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课改的浪潮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一直备受诟病。小学数学也是传统教学模式的重要阵地,“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依然随处可见。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学生则好似牵线木偶。为了改变这种现状,需要老师们能够正确认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学生以展现自我,自由发挥的机会。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就是新课改的浪潮中诞生的佼佼者。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有效实施;新课改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自身的认识越来越趋向于科学化、理性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教育的人性化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新课改的浪潮中,传统教育模式为人们所诟病。这种压制孩子天性,局限孩子思维的“填鸭式”教育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因此,在新课改的大力促使下,小组合作学习成为了主要的教学方法。
笔者在新课改实施之后,对大力推广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过一定的困惑。虽然小组合作教学在表面上看起来风光无限好——既能够体现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又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更重要的是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但是,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来探讨一下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有效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
一、 合理划分小组是有效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保障
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有效进行,首先要确保小组分配必须合理。只有这样,才能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
笔者最初为了小组交流方便,曾经采取过前后座合作的模式,但是收效甚微,几乎每个合作小组里都有一些显而易见的不和谐之处。尤其是教室后排座的同学,很难将精力集中在学习上,反而是利用座位的便利条件进行与学习无关的活动。之所以出现上述情况因为在排座过程中,一般是根据学生的高矮进行划分,简单粗暴。但是学习小组的划分,要细腻得多。合理的小组划分要考虑学生的数学水平、智力情况、数学接受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兴趣爱好等多方面因素。因此,想要合理划分小组,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 做好综合测评
在进行小组划分之前,教师要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综合水平,通过不同的测试来确定学生的特质,然后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划分。其中最通用的办法就是控制好每个小组内“好学生”和“学困生”的比例,使小组与小组之间的水平最大程度地平衡。
2. 合理安排组内人數
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教室的面积是有限的。因此要想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班级人数应该得到相应的控制,最好控制在50人以内,以便给小组合作留下充分的活动空间。其次,在小组分配的时候,也要注意小组人数的划分,每个小组的人数不应超过6人,否则会影响小组合作的学习效果。
3. 制定好管理机制
因为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因此在分组完成以后,教师要注意依据小组成员的不同情况明确小组成员的分工,使他们能够各司其职。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协调好小组内“好学生”和“学困生”的关系,建立奖惩机制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适度对“学困生”倾斜,激励他们勇敢表达自身的想法,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认识到自己在小组中的重要性。
二、 把握学习时机是有效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金钥匙”
小组合作学习的初衷,就是让小组内的成员优势互补,共同进步,以团结的力量解决学习过程中的各种障碍,最终让每位学生都能获得更多的知识,在最大程度上提升每位学生的综合能力。但是,小组合作并不是万能的,只有在恰当的教学内容下运用这一教学方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掌握好学习时机的“金钥匙”,就更容易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小组合作教学具有其特殊性,它倡导整个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这对于习惯“满堂灌”的教师来说,很容易在教学活动中混淆自身的角色,常常是以小组合作的模式进行传统教育的教学方法。
因此,教师首先要转变自身的观念和角色,因为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所以教师的引导作用不容忽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多种辅助性材料和教学工具对课堂教学进行指引。同时,要依据课堂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生理特点设置相关主题,促进学生更好地融入到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来。
三、 把握学生的求知欲
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是小组合作学习进行的最佳时机。充分调动其学习兴趣之后,教师就可以因势利导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这一过程中有两个时间点最为关键。
1. 学生思考出现障碍时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照顾“学困生”之外,还要注意调动“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要适当设置具有挑战性的题目。学生在自己独立思考无法解决时,自然而然会听取他人意见,通过小组合作进行解决。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能放任自流,而应该深入到小组内部,根据小组的不同情况加以个别指导。如果遇到小组合作也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就需要教师集中讲解,及时答疑解惑,加深学生对于所学内容的印象。
2. 学生在实践活动时
数学虽然是一种抽象科学,但它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对于小学生而来,数学的认知更多地依赖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教师要注意在数学课堂中引入不同的社会生活,让学生们更直观地感受学习数学的魅力和意义所在。而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们往往会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展开热烈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加深对于数学的认知,并且很多平时对数学难以提起兴趣的学生也会滔滔不绝,转变了对数学的看法,提升了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了自身的综合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想要有效地利用这种教学方法,就一定要做到循序渐进。信任自己的学生,给他们以充足的时间,让他们进行充分的思考,展开热烈的讨论,以自己的能力去沟通,以自己的思维去探索数学知识的奥妙所在。同时,数学教师也不能优哉游哉,而是要适时指导,随时引导,保证学生们的思维以数学知识为核心,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只有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小组合作学习才能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常开不败,硕果累累。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廖桂相,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德保县城关镇云山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