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东
摘要:本文将结合部分中专院校的具体情况对体育教学具体分析,探索一些优化措施和优化方案,希望可以对我国中专体育教学有些改善,促进体育教学的进步,为中专体育老师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中专;体育;体育教学;措施;教学现状
一、引言
中专学生,大多都是十五六岁的年纪,生龙活虎、意气风发是他们的普遍性特点,正是他们在操场上挥洒汗水的好时候。尽管国家在不断加强对体育教育的关注度,扩大了场地、增加了器材與经费、强壮了师资力量,但同学对体育的热爱程度却与投入程度大相庭径,喜欢体育课的人反而相对减少。这时,我们不得不需要从体育的教育方式上找原因。以某校为例,经调查,该校的同学喜欢上体育课的仅有百分之六十五,而能够做到全身心投入的远不足百分之五十,甚至出现过多的见习以及旷课(以女生居多,因女生常以生理期做借口),从而出现了课上应付差事课下萎靡不振的情形。以上分析可看出,我国中专体育教育已经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问题。
二、中专体育教学出现的问题
通过调查可以了解到,各个学校在体育教学方面,我国大部分中专院校的体育教学都采用传统式的教学方法,既没有创新,又无法严格执行传统教学方式(环境、教具等发生了变化),这些问题的长期累积就导致了学生出现既不参加体育活动,又无活动能力的现象,通过以上现象分析这一结果出现的原因,不难得出其原因主要是:
1.体育教师教学观念陈旧落后
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禁锢了学生的个性化创造与发展,而致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倦怠的心理,这也便对老师有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我国教改政策的进行,体育老师要对“个性”一词有个新的定义,要学会变通,因材施教也逐渐要变成教学的主流方式,在教学方式的改进中逐渐使学生“乐”上体育课。
2.体育教学内容不科学
在我国中专院校的体育课程对学生的学习要求相对较高,其教学项目甚至多达二三十个,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为了能够完成学校所给的教学任务不得不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这样又会导致学生学习了一学期之后连一个体育项目的技能都不能掌握,更不用说对体育课产生兴趣了;其次,一些中专院校对体育教学不够重视,甚至会出现体育教学所需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不足的情况,再加上学校还需要开展所有的教学项目,使体育教学更是不堪重负。由此看来,我国绝大多数的职业中专院校都需要对体育课程开设的项目和内容做些调整,与各个专业的特点相结合,让老师在教学时可以做到因材施教。如对于一些体育专业的学生,他们适合对身体素质要求高的体育课程,学校就应更着重培养学生这些专业技能,体现出所学专业的要求与特点。
3.体育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不恰当
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中专院校的体育教学方式与课程组织的形式依然采用的是过去的传统模式,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仍然以教师为主导,教学氛围死板,并且这种模式带有较强的强制性和统一性,对学生有着强制性要求,致使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对不同专业的所有学生都使用同一种教学内容,这些相同的教学风格与教学方式不仅会忽视学生们的特点与个性的发展,更会因为学生不同的身体素质基础,对部分学生在身体上造成损伤,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另一方面,在我国的职业中专体育教学中绝大部分院校往往只注重一些体育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素质的教育,学校开展体育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强健体魄,以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而健康不只是指身体健康,更应包括心理上的健康。因此现在体育教学的方式仍然以教师为主导,可是学生的参与度却不高,以致于形成了教学中有人教无人听的尴尬氛围。
三、体育教学优化的措施
1.改变传统观念,提高教师自身业务能力
想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中专院校体育教学的现存问题,就要从根本上做出改变,即改变现有的填鸭式传统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会使课堂变成只有老师口令的军事化教学模式,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导致体育课内容枯燥乏味,缺乏新意,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持续经历高强度、高密度的体能锻炼,逐渐消磨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使学生缺乏想要提升自己的信念和一种想要努力追求新目标的动力。由于缺乏缺乏自主学习的时间,当遇到问题时不能去思考和解决问题,逐渐的也就丧失了这种去发现、去质疑问题的能力,更别说是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了。想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练能力,教师有着关键性作用。老师要主动容身与学生的行列,与学生多交流,在体育教学中,更多的是要充当一名裁判员或运动员,多给孩子一下探索的空间,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自主学练的能力。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兴趣对于一门课程的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它来源于学生对自己生活的体验与发现。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多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不同学生感兴趣的方面因材施教,让他们有更多的空间去自己探索,发现更多的乐趣,更利于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
3.加强体育教师创新意识
“振兴教育的关键是教师”,因此,中专院校要想提高体育课程教学质量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要加强体育教师创新意识,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体育教师可以改变现有的体育课程教学方法,如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融入多媒体教学法和互动式教学法,并丰富教学内容,增加开设学习的项目,让学生自主选择,如在体育课程中开设排球、足球、篮球、羽毛球、散打、健美操等多项体育活动,从而调动学生体育课程学习积极性,增加学习意识。其次,体育教师需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增加自身责任感,对学生的安全健康负责,还应不断丰富、充实自己,更广泛全面地了解一些知识,便于更快的适应现代体育教学要求。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对中专体育教学实施改革是不可避免的,是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中专院校应本着如何更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原则,改善现有的体育教学模式,丰富体育教学内容,调动学生体育课程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从而进一步帮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学习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