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芳
摘 要:师范教育需要接地气,这个地气就是学生的需要。新形势之下,师范专业学生的学习需要表现在对课程认知的需要、对课堂教学的需要,以及对职业理解的需要之上。精析这些需要,且在语文教学中或渗透、或显性教学,可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施有效教学。
关键词:师范教育;语文教学;学生需要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8)11B-0065-02
教育中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以生为本”,其与中国传统教育强调的“因材施教”是互为宏观与微观关系的:
以生为本是一个宏观理念,强调学校教育与学科教学均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将学生的成长作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与落脚点,这与当前核心素养的教育教学理念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后者是前者理念的具体化;而因材施教更多的是面向学科教学的,其中之“材”,指的就是学生。只不过在传统语境中,因材施教往往是从认知角度入手的,强调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去设计教学。
从师范教育的角度来看,当前师范教育面临着新的形势,师范生也有着新的职业认识与价值取向,在这样的背景下,认真分析师范专业学生的学习需要并实施教学,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以语文学科的教学为例,谈谈笔者的些许思考。
一、精析课程认知需要,进行课程论的渗透教学
作为师范专业学生,首先要认识到的就是课程论。坦率地说,即使是当前的许多中小学语文教师,也未必能够清晰地表达出对语文课程的理解,更不要说相对系统的课程论叙述了(实证之一,就是教师尤其是中学语文教师,更关心对学生的应试能力的培养,而对于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所作出的界定,往往并无深刻理解)。而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在立德树人的教育总要求之下,对于师范生的语文教育不可以忽视课程论教育。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对语文课程认知的需要,并不能完全通过课程论的教学来满足,甚至后者对前者的作用只涉皮毛,无法真正抵达课程论的本质,学生对语文课程论的真实理解,还是要在语文学科的学习过程当中来实现。
研究表明,师范学生对语文课程的认知需要往往表现在这样的几个问题之上:
一是对语文学科的认识,即何为语文。师范生往往都是站在教者的角度去思考自己所学的科目,因此他们在关心自身的语文学习的同时,还会关心自己所学的,以及将来所需要教的学科的本质是什么(其实其他学科专业也多是如此)。这是一种基于自身职业需要的认知,教学中必须重视。二是对语文教学的认识,即何为语文教学。同一学科的学习与教学是两回事,如果类比信息加工理论,那学习是信息的输入,而教学则是信息的输出。“如何教会学生学”,是这一认知需要解决的最基本的问题。三是有效的语文教学如何评价。自己学得好差,是通过自己的学业成绩来评价的,自己教得如何,应当如何评价呢?这也是师范生自然生成且迫切想得到解决的问题。
基于上述判断,笔者以为,在师范生语文教学中,要相应地做到三点:
第一,渗透学科课程论。譬如,语文课程论的渗透,就可以在文本解读中进行,如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体现在优秀文本的遣词造句上,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体现在优秀文本的意蕴内涵上,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体会词句的人文意蕴,还要引导学生思考怎样的词句才能表现出这种意蕴。第二,引导学生体会教师的“教”,同为文本解读,如果不是教师的这种教,那还可以怎么教。于是,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就可以成为语文课堂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第三,在第二步的基础上,跟学生一起体验对教学的评价过程,优秀文本的解读是否成功,自己所经历的学习过程如何成功地解析出文本的意蕴,又或者走过了哪些弯路,在对这些问题的反思中,学生往往会体验到如何评价一个语文学习过程,实际上也就是评价语文的教学过程。
二、精析教学技能需要,进行教学论的显性教学
在上述三点分析与策略当中,笔者注意到学生对其中的第二点是最为关注的,即使非语文专业的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也常常会提出如何有效地进行教学的问题。这说明,他们的关注点已经从自身的学习上,转移或部分转移到自己未来的教学上,而这个关注点的化解,需要的是学科教学论的教学。考虑到教学论的特点以及师范学生较为迫切的需要,笔者以为教学论的教学可以是显性的。笔者分析了师范学生的课堂教学需要,以为有这样的几个体现:
首先,对学科教学的模式化理解。根据经验,好多学生都直观地认为,在教学中存在着一种模式,等自己走上讲台之后就可以按照这个模式来操作。应当说语文教学还是存在着一定的模式思路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学需要过于模式化。模式而不模式化,应当成为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判断。
从教学论的视角审视这个问题,笔者以为,恰当的教学策略是:结合具体的教学过程,进行学科教学的模式探讨与辨析。这对于学生来说就意味着对自身的学习过程的双重视角审视:一是学习视角,二是教学视角。譬如,同样是文本解读,可以选两组不同的文本(这与当前中小学教材编写的思路是一致的),同一组文本的教学模式类似,而不同组的文本解读模式差异较大,这样可以让学生自然进入到比较的阶段,而学生天生的比较心理可以让学生通过“货比货”(货为隐喻,即文本解读的模式)达到“识货”的境界。
其次,对学科教学的方法与技巧的理解。师范生总希望在师范学习过程中能够掌握学科教学的技巧与方法,从而让自己能够更迅速地适应学校教学的需要(某种程度上也是就业需要的驱动),而教学方法与技巧,恰恰也是教学论所要回答的问题。
筆者以为,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精心为学生设计一些体验过程,尤其是可以运用实践的思路让学生去体会教学过程,这样容易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方法与技巧在教学中的作用。
笔者曾在文本解读中,让学生思考“问题”这个关键词,具体围绕“一则文本解读可以设计什么样的问题?”“以什么样的语言表述问题?”“这些问题在什么时候提出为佳?”这些问题,驱动学生在解读文本的基础上去思考“如何教”,而回答这个问题,必然倒逼学生去思考一些基本的方法与技巧,而事实上学生也能够在其中感悟到方法与技巧的运用。
最后,对应试技巧的理解。学生在中学时代对分数作用的直接感知,以及对教师职业的实际评价需要的认识,决定了他们会关心应试技巧这一话题。尽管其不是教学论直接回答的问题,但实际上却影响着学生对包括语文在内的学科教学论的理解。
笔者常常遇到的一个实际矛盾就是:很多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因为自己在师范院校所学习的教学论无法解决应试的问题,而逐步对教学论失去信任。
因此,笔者以为,在师范教育中就面对这个问题,可以更好地让学生完成对应试与教学论的融合。经验表明,教学论对应试技巧的回答,更多地体现在如何通过教师的教学使得学生更好地运用知识解答问题(习题)上,因此,教师可以结合语文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解答,让学生思考一个问题如何回答才能准确且能够拿分,这样的教学对于学生来说算是接地气的表现,能够得到认可。
三、精析职业认知需要,进行语文学科职业教育
这一需要虽然不是语文教学能够完全回答的,但语文学科作为基础性学科,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所进行的教育,往往更加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因此,笔者以为,在语文教育教学中,可以进行一些学科职业教育方面的内容。
对此,笔者的观点是,帮学生建立语文(母语)教育教学可以为学生的精神奠基的认识,一方面认识到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是自己安身立命的依托,另一方面认识到教师作为一种事业,可以在从事工作的过程中帮学生形成交往的能力,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即基于语文学科的课程特征,从工具性与人文性两个方面帮学生建立语文学科的职业认知。总体感觉,忽视学生的实际需要而进行空洞的学科职业教育是低效的,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则可以让学生亲师而信道。
综上所述,师范学校的语文教育,需要精心分析学生的基本需要,然后将其与语文教学联系起来,这样可以让学生的需要与语文学习之间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桑哲.语文教育:人文化的过程——访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曹明海教授[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06,(9).
[2]李兆琳.师范教育中语文教学法“教与学”的探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2).
[3]赵惠霞.师范生的语文教师综合素质培养刍议[J].教育与职业,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