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其平
(济南大学,山东 济南 250022)
网络社会的崛起和话语体系的转变,给人们的生活、交流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使人们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可以说人们每天都在流动的空间中进行交流,移动网络空间的存在方便了人们之间的沟通[1]。
网络社会从整体上来说是由网络行动者、网络互动、网络时空和网络场域四个部分构成,网络直播正式基于这四个主要的部分才得以发展起来。从微观上看这四个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是互相关联的,对网络直播进行分析就不得不对这四个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行区分。
首先是网络行动者,网络行动者是在网络时空如聊天室里和BBS上行动,以便获得网上认同的“人”,不过,这是一个抽象的虚拟人,是去掉了人口统计学一切特征的纯粹符号。但是网络行动者并不总是生活在网络里,它还有许多现实生活的问题需要处理。网络行动者不同于网络工作者:第一,网络行动者是在虚拟网络时空中行动的人,是网络时空的主体。网络工作者是利用网络工具办公或做研究工作的人,他们虽然也登陆上网,但是他们在网上所联系的都是现实生活的人而不是网络行动者。第二,网络行动者具有双重身份或双重自我,即网上的虚拟身份或自我和网下的真实身份或自我。而网络工作者则只具有一重身份或自我。第三,网络行动者有网上行为和网下行为之区别,而网络工作者的网上行为和网下行为则是一致的。第四,网络行动者因为虚拟和现实双重身份,无论在网上还是在网下,都会有身份混淆的困惑和麻烦,特别是需要角色转换的时候。而网络工作者则无“我是谁”之忧。第五,网络行动者的双重自我在网络时空中得到极端发展,长此以往,会使其陷入认知失调和人格分裂之中,往往分不清虚幻和真实,影响身心的健康协调发展。而网络工作者的身心则容易保持协调统一的状态[2]。
其次是网络时空,网络时空的存在是网络群体交流、沟通的载体,如果没有网络时空,网络互动便失去了其传播的途径。所谓的网络时空是网络行动者在其中行动的基本架构。在光速作用的前提下,网络时空的最大特点是消弭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处于世界上不同时区和不同地区的网络行动者,却可以处于同一个网络时空之中,只要他们处于相同的网络场域。正是这种零距离的网络时空,无限扩大和丰富了网络行动者的自我认同。更加速了网络互动的传播。
再次是网络场域,在网络社会中网络场域提供了一种与现实社会中所不同的场域,具体来说网络场域是由网络行动者创造和维持的即时网络互动情景。这是网络场域与社会空间场域最大的不同。网络场域具有主体性、即时性、现场性和情景性的特点。主体性,是指在同一个网络时空中行动的网络行动者;即时性,是指网络时空中的同时性;现场性,是指网络时空中的同场性;情景性,是指网络时空中的同受性。相同的网络行动者、相同的网络时间、相同的网络空间和相同的网络感受四个要素构成了网络场域[3]。这里的“相同”是在网络时空中的“相同”,抹杀了网络行动者生理的、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和感情的差别,只要它们在相同的网络时间里出现在同一个网络空间,并同时感受到它的客观存在就足够了。
最后是网络互动,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既有区别又有很多的共同点,在网络空间中不同的交流、竞争、合作等都是通过互动来完成的,在网络空间中只有通过互动才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节目、事件等。通俗地讲网络互动就是在网络空间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网络互动是网络行动者之间在网络时空中沟通和对话。网络互动是现实互动在虚拟空间的一种延伸,从内容上看,依然有模仿、合作、竞争、冲突、同化和调适几种类型。由于这些互动都发生在虚拟的网络时空里,它们往往呈现出与现实时空中互动类型不同的形式。
移动式网络终端的出现,各种社交软件的应用与普及,大大方便了青少年之间的交流,沟通,交流模式已经发生改变。网络空间是一个有时间有空间的虚拟社区,在这样一个既定的网络空间之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模式已经超越传统障碍的限制,利用手机等移动式网络终端上网已经成为青少年业余休闲的主要方式,呈现出随时化、随地化的特点。青少年对手机上网的交流的依赖程度也在不断的加深,青少年之间利用移动式网络终端可以不受地域,性别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微博、微信,腾讯QQ,以及陌陌等典型的社交系统软件深受青少年的喜爱,手机已经成为青少年日常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群体文化通常是指一个有着相似或者相近的人组成的群体中[4],人们在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方面表现出来的一致性,那么,青少年群体文化是怎样的,在移动网络终端上都进行哪些活动,青少年在网络空间下通过社交软件建立的朋友圈、社交圈、名称各异群圈扮演者怎样的社会角色,有着怎样的群体心理与群体性格。其性格与现实世界中的现实性格有着怎样的不同、是否存在着相互联系。这是本文进行研究的主要问题。
同龄群体,是指由一些年龄、兴趣、爱好、态度、价值观、社会地位等方面较为接近的人所组成的一种非正式初级群体[5]。同群体在青少年中普遍存在,他们交往频繁,时常聚集,彼此间有着很大的影响。同龄群体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尤其是在青少年时期,青少年网络空间同龄群体社交圈是指青少年之间通过网络社交软件等建立的属于自己的空间,而这一网络空间社交圈是建立在同龄群体基础之上的,现在各种社交软件在建立社交圈时都提供了相关的筛选功能。比如腾讯QQ就提供了相关的分类功能,兴趣、生活、运动、交友、玩乐、游戏、车友等方面的信息功能,不仅如此青少年还可以通过年龄条件来选择与自己年龄相近的“陌生人”组成社交圈,这样就组成了一个与现实社会中相同但又不同的网络社交同龄群体,可以说空间下的同龄群体社交圈是现实同龄群体社交圈的发展与完善,现实之中的青少年同龄群体往往只局限于青少年特定的生活地域,无非就是学校、家乡等地域环境,同时青少年之间的沟通交流也很少,只有面对面的交流,大规模的聚集交流显得非常少甚至几乎为零,而网络青少年同龄群体社交圈则完全突破这一限制,随时随地通过聊天就可以分享自己的位置。
美国精神分析学者伊莱亚斯·阿布加欧德在其著名的论著《你以为你是你,其实你不是你:网络人格如何逆袭你的真实人生》中形象的戏谑性的描述了网络人格,他说人类已经无法阻挡网络人格的反噬了!每一个人在登录网络的那一刻,就分裂为另一个连自己也摸不透的网络人格[6],就像DNA被重组了一样,人在虚拟世界中自我进化,逐渐成为你无法掌控的人格,甚至可能逆袭,反过来控制你的现实生活。人格是一个人受到其自身所处的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共同影响而在情感、心理等方面形成的具有个人特色的心身组织。
青少年在现实社会中的生活方式与在网络空间下的生活方式是不同的,在不同的社会中往往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或者同样一个社会角色在现实社会与网络空间下其个人的表现方式也是不同的。青少年通过在网络空间下通过社交软件不断扩展自己的社交圈,好友圈的数量与人数都成直线式的上升,这使得青少年的社会化更加的明显,现实生活中的路人甲乙丙丁,在网络空间中都成了“高富帅”和“白富美”。面对着让你心动的他(她),你只能说出寒暄的话语,而一旦在网上,连他(她)都惊叹于你如此的健谈和热情。调查显示,青少年更偏爱将自己生活中的心事通过社交圈与“陌生人”倾诉与分享。
社会群体是社会学的基本分析单位,青少年网络空间同龄群体社交圈有自己的群体文化,青少年是处于生命历程发展阶段中的一个阶段,其社会化过程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再社会化中对自我的认识还处于不成熟阶段,由于自己主动或者被动接收到的信息差异会带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不同,就会形成不一样的特征,这就形成了不一样的群体文化。
在各种不同分类的社交圈中,每个人都有着自己在这期社交圈中的位置,像群主,管理员、经理等,而这种网络关系在一些大型的游戏网络圈中就更加明显,谁负责什么都有明确的“圈内”规则。有着持续的相互交往,可以说由于网络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这种持续的相互交往在一网络空间中表现的尤为明显。调查显示,在一天当中青少年使用社交网络软件进行文字、语音、视频交流的从来不会间断,这种零碎,闲杂的时间都被用来在社交圈中交流,或者基于某项社会热点,或者基于圈内某个成员的某一句话进行讨论,更多的是闲聊八卦。
青少年网络空间同龄群体社交圈都是基于某一兴趣爱好价值观念等聚合在一起的青少年,他们在生活等方面能够聊得来,在圈内的交往过程中,都会遵循圈内的一些规范,社交群内的规范,通常以群内公告的形式进行通知,比如不准成员发广告等;且对于某一项事件在意识方面都能达到相近或着相同的认识。遵从这些规范和公告,就会受到大家的欢迎和赞赏,否则就会让大家感到讨厌雨痛恶。网络空间下青少年同龄群体能给“圈内”成员带来归属感与认同感,强化了青少年之间的网络关系。
通常我们所说的代沟是发生在相邻的两代人之间的,或者发生在隔代之间的,这种代沟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但是随着移动式网络终端的发展,同龄青少年之间也产生了“代沟”现象。随着个人在网络空间接触的信息与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以及自身意识的加强,青少年的同质性逐渐减弱,而其异质性则明显加强,这就造成青少年这一群体的自然年龄,心理年龄与现实生活世界中的实际年龄脱节。在网络空间下我们经常看到很多青少年以比实际年龄大的条件发表相关言论,花更多的时间在网络空间的社交软件上,在现实中与真正的同龄群体交流的时间却很少,同时不同社交网络信息的差异性更会带来价值观上的差异。
移动式网络终端的出现切切实实的改变着正处于社会化过程中的青少年,使得青少年有了自主选择的交友空间,使青少年的社会化进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网络空间下,摆脱传统的时间与空间的束缚,青少年可以在任何时间与地点进行网上活动,这样的方式也使得青少年提前接受很多社会化的技能,社会化过程明显缩短,在网络空间下其群体文化有着他们自己的归属感与认同感,网络空间下的网络人格与青少年的现实人格有着很大的差异,青少年处在虚拟空间建立的社会关系之中在其建立的群体之中彰显自我的个性。
参考文献:
[1]谢玉进.网络趣缘群体与青少年发展[J].中国青年研究,2006,(07):60.
[2]李芹.社会学概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
[3]伊莱亚斯·阿布加欧德.你以为你是你,其实你不是你:网络人格如何逆袭你的真实人生[M].海南:南海出版公司,2013.
[4]王慧,丁文炜.移动互联网时代青少年社交网络文化特征研究[J].2015,(12):12.
[5]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4年中国社交类应用用户行为研究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2014.
[6]田丹.网络媒体与青少年社会化[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