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问题教学法不是一个新兴的教学法,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种教学方法被尘封或被简化使用,没有起到其应有的教学效用。随着新课改的深入,问题教学法经重新挖掘整理,在新时期的课堂教学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教学优势日渐凸显。本文从高中语文教学实践的角度对这种教学法展开研究。
关键词:高中;语文;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被苏格拉底称作“精神助产术”,其应用原理是通过“问题”使学生陷入无法解答的困境,利用学生的“无知”感和问题的价值感激发学生求知欲,促使其主动获取学问。“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简而言之,这个教学方法就是以问题为载体,让学生在“问”与“解”的过程中激起自主学习的意愿。
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应用问题教学法之前,教师首先应对这种教学法的特点、优势及弱点进行综合把握,为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其效用打下基础。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遵循问题教学法的基本流程并依照其特定的实践规律才能真正发挥其最大的效用。
一、 教学流程的完整性
通常情况下,问题教学法需要完成“提问→探究→解答→巩固”这一流程,才能实现其教学目标。这一流程是与问题教学法的原理及学生的认知规律相一致的。
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高一,人教版),这首诗歌从文本上来说,高中学生理解没有太大难度,那么,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对诗歌精神内涵及行文手法的学习上。为了保证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之前,我安排学生对陶渊明的生平和时代背景进行课前准备。一开讲,我就向学生抛出了两个问题:1. “这首诗对田园生活的描绘所表达的情感是真实的,还是一种自嘲?2. 这首诗通过哪些文字的呼应来强化了作者归隐的真实情感?”然后,我直接请学生来尝试回答,通过这个即问即答来掌握学生的学情。几位学生的回答基本上可以找到诗文中前后呼应的句子“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但对作品情感的把握却不太准确。于是,我组织学生分组对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并引导他们结合陶渊明的生平,并与其他田园诗歌进行比较来研究,如,“一朝哭都市,泪尽归田亩”(元结《农臣怨》)。讨论之后,学生们的解答都能切中要旨了。最后,我给学生们留下了一个拓展的问题式作业,作为对这一篇诗歌的巩固练习:诗中的“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与《老子》的“邻国相望,雞犬之声相闻……”是同一种审美取向吗?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自主体味“鸡犬相闻”在隐居与治国两种不同需求下的区别,从而深化对陶渊明这个田园诗开宗者的理解。
上面的教学,就是一个完整的问题教学法应用过程。
二、 问题抛出的适时性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应用问题教学法时,教师应注意把握问题抛出的时机。在学生思维的关键节点、在学生急需启示开导的时候抛出问题,适时而教,可收到良好效果。
如,在教《我有一个梦想》(高一,人教版)这一课时,我先是带领学生通篇阅读文章,让大家反复朗读之后。我发现,大多学生已经对课文中的某些内容产生疑问了。这时,我没有对文章进行一点点讲解,而是利用学生心中刚刚产生的疑问提出问题让他们去讨论、研究解决。1. 为什么作者会说:“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会站立起来……”难道二战后的美国没有“站起来”?2. “我梦想有一天,幽谷上升,高山下降;坎坷曲折之路成坦途,圣光披露,满照人间”,“幽谷”“高山”和“圣光”,指的是什么?第一个问题,是对作者情感的探究,引导学生理解追求平等与爱国并不矛盾这一理念;第二个问题是让学生通过对文章的这种比拟手法的分析研究,体味演讲这种文体的语言感召力和魅力所在。在学生们讨论之后,我在学生代表回答问题的同时进行必要的点拨,学生们很容易就把握了这个文章的精神主旨和演讲的一些写作技法。
这两个问题的提出,是在学生产生了疑问的时候适时抛出的,学生兴趣度高,效果也比较好。
三、 问题设计的针对性
教师提出的问题要遵循“教”与“学”的实际需要,针对教学目的、教材内容和学生特征而进行设计。也就是说,问题要服务于教学需求,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并适应学生的学情。
如,《过秦论》(高二,人教版)这一篇文章。在设计这一课的引导问题时,我考虑了几个方案。一是:作者所要表述的秦的“过”是什么?想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文章的主旨,但发现这个问题有点简单了。学生完全可以通过文章的最后一句“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得到答案;二是:文章通过什么手法来论证自己的观点?我感觉这个问题有点难,如果是白话文,学生可能很容易找到答案,但对文言文来说,学生被文字牵扯了相当的精力,故而寻求答案会耽误一些时间。所以,我最终选择了“作者通过怎样的对比论说来表述观点的?”这一问题。这一问题,学生首先得到了一定的提示——“对比”,但又不能一眼望穿,只有经过对文章的仔细阅读理解才能找到答案:秦的兴与衰的对比,陈涉与六国的对比。
可以看出,教师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来设计问题,这样才能保证问题有效服务于教学。
总之,高中语文教师认识到,在实践中应用问题教学法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但绝不是给自己减轻工作量,而是通过这种教学法促进学生的探究与学习。而且,问题教学法的实践,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课堂掌控能力,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保证这种教学法的有效实践。
参考文献:
[1] 韩奇.高中语文问题设计艺术[J].中学教学参考,2016(34).
[2] 谢会利.浅议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问题教学法”[J].时代报告月刊,2012(11X).
作者简介:李希妍,福建省南安市国光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