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
摘要: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应互为补充,从而实现有机的融合。
【关键词】传统图书馆 数字化图书馆 有机融合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有人认为传统图书馆可以升级为数字化图书馆,也有人认为没有必要重新建立数字化图书馆。本文认为,虽然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手段难以满足时代的要求,图书馆建设已经进入数字化信息时代,但是由于图书馆的特殊性,目前应该在在传统图书馆的基础上,不断加强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而不是简单地用数字化图书馆替代传统图书馆的功能,从而实现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化图书馆的有机融合。
1 传统图书馆的历史地位与现实意义
在当今信息时代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一些传统文化设施面临的问题已经凸显出来。如何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继而融科技信息的优势实现快速发展,是人们无法回避的课题。随着数字化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图书馆在加快发展的同时,以纸质资料为代表的传统馆藏模式也受到了计算机通讯技术的挑战。可以想象,数字图书馆将成为未来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
对此,我们必须做出积极的应对,并对传统图书馆的历史沿革与现实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可以预见的是,传统文化不会因为科技的日益发达而失去她固有的魅力和历史的价值。
实践证明图书馆的转型与社会转型紧密相关,并因计算机与网络数字化技术的发展而开辟了新的途径。这些因素必然会促使图书馆的范式也发生全面转型。研究转型期图书馆的工作,诸如图书馆的科学定位、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政策、文献加工的机制与体制、服务理念、服务对象、服务方式以及图书馆管理等等,都离不开对上述社会转型和科技进步两大因素的探讨。
从历史角度看,我国图书馆的发展是在承载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与文化,经历了无数次变革才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的藏书楼、书院藏书等等都具有图书馆的功能,发挥着其应有的作用,只是其为少数人服务的定位、较弱的社会作用与影响力,成为显而易见的弊端。早在十九世纪,一些海外归来的有识之士相继发起了“新图书馆运动”,像戴志骞等人,对传统藏书楼的旧习进行公开抨击,希望像美国一样建成具有公共性质的群众图书馆。包括当时南京、武汉一些大学的老师也纷纷发表言论,支持公共图书馆的建立。为促使美国的庚子赔款的余额用来发展中国的图书馆事业,韦棣华女士在华盛顿奔走呼号,想尽一切办法让时任美国的图书馆协会主席鲍士伟博士来考察中国图书馆事业,进一步掀起了新图书馆运动的热潮。
图书馆运动的结果,是各地公共图书馆从无到有,以较快的速度得到普及;旧式的藏书楼逐步转变为向社会开放的新式图书馆;美国式的图书馆管理和服务理念得到流行;社会各阶层,包括政府官员、平民百姓、知识分子的图书馆意识有所加強图书馆研究得到重视,图书馆的社会地位也得到较大提高,使公共图书馆以较快的步伐踏入了社会。
“文革”时期,中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文化革命运动,图书文化事业遭到灾难性的洗劫,几十年间除了革命题材的书籍,大众读者很难找到好的文史哲、科普书籍,其他资料性的书籍几乎没有什么地方可以查阅。在中国结束那场十年浩劫后,中国各地的建设得到很大重视。并从根本上解决了资金、规划、藏书等一系列难题,在软件和硬件方面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相继出现了规模较大的图书馆以及数字图书馆。
当前面临的局面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何把图书馆的基础理论研究进行细化,制定出具有战略性前瞻性的规划,进一步拓展图书馆学的广度与深度,与现实社会结合,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新课题。
总之,作为传统图书馆的历史地位是不能忽视与动摇的,它所承载的文化文明与历史链条也是无法用现代化的科技信息所能割裂、替代的。无论从世界国家的现实情况看,还是从历史的觉得考察,传统图书馆的本身馆藏的价值就决定了它的不可取代性。比如历史上的竹简书、刻板书、包括许多具有文物价值的画像、雕刻等等资料,并没有因为现代纸质书籍的出现而失去其文明的光芒。在近几年来一些图书馆进行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些令人不可思议的现象,比如有的把传统图书馆的图书、资料进行清理后当废品卖掉了,使得一些珍贵的历史资料再也无法复原,单独从收藏的角度看,这种现代文明社会里发生的低级性的错误举措,非常让人不理解,实在令人痛心。
2 数字化图书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数字图书馆的特性,决定了传统图书馆必须与数字化图书馆进行科学的融合、借鉴、发展,完成根本性的转变。
但从目前数字化图书馆的现实情况看,我国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刚刚进入起步阶段,发展的速度与规模存在很大差异。社会综合性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社区图书馆等等,几乎都是各自为阵,缺乏数字化建设的标准和范本。有的图书馆只是从硬件上作了一些改进,购买了计算机,然后对馆藏资料目录进行了简单录入。有的图书馆由于从业人员的观念、年龄、素质等等原因,许多工作人员连计算机都不会操作,仍然使用传统办法对图书资料进行管理,最多就是利用计算机打印一下资料而己。
可以预见的是,迅速发展的信息网络已经深入到当今社会的方方面面,人们不再仅仅局限于简单模式的传统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已经越来越多地呈现在大家面前。包括正在开发的智能图书馆,很好地把传统图书馆的收藏、借阅与数字化、云计算、物联网有机结合,向人们展现出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图书馆的功能,无论是在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极大的方便了读者,满足了科研、学习、生活乃至各种管理的诉求。从目前进展的情况看,人们希望更多地把信息科技运用到图书管理的系统当中,并体现在为读者服务的细节中,让图书管理者与借阅者都有方便快捷的体验感,这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具体到图书管理,就是要从图书采购的源头进行设计,把图书信息采集加工、收藏上架、借阅等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高科技为介入为前提的信息链与物流链,从而把图书馆的建设推向一个更高的标准,并与智能社会的全面建设相匹配,更好地为读者服务。endprint
这也是世界发达国家图书情报系统,一直探索不断创新的课题。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首先是作为党政决策部门应该作为国策进行深入研究论证,确定大政方针,明确数字化管理、智能化发展目标、路径和具体任务。其次作为图书馆的管理者必须率先垂范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强学习各种科学知识,从旧的思维模式里面解放出来,充分发挥科技的力量最大化地传播知识,造福于人类。再者作为读者也有义务为智能图书馆的建设献言献策,在全社会形成大力发展数字化网络、建设智能图书馆的氛围,让大家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便利。比如在传统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的转换运用方面,信息的比较、分类、鉴别、检索、传递等等,智能图书馆的效率、准确率与传统人工相比其优劣是显而易见的。
作为图书馆的从业人员,必须适应当前信息化发展的需求,完成自身观念与知识的转变,为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化图书馆的融合,做出应有的贡献。
3 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化图书馆的有机融合
信息化时代的图书馆工作,必须抓住图书馆的固有特性,利用科技的新技术、新方式、新手段实现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化图书馆的交融,达到相互补充相互完善,实现更好地为社会服务的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未来的传统图书馆功能应该重点在藏、数字化图书馆重点再用,两者互为补充互为融合,为读者提供更加丰富便捷的各种服务。
由于科技的高度发达,地球村的概念深入人心,使得全球信息一体化成为可能。
(1)数字化图书馆的收藏在量级上,可以突破传统图书馆的各种局限性。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把各种文本、各种信息的无限集合变成可能;网络的互联互通已经突破了语言、民族的界限,让世界的所有人分享人类的各种文明与有用的信息,这在传统图书馆几乎是无法做到的。
(2)极大地满足了读者的各种需求,特别是在信息碎片化的时代,大家可以通过智能化的管理获得并共享各种信息,建立强大的数据库。这也使得原来视为孤本的图书、出版发行量少的期刊会突破原来的局限.能够更加广泛、快捷地让读者分享。不会出现一些资料图书一人借阅,其他人只能等候的现象。包括一些学者、教授的讲义,也会非常方便地提供给学习者。
(3)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人们如果不借助智能网络的功能进行有效地检索、分类、提煉,达到去伪存真、有效应用的目的,靠人工去完成几乎是不可能的。数字化图书馆的建立,也使得在图书收藏的空问上得到极大的释放。由于纸质图书在存放场地的硬件要求,包括温度、湿度等等,都会在图书的收藏保管等各个方而受到局限。试想一个拇指大小的芯片可以容纳多少纸质图书的内容?总之,随着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图书馆、图书馆学的发展变革己迫在眉睫。只有把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进行有机地融合,才有可能实现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化图书馆的有机融合。
我们相信,图书管理者首先应该是爱书者、读书者、思考者,也应该是传统图书馆与现代化数字图书馆有机融合、创新发展的先行者。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图书馆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热诚地为广大读者服务。
参考文献
[1]王知津,肖洪.网络信息组织对传统信息组织的借鉴[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3 (04).
[2]张建国,温世军.基于网络环境的图书馆工作重心转移[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3:16-19.
[3]童丽娜.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及思考[J].图书馆论坛,2003 (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