[4] 刘庆隆.辞书编纂工艺导论[M].武汉:湖北长江出版集团崇文书局,2008.

[5] 钱宝,李世春.关于株和棵的用法辨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26):89-90.

[6]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下册[M].增订6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17-18.

猜你喜欢
现代汉语词典量词义项
集合、充要条件、量词
十二生肖议量词
量词大集合
学生天地(2020年24期)2020-06-09 03:09:00
小心两用成语中的冷义项
《现代汉语词典》字母词收录与修订情况分析
关于《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新增日语外来语知晓与使用情况调查
青年时代(2016年20期)2016-12-08 14:06:07
量词歌
两用成语中的冷义项
知识窗(2015年1期)2015-05-14 09:08:17
Enhanced Precision
Beijing Review(2012年37期)2012-10-16 02:2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