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多举措助力精准扶贫的探究

2018-01-29 10:24曾雄兵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49期
关键词:职业学校精准扶贫

【摘要】职业学校坚持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就业为导向,既注重精准传道授业解惑,又注重精准就业创业培训。能够很好地发挥助力精准扶贫的优势,让受教育者掌握一技之长,有更好的出路。尤其对于贫困家庭来说,一人掌握一门技术,就有希望实现脱贫致富,彰显了职业教育在扶贫攻坚战中的作用。

【关键词】职业学校 多举措 精准扶贫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立项课题XJK016AZXX013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9-0032-01

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支持农村贫困家庭子女接受职业教育,增强脱贫致富的能力,看中职学校如何助力。

一、授人鱼更要授以渔之精准授业

根据精准扶贫的需求,精选专业。2016年春,选定了电子技术应用、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2个省级特色专业作为精准扶贫培训专业。2016年秋以来,根据贫困生的意愿安排在学校不同专业学习,更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为了提高贫困生的输出质量,成立由企业的技术骨干参加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定期召开研讨会,指导学校精准开设课程,结合实际编写校本教材,并制订科学严谨的教学计划。挑选教学水平高、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任教,确保教学质量, 学生职业能力得到了提升,技能水平得到了提高。

二、既扶智也要扶起志之精准传道

现实中,确实存在勤者不能富,贫者等要靠的现象,扶贫真正需要智慧。精准扶贫家庭的学生陷在贫穷里,不是他们的过错,可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地把钱物给他们,让他们以为贫穷可以成为不劳而获的谋生手段就错了。为此,学校通过班会、专题讲座、励志视频、家校联动等方式,将励志教育贯穿扶贫教育的全过程,使贫困生树立人穷志不短,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雄心。当然不能光喊口号,而更加注重对贫困生们灌输,要想体面的生活,必须要有稳定职业的理念。让他们明白职业是收获劳动果实的土壤,是劳动者获取报酬的岗位。

三、只输血不如能造血之精准解惑

学校不收取贫困生任何费用,免费提供食宿、床上用品、洗漱用品、学习用品、实习工具、实习耗材,报销他们每学期往返学校的交通费等,这种输血式資助让贫困生学习有保障,从而愿学、乐学。通过主题班会指导他们分析各自家庭贫困的原因,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还针对性地为他们编写了公开出版的《就业指导》教材,让贫困生认识就业、选择就业、适应就业。同时,为了让他们转变观念,激发他们的创业意识,掌握创业技能,学校还邀请了知名的创业导师团队,为贫困生开展创业培训,着重对他们的创业意识、市场评估、制定利润计划等方面进行培训。

四、成合力校企共育人之精准模式

学校坚持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大开阔了贫困学生的视野。用“做中教”“做中学”教学模式,补上了这些来自大山深处的贫困生学习基础差的短板。用“工学交替”的学习模式,改变了贫困学子们的思想理念,提升了他们的职业素养。为此,学校积极探索人才培养与产业对接、与岗位对接、与职业能力需求对接的方法和途径。安排贫困生到企业进行为期两个月的教学实习,这不仅让他们学到了直观的专业知识,也丰富了他们的社会知识和企业文化知识,增加了他们的经济收入。

五、扶上马还要陪一程之精准就业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不仅是职业学校的目标,更是实现教育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为此,学校与本市工业园区的多家企业共建了校外实习与就业一体化基地,利用基地的条件培养贫困生职业素质、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政府的主导下,每年举办一次大型的就业签约活动,贫困学生均可与企业签定就业协议。由于贫困生在多个企业参加了跟岗实习,既学到了技术,又熟悉了企业的环境和生产流程,企业则通过实习工作了解了贫困生的技术和能力。学生与企业之间双向选择,他们可以选择自已心怡的企业,挑选自已满意的就业岗位,实现了政府、学校、企业、贫困家庭、贫困生“五赢”。

为强化贫困生的就业稳定性与持久性,巩固精准扶贫成果,防止返贫现象发生。学校制定了贫困生就业管理制度,按每30个人安排一位工作认真负责、协调能力强的老师驻企业,跟踪管理一学期,要求掌握学生的生产生活和思想动态,了解学生的工作环境、工资待遇和及时为学生维权。由于有学校的保驾护航,学生们的工作热情高,工资待遇高,就业稳定率高,为他们的家庭走出贫穷,尽快脱贫致富,加注助推剂。

参考文献:

[1]朱爱国,李宁.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策略探究[J].职教论坛.2016年01期

[2]张鸿翔.职业教育助力精准扶贫的样板工程[N].中国教育报.2018年6月13日

作者简介:

曾雄兵(1972.12-),男,湖南郴州人,汉族,本科,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信息技术和校企合作。

猜你喜欢
职业学校精准扶贫
关于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改革及教学方法探讨
谈职高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以学生为主体的职校班主任工作
让管理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