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健
(江西铜业高级技工学校,江西 贵溪 335400)
在技工学校中,机械专业的入门课程就是机械基础。由于机械基础课程主要是涉及了很多机械专业知识,并且基础课程的操作性不强,导致学生感到学习厌倦、困难。因此,针对机械基础课程特点,需要针对性对本课程进行改革。教师需要明确机械基础课程的教育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科学的进行课程改革,不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注意力,这样才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最终的教学目标。
技工学校的办学宗旨就是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技术型人才。对于机械专业来说,机械基础作为机械知识深度学习的前提,也是培养机械操作人员的重要渠道。也就是机械基础是机械发明、操作、检修的基础。机械基础课程涉及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机械结构、运行原理、使用与维护方法、新工艺、新技术等。机械基础课程的开设更多是为专业课服务,让学生能够充分掌握机械基础知识,从而提高对机械设备的分析能力、操作能力。
(1)合理安排课程。机械专业本身就带有很强的实践性,这就需要教师避免单纯的理论教学,要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技工院校主要是以技术教学为主,更多是强调操作性、实用性,所以学校需要时刻保持可技能教育理念,提高学生的实训力度,提高实习基地的建设工作,让学生认识到理论知识在实际的用处。
(2)敢于创新,激发兴趣。对于一些出现了故障的机械,教师要与学生共同研究,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如在“传动螺旋传动”教学当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螺杆上车出两段不同螺距而转动相同的螺纹,在钢板上焊接一个螺母,在放一个可以移动的螺母,让活动螺母导程小于固定螺母导程,结合公式L=N(P1-P2),螺母移动方向与螺杆移动方向相同,从而证明实践活动内容和教材上的介绍内容相同。该方法可以通过实践来证明教材上的知识,还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内容的记忆深度。在实验成功之后,学生通常可以独立完成差动螺旋传动,待到两个螺纹的螺距相等时,无论怎样转动螺杆,活动螺母之间都不会产生移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可取,并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树立创新意识。
(3)充分利用多媒体丰富教学内容。应用多媒体教学能够提高知识内容的直观性,由于多媒体可以直接呈现出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可以刺激学生的视听感官。例如在“蜗杆传动”部分教学当中,教材当中只介绍了蜗杆传动组成、旋转判定、特点、参数等信息。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多媒体可见向学生介绍蜗杆发展史以及蜗杆传动类型,可以在阿基米德螺线时,加入阿基米洛的科研故事,从而丰富课堂知识,提高课堂的人文素养。在讲解蜗杆应用过程中,可以插入一张蜗杆运动的动态图片,通过加速电机传动速度、蜗杆降低转动速度进行比较传动比大小。采用该种方法即可得出蜗杆传动的相关知识,如“听蜗杆传动声音,如果没有不均匀噪声表明传动平稳”;“采用三根绳子拉蜗杆,如果蜗杆没动表示具有自锁性特点”等等。可见,采用多媒体教学能够为学生呈现更多的知识内容,课堂信息量非常大,教学内容直观、容易理解,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活跃性,学生参与度会有明显提高。
(4)让被动听课变成主动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做好学生的专业指导工作,首先,在教材当中标准明确的学习任务,并标注范围、要求、目标,让学生了解应该掌握的内容,以及成为机械岗位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其次,在学生自主学习、记笔记过程中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帮助,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参考资料,如何正确的展开预习、复习,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实现课堂上的师生双向信息交流,以开放式教学方法为主,实现教与学的结合;最后,针对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要提出学生的学习目标与要求,如学习效果、笔记记录情况、课外研究等,要做好督促与检查工作,定期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进行评价。
综上所述,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必须从学生角度出发,由于机械基础课程理论知识偏多,这就需要教师结合教学目标,加入学生实践内容,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这样才能够提高机械基础教学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