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2018-01-31 23:09史明艳
考试周刊 2017年80期
关键词:微博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摘要:在信息化时代的当下,微博作为新媒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微博信息传播的实时化、多元化和开放化,既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意味着新的契机。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积极引导看,充分应用微博来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服务性、互动性、个性化将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微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微博”这一实时信息分享、传播平台得到了飞速发展。与此同时,微博时代的来临对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在新时期利用好“微博”这一武器,在网络阵地上更好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突出问题。

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微博形势下面临的挑战

(一) 信息传播的实时化

微博是一种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实时信息的广播式的社交网络平台。我们可以在微博发布或者浏览自己感兴趣的任何文字信息,也可以发布图片,分享视频等。一般而言,发布的内容较短。其最大特点是:发布信息快,传播速度快。当下,微博已成为最实时的信息传播平台,因为微博传播信息的速度之快和方式之便捷,高校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喜爱上了微博。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利用微博传播信息、发表观点、表达情感。作为个体的人都可以利用微博提出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情感,然后在互联网上快速地传播开来。这种快速、及时、真实的实时传播方式完全颠覆了以往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微博使得媒体信息的传播方式由“点对点”变为了“点对面”,信息的传播主体由“一对一”变为“一对多”。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与形势下,这种快速、及时、真实、面大的实时传播形式正好符合了大学生的表达需求和欲望,缩短了深入交流的时空距离。然而,微博的实时化一方面给学生带来了方便、快捷,另一方面也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更多的挑战。比如,极易出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信息的获得面窄、滞后,而未能对学生中的一些不良情绪进行及时的获取和疏导、对一些错误的思想和言论作出及时而有效的干预和引导。

(二) 信息传播的多元化

当今社会,文明的多样性和文化的多元化表现得极为明显,尤其体现在思想观念和文化价值领域。加之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得高校学生们微博发布的观点更加自由、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这些无疑使得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巨大的挑战。当前,微博已成为最大的信息源之一,囊括了个人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于一体,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渗透力。这种形势下,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部分内容由于未能与时俱进而被时代淘汰、无法满足学生需求,但大学生们活泼的思维、张扬的个性和表现的欲望全部可以通过微博得到满足。在微博的传播中,积极、健康的网络舆论与消极、不健康的信息同时存在,微博内容与教育者所传授的政治思想相背离的现象层出不穷。高校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利用网络技术、借助网络平台、采用任何形式,阅读、发布和传播微博信息,在相当程度上也更加容易导致学生不良思潮的产生和传播。

(三) 信息传播的开放化

微博具有开放性,是一种最为开放、自由的信息表现形式,学生可以通过网页、手机等方式收看或更新微博。与微博字符規定的“小”相比,参与微博的群体则显得“大”,不同职业、不同思想倾向、不同年龄的人都可以通过微博互动沟通,使大学生的政治思想方向、人生观、价值观、道德标准受到更大的影响,在传统的主流舆论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迅速扩张。虽然为大学生的生活增添了更多时尚、新潮的元素,但也使得舆论导向朝着不可预见的“非秩序化”方向发展,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可控性。

二、 微博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可行性

微博的产生在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巨大挑战的同时也为之带来了新的契机,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首先,有利于丰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避免其过于单一、说教灌输过多的缺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到微博信息中,掌握思想政治宣传的网络舆论的主动权,提供更加广阔的教育平台,进一步践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三贴近”原则。其次,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弱传统教育的时空,增强授课、听课的灵活性。教师可通过微博组织教育,选择更加多样的教育内容,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效果。学生除常规上课时间外,课余时间可随时对微博进行阅读或更新,从而更好地充实自己的课余时间。第三,教师通过微博也可以更加及时、主动的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所为。此外,还可以更好地实现学生间互相沟通与交流。在交流与互动中拓展了信息平台,增强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既增长了见识又增强了组织、协调和合作的能力,使学生更好地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事。

三、 利用微博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建议

(一) 利用微博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

要充分利用微博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积极主动的掌握舆论的主导向,变被动教育为主动教育。

一要转变教育观念。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采取“点对点”的方式,虽然做到了“面对面”的交流,但其信息传播速度、范围和自由度都比较受限,而利用微博可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快速多样、更自由,真正体现出“多对多”的教育。因此,要在夯实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上勇于开拓新领域,在微博这一新平台的思潮融合中,营造积极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氛围,把微博变为宣扬主流舆论的平台。积极为学生建立主题轻松活泼、议题新颖的微博,在对学生的思想状况进行监测的基础上,以最快的时间发布准确的舆论信息,抢占舆论的制高点。要善于利用微博进行“造势”,在热点问题未被学生关注前,及时为学生发布信息,解除学生思想上的疑虑。例如:河南大学的官方微博包括“焦点关注”、“学术动态”、“校园速递”等三大内容,通过微博的形式,解决学生校园生活中的各类问题,为学生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endprint

二要改进教育方式。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减少传统的“说教式”、“灌入式”的教育方法,坚持把外部灌输和开发人的自觉性结合起来,多采取日常化教育方式,广泛采取诱导式和启发式的教育方法,积极利用好微博平台广泛收集思想信息和媒体舆情、关注学生的思想变化和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同时要利用教师微博、学校官方微博促进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公信度。教师要随时保持“微博态度”、善于使用“微博语言”。以平等、民主的心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学习网络中出现的各类语言、符号,用学生的语言和和蔼的态度对学生进行指导。

(二) 利用微博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服务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比较注重说教式或管教式的教育理念与方式;加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思政课,由于教师教学方法简单、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做”的理念长期被割裂,致使思政课空洞乏味、课堂氛围死气沉沉,教学效果满意度欠佳。微博时代,这一问题显得更为突出。因此,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教育者应该树立“教育即服务的意识”,坚持“以生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要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深入调研,了解学生的情趣爱好和理想追求,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利用好微博这一武器,把枯燥的思想政治教育转变为贴近学生生活与实际的日常教育,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乐于进取、奉献社会的正能量。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知行统一,为社会和他人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彰显大学生的良好形象。利用微博平台要强化人文关怀,通过人性化服务的情感教育感化学生、引导学生,以教育者个人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通过认同教育者自身而认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度、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的自觉意识。教师要积极创设自己的微博,及时关注学生的微博,要从每个学生的爱好、特点出发,通过微博指导学生认识自我,通过微博渗透师爱,用师爱感染学生,使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有认同感。可将学生较为关注、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助学贷款、英语四六级考试、普通话考试、各类学术比赛、贫困生援助”等方面的信息通过微博的形式向学生公布,解决学生困难问题,增强学生的归属感,消除不良思想倾向,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实效性和针对性。例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曾实施了“百位辅导员‘织围脖活动”,要求每位辅导员都要建立微博,及时对学生发布信息,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和学习生活中存在的困难。

(三) 利用微博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性

在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时,可通过微博增强与学生的情感联系及互动关系,促进先进思想的宣传与践行。将微博与管理相结合,在学生管理中渗透服务。可以建立院(系)微博、班级微博、学生社团微博等,利用微博走进学生生活,在师生、生生的交流互动中发挥微博的纽带作用,以增强学生与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共同语言,创设一个由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学习和相互交流组成的开放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例如:在班级微博中,学生可以在微博上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对某一问题开展讨论、相互交流,增进相互间的理解与情感等。某校成立了“忘忧草工作室”微博,“积极通过原创发布、转发点评、微直播和微访谈等多种形式”,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沟通,拓展社团中学生问题的反映渠道。在微博的沟通与交流中,营造了高尚的校园思想氛围,引领了学生积极向上的思想潮流。

(四) 利用微博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个性化

“个性是指个别性、个人性,就是一个人在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态度等方面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质,这个特质表现于外就是他的言语方式、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等等。任何人都是有个性的,也只能是一种个性化的存在,个性化是人的存在方式。”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工作言,微博在体现人的个性化方面具有其特有的优势。

一是可设置个性化课堂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摒弃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思政课,建立“微博课堂”,将微博作为思政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的补充。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学生可以通过微博平台及时与教师就教学内容进行沟通、讨论与交流,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与监控,教师可以及时获得信息反馈促进教学改善与改革。也可以让学生提出一定的议题由师生共同讨论研究,使思政课走进学生生活、走向学生内心。也可开展“微博辩论”,让学生围绕某一主题开展调查研究、进行交流辩论,教师给予理论的、技术的指导,让学生在相互的辩论中、实际的行动中领悟实践出真知。

二是可通过个性化活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当前,许多90后、00后高校学生比较推崇个性化的理念,可利用微博将个性化元素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例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通过网络微博投票开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课”评比活动,包括课堂教学、主题班会、主题党团日活动、社会实践等多方面内容,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向人文化、生活化、个性化迈进。当然,也可以利用微博开展高校大学生个性化的文化活动,进而繁荣发展高校大学生文化生活,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课的个性品格。

总之,微博信息传播的实时化、多元化和开放化对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契机。微博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教育平台,突破了传统思政教育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有利于教师更加及时、准确的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更好的实现师生互相沟通与交流。新形势下,必须利用好微博突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服务性和互动性,实现思政教育的个性化,才能更好地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李向上.轉型期我国国情的新变化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J].学理论,2009,(21).

[2]邓小玲等.利用微博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学理论,2009,(21).

[3]孙宜山.微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青年工作论坛,2010,(6).

作者简介:

史明艳,重庆市,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微博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何以解忧?基于社交媒体大数据的睡眠健康公众叙事研究
事实与流言的博弈
重大突发事件中微博之力不微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神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