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存在的主要意义就是重点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和综合信息素养,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主要对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之后再对信息技术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展开详细阐述。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信息技术;应用分析
所谓信息技术主要就是指现代通信技术与电子计算机技术的有效结合,进而有利于实现信息数据的传递、存储及处理等功能的一種技术总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就成为了目前重点关注的问题,需要教师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实现课堂教学的多样化,进而充分展现出课堂教学的魅力所在。
一、 现阶段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
(一) 学生基础水平参差不齐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属于高职院校网络教育的一门公共课程,夹在计算机专业和非计算机专业中间的一门以计算机技术基础应用为主的入门学科,通常都是在高职院校的第一学期或是第二学期设立,而教学主要对象的一年级学生却因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各不相同,导致学生对于计算机的实际掌握有所差距,如部分学生在入学之前就已经充分掌握了计算机方面的基础技能,而部分学生甚至没有接触到电脑,更不用说这门学科的学习了,将上述两种现象的学生放置在同一环境下学习,必定会对课堂教学进度带来一定影响,特别是对较为年轻的教师来说,其从业时间较短,尚且不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因而若想有效掌握课堂教学进度是非常困难的。
(二)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环境受到制约
通常在高职院校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时,大多数都是在机房环境下展开的,其中硬件的合理配置和实际教学有效结合对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是极其有利的。然而由于高职院校的大多数学生自控能力较差,因而在机房环境下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学习会使其控制不住自己进行网络聊天或是玩游戏,进而大大增加了教师有效管理课程的难度。
二、 信息技术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一) 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创新教案设计
基于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对学生课堂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来说是非常有利的,如教师可以课前为学生安排一些学习任务,进而逐渐培养其养成良好的信息资料收集、整理及处理的能力,并且还能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而教师存在的最大作用就是学会采取各种先进新颖的方式方法来进行教学计划和任务的设置,进而促使知识技能向职业技能培养方向过渡,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计算机基础模块教学时,在引导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有效学习和利用时,可以以完成任务的形式展开,如进行一台PC的购置,前期主要工作就是负责设计、调查及分析等,之后再将网络搜索、资料编写及市场调查等工作内容通过项目中的一个个子任务完成,最后在所有学生都能拿出属于自己的作品时,就代表着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得到了提高。
(二) 通过信息技术应用能有效评估课堂教学效果
一般来说,课堂教学效果如何是教学的最终目标,而教学评估则是将学生作为评估主体,对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进行综合性的考查。根据目前情况来看,信息技术手段的合理应用是指项目从设计、发布到具体布置都是依靠机器设备完成的,而教师在具体教学时也可以通过网络教学环境的演练,来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进而能够很好的控制课堂教学进度。例如:在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极域电子教室相关内容时,主要是通过视频管理和电子签到等形式来将学生的实际状态有效控制,通过这种方法不但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学生作品的上交还要使用到网络平台管理工具,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教与学的有效互动,其中包括微信、QQ及电子邮件等手段,极大的丰富了教学形式。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成立一个微信平台,将班级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定期将小组的作业、测试及演讲等内容上传,这样一来不但能增强学生的成就感,还能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三、 结束语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的合理化应用不但能有效提高教师的总体教学水平,实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还能培养学生逐渐掌握信息技术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水平。但从目前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情况来看,仍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需要教师及时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将其解决,实现课堂的多样化发展,从而全面促进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方鹏.探析信息技术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5,21(3):50-51,100.
[2]孙授卿,吴永琢.浅谈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与学生计算机应用技能的培养[J].电子制作,2015(9):106-106.
[3]李晓霞.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有效教学”策略与方法的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12):2785-2787,2791.
作者简介:
孙炜路,沈阳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学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