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理实一体化已成为职业院校专业课程的一种常见教学模式,其强调理论与实践的交替进行以期能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有效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但在市场营销专业中,教师却往往不能很好地把握,致使教学效果的提高并不明显。而合理的信息化教学手段使用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本文通过对比实验分析,对信息化教学手段在高职营销专业理实一体化课程中的应用提出了一些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 高职 市场营销 理实一体化
【基金项目】本论文属于学校课题《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理实一体化建设研究》成果,项目基金号:JY2017-21。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9-0245-02
目前,在大部分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均采取了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市场营销作为21世纪的实用型热门专业,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在专业课程讲授过程中很适合采取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但是通过笔者的随堂听课及对授课教师、所授班级学生的深度访谈,却发现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存在着理实时间分配不合理、学生学习兴趣寡淡、师生均认为教学效果与普通课程并无明显区别等问题。有鉴于此,笔者基于翻转课堂教学理念,优选适当的信息化教学手段,通过在两个年级营销专业学生中的分阶段实验及效果对比分析,提出以下观点:
一、应用教学资源库完成课前基础知识储备。
理实一体化教学未能达到预期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很多教师不能很好地分配“理”与“实”的时间,觉得在课堂上什么内容都重要都该讲,故实践的环节只能在课后完成,学生因此得不到有效指导与监控。而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倡导知识的获取在课前,知识的内化在课内。尤其对于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来说,更适合于此,因为营销的很多知识不需要推理过程,学生是可以看懂的。当然,为了达到学习目标,课前的学习不应该是盲目的,因此教师可以应用课程教学资源库,以微课形式讲解基础概念与原理,伴随课前基础知识的学习,布置一个需要学生实践的小任务,一方面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感性认识,一方面任务完成情况也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
二、课堂教学内容应在全面的基础上突破重难点。
课堂上的时间虽然有限,但为了使学生能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故不应仅讲授若干个重难点而将知识割裂的过分破碎,或者说应该在讲授重难点的过程中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当然,这也不是要求讲解过程一定要层层推进,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形式来实现全面基础上的重难点突破。如使用一个完整的案例串联所有知识点,或利用思维导图展示整体知识之间的关系,或每次课都进行条例清晰的课堂小结。
三、利用视频或热点案例提高课堂教学氛围。
根据笔者多次的实验对比分析,要想提高课堂氛围,有两种手段是最有效的:视频与热点案例,这也是学生记忆最深刻的内容。因此,在课程导入、重难点讲授、学科前沿知识介绍等环节中我们都可以借助这两种手段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课业任务应有机分解,分步骤安排布置。
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可以与完成营销策划案或创业计划案相结合,也可以在环节上分布在课前、课中、课后三大环节。不论哪种形式,教师都应在充分研究分析学生学情、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分解课业任务,切忌将所有资源或任务一股脑儿地在第一次课抛给学生,这不仅会给学生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迫使学生仅追求任务完成数量而忽视质量,更重要的是使教师无法逐步逐层地对学生学习进行有效引导与指导。
五、应用教学平台及时进行任务考核及反馈互动。
考核的重要性在于既是对学习效果的检测,更能有效引导学习方向,因此,一门课程如何考核、考核內容有哪些至关重要。同时,考核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故针对一门边学边练、以任务驱动的理实一体化课程更应该及时将每一个任务的考核结果反馈给学生,既提高学生对任务的重视程度又可以使学生及时查缺补漏,而这么大的工作量利用教学平台即可有效完成,目前市面上比较流行的一些教学平台如蓝墨云班课、长风网等基本都能实现。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的信息化教学手段越来越多,但究竟哪些适用于课程确实需要教师仔细甄别选用,切忌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同时在接触新手段的同时也应该不要忽视传统的教学手段,如PPT、板书等,很多情况下也许更实用。
参考文献:
[1]邹良栋.高职教育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实施.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5
[2]宋钊.高职理实一体化课堂教学操作层面若干问题的实践与思考.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年第35期
作者简介:
王瑛(1985.2-),女,汉族,甘肃省兰州市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工商管理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