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燕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脑卒中是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占脑卒中的20%左右,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其发病与高血压、高血脂、吸烟、血管退化等相关,早期的死亡率较高。虽然目前的治疗方案已较为成熟,但由于就诊的时间窗差异以及患者自身的体质、后期的康复锻炼等诸多因素[1],同时多数患者还会存在吞咽障碍,使其进食困难,同时也使得多数患者仍要遭受相关后遗症的干扰,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2]。同时由于该类患者多为老年人群,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也较多,子宫肌瘤在多数女性中均有存在,做为妇科中较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子宫肌瘤的发生于患者自身受激素、平滑肌损伤、生长因子及遗传易感性等因素的影响存在着较为密切的关系,该病在发病初期并不会对患者自身造成较大的影响,随着病情的发展继而会使患者出现下腹部疼痛甚至排尿困难等临床表现,加之患者合并脑卒中,更加重了患者的病情治疗的难度。本次研究中,给予脑卒中合并子宫肌瘤后吞咽障碍患者中药联合针刺配合中医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同时提高了其临床疗效,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认可,现报道如下。
该次研究对象均选择于2017年2月~2018年6月期间在我院就诊住院治疗的脑卒中合并子宫肌瘤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患者98例,按照就诊顺序分为(常规对症治疗护理组)对照组49例和(中药联合针刺配合中医护理组)观察组49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B超、CT/MRI等常规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均出现了下腹坠痛、月经量增多等临床表现,均符合我国相关部门制定的妇科良性肿瘤及心脑血管疾病诊断标准。对照组年龄28~53岁,平均(41.34±4.46)岁;观察组年龄29~53岁,平均(41.69±4.62)岁。所有患者治疗前均对其进行了详细询问及相关检查,均不存在精神类及恶性肿瘤等不能进行治疗的患者,本次研究结果两组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且签订了相关同意书,两组年龄等基本资料比较显示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对症治疗同时配合相应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口服中药,具体药物包括:当归10~12 g、桃仁5~8 g、陈皮8~10 g、红花8~10 g、人参3~5 g、炙甘草9~10 g等药物,用水煎服后,分早晚两次服用,每日1剂。同时配合相应的针刺治疗,穴位包括风池穴、百会穴等。而后给予中医护理,具体为:对患者的心理情绪进行疏导,个人的感觉舒适程度可显著影响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因此是护理过程中的重点内容,给予患者良好建议及治疗上的宣教以外,以既往恢复良好的案例为内容辅助患者排除存在的消极抑郁心理并且建立起治疗的信心。
采用VFSS评分量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吞咽功能进行评分比较,同时对其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
统计学结果显示两组吞咽功能量表评分治疗前相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统计学结果显示观察组吞咽功能量表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有差异(P<0.05);在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46例/93.87%、4 8 例/9 7.9 5%)优于对照组(4 2 例/8 5.7 1%、4 3 例/87.75%),组间比有差异(P<0.05)。
脑卒中合并子宫肌瘤在中老年人中较为多见,虽然两种疾病的治疗基本互相不影响,但是脑出血后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传统的西医激素疗法及其他神经营养对症治疗等一方面疗效并不显著,另一方面副作用较大,不利于患者的临床预后,同时多存在吞咽功能障碍[3]。本次研究中,给予脑卒中合并子宫肌瘤后吞咽障碍患者中药联合针刺配合中医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同时提高了其临床疗效,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认可,值得临床上应用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