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迪雅,郭晓帆
(沈阳工学院,辽宁 抚顺 113122)
食用菌是一种新型功能性食品,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根据我国2016年食用菌协会的统计结果显示,当年食用菌总产量达到3.5万吨,产值达到近3万亿人民币,为我国的外汇创造了32亿美元的产值。文章是根据我国某省某市一个经济人口比较发达,但是在农林业秸秆资源丰富的省市,这种条件非常适合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的情况下为例,分析当前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前景和遇到问题的措施。
研究所在城市栽培食用菌历史悠久,具备良好的食用菌培育基础。食用菌的栽培原材料主要是使用农业的秸秆废弃物等,大多数可以当地自产,部分少数原材料需要从外面购置。此城市生产食用菌的方式主要是以家庭小户为主,规模不大,且产品品类单一,生产不集中。针对这种情况,这个城市采用公司承保的形式,成立了一个大型公司,并投产使用,新鲜蘑菇日产达到1~2 t,并向周边销售,且产品供不应求。针对这种食用菌种植农户和商家合作的专业合作社形式成为此城市唯一一家且非常成功的企业,目前主要是对平菇、秀珍菇等食用菌进行培育,每年产量达到40万袋以上,满足可周边几个城市的需求,惠及周边农户达20户左右。其中一个食用菌大户主要培育草菇,使用纯的棉花渣滓室内床载模式,在去年二月份才进行投产工作,但目前已可达到日产草菇1吨的产量。综上所述,当前研究城市对于食用菌的生产企业并不多,培育户也不大,栽培的品种主要是平菇、秀珍菇和真姬菇,还有草菇等品种,培育的模式也主要是以家庭小作坊这种模式,并不大。
针对此城市的食用菌消费量大的情况,调研了周边几个城市的瓜果蔬菜批发市场对于食用菌的市场情况,数量达到数十吨左右。并且调研了周边几个市场数十个食用菌的销售摊位的8~10种食用菌,基本平均每个摊位的鲜菇销售重量约为30 kg,整个市场日均销售重量达到300 kg。因此,针对此城市农户的鲜菇培育规模小的情况,目前鲜菇产量并不能满足当地的需求,且因为当地鲜菇质量好,口感佳,所以未来销售市场前景非常好。
本市拥有的唯一一家生产规模较大的食用菌生产企业,拥有拌料袋袋装。灭菌、接种、培养的规模化的培育方式,但是养菌散户并没有形成工业化生产方式,仍然采用传统的人工培育方式,人工堆料、拌料等方式,所需人力生产力不高,并且培育环境一般是室内旧厂房等可控性不高的培育环境,因此,针对病害的防治工作不高。因此,本市的食用菌研究所多年推广食用菌的推广,目前在全省范围内已经形成超过20万袋的示范户超过10家,对食用菌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专业技术人员少和食用菌的技术服务不完善,主要是因为从业人员大都没有经过专业技术的培训和生产方面的指导工作,这样就造成了相关的生产和服务存在很多的不确定和不利的因素。并且,食用菌的培育需要相关的技术和手段,这方面的研究机构和相关高校并不是很多,导致科研前沿技术很少,不能为食用菌的相关技术推广提供技术支持,并且由于散户的积极性不高,所以对于本市的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并不能得到快速增长。
需要政府资金的大力支持,制定食用菌的战略思想,对于食用菌的科研投入加大,政府牵头为食用菌的服务体系提供技术支持,推进食用菌的标准化生产工作。建立食用菌生产示范园区,并且,针对产业结构进行相关调整,增加消费市场的培育工作。相信经过这些步骤的应对,食用菌产业定能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