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洪运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济宁 272037)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深入推进,全党全社会对文化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文化育人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近年来,济宁职业技术学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不断探索和创新文化育人模式,大力实施文化育人工程,走出了一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特色办学之路。
国外的高等职业教育非常重视学生素养的培育,强调素质与岗位技能的结合,如德国、澳大利亚提出了关键素质研究,英国提出了核心能力研究,美国劳工部提出了五种能力—资源支配、人际关系、信息获取、分析综合、多种技术及三种素质—技能、品德、思维的研究。正是欧美国家先进的职教理念和育人模式,促进了各国产业的腾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李克强总理强调“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原教育部领导鲁昕曾指出:“只有当这些身穿蓝色工作服的年轻一代下班后,穿上西服、系上领带去休闲,懂得欣赏名曲、名诗与名画了,才真正做到职业教育的脱胎换骨。”我国高职院校紧紧围绕育人文化“是什么”、文化育人“育什么”“做什么”“怎么做”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研究探讨,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主要是育人理念内涵和规格定位不清。部分高职院校只重技能教育,而轻视职业素养,忽视身心滋养与品格修养、漠视文化艺术涵养,满足于教给学生一技之长。学生综合素养偏差,使高职教育沦为“器械教育”。育人内容系统性、特色性不显,虽然部分高职院校已经觉醒并开始加强综合素养培育,但却满足于开展一些文体活动,缺乏育人理念与内容体系的深入研究和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产业文化有机融合的整体设计。
文化与教育是一个整体,文化是高校的灵魂,育人是高校的根本。高职院校要责无旁贷地开展好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工作,归根到底就是开展好文化育人工作。日前,教育部已经下发了《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意见》和《完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为高职院校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实施文化的育人担当,推动文化育人改革,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依据和遵循。
对接目标达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以“志道据德依仁游艺”思想为文化选取基点,按价值一致、内容互补、道器兼容原则,构建适合高职特点、彰显地域特色的“文化三融”内容体系。
1.着力心智培育,融合经典儒家文化
基于儒家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脉相承及济宁孔孟之乡、儒学原乡地域优势,确立其在文化育人中的根基地位。将儒学经典、圣贤故事等精炼化,形成家国情怀、社会关爱、人格修养等系列内容,转化为优质课程和教学资源,培育修齐治平、家国天下的道义担当,崇德向善、仁和敬信的仁义道德,刚健有为、和而不同的处世哲学,文明礼仪、儒风雅韵的生活理念,涵育君子人格,铺染品行底色。
2.着重匠心匠技,融通现代产业文化
基于产业文化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职教属性方面的不可或缺性,确立其在文化育人中的骨干地位。深挖各类产业、行业、企业文化要素,打造产教互融、校企共同的育人环境,融通专业课程及实践环节,全程实施学岗直通、现代学徒制等培养模式,修炼职业技能,锤炼工匠精神。
3.着意礼乐陶冶,融入地域非遗文化
基于非遗文化与民族技艺在文化认同和礼乐陶冶方面的独特价值、关联生活喜闻乐见特性及济宁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非遗”资源优势,确立其在文化育人中的拓展地位。政校行企联合,将非遗传承人及作品、技艺、精神传入校园,通过传承非遗技艺,创作非遗作品,开展线上线下非遗体验,培育礼乐素养,滋养生活品位。
实施“文化三进”,开辟文化育人路径,搭建文化育人平台、载体,形成全过程、全时域、全媒体文化育人效应。
1.文化进课程—全过程育人
基于文化育人视域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系统开发,重构培养目标、专业标准、课程体系,使文化育人全线贯通。开发《论语心读》等系列课程,分为儒学、产业、非遗三系列,为学生提供文化精品超市。开发《太极+体育》《鲁锦+服装设计》等文化浸入的公共基础课、专业课,使课课有文化、堂堂有养分。开发文化活动课,将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纳入学分制,使文化活动课程化组织、规范化管理。开发文明习养课,涵盖衣食住行等日常行为模块,以礼正心、以仪正行,养成良好文明习惯、文化修养。
2.文化进校园—全时域育人
建一线—仁和大道,悬挂《论语》经典名句;建两园—儒家文化园、产业文化园,布置儒家文化、企业文化雕塑、刻石;办三堂—孔子学堂、企业大讲堂、儒润讲堂,请名家名企讲优秀传统文化、现代产业文化;建四馆—非遗体验馆、尚能训练馆、身心素质操练馆、文体展演馆,六基地—孔子学院总部校内体验基地、孝德文化传承基地、省社科普及教育基地、校中厂等顶岗历练基地、传统文化虚拟体验基地、非遗研习基地,构筑软硬结合的环境文化。创建教室、寝室、餐厅、实训室、体育场馆、图书阅览室等各具特色的文明规范,育“六室文明”行为文化。打造人人成才、人人出彩的精神文化。形成处处有文化、时时讲文明的内隐式、浸润式环境育人体系。
3.文化进网络—全媒体育人
按照一体化设计、结构化课程、颗粒化资源思路,牵头国内院所行企,建成《儒家文化及孔孟之乡非遗传承与创新》省教学资源库、数字非遗馆。汇集音视频、动画、VR等全媒体技术,系统开发海量、共享、交互全媒体资源,建课程、微课等中心,开展资源检索、教学指导等服务项目,提供PC端、手机APP、VR体验等学习方式,支持十万人同时在线学习。建设《论语心读》等在线开放课程群,配套立体化教材。编制线上《中华传统节庆》等“微读本”、《文明行为日常习养》“随身册”。
深入探究体验教学论,学生主体、践行为用,校内外、线上下、知与行结合,实施三课堂联动、体验式育人。
1.课程主课堂引导认知体验
建设课程文化、素养课堂,使课堂不仅是知识、技能学习的场所,更成为认知体验、成长成才的舞台。如《论语心读》,教学内容整合为仁爱、孝悌等人生修养专题,教师从儒学经典章句导入,启智故事激发内心情感,案例分析引导互动研讨,品读体会引发深思醒悟,愤启悱发中认知经典、明理于心。再如,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汽车传动系统故障诊断与修复》,融通汽车服务“精实和信”行业文化,整理、整顿、清扫等“7S”管理文化,建实操型、交互型、合作型素养课堂,在认知体验、合作探究、教学相长中,激发职业兴趣,锤炼匠心匠技。
2.网络新课堂陶冶乐知体验
依托传统文化虚拟体验基地,开展经典诵读、实境礼仪、节日文化、戏曲文化等线上模拟体验。通过网络晋级、虚拟穿越、快乐体验,使学生生欢喜心、增亲近感,在视听、触摸、体感、跨越时空的角色装扮中掌握经典章句,享受音韵之美,达到修身、端行、润心、立德的教育效果。依托《儒家文化及孔孟之乡非遗传承与创新》省教学资源库、非遗数字博物馆,开发泛化、可重构的数字非遗资源,学生线上创作非遗作品,传承非遗技艺,体验非遗魅力。
3.实践大课堂躬行行知体验
以“六季”即入学季、常规教学季、实习实训季、假日季、节日季、就业季为主线,系统设计贯通三年的“六季百场”活动课程,纳入学分制,提供精品活动自助餐,学生兴趣任选、快乐体验,活动中陶冶情趣、体验中滋养心智。培育出学生竞相参与的《传统文化节庆》等特色活动课程,形成“五月的鲜花”、万名学子竞相参与的“演说论语”、一个都不能少的“宿舍文化节”等活动品牌。依托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开辟孔庙万仞宫墙、孔府贪壁图、曲阜书院村等现场教学点,组织游学,身临其境体验、感悟。通过国旗护卫队每天举行爱祖国、升国旗仪式等日常行知体验,志愿服务、暑期实践等社会践行体验,孝老爱亲、感恩回馈等生活躬行体验,衣食住行等日常习养体验,由感知到深知、真知,知行合一。
根据教育生态论,搭建“生态树型”文化育人成长模型。根植孔孟之乡文化厚土,以“品优技高有才艺”人才目标为果,“文化三进”载体为干、枝、叶,“文化三融”内容为阳光、雨露、大气,“三课堂”为四季轮回体验,专兼职教师为园丁,“三协同”机制为复合肥,构成“三融三进三课堂”文化育人生态系统。凸显出育人目标的完整性、育人文化的多样性、育人载体的立体性、育人模式的丰富性、育人机制的多元性、育人过程的开放性、育人效果的实践性七大特性,丰富发展了素质教育理论。
突破“课程化”这个文化育人制约瓶颈,力推育人文化的课程化开发、教学性转化,形成“四位一体”文化育人课程体系。文化专门课,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等文化通识必修课,《汽车文化与职业素养》等专业文化限选课,《楷木雕》等文化任选课,给学生精准特供+精品自助;文化浸入课,将文化元素浸入公共课、专业课,重订突出素养培育的课标、教案,使课课有文化、堂堂有养分;文化活动课,系统设计三年、六季、百场文化活动,社团化组织、课程化管理、全员性覆盖、常态化开展,次次有计划、有学分,生生有机会、能出彩;文明习养课,涵盖学习、生活、娱乐3模块、12项日常行为,计入习养学分,以礼正心、以仪正行。实现了文化育人的课程化、学分化、制度化。
创新出三梯度体验式教学模式。第一梯度浸润体验:一是文明校园润染文明言行;二是孔子学堂等文化讲座润育道德品行。第二梯度习得体验:一是课堂内教师愤启悱发,在导中学;二是非遗馆师傅口传身授,在习中学;三是“三孔四孟”现场体验,在游中学;四是网络虚拟遨游穿越,在乐中学。第三梯度实践体验:一是社团活动力行;二是社会实践践行;三是日常习养躬行。学生“看、听、游、说、写、思、做”并举,身心体验中,发文化力、增认同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为习。
通过实施该项目,可以帮助高职院校培育特色校园文化,形成特色校园文化品牌,使学生和教师素质得到提升,大学人文精神逐步形成,学生文化品格、教师文化品味、校园文化品质有效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