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资源建设中心,陕西 西安 710119;2.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党政办公室,陕西 西安 710119)
随着智能终端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一种大规模、公开性的在线开放课程慕课(MOOC)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推广应用,它通过视频的形式呈现课程中的某个知识点,通过集个性化学习、移动学习、混合式学习等优势为一体的微课来开展教学活动,将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内容”通过多种形式直观体现出来,具有主题鲜明、短小精炼、应用广泛等特点,颠覆了传统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很好地实现了自主学习,同时也具有一定的交互性,克服了以往网络课程所存在的弊端。近年来,基于MOOC的微课教学模式已成为教学研究的热点而备受广大高校一线教师的关注。
目前,国内外对微课的提法和理解并不相同,微课起源的最早报道是美国北爱荷华大学LeRoy A.McGrew 教授的60 秒课程和英国纳皮尔大学 T.P. Kee的一分钟演讲,而美国圣胡安学院高级教学设计师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2008 年就提出了微课程概念[1],而Educause 又将微课定义为“一节短小的视音频,呈现某个单一的、严格定义的主题”[2],在被用作网络在线、混合式或面对面组织教学环节的一部分时,这些简短的课程就会成为学习活动的点缀,从而有利于增强课程主题的学习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我国有关微课的提法包括“微课” 、“微课程”、“微型课程”等,但其涵义不同。在我国微课教学模式仅仅作为一种辅助教学形式,尚不能完全替换传统的课堂教学,因此,目前主要通过课前分配学习任务、课堂讲授及课后反馈等环节开展教学活动[3]。刘运华等人[4]认为抛锚式教学、基于问题的教学和情景认知理论是微型课程的主要理论基础;李玉平[5]强调微课程主要是以呈现数字故事为主要方式,提倡碎片化时间的学习利用,以“5 分钟完成一次学习,300 秒经历一次思考”为宗旨;同时,张静然[6]和姚正东[7]分别系统梳理了微课程的相关研究进展和探讨了微课程的教学设计。因此,基于不同的研究背景和实践领域,不同研究者对微课定义理解、教学视频时长、素材组成资源、具体表现方式、实际应用目的等问题的看法不尽相同。纵观近年来的微课教学实践,微课从中小学、职业院校及高等院校走向企业教育领域。各类学校及企业开展了微课教学比赛及微课远程培训,且参赛学校及参赛人数逐年增多,这种趋势预示着微课将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翻转课堂指借助现有信息技术,创建信息化教学环境,重新建构学习流程,实现传统教学中师生角色的翻转,是目前备受教育界关注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以微课为载体,通过课前发布微课视频进行知识的传递、课堂上实现知识的构建及内化、课后对知识的巩固和拓展,有效地解决了传统课堂中课前、课中、课后活动的衔接问题[8]。
教师为了有效地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的问题,根据课堂需要,从各章节中的重难点中或课程的前沿热点领域中提炼一些具有代表性、争论性的主题录制微视频,通过在课堂中给学生播放微视频或每次课后发布微视频,让学生反复观看微视频,方便学生掌握教学中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完成课后知识的消化和吸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同时也补充了课堂内容的不足,这种模式在当今信息化学习环境中,尤其是手持设备的发展,微课以其更加适合移动学习的特点,为学生族提供了方便有效的学习资源,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自微课在国内兴起以后,每年微课视频数量呈直线上升趋势,但大多是流于形式,整体质量不高。另外,大多微课作品只追求表面的效果,而忽视了课堂教学设计、学习任务设计、课后反思等实际教学的需要,且大多数微课还停留在形式上的改动,缺乏实用性。目前,所看到的微课形式比较单一,大多是以课堂教学片断为主,且录制方式也是录像机录制,教师讲解,作品形式单一,不够灵活多样。
目前,大多一线教师对于微课的认识不够,不能区分微课与传统教学的区别,部分教师录制微课主要是为了完成教学项目的申报、或参加各种微课教学比赛以获得奖励资助,大多不是出于教学的实际需要,加之承担的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比较繁重,导致他们无法系统学习微课制作的相关技术,结果是大部分微课视频是原有教学 PPT 的被动呈现,不能体现微课的特点。
由于多数微课制作、设计与开发不是以应用为主要目标,导致微课的教学模式创新缺乏力度,不能满足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一件好的微课作品,不仅要求内容具有实用性、趣味性、且能有效实现交互性。因此,对于教师的选题要求较高,另外,还要注意使用恰当的技术,增强微课作品形式的多样性,激发学习者学习的兴趣。
首先,高校教师应积极参考微课相关的理论及技术培训,这样制作微课时就有针对性,形式也不至于单调。另外,要制作好的微课,高校教师应非常熟悉教材内容,能够充分理解教学重难点,选材能够体现知识的有趣性、生动性、表现形式应该具有多样性。
目前教师水平高低参差不齐,教师的培训、学习、专业发展、能力提升等问题依然至关重要。高校应组织教师集中培训学习国内外先进的微课教学方法及手段,不断提高教师对微课的认识,不能仅仅停留在参加比赛或者评奖等方面。
微课要体现以生为本,在学习情境、学习资源、教学活动的设计等方面都要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力求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快乐学习。拓展学生课本以外的知识,微课以兴趣为前提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更能完全投入到学习中,使学习达到一个新的制高点。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微课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操作性和实践性,微课内容的设计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求及学生兴趣的激发,体现教育的有效性和可用性。微课制作是否成功,关键在于其目标的体现,从微课内容的设计到课堂的组织及课后的知识拓展都要满足学习者的实际需求,不应该出于教师的功利动机,让微课制作成为常态,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制作实效性强、高质量的微课。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微课以其简明易懂、短小精趣的特点,丰富了课堂形式、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及再利用,带来了课堂教学模式的大变革。该模式的应用实现了课堂内外的有效衔接,弥补了传统教学因课时不足所导致的知识拓展问题。但是,微课教学模式在国内仍处于尝试阶段,在近年来的课堂应用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在当今MOOC大背景下,我们在微课视频制作、内容更新及课内外的衔接等方面仍需继续努力,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经验,使微课真正成为体现辅助教学的典范,为微课研究在教学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