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益苗
摘 要 利用贴图、材料分析、微视频、探究实验、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的学生活动组织“人体的激素调节”的教学。在本课中,通过精心设计的探究活动锻炼学生的探究设计和结果归纳能力,通过知识的学习以反思生活,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生活的观点。课堂反馈通过小组举牌面向全体进行,保证了课堂质量的实时监控和错误理解的及时矫正。
关键词 激素 内分泌腺 教学设计 学生活动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1 教材分析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由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共同完成,本节主要讲述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和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是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学》教材第十二章第一节内容。教材以甲状腺激素和胰岛素为例,向学生说明激素对于生物的发育和代谢等多方面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对激素调节这种人体生命活动的调控方式有了较为具体的认识,并为学习最主要的调节方式——神经调节打下基础。
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说出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举例说出甲状腺激素的功能;举例说出甲状腺激素过多、过少的病征;举例说明胰岛素的功能及分泌不足时的病征。
能力目标:尝试设计和分析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这一探究实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激素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树立健康生活的态度,积极预防糖尿病。
3 教学过程
3.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泰国人妖兵役制度”的微视频,并提出问题为什么这些“美女”要去服兵役?“她们”最终成功免除服兵役的原因是什么?由此引出本节课题。
设计意图:复习七下第八章生殖系统相关内容,使学生认识到本节课所学内容并不陌生,曾经已经接触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学生的思维。
3.2 结合贴图认识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对应功能
首先,教师给出激素的定义,并带领学生识读定义中的关键词“极少”和“内分泌腺”,引导学生从书本中找寻“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的区别和联系。学生通过比较两者的区别,从而掌握分泌腺的概念。其次,教师引导学生在学案的指引下,自学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对应分泌的激素和相应激素的作用。一位学生在白板上完成贴图,其余学生在学案中填图和连线。
3.3 学习甲状腺激素
教师提问:内分泌腺可以分泌激素,激素在人体中发挥了重要的调节作用。如果激素调节发生了紊乱,激素的量过多或是过少,严重时则会导致相应的疾病。今天有3位“病人”,他们有着不同的病情,请同学们做一回实习小医生,尝试判断一下三位患者的病因。由此引入对甲状腺激素的学习。
3.3.1 学习人体中甲状腺激素异常的病征
针对甲状腺激素异常症及其具体表现,设计竞赛活动“小医生实习”。教师可以提示学生:这些病情都是由于甲状腺功能紊乱产生的。这样使学生搜寻答案更具方向性。通过活动中的甲亢、呆小症和地方性甲状腺肿瘤等疾病图片、文字或事先录制的小品剧微视频等,给予学生最直觀的感受,且便于学生在生活中识别类似疾病。
3.3.2 学习甲状腺激素对动物发育的影响
学生分组探究活动设计: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教师首先给出两栖类变态发育的资料,引导学生总结蝌蚪发育过程中容易识别的几大变化及时间先后顺序,引发学生思考选择蝌蚪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而后,教师在实验设计环节示范“无对照”的错误实验设计;学生观察讨论后合作动手完成正确的实验设计。在此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对照实验和标签的设计等具体细节。最后,教师将事先备好的完成到“尾消失”状态的两组幼蛙呈现给学生,请学生观察后讨论分析:甲、乙两组的幼蛙有没有区别?区别在哪里?为什么甲组(添加甲状腺激素)的幼蛙体长较短?为什么甲组的蝌蚪没有充足的时间生长就发育成幼蛙了?待学生认识到甲状腺激素对于蝌蚪发育的作用后,介绍“巨型蝌蚪”和“迷你青蛙”,并请学生分析培育途径。
设计意图:通过磁贴贴图、角色扮演“小医生实习”、探究实验等多种形式的学生活动,一方面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另一方面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和直观感受。探究实验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该实验周期长,因此学生在课堂中完成设计和分析过程。在分析环节中,教师以步步紧逼的问题提示学生:在观察到甲组缩短了蝌蚪发育时间的同时,也要注意到该组蝌蚪体型的改变。学生通过分析可知: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蝌蚪的发育,缩短了其完成发育所需的时间,因此体型更小。学生意识到细致入微地观察与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在科学发现过程中的重要性。
3.4 学习胰岛素
3.4.1 利用资料分析胰岛素的功能
教师提供三段科学实践材料:切除胰腺的狗与糖尿病人的尿液中均有葡萄糖;胰腺结扎,仅胰岛细胞存活的狗的尿液中未发现葡萄糖;从正常狗的胰岛中提取的胰岛素可以治疗患糖尿病的狗。要求分析得出胰岛素的功能和分泌结构。
3.4.2 通过微视频认识糖尿病
教师先提出问题糖尿病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有哪些危害?该如何预防糖尿病?接着播放部分志愿者学生先行录制的微视频“采访内分泌科医生”,要求学生从视频中寻找答案。
3.4.3 重新规划生活方式
在知晓糖尿病的成因和医生建议后,学生结合自己往昔的生活习惯和经历,分析自身或父母长辈生活中需要改善的地方,帮助家庭树立健康生活的意识。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科学实践材料,使学生在思维上“亲历”科学发现之路,认识到物质发现是循序渐进的过程,紧扣知识,理解胰岛素的作用;在微视频中,部分志愿者学生围绕自身想知道的有关糖尿病的知识,采访内分泌科医生。学生在观看过后,能根据所学反思生活习惯,树立健康生活的意识。
3.5 课堂即时性评价endprint
每一小组共用一套选择题序号牌,每一题出现后小组内有30 s时间决定本组答案,答案统一后由组长举牌。教师考查学生当堂学习效果,对错误率较高的题目进行矫正。
(1) (单选)下列哪组腺体都属于内分泌腺( )
A. 睾丸、汗腺、肾上腺、唾液腺
B. 睾丸、胰岛、甲状腺、垂体
C. 垂体、汗腺、唾液腺、皮脂腺
D. 皮脂腺、胰岛、垂体、甲状腺
(2) (单选)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甲状腺激素作用的是( )
A. 促进动物的发育
B. 促进新陈代谢
C. 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D. 降低血糖的浓度
(3) (双选)下列有关于血糖和糖尿病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正常人空腹血糖一般為3.9~6.1 mmol/L
B. 一旦出现“尿糖”即为糖尿病
C. 口服胰岛素可以治疗糖尿病
D. 适量参加体育运动和控制饮食有助于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设计意图:以前课堂评价更多面向部分学生。本节课以分组举牌的活动方式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学生在形成组内统一意见的过程中完成了一次组内意见修正和统一。小组呈现出的答案快速可见,教师可以根据即时呈现的结果,了解到本节课的知识目标达成情况以及是否需要进一步讲解。
4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之难,在于知识内容较多且抽象,与生活密切联系却不易察觉。如何将课堂中看不见的激素通过其功能外显化到可以通过观察来感受,如何建立知识和生活之间的联系是本节课架构的关键。笔者在本节课的设计中融入了科学探究、文字或图片材料的辨析、微视频观看、磁贴贴图、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的学生活动,使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完成对概念的建构过程。在课堂中,通过动手设计探究装置锻炼学生科学探究能力;通过观察实验后的幼蛙,带领学生分析、归纳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中都仿佛“亲历”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学习热情高昂;通过扮演“小医生”将理论知识得以实践应用;通过对内分泌科医生采访,了解到的有关于胰岛素的知识,进而反思自身的生活,有助于树立健康生活的态度。最后的小组举牌作答,课堂中的知识得到了全员参与下的即时反馈,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评价提供了支持与保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