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与深入,教学活动结构模式已发生了巨大转变,原有简单、枯燥的教学模式早已不符合现今教育教学,并逐渐被广大教师所淘汰。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作为现阶段教育界广为推崇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已被广泛地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教学,能够有效缓解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学习压力以及教师的教学压力。此外,将这种教学模式运用到高中体育教学中,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学习意志。为了确保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有效展开,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简要探讨。
关键词:合作学习;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探讨
一、 引言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教育教学中最为流行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是通过小组之间的合作、交流与沟通,来促进全体学生德智体美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小组合作学习不同于以往的“填鸭式”“灌输式”过于注重结果的教学模式,而是更加地注重学习过程,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真实体验与探究经历,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共享精神,让其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从而达到提高課堂教学效率的目的。基于此,下面本文将针对合作学习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展开简要探讨。
二、 构建合作分组小组,确保教学顺利开展
小组合作学习最为关键和首要的就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当然小组分组的规模是有要求的,一般而言,小组人数为4到6人为最佳,因为太少不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而人数太多则不能确保每一位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容易忽略掉部分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除了人数要求之外,分组的形式也有硬性要求,由于学生是具有差异性的个体,在学习上或多说少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所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分组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群体之间的学习特点、兴趣爱好与个性特征,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教学原则,将学生进行合理公平的分组。这里所说的“组内异质”主要是将不同背景、不同学习能力、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生活经验的学生划分为同一小组,在异质小组中,学生能够有效领略到不同学生的观点与看法,并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更多认知上的矛盾,让学生之间的思想以及思维有着一个强烈的碰撞,从而经过有效地整合获取更多的信息资源。这样不仅能够起到优势互补的作用,还能有效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确保组与组之间在学习能力上保持在同一水平上,这样不仅有利于各小组成员在体育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公平竞争意识,还能缓解体育教师的教学压力。而“组间同质”则为我们学生之间的小组公平竞争奠定了坚实基础。值得注意的是,学生是不断发展中的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与锻炼之后,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会发生变化的,所以,针对这种情况可知,我们的小组合作分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应当结合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随时做出相应的调整,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展。
三、 加强小组合作管理,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大部分教师尤其是高中体育教师认为合作学习就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除此之外仍然沿用的还是传统教育模式下的教学方式。而在高中体育教学中,为了能够有效避免小组合作学习过于形式化,就需要我们广大体育教师加强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管理,不仅需要对我们的教材有一个深入直观的了解与研究,还需要根据不同的教材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同时,还需要注重合作学习管理,如保障课堂纪律,监控、指导整个教学过程中,此外还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一个全面的反馈与评价,同时更需要注重学生的安全问题。唯有选择恰当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并做好万全准备与安全措施,才能够有效促进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体育课堂教学中的顺利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与其他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模式一样,其主要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提升其学习能力,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广大体育教师在教学时,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上,更不能停留在单一的教学目标上,而应当是通过多种教学方式运用,逐步引导学生加入到体育教学中,并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学习意志,让其具有勇于克服困难、迎接挑战的精神。
四、 注重学生个性特点,优化合作评价体系
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仅需要注重教学过程的开展,还需要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加强学生自评、教师评价以及小组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具体运用,通过教学评价来查缺补漏,便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最新学习状况,让学生以及教师能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各司其职。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小组是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同时更是评价的主体,而小组评价则由以下这三部分组成:对本组整体成员的一个评价、对每一小组成员进行评价以及对他组小组进行的评价。在这一教学模式下,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同时也是评价者。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教学中应当努力加强教师、学生以及小组三者之间的有机结合,体现多元化的评价主体,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被公平对待与评价的机会,以此确保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注重教学评价体系的优化,不仅能够有效满足不同学生群体之间的学习需求,还能有效培养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锻炼其体魄。
五、 小结
总而言之,合作学习是以一种以学生群体为单位的学习模式,旨在通过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激起学生认知上的差异,让其在与其他学生之间的思维交流与碰撞中产生不一样的火花,从而促进学生更好、更快地学习与发展。所以,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借助小组合作学习的这些优点,进行创造性地教学,让学生能够有效参与其中,从而有效缓解体育教学压力,确保每一位学生身心都能得到一般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光元,杨冬梅.基于合作学习模式的高中体育教学有效性探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04):146,217.
[2]陆霄.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探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1,(08):95-97.
[3]陈副平.关于高中体育合作学习模式教学的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5(06):147-148.
[4]刘宁.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探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4,11(26):142.
作者简介:
马妮,江苏省宿迁市文昌高级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