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语是一门基础类的语言性学科,目前在我国已经全面的开展学习英语的教育。大多数孩子在幼儿园开始就进行英语的学习,有些地区的英语教学培养方案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的,这也就意味着英语的学习在我国的教学培养目标上是十分重要的。目前,可以知道的有效英语学习方法就是朗读学习法。本文就小学的英语学习中朗读学习法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朗读;办法
一、 英语朗读的意义
1. 为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英语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语言类的学习往往都是十分困难的,同时,英语又逐渐地深入到我们的生活之中,所以学好英语在未来必将是一个大的趋势。就拿我们学习母语来说,最开始我们一定是先学会听,然后进行读和写,所以学英语也必须经历这样的过程。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朗读的练习很大的程度上直接决定了英语学习的质量,因为经过大量的朗读练习,英语的口语水平就将有所提升,从而对单词的发音就会更加的准确,这样就会更好地了解英语知识。所以,英语朗读的学习将会很好地为学生学好英语打下非常好的基础。
2. 增强知识的记忆
理论的学习虽然可以系统的学习知识,但是这样的学习就很容易导致知识被忘记。因为这样的学习方式是枯燥的、單一的,所以很容易产生遗忘现象。在进行朗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加深刻的对知识进行记忆,因为这种记忆方式可以直接将信息传递到相关记忆区域,从而很好的帮助学生进行记忆。例如可以这样,在上课之前,教师要求学生A进行课文的朗读,然后教师要求学生上黑板上将所朗读的内容的知识书写在黑板上,教师再进行细致的讲解。由以上例子可以看出,朗读这一学习方法就会很好的加强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3. 矫正英语学习的思维
目前,许多学生的英语学习思维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些问题。因为有些地区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对英语的教学并不是非常的看重,所以就会直接的导致学生在进行学习时就会出现问题,甚至会出现使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失去兴趣的严重后果。小学生由于自身的特点,都对新事物有着较高的学习兴趣,所以应该在开始的时候就大力的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思维,为日后的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 关于加强朗读联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建议
1. 丰富教学内容
为了增加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教师应该积极地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采取更多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在课堂上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英语学习的激情,要求学生对课本上的角色进行扮演并进行朗读,使学生充分的融入到角色当中,深入的了解课堂的学习内容,最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学习英语。另外,教师应该认识到学生的心理特点,根据学生们上课的表现来对学习内容进行改变。例如,教师可以这样来丰富课堂内容。让学生A扮演书中的一个角色然后学生B扮演另外一个角色,然后让学生在教室前进行表演,学生A说“Hello!What are you doing?”学生B一边玩着篮球一边说“I am playing basketball.”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的学习内容,还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在教师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由于教学需要各种方面的知识,所以教学资源也分为课上教学资源和课外教学资源。为了增强课堂上学习的趣味性以及丰富课堂内容,教师应该合理的安排相应的教学资源来帮助学生学习。因为很多小学生对一件事物的好奇心往往都是一会,过一会就会失去兴趣同时还会使学生的注意力偏移。所以,教师应该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并采取朗读教学的方法使学生喜欢上英语这一门学科。
3. 活跃课堂的学习氛围
目前我国的课堂氛围大多数都是非常不乐观的,尤其是在小学的语言类教学的课堂上,这种现象尤为严重。因为有许多学生害怕在课堂上进行发言。还有的教师一直都是一种非常严厉的表情,所以课堂上往往都是教师一个人在讲解知识,没有与学生达成互动。另外还受到自身的影响,学生对自己发音缺乏信心,所以课堂的氛围就将很难的活跃起来,严重的影响学生的英语学习。所以教师应该积极地与学生进行互动,加强学生的朗读能力,给予学生信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朗读环境,使课堂的学习氛围更加浓厚,同时使气氛更加活跃,从而在根本上达到帮助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
三、 朗读教学的方法
1. 营造良好的朗读环境
良好的朗读环境是练好朗读技巧的基本。许多学校目前缺少的并不是朗读教学而是朗读环境,学生没有一个良好的环境进行朗读的练习,从而严重地影响了学生朗读水平的发挥。所以教师应该积极地采取合理的措施,可以在课堂上采取多媒体教学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进行朗读练习,从而缓解学生缺少良好的朗读环境的问题。
2. 教师进行正确的示范
教师是学生知识的来源,所以教师的教学水平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水平。教师应该不断的加强自身的知识水平,规范自己的英语发音,声情并茂的为学生进行知识的讲解。另外,教师应该合理地进行领读,要求学生发音标准,只有这样,才会不断地加强学生的综合水平,提高英语学习能力。另外,在领读的过程中面对长、复杂的句子时应该适当的放慢速度,避免有些底子不好的学生跟不上学习的节奏。例如教师可以自身与学生进行互动。教师叫一个学生C,要求学生与教师进行对话,教师问学生“Why do you like it?”然后学生C回答“Because it is very delicious!”等一系列的对话。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应该尽可能的放慢语速,同时还要保证发音的准确,从而帮助学生提高朗读能力。
3. 丰富朗读学习的形式
由于小学生属于活泼的学生群体,所以在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小学生的特性,例如好动、表演欲强等。所以教师可以适当的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活动,但是活动的全程互相之间的对话都要用英语,而且整个过程教师都在旁边观察着,即使学生有不会的话也要问过老师之后在以英语的形式进行表达,最终在活动中选择表现最好的、朗读水平最好的学生进行奖励。采取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将会很好的达成朗读学习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吴小娟.小学英语教学中朗读方法的运用[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4,(10):61-61.
作者简介:
钟铭,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前陈中心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