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课开展活动课教学的思考

2018-01-30 22:03黄晓嫦
考试周刊 2017年76期
关键词:职业道德与法律中职德育活动课

摘 要:“活动课教学”是指教师根据课程的需求以及学生从事某种活动的兴趣和动机为中心组织课堂,与学生一起在行动中完成某个特定任务,教师从中发挥协助作用,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主要特点就在于使学生自己动手“做”,重在脱离书本,亲身体验生活的现实,在有指导的自身行为中受到教育,收获学习。

关键词:中职德育;职业道德与法律;活动课

一、 什么是活动课教学

所谓“活动课教学”,是指教师根据课程的需求以及学生从事某种活动的兴趣和动机为中心组织课堂,与学生一起在行动中完成某个特定任务,教师从中发挥协助作用,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 该思想可以溯源到法国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家卢梭。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杜威发扬了这一思想。杜威的课程叫“经验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主要为儿童的基础教育服务。其特点就在于使学生自己动手“做”,重在脱离书本,亲身体验生活的现实,在有“指导”的自身行为中受到教育,收获学习。

活动课教学的思想与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观点不谋而合。他认为,在教学中必须重视

学生的活动和动作,仅坐听而没有活动的教学不是完整的学习,他反对“坐中学”,强调“做中学”。皮亚杰的教育理论充分显示出学生活动的重要性。

二、 目前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现状及活动课开展的现实意义

(一) 现状及问题

在现实的《职业道德与法律》(以下简称《德法》)课教学中依旧普遍存在着这些问题:

1. 教学方法缺乏灵活性,难以达成教学目标

《德法》课程中采用更多的还是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讨论等为主的案例比较、情境教学、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尽管在信息化手段被教育界广泛推崇、教师看起来与学生的互动更频繁的今天,也无非使课堂资源更丰富,如微信公众号及各种课堂APP,讨论的方式也更多样,如微信群、微博、学习平台中的讨论区等。但这些方式始终逃不开说教的魔咒。学生的热情燃烧起来了,课堂更加热闹了,知识目标也很愉快地完成了,但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和观念目标呢?还停留在别人的故事和经验里,还停留在语言交锋过后的迟钝甚至麻木里。

2. 傳统的考核与评价无法科学测量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

《德法》科考核评价依旧是沿用传统的期末卷面考核,偶尔兼顾作业、课堂表现、活动参

与情况等方式。这些的确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运用能力进行测评,但并不全面,也很难对学生在礼仪、道德、法律方面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等方面进行深入了解甚至是考评。

因此,在《德法》中实施活动课教学可以改变目前的教学现状,为有效地教学保驾护航。

(二) 现实意义

在中职《德法》中引入原本适用于儿童的活动课教学有其特殊的现实意义。

首先,这是教学内容的特殊需求。中职《德法》课的内容包括礼仪、道德、法律三大部分。比起其他德育课程,其内容的安排和设计充分显示出活动课开展的现实和可能性,表现在:礼仪部分,学生不仅要懂礼仪,更要在具体生活和职场中体现个人修养,展现职业的风采;道德部分,学生不仅应当学习道德,更应该践行道德的具体要求,使自己成为一个幸福的人;法律方面,学生不仅要知道法律的精神、要求和具体规定,最重要的是要做到如何守法、如何利用法律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再次,教学方法应与时俱进。说到方法,我们不得不回到德育课的宗旨和目的。德育课不仅是知识和道理的传播,更是对学生思想、人格的成长和促进。前者依赖课堂,后者却需要行动,教师必须要与学生一起行动,尤其是现在灵活开放的教学环境之下,传统方法显然不能满足现实。

三、 中职《德法》实施活动课教学的策略思考

在没有任何直接的理论依据的基础上,我结合多年的德育教学经验和《德法》课程的特点,对这门课程如何开展活动课教学作了如下的思考和探索。

(一) 教师课前应准备充分

活动课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振较为强烈的教学方式。因此,课前做好有效充分的准备决定了活动课开展的成败。

第一,学校应为课堂活动课的开展营造宽松、支持和协助的氛围。学校各部门尤其是德育处或者政教处应当尽可能为活动课的开展引导并适时为我们开拓各种有利的环境。此种支持和协助具体来说不仅应当表现为提供证明、批准、盖章、推荐等形式,还应该在日常工作中有目的地引导、创建友好合作平台。第二,德育教研组可以根据学校的具体教学要求讨论,为《德法》量身定做符合教学大纲、符合学情的校本教材。这不仅为活动课的具体开展指明了方向,也提供了科学成文的依据。第三,对班级学生进行异质分组。这需要教师在最快的时间里熟悉学生的情况并将他们分成固定的小组,每组选出组长或者代表,负责对课堂活动进行协助组织、沟通、汇报和总结等任务。

(二) 充分利用学校内部的资源和企业培训开展礼仪教学

1. 利用校内资源感受基础礼仪

学校内部的大环境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可以为活动课提供熟悉、便捷的场地。中职学校总体上都有着极为丰富、轻松、开放的校园文化。在《德法》课中,我们可以有效利用的资源有学生会、社团联合会、第二课堂选修课作品展、校园电视台、学校综合行政部门等。

综合校内各大资源,在学习第一单元《如何塑造良好形象》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同时或者分别参与到以上部门的活动中,例如参观学习学生会的日常,并协助完成学生会的各项工作,包括校园宿舍管理、食堂饮食监督和调查、教室卫生检查和评分、协助完成学校各部门工作的开展以及校内各类学生活动如黑板报的评比、志愿者活动、新生篮球赛、电商文化周等活动的组织;在选修课作品展中协助维护展览的秩序并解答师生的疑问等,使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在服务学校、服务同学的活动中体验实践礼仪的具体要求,感受礼仪的魅力,认识到个人礼仪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意义。endprint

2. 合理利用企业资源领略职场礼仪之美

在校外资源方面,以提供服务为主的行业企业无疑是《德法》第一单元第二部分职场礼仪活动课开展的最佳场地。可以利用的资源和采用的形式如:(1)餐饮企业,如麦当劳、肯德基等跨国企业经常对内部的员工举办礼仪方面的培训课程。学校与他们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关系,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职场素养。(2)学校周边的大型商场、酒店、健身会所等。通过让学生通过笔试、面试的方式挑选人员,再以兼职(钟点工)的方式利用周末或者每周五晚上,教师带队,直接参与到它们的服务中来,学习企业职场礼仪的要求和标准,并和企业内部员工一样,参与竞争评选来考核评价学生的表现,再把学生的情况反馈到课堂上来服务教学。

学生在企业实践中学习职场礼仪的规范,认识上得到启发,行动上做到自律,内心受到促进,也因而达成德育课知、情、信、意的目标培养。

(三) 通过社会调查和体验学习并践行道德

道德的内容是《德法》教学的难点。道德对学生而言并不陌生,关键是如何养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并用行动去践行。这个过程不因为课程结束而结束,它需要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去思考和努力。因此,关于道德的课程应该精准而深远。

关于道德的内涵和具体要求,社会调查是非常直观且震撼的手法。学生按计划,带着教师设计好的问题和形式,如问卷调查、模拟试验等以小组的形式走进社会:大街、马路、商场、广场、公园、住宅区等人流量较多的地方,都可以进行社会调查。学生将调查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讨论并得出结论。在真实的数据和客观的结论面前领悟道德的内涵和要求,激发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

关于职业道德的内容,我相信榜样的力量。摆脱以往课堂案例和故事的说教,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学生根据事先安排好的不同行业中广受赞誉的职业道德的楷模,让学生走近他们,访问、了解他们,并将他们的故事记录下来,请各个小组指派一位代表予以讲述,各小组之间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学习,在校园里号召学习。学生通过自身的发现,去感受职业道德的光彩和背后的艰辛,去体会人类灵魂的美好。

在如何践行道德方面,教师可以提前与学校的志愿者协会一起为学生安排好实践的场所,例如校内学生食堂、教师食堂、校园环境死角;校外场所如当地幼儿园、孤儿院、养老院、垃圾回收站、需要进行卫生清扫、水沟清理的所在街道等。活动完毕之后,到本学期课程结束之前,学生之间进行互为监督和评价,并将学生的故事和表现纳入期末的考核范围。

离开了以往的课堂,学生来到特定、现实的环境里看一看、做一做、学一学。道德课堂显得有声有色,有血有肉,有外在有灵魂。符合中职生的学习特点,也更加有利益教学目标的实现。

(四) 走进法庭和监狱,走近律师,学法守法

中职《德法》依据中职教育的目标和特点安排了三个单元的内容。目的是使学生对法律

能具备最基本的认识和素养。以往的法律课主要依靠的是课堂案例教学,一不小心就沦为“睡觉课”,学生无法感受现实的严酷、法律的威严和法治的意义。

学习第三单元的法治精神、宪法和程序法律时,教师通过课堂讲授理论和相关案例之后,带学生参加当地法院的法庭审判是最为理想的活动课方式。通过让各小组参加不同案件和不同法庭的审理,将问题和感受记录下来,反馈到课堂,并进行及时地比较和讨论,或者举行模拟法庭表演或辩论赛。如此一来,学生不仅掌握了基本法律的知识,也深深地感受到我国司法实践的具体形式,法治就在身边。

第四单元的一般违法和犯罪。以往学生更多地通过身边的案例大量地感受法律条文的“冷教育”,但如能让学生走进附近的看守所、青少年管教所、监狱等,看一看法律实施的一系列程序和制度,听一听工作人员关于违法和预防犯罪知识的讲解,尤其是其中的典型案例,那么我们的学生在活生生的法律面前将更加直观和客观地了解我国的法律,化解长久以来对法律的误解,提升法律的威严和制度感,自然而然也就能够自发地约束自身行为,达成德育教育的目的。

第五单元的民事和经济法律。这部分的内容繁杂但又与生活息息相关。如何使学生从内在消化它?专门从事民事纠纷的律师具有非常丰富的维权经验,请他们走进课堂,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互动,内容是关于生命、健康、隐私、名誉等人身权和财产维护等方面的内容,尤其是学生经常遇到的同学间、家庭成员间的矛盾、纠纷和消费行为产生的权利义务问题等。学生结合课本的理论和法律专业人士的解答,解决了他们的现实生活和学习问题。法律课是与自己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课程,真实、生动又有趣,学生将终身受益。

四、 反思和结语

尽管好处多多,但活动课程的局限性仍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活动课开展需要教师经常组织学生外出,很多学校因此不允许学生外出开展课堂,因为关系到学生人身、财產方面的安全是非常敏感的社会问题,甚至被认为它的风险大于教学本身所追求的价值。在这种可能是制度缺失带来的忧虑面前,德育活动课开展有些艰难。从这个角度而言,一个德育教师的力量是微弱的。这需要教师有极高和极强的教学热情,也需要整个德育教研团队携手设计规划,还需要学校作为强大的背景予以支持和配合,为活动课的开展牵线搭桥,争取更多的资源,更需要政府和社会的支持、理解和协助。

中职《德法》课中开展活动课教学,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增加了学生的行为和心理体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在“做”中“学”,学生作为主体在教学过程行动中的知、情、意、信、行发生变化,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关于礼仪、道德与法律知识很多是前人的经验和总结,自己如何在未来的生活中成为一个成功的人,守法的人,幸福的人才是真正的收获,这也正是德育课的重要功能所在。

参考文献:

[1] 焦洪昌,扈文华.职业道德与法律[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2] 皮亚杰,范祖珠.发生认识论[M].商务印书馆,1990.

[3] 李臣.活动课程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4] 詹敏玲,龙欢.“活动——发展”教学模式在中职德育课的构建[J].卫生职业教育,2009.

[5] 丁邦平,顾明远.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分离还是融合——兼论“学生本位课程”及其特征[J].教育研究,2002(10):31-35.

[6] 罗逸东.略论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J].教育科学研究,1997(6):13-16.

作者简介:黄晓嫦,福建省晋江市,福建晋江职业中专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职业道德与法律中职德育活动课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实践探索
活动课
职业中学《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改革的问题探究
论中职德育课教学中案例的选择与使用
提高中职德育管理实效性的探索与研究
案例教学法在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中的运用
让语文活动课“动”起来
高中生物活动课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