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瑞如,谢世春*
(1.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手术室,江苏 扬州 225001;2.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信息处,江苏 扬州 225001)
多发骨折多有2个或2个以上部位骨折,常为高能量损伤导致[1],要早期尽量一次性手术多固定需手术的骨折[2]。我院于2017年04月08日实行1例L1骨折切开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右桡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右侧股骨干闭合复位内固定术,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56岁,因“外伤致腰部、右下肢及右上肢疼痛”入院,诊断为:1、L1爆裂性骨折2、右侧股骨干骨折3、右桡骨骨折,行L1骨折切开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右桡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右侧股骨干闭合复位内固定术。
调节手术间温度25℃,湿度50%;准备三套敷料包,准备好电动气压止血带、俯卧位体位垫、分体式棉被、高频电刀、吸引器、铅衣、骨科器械、骨蜡、电钻及抢救药品等吸引器和液体加温仪放置于患者静脉通道的同侧即左侧,电动止血带和电刀放置于病人头侧的右边,并为C臂机的操作留出空间;
由于该患者三处骨折进行同期手术,手术常规器械、专科器械及敷料较多。我们准备了三张手术清点记录单,与器械护士共同清点台上所有物品并逐项记录于手术清点记录单;术中增添的物品及时复述一次并确认,器械敷料不得带入或带出手术间。
(1)脂肪栓塞的预防:一旦发生要维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纠正低氧血症,改善微循环;采用冰帽等头部降温,降低脑代谢;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2)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深静脉血栓危险等级属于高危级。术中避免在下肢穿刺,由于患者右侧下肢骨折,我们将弹力绷带环形缠绕于患者的左侧下肢。
在术前调节室温25℃,消毒铺单后调节室温23℃;在摆好体位后,将患者左侧上肢、左侧下肢、肩用分体式棉被遮盖;消毒用37℃碘伏,术中冲洗用37℃温盐水,术中静脉输入的液体通过电子液体加温仪进行加温。避免低体温引起的各种并发症。
术中变换卧位时参与操作人员要保持步调一致,动作轻柔,即保持头、颈、背、下肢围绕同一个纵轴同时转动,避免发生颈椎、腰椎和关节损伤。全麻后肌肉松弛保护性反射作用大部分已消失或减弱,全身骨骼肌、心肌收缩力及血管舒缩功能被抑制,体内血液被体位改变所支配,如突然搬动患者,可引起急性循环虚脱而猝死[3]。
多发性骨折同期手术时间长,如果配合不当,容易发生压疮、灼伤患者,异物遗留体腔内,药物、血液输错等差错事故,要严格执行查对、清点等规章制度,有预见性地采取防范措施,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
近年来骨科内固定技术发展迅速,需加强对内固定器械知识的更新和熟练掌握,才能做到术前器械准备齐全、型号完整准确;要对各类骨折及内固定置入物的复位与固定原理具有充分了解与掌握后才可应对术中可能发生的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