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崎+欧瑜
摘 要:在进行病理学的教学过程中运用循证医学的相关理论,能够使医学院的学生在病理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不断地提升,也能提升老师的教学质量以及培养学生们的综合素质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循证医学;病理学;应用效果
循证医学起源于19世纪,循证医学的概念为“审慎、明确以及明智地运用目前最优秀的一些对临床实验的相关经验给病患进行全面的治疗”。最好的对于临床的研究经验是对临床研究的相关文献,运用相关的一些病学的原理和相关的一些评价的准则,通过不断地思考和分析,获得最准确的相关理论依据,运用这些科学的理论依据对一些医疗单位的实践进行相关的指导,达到好的医学效果。
一、 循证医学理念在病理学教学中的意义
把循证医学理念教学方法运用在病理学的教学过程中能够把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向“以教材與参考资料并重、教师与学生互动并重,课堂讲授与课外学习并重”的教育体制的方向转变。能够使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提高,让学生们成为知识的主动接受者和主动学习者。
循证医学的理念和传统医学教育观念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循证医学理念它是把在临床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当成重点,找出一个正确的解决方法以及对相关的一些理论证据进行不断地分享,运用最科学合理的解决方式对相关的问题进行解决,它能够让医学专业的学生们有一个正确的医学观念,为他们以后的一些病理学的实践活动奠定基础。
二、 循证医学理念对学生和病理学老师提出思维革新要求
1. 学生要对理论知识进行更新,培养循证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在进行病理学的教学过程中,要树立一个正确的管理,同时也要培养一个好的创新思维的能力。在对相关的知识进行更新的时候,就要对自己的观念进行不断地调整,只有不断地对思维进行调整,才会产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方式,这一些也是循证医学理念所要具备的。人的思维能力的提高,是在人的大脑经过不断地观察、思考以及不断地实践来形成的。在进行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循证思维以及创新思维的发展。
2. 老师是推行循证医学教育的先行者
在进行病理学的教学过程中,老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在小学的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老师更是实行循证医学理念教育的先行者。因此就要把传统的教学理念进行不断地调整和变革,将循证医学理念运用到病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去,运用新的教学观念对学生们进行知识的传递,让他们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不断地提高。
三、 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实施循证医学理念
1. 对象与方法
(1)教学对象
例:对甘肃电大学院护理专业学生72人进行了抽取,把他们进行分组,其中实验组有37人,划分为7个小组;其中对照组有35人。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学生他们的相关年龄、性别以及接受知识的水平等各个方面都没有很大的差异,有一定的可比性。
(2)教学方法
实验组:运用循证医学理念进行教学,学生们是主体,用相应的问题作为切入点,采用对一些比较典型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和思考,激发学生们主动思考的能力,使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得到提高。步骤:①用泌尿系统疾病为例子实行相应的循证理念的教学体制。在上课之前向学生们展示关于“肾小球的疾病”病理变化的投影胶片,而且引导学生们依据相应的一些病变的特征提出相关的问题,比如病变的发生是什么疾病造成的?这一病变病理变化的过程是什么?这一病变的病理表现有什么?②依据所提出的相关问题,让学生们进行小组讨论,对相关的资料进行查阅,搜集能够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科学合理解释的准确依据。③把所搜集的相关的一些资料进行整合,然后再对照分析,找出真实可靠的最佳证据。④对学生们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对学生们已有的理论知识与相关的一些对相应的疾病进行正确的诊断的能力进行评价等等。
2. 结果
(1)测试成绩对比
在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期末考试成绩的比较中,实验组分别为:80.08±7.77、87.83±3.46,但对照组仅为:72.36±9.13、81.30±4.21,这样的对比可以看出循证医学理论的实践组优于传统的教学方式。
3. 讨论
随着医疗模式的不断转变,医学教育也在进行不断地调整和更新。循证医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论,它符合医学教育发展的需求,循证医学理念,重视对学生们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可以让学生们做到把新的医学研究证据和临床实践相统一,使医学的诊断水平不断地提升,能够有效地促进临床决策从经验到循证医学理论的科学发展。
(1)能够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与创新意识
循证医学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们能够在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中发现自身的不足、并不断地进行学习。在循证医学理念的培养下,学生们可以在实际的学习中根据相关的问题,根据病人实际病因,对相关的病理进行不断地查询,获得相应的证据并对问题进行解决,能够让学生们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和实践。这样的一个不断学习实践,总结经验的学习方式,在一个长时间的过程中,最后形成一个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好习惯。
(2)能够提高教师专业知识,促进自我完善
在病理学的教学过程中运用循证医学的教学理念对老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不仅要具备一个十分丰富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及优秀的教学观念,还应该根据自己所获得的一些最好的教学研究作为理论依据,根据老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相关的专业技术水平,还要对学生们学习兴趣进行考虑,制订出一套能够适合学生们的教学方案。虽然对老师来说有一定的压力,但是能够让老师们不断地学习、对一些专业知识与教学的观念进行不断地更新,促进老师们的自我完善。
参考文献:
[1]张鸣明,李幼平.循证医学的起源和基本概念[J].辽宁医学杂志,2015(5):225-227.
[2]柴大敏,陶仪声,马莉等.循证医学理念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1(1):42-45.
[3]王维山,史晨辉.在骨科临床教学中应用循证医学[J].医学教育探索,2014,(1):80-81.
[4]李玉林.病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
[5]杨克虎,田金徽,罗小峰等.医学研究生对循证医学的认知态度调查[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9,9(4):396-399.
作者简介:朱崎,欧瑜,湖南省永州市,湖南省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