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外诗歌多文本阅读教学的比较策略

2018-01-30 09:43董亚辉
考试周刊 2017年85期
关键词:多文本阅读教学

摘 要:所谓“多文本阅读”就是把一组有着某种联系的文章根据一定原则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的阅读模式。多文本阅读教学,即是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多个相关文本,通过发现比较、求同析异、归纳概括等有效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得意而忘言,得鱼而忘荃”,建立“群”与“类”的观念,在阅读过程中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所以实际上,多文本阅读属于比较阅读。那么,在多文本阅读教学中,运用比较策略不失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教材外诗歌;多文本阅读;教学;比较策略

在诗歌多文本阅读教学中,运用比较策略可以使学生扩大自己的思想视野和情感感受的范围和深度,让古诗词教学洋溢出鲜活的魅力。在具体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进行比较阅读。

一、 同一意象,不同情感的比较

诗人把某种主题情感寄寓在某种(些)事物,这些事物就是意象。如高山沧海、大江长风等意象多寄托诗人的豪情壮志,斜阳残月、子规昏鸦、寒蝉落花等这类意象多抒发孤凄悲凉的感情,杨柳、兰舟、长亭、关山等这类意象多用于挥写离别之苦。对作为古诗中的情感载体——意象的解读,就成了诗词阅读的突破口。同一意象在不同的诗歌中往往由于作者的处境不同而所寄托的感情也不同。

再看下面两首同写木芙蓉的诗歌;

木芙蓉

吕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窗前木芙蓉

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问题: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吕本中的《木芙蓉》诗中首句交代木芙蓉生长环境位于小池南畔。第二句指出木芙蓉在深秋严霜时节怒放,以表现出它傲立严霜无惧无畏的品格。诗中后两句,诗人用“无言”“一生开落任东风”的桃李懦弱无奈,缺少骨气,和霜后“着意红”的木芙蓉铮铮傲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用两种花象征两种不同的品格,非常形象深刻。吕诗笔下的木芙蓉是任它风吹霜打,我自傲然无畏的形象。

范成大《窗前木芙蓉》中的木芙蓉面对寒霜,以孤小之姿仍努力开放,虽纤弱,但并未“愁红怨绿”。范诗笔下的木芙蓉是在孤苦凄冷的环境中的乐观坚强者形象。

二、 同一主题,不同内容手法的比较

古代诗歌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的鲜明主题情结,如山水田园、乡思、送别、边塞、咏物等,还有怀古咏史中的历史人物情结如:贾谊情结、王昭君情结等。在这些主题中又可分为渔夫归隐、悲秋伤春、月亮、漂泊、诗酒等情结。不同主题的诗有不同的风格和写法,如:送别诗缠绵宛转,田园诗恬淡宁谧,山水诗清新优美,边塞诗雄浑壮阔。同一主题在不同的诗歌中也会有不同的风格与手法。

如关于贾谊情结的两首诗歌的比较。

贾 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贾 生

王安石

一时谋议路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

爵位自高言尽废,古来何啻万公卿。

问题:这两首诗中贾谊这一形象有何不同?

这两首同题诗,皆以贾谊为歌咏对象,以古人写今世,但二者角度不同,手法相异。主要在于两位诗人的境遇和性格有别,他们见仁见智对同一人物的见解大相径庭,前者明扬实抑,借古讽今,笔法深刻含蓄,诗中贾谊是个才华卓绝却不能投帝王之好的怀才不遇的形象,意在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在借贾谊之酒,浇自己遭排挤、志难酬的胸中之块垒;后者褒贬分明,对比强烈,贾谊是个虽受帝王重用但因自高自大而言行尽废的形象。

如同为送别诗,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有“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比较,王勃的诗歌一洗送别诗中黯然销魂的情调,以积极向上的健康情感,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无伤感、凄怆之情,感情格调高昂,是送别诗中不同凡响之作。在表现手法上,如柳永《雨霖铃》词中的“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一句,表面写去路烟霭迷茫,道路修远,其实是要以此寄寓离愁之思,虚实结合寓情于景显得含蓄蕴藉。高适的《送董大》中,“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两句,直抒胸臆,鼓舞宽慰朋友,展现出诗人豪迈豁达的胸襟。

再如下面两首唐诗:

钓鱼湾

储光羲

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

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

日暮待情人,维舟绿杨岸。

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这两首诗都写了垂钓,但所用艺术技巧不同,具体表现在:储诗主要用了衬托表现手法、双关修辞手法来表情达意的。“杏花乱”“荷动”“鱼散”的小动反衬钓鱼湾的大静,而环境的静反衬垂钓男子内心动,“钓鱼”“杏花乱”等皆一语双关,深层意指人为情心乱,所有这些恰到好处地表现约会男子等待情人的内心焦急;胡诗主要采用白描手法表现垂钓小儿的天真可爱。初学垂钓的小儿怕说话声惊动鱼,对问路人遥相摆手,这一典型动作恰到好处地表现小儿的天真可爱。

三、 同一作者,不同作品的比较

“知人论世”是古诗词阅读鉴赏起着很大的作用,我们在阅读诗词作品时,应该了解作者的思想经历和所处时代背景等。诗人的创作固然离不开所处时代,但在相同历史背景下,诗人的不同境遇也会在诗歌中有不同的反映,这就是诗人的生平与境遇决定了诗歌的某种特殊主题。

女词人李清照可做典型例证。李清照的人生被“靖康之难”这个大的历史背景一分为二。“靖康之难”前,国家相对安定,词人生活幸福安定优雅,与丈夫赵明诚赌书泼茶,感情甚笃,其词作大多抒发闲愁相思之情,体现清丽、明快的特點。如《一剪梅》“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靖康之难”后,国破夫丧,其只得流寓南方,颠离漂泊,悲惨的遭遇的使她心境大变,这一时期作品也表现出了浓浓的哀愁和孤寂的心绪,风格也变得低沉和哀伤。《声声慢》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凄凄”几句便是李清照当时心境的折射。所以李清照的作品中既有闲适也有愁苦。

再看王勃的两首送别诗:

别薛华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别薛华》是一首含意隽永、别具一格、意境新颖的送别诗。它是以叙事直抒胸臆,写法上,诗歌不着意写惜别之情,而用感人的笔触,抒发了悲切的身世之感,使人感到这种别离是何等痛苦,更显出这对挚友的分手之难。诗中所蕴含的深邃而绵邈的情韵,堪称自出机杼。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一洗悲酸之态,意境开阔,音调爽朗,独标高格。

这两首诗相比,虽题材同为送别,而风格情调迥异,前后判若两人。这是由于作者在政治上屡遭挫折,未能摆脱个人的哀伤情绪所致。

在诗歌的多文本阅读教学时,能够指导学生知其人论其世,并且要明确作者不同人生处境作品的特点,会对学生诗歌学习有很大的作用。

总之,诗歌多文本阅读教学中,合理利用比较教学思维,找准文本内容、形式的比较点,求同求异。在比较中非常自然地突破教学难点,深化作品主旨,由此及彼,延伸知识,有利于学生自由驰骋思维,活跃思路,从而提高诗歌阅读的学习能力。

作者简介:

董亚辉,河南省漯河实验高级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多文本阅读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如何让高中生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试析多文本阅读教学提升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教学策略
儿童文学多文本阅读策略研究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多文本阅读之古诗教学策略浅谈
让多文本阅读成为学生写作的源泉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初中50米迎面接力跑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