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 芳
(武汉市第九医院耳鼻喉科,湖北 武汉 430081)
中耳炎指中耳发炎,包括咽鼓管鼓室鼓窦及乳突气房全部或部分结构炎性病变,多发于儿童,中耳乳突炎指病变由中耳腔发展至乳突腔,有慢性单纯性中耳乳突炎、慢性骨疡性中耳乳突炎及胆脂瘤性中耳乳突炎三种,为帮助患者摆脱疾病困扰,医者多推荐其行中耳炎乳突根治术,以清除病灶、修复骨膜、重建听骨链,提高听力[1]。护理作为临床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有效改善患者就医期间的生活质量,护理干预模式作为常规护理的深化,旨在为患者提供多元化服务,以提高其就医舒适度和满意度[2]。本文就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模式对中耳炎乳突根治术患者的影响做如下分析,现资料如下。
从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前来我院行中耳炎乳突根治术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2例。所有入选患者均符合中耳炎诊断标准[3],排除肝肾功能不全、精神交流障碍及无法自行完成调查问卷者。研究组男22例,女20例;平均年龄(38.9±4.1)岁;平均病程(2.1±0.2)年。对照组男25例,女17例;平均年龄(39.5±4.2)岁;平均病程(2.2±0.4)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可用以对比分析。
对照组选常规护理模式,护士按规定、医嘱结合患者病情开展医疗服务,督促患者服药检查。
研究组选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模式,①患者入院之际为其介绍医院概况、医生临床经验,组织患者与医生沟通,消除疏离感,同时借助成功病例增强其信心。②为患者讲解疾病知识、手术流程、术后护理要点及常见高发问题,制作健康手册组织患者及家属进行学习,可于病房内张贴标识语,加大夜间巡查,减少不良事件,耐心倾听为患者答疑解惑,闲暇时间为其播放轻音乐,转移其注意力,缓解负面情绪。③术中严格无菌操作,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多给予其鼓励,告诉交接护士术后护理要点。④术后评估患者疼痛情况,根据其耐受性给予疼痛治疗,尽可能减少镇痛药物的使用,与家属沟通,告知其患者承受的心理和生理压力,以便其多给予患者支持,让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重拾信心积极应对病魔。⑤饮食以清淡、高纤维高蛋白质食物为主,忌辛辣油腻食物,组织患者适当锻炼,改善其机体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术后更换敷料时动作轻柔,每日早晚检查确保其清洁无污染。⑥患者出院后开展为期半年的追踪服务,借助移动网络为患者提供远程医学指导。
自制满意度(总分定为100分,91-100分即非常满意、76-90分满意、61-75分一般满意、0-60分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一般满意)和舒适度(生理、心理、环境、护患关系四个方面进行评估,分值为100分)调查量表,于治疗结束后组织患者进行自评。
本文涉及所有数据均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处理,用(±s )、(%)表示计量和计数资料,用t 和 对数据进行检验,分析组间差异,若P<0.05,即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为95.2%(40/42),非常满意11例、满意12例、一般满意17例、不满意2例;对照组81.0%(34/42),非常满意7例、满意9例、一般满意18例、不满意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086,P=0.043)。
干预后,研究组患者舒适度评分为(89.6±5.8)分明显优于对照组(76.4±4.9)分,组间数据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t=11.267,P=0.000)。
中耳炎作为常见耳疾之一,会对患者听力产生一定影响,严重时甚至会致聋或引发颅外/颅内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近年来,随着民众工作和生活压力加大,无规律的生活方式及日常清洁不到位致使中耳炎发病率逐年递增,当下该病呈年轻化趋势,给患者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临床医疗以药物与手术为主,手术治疗作为治疗中耳乳突炎最佳方法,其术后护理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及预后,常规护理工作仅关注患者病情恢复情况,忽视其心理状态,护理内容过于笼统,未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围手术期护理干预从患者的角度出发,护士秉承认真负责的态度,求真务实的作风,结合医生和患者的建议将护理内容规范化细致化,兼顾患者生理和心理需求,重视术后饮食干预及疼痛治疗,能提高手术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舒适度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中耳炎乳突根治术患者选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提高手术效果,减少医患冲突,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医护人员可根据常见高危问题制定护理方案,结合患者建议及其病情恢复情况适时调整,以便为患者提供个性化医疗服务,充分发挥家属的作用,不仅能弥补常规护理工作的不足,同时能让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提高治疗依从性。总之,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模式可改善中耳炎乳突根治术患者舒适度及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