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努力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态课堂

2018-01-30 17:08张翠雅
考试周刊 2017年76期
关键词:培养途径核心素养

摘 要:时代在进步,教育在发展。当前教育改革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基于核心素养的现代课程体系要求我们必须关注学生个体成长所需的素质和核心能力。因而,更好地在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过程中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关注每一个学生的需求、欲望和意识,發展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积极主动,从而构建道德与法治生态课堂。

关键词:核心素养;道德与法治生态课堂;培养途径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以初中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和法治素养发展为根本的综合性课程。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构建道德与法治生态课堂,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 落实立德树人理念,提高自身素质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理念的一个重要举措,在核心素养的内涵中明确地将人的道德素养置于重要地位,比如家国情怀、责任担当等,这是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底蕴和本色,立德树人是具有中华文化特色和时代特点的育人模式。因此在道德与法治生态课堂中,我们政治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要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要以学生为主线,焕发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积极性,关注学生问题生成、实践、操作、思维转化、问题解决的全过程,促进学生由浅入深的学习,注重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从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转变。同时,教师要以自身素质力量选择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内容,采取合理的方式手段,创造学生乐于接受的教育氛围,从而引导学生获取整合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在内的综合性品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二、 把握知识学习的标准,明确培养方向

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需要知识的学习,而且应该要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把握知识学习的标准,明确培养方向,让知识学习之后能真正对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有帮助,促成学生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的形成,促进核心素养的形成,促进生态课堂的形成。而把握知识学习的标准就是要让学生对知识学习达到概念化、结构化、条件化、自动化、策略化,明确培养的目标,才能促成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构建生态课堂。而所谓结构化是能让学生将所学习的知识加以归纳和整理,使之条理化、纲领化、做到纲举目张。如教授道德与法治第9课《法律保障生活》时,我让学生探究教材的情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大反腐力度,‘老虎‘苍蝇一起打。近年来,我国开展‘天网行动,抓捕外逃贪官。以上举措说明了什么”,同学马上熟练地运用前面所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回答“说明了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同时由上面的举措,同学们也懂得了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学法、遵法、守法、用法的习惯,要把自己逐步培养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培养法治意识,培养核心素养。`

三、 创设有效情境,构建思维平台

认知理论与建构理论都强调学习是主动而积极的过程,学习者知识的获得需要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教师的指导、同学间的交流来实现,这也是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最终教育效果不是简单地通过笔试来评价,而更主要的是通过学生在真实生活实践中的表现来评价。教师要创设灵活多样的情境让学生探究、体验、感悟,在体验感悟中实现知识、能力、情感、品德等的统一,在体验中感受生命的涌动与价值的升华。情境创设时,我们教师要认真思考,既要与教材相关知识点相联系,又要能结合学生的实际,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和坚定的社会责任感,同时能引领学生正确人生观的培养。如讲授七年级上册第五课《让友谊之树常青》时,整堂课我通过多媒体展示同龄人晓丽以网络帖子的形式呈现的五个生活中困惑的情境,启发同学们积极参与体验、探究、交流。正因为创设的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容易激起同学们的兴趣,引发共鸣。在道德与法治生态课堂中,同学们通过对有效情境的思考、探究,懂得了建立友谊要放开自己、要有持续的行动,同时知道呵护友谊应该学会关怀对方、尊重对方、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冲突以及交友中受到的伤害。从而逐渐形成自己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观念,培养理性思维,促进核心素养的培养。又如在讲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五课《在品味情感中成长》结束之前,我播放了梁海洋演唱的《传递正能量》,我鼓励同学积极主动参与歌唱活动,接着同学们就边听边跟着合唱起来,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同学们的内心受到强烈的震撼,特别是同学们为周围世界的美好传递爱心、传递善良、传递温暖正能量的情感达到升华,同学们的家国情怀一下子就被激发出来,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构建生态课堂。

四、 丰富学生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特级教师缪剑峰老师在《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改革》讲座中提到,要在课堂教学中提升核心素养应该丰富学生的学习活动,如符号性学习活动、交往性学习活动、操作性学习活动、实践性学习活动、反思性学习活动、体验性学习活动等。因此,指导学生开展相关的活动,如讲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五课《在品味情感中成长》中,老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漫画并提出问题“老年人跌倒该不该扶?”让学生讨论,对于这个问题,生活中许多人也经常热议。在课堂中充分调动同学们积极参与热议,懂得了要用自己的热情和行动把跌倒者扶起来,因为每个人都不希望得到冷漠对待,而且把跌倒的老年人扶起来能让受助者与我们自身体验到满足感、幸福感,同时知道帮助他人也要学会技巧。通过此类活动让学生研究当今社会问题,从解决身边小问题开始,培养社会关怀意识,增强主人翁意识,将书本上所学的重点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提高分析判断以及解决眼前问题的能力,树立起良好的社会核心主义价值观,在生活层面进一步丰富了学生的价值观念。

结语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于基础教育整个过程和所有学科。我们要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育人价值,坚持在课堂实践中探索创新,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道德与法治生态课堂活动中积极主动,不断提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缪剑峰.关于《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改革》讲座,2017.

[2] 孟燕.浅淡道德与法治课核心素养培养路径[J].素质教育,2017,3.

作者简介:张翠雅,福建省泉州市,泉州第九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培养途径核心素养
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