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逍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二月春风轻拂杨柳,渭河解冻,繁华的长安城一派欢欣。
未央宫中,壮年的刘彻端坐在高大的王位上,身强体健,精力充沛,像一个知晓身前身后事的如来,他的国家也像他一样,健壮得像一头公牛,他不再惧怕,不再担忧,太阳从门外照进来,群臣肃穆,他的幸福感便莫名地滋长了数倍。
是的,这幸福感来自于霍去病的眼神,他冲刘彻微微一笑,皇帝就一下子豁然了,他以一个政治家的宽容给了卫青一个台阶,他说,你先休息一下,让小霍玩玩吧。
那就玩玩又当如何,让一个十九岁的少年历练一下,如果真是将才,刘彻就能提前松开那根紧绷了二十几年的神经,如果败了,那也能输得起,不是还有卫青备用吗?这一个戏剧性的决定,将霍去病从幕后推到了台前。
如果说,张骞是重启丝绸之路的一把钥匙,那么卫青便是推开那扇门的第一个英雄,而霍去病则是贯通丝绸之路的一把木楔。命运给予霍去病的恩惠或许要比卫青更多一些——卫青打开一个缺口,霍去病便能纵深一步,二者并没有难易的区分。在丝绸之路的辉煌中,他们就像三个孤独的勇士,一点一点撕开了黑暗的帷帐,让后人望见了光明。
这其实是一场没有目标,没有任务的持久战。后人大多认定汉武帝是为了彻底摧毁匈奴,为夺取丝绸之路控制权而专意筹谋的一次具有战略意义的攻伐,这无疑是马后炮式的历史倒推,史家们从霍去病所取得的辉煌战绩中演绎了河西之战的历史意义,然而,对当时的汉武帝而言,面对卫青留下的貌似胜利的“残局”,他对霍去病其实毫无把握。
当时的河西匈奴,休屠王部距离汉朝边境最近,地盘以武威为中心,占据着从兰州以西到焉支山以东的大片土地,浑邪王部则主要在张掖、酒泉一带,而右贤王部则在河西之北,三方形成鼎立之势,可相互照应。在匈奴人的印象中,汉军即使再有能耐,也不敢大部队纵深推进,他们的地盘,幾十年了,还没有哪一个汉军将领有如此胆量。他们熟悉自己的地盘,也对自己的力量满怀信心,他们断定,一旦进入茫茫戈壁,汉军必然是困兽之斗。
然而,当匈奴各部王侯还沉浸在漠南之战的悲痛和愤怒中,他们才刚刚与退到大漠深处的伊稚斜大单于取得联系,他们对未来还没有任何打算的时候,霍去病便率领百余骑兵从长安出发,翻越关山,于陇西集合精壮骑兵数万人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扑河西。
令休屠王没料到的是,这个年轻的娃娃仅用了六天时间,便从陇西过兰州、永登,翻越乌鞘岭,杀到他们家里了,他的五个小部落,被他们不费吹灰之力消灭了,该杀的杀,该降的降了。休屠王本人未及迎战,就仓惶逃进了焉支山深处,与浑邪王部会合。更大的震惊还在后面,霍去病并不是一个按照常理出牌的将军,他运兵的奇妙之处除了快,还在于反常理,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他没有想当然地在武威办酒会庆祝,而是舍弃了大量的给养物资,轻装上阵,继续西进一千余里,追上了休屠王和浑邪王两部主力,拉开了一场大战。
这一仗直杀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这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典型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但因为主角太过耀眼,他的光芒遮蔽了战斗本身的残酷。在那场厮杀中,太阳照耀着霍去病,他站在舞台上,气吞山河,一个人唱了一出大戏,万众瞩目,这使得那场战役在国人后来的想象中变得轻而易举,霍去病成了一个神话——他自己所标示的历史意义远比这场战役的历史意义更为深远。自此,霍去病成了后世中国军人不断模仿的对象,无法超越。
对霍去病最为尊崇和模仿最严重的人便是二十二年后的名将李陵,也就是李广之孙。他喜欢霍去病的一切,却时运不济,最后落得个兵败投降的下场,一世英名毁于一旦。李陵用他的不幸,造就了霍去病无法超越的魔障,反而使得霍去病在后世的民间想象中越发高大。
第一次河西之战,匈奴浑邪、休屠两王的噩梦才刚刚开始,但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霍去病的铁骑几乎贯穿整个河西走廊,横扫一切,他遇王杀王,遇官擒官,就连休屠王的祭天金人也被他缴获。
捷报一个接一个地传到未央宫,刘彻大喜,这是他没有料到的结局,他高兴得像孩子一样哇哇大叫,他赤足在后宫狂奔,他抱起卫子夫在地上打转……他不知道该怎样表达自己的得意与狂张。
事实上,霍去病的每一次推进,都在刘彻的极度关注之下,身处宫中的君王甚至比霍去病本人更紧张,霍去病就是他的影子,是另一个他,他不能让自己有任何差错。他给他最奢侈的后备给养,他要让他在远路上吃好,喝好,睡好,打好仗。但霍去病并不在意这些,他完全没有察觉到刘彻对他生活上的注重和照料,作为一个贵族王子,他的吃穿用度向来都是最好的,他从来都不为之担忧,他的心思全在打仗上,他其实连饿肚子也无所谓。睡到半夜就要行军,吃到一半就要打仗,这都是常有的事,所以,后人对霍去病在生活方面提出的奢靡质疑,诸如他自己肉吃不完,宁可扔了也不会赐给挨饿的士兵,这显然是一厢情愿的假想——霍去病倘若真的如此对待士兵,他怎么可能做到无坚不摧,真正的战场是一个团队的战场,如果没有万众一心,岂能有他扬名万世的辉煌。
是以,那个被后世传说的酒与泉的故事便不难想象:年轻的将军还沉浸在杀伐的快意中,他需要一碗酒来见证这一历史时刻,而战斗结束了,士兵们饿了,渴了,水是最紧缺的,但有人找到了一眼泉,士兵们争相取用,场面一下子显得有趣了,将军想喝酒,但士兵想喝水。霍去病的单纯品质这时候就显得可爱极了——也只有他,才能在大战之后将自己回归到孩子般的本性中来,一个人的庆祝太孤独,太乏味,所以,霍去病毫不犹豫地将御酒倒入泉中,与士兵同饮,霍去病的酒和大漠戈壁上的泉完美地结合了起来。
第一次河西之战完美收官,霍去病的个人才华展露无遗。这一年秋天,英明神武的汉武帝为了社稷大局又谋划了第二次河西之战,这一次战役,和书上说的一样,是有计划,有统筹的全面对匈奴作战,汉军兵分两路,卫青率领张骞、李广向北牵制匈奴左贤王主力,霍去病与公孙敖分领数万骑兵分别由北地、陇西出塞,再入河西。但有趣的是,张骞和公孙敖都中途迷路(两人战后被贬为庶民),霍去病不得不孤军深入敌境两千余里,迂回作战,从背后包抄浑邪王、休屠王军队,汉军大胜。随后,匈奴浑邪王和休屠王两部降汉,因休屠王临阵倒戈,浑邪王杀之,但人心不稳,霍去病率十余人深入浑邪王大营,稳定了局面,匈奴自此被彻底赶出了河西地带。大汉王朝获得了对河西走廊的话语权,通往西域之路自此畅通无阻。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春,汉武帝派遣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同时命霍去病、卫青再击匈奴,霍去病出兵代郡,深入漠北,致使“匈奴远遁,漠南再无王庭”。
“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匈奴人用他们的歌声来表达他们被逼无奈的苦楚,大汉子民也用同样的歌声来颂扬霍去病的丰功伟绩,自此,两大司马同掌大汉军政,为后世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