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芳芳,吴美玲,沈雪凤*
(江苏省苏州市江苏盛泽医院普外科,江苏 苏州 215000)
乳腺癌为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育龄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较高[1]。乳腺自查具有简便易行、经济实惠、容易推广等优点,非常适合健康人群早期筛查乳腺疾病及乳腺保健;但非专业女性不易快速、正确掌握该方法等缺陷限制了其临床推广及应用。本文采取信封法对照研究图文资料宣教在乳腺自查中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样本量为2017年4月~7月我院门诊部分两癌普查人群为调查人群(400例),分为实验组(n=200)和对照组(n=200),实验组为图文资料宣教乳腺自查方法,对照组为文字资料宣教乳腺自查方法,入组标准:1、均质良好的健康适龄女性;2病历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已有肿块患者;2、乳腺手术史;3、有乳癌家族史。
本次调研由两名高年资护士参与,参考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自行设计调研表,调研表由三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为患者一般情况调研,经统计学分析,基线资料无差异(p>0.05);第二部分为评估标准,即乳腺视、触、挤三种自检方法;包括文字资料法及图文资料法,自检时间在洗澡时或睡觉前,月经结束后3~4天,绝经女性每月固定一日为自查日。第三部分为乳腺自检掌握量表,即为最终的评价指标。
调研者以信封法的形式准备400份调研资料;实验组(n=200)采用图文资料评估,对照组(n=200)采用文字资料评估,采取现场调研的形式,三部分内容由一位高年资护士负责解释说明,另一位高年资护士则负责现场填写调研表,完成后当场收回。
使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p>0.05则为没有统计学意义,检验水准取α=0.05。
实验组在宣教耗时、正确掌握率、乳腺疾患检出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实验组的敏感性(真阳性/200)和特异性(真阴性/200)均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表1 乳腺自检两种宣教方法的评价指标对比(s,n,%)
表1 乳腺自检两种宣教方法的评价指标对比(s,n,%)
备注:*:乳腺自查和钼靶(乳腺超声)检查均阳性;**:乳腺自查和钼靶(乳腺超声)检查均阴性;***:乳腺自查阳性,钼靶(乳腺超声)检查阴性;****:乳腺自查阴性,钼靶(乳腺超声)检查阳性。
评价指标 实验组 对照组 x2/t值 p值宣教耗时 81.36 21.89 121.06 21.29 t=-18.391 p=0.000正确掌握率 192(96) 175(87.5) x2=9.545 p=0.002真阳性人群* 55(27.5) 38(19) x2=4.049 p=0.044真阴性人群** 133(66.5) 110(55) x2=5.546 p=0.019假阳性人群*** 2(1) 30(15) x2=26.63 p=0.000假阴性人群**** 10(5) 22(11) x2=4.891 p=0.027
乳腺自查是一项方便、经济、无创的检查方法,对乳腺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有重要意义[2]。研究显示,学习过乳腺自查方法的女性进行自查的比例是没学习过女性的6.7倍[3]。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采用不同的宣教方法,最终乳腺疾患阳性检出率、宣教耗时以及正确掌握率均有所不同,而不足之处在于本研究样本量偏小。从宣教耗时的结果来看,由于社区妇女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小学及以下人群占了绝大多数,对这一类人群采用图文资料的宣教模式,可以让她们更直观的掌握乳腺自查方法,减少操作时间,最终提高乳腺疾患检出率。受试者一旦经器械检查确诊乳腺疾患的存在,我们则建议尽早进一步治疗,而对于最终结果为真阴性的群体,我们则建议不要放松警惕,继续定期自查。
综上所述,图文资料的宣教模式,可以更好地帮助女性早期发现乳腺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