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珠珊
摘要:声调教学在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汉语声调本身的独特性,学习者的个人因素及教学环境等都造成了其教学困难,模仿法和手势法的运用以及对语音教学要求的提高促进了声调的教学。
关键词:声调;难点分析;教学对策
一、声调在汉语中的重要性
声调是附着在音节之上的,是汉字语音不可分割的部分,普通话语音的一大特点就是有四声,声调的最大作用是用来区别意义,这也是其最主要的特征。袁晓园(1988)认为,变换元音辅音来区分词义,是一切语言都共有的方法。而汉语有声调,在运用语音表达意义方面,显然又多了一招,这也是汉语的优越性之一。汉语是世界上少有的几种能通过声调区别意义的语言之一。汉语的声调不同于大多数西方的语调语言,如在英语中“understand”用在陈述句中表示“理解”,用在疑问句末尾时读升调表示疑问,但其意义没有发生变化。在汉语中如果声调读不准,有时会产生歧义,影响正常交流。比如,“妈(mā)“和“马(mǎ)”仅仅是一声与三声的区别,意义就大不相同。如果在留学生的初级阶段没有进行好声调的教学,就会给以后的教学造成极大的困难,设置使其丧失信心。由此可见,汉语声调在对外汉语的语音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的难点分析及成因
(一)对外汉语声调教学难点分析
声调既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学习汉语的留学生掌握汉语的阳平、去声两个声调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而平、曲的变化时汉语声调比较独特的地方,因此,学习汉语的留学生掌握阴平、上声两个声调相对来说比较困难。”[1]以俄罗斯人为例。俄罗斯人学习汉语相对于亚洲人要难得多,因为俄语是字母语言,看到了这个字就知道了它的音、义,而汉语是形、音、义三者结合,字形与字音的结合不是十分紧密,尽管汉语的声旁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表音,但由于汉字的演变、简化等多种原因,其表音成分弱化。俄语是无声调语言,所以学习汉语的俄罗斯人,即使到了中高级阶段,说起汉语来仍然是“洋腔洋调”。在静态声调中,1.读阴平时不够高,达不到55值,约为33或22值。如:妈(约为33值);2.阳平(35)常常上不去(约为34值)。如:来(34);3.发去声时起调点较低,常读31。如:欢(读约31值)。在动态声调(主要考察双音节)中,1.阴平调与其他声调连读,其他声调受阴平调影响,也读阴平调。如:欢乐(55);2.上声与阴平、阳平、去声及其轻声连读,本应读半三声(21),但俄罗斯人常读阳平调。如:好(35)玩;3.阳平调与去声连读,阳平调常读去声。如:大学(51)[2]。
(二)声调教学难点成因
造成对外汉语声调教学困难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1.汉语声调本身的独特性
汉语本身就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通过声调变化可以区别意义的语言之一,这在印欧系及部分汉藏系语言中是没有的,留学生完全没有接触过这方面的训练。再者,声调在语言环境中呈现出复杂多样的变化:轻声;四声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变体,例如两个上声连读,第一个上声变为阳平;变调,如语气词“啊”的变调,“一”“不”的变调等等。有些声调的变化对于母语是汉语的人来说已经不容易掌握,对于留学生就可想而知。
2.学习者母语语调造成的负迁移
母语对于学习者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例如,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常把汉语陈述句句中、疑问句句尾的一、二、三声读成类似于英语的升调;把陈述句句尾的一、二、三聲读成类似于英语的降调。
3.教学环境的影响
对外汉语教学的传统是先安排两到三周的语音教学。在这一阶段教学中,涉及的因素较多,训练的要求也高,而时间很短。所以往往没有能够帮助学生在声调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学习语音需大量的模仿、朗读,比较枯燥乏味,学生兴趣不大。
4.学习者个人生理、心理的因素
从学习者的主观方面来看,语音学习中的声调学习往往是在他们刚来中国,刚开始学习汉语的时候,大部分学习者虽然很想融入这一环境,但学习一种新的语言,仅在语音层面,就要掌握许许多多的新信息。所以会忽视对声调的学习。“在这方面,语言学习者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偷懒”,这符合马丁内的“经济原则”。声调太陌生,太复杂,而且相对于音段音位而言,它的学习成本高得多,可是学成之后的收获看上去却不如学习音段音位那么大。”[3]学习者的个人因素还有可能涉及到认知结构、民族性格、功利性等。
三、对外汉语声调教学对策
“我们在教学中的对策应该是突出重点,首先突破上声、阴平两个声调,使汉语学习者的语音面貌在短期内得到明显改善,使汉语学习者能够感觉到口语交际能力得到增强,提高汉语学习者的学习兴趣。针对上声可以采用在教材上标记上声字,以引导汉语学习者注意;突出重点;手势引导的方法”[4]在声调教学乃至语音教学中我们用的最多的方法就是模仿法。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首先带着学生进行语音模仿,让学生跟读,在这个过程中进行正音。
手势法是除了模仿法外我们在初级阶段最常见最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通过手势指导学生进行音调的高低变化,这样可以充分利用视觉进行学习,生动形象。“在教学时,教师不妨用手势动作的高低变化来指导学生区分阴、阳、上、去四声。我们把一个人发音的相对音高用五度标记法表示:额头部位相当于调值中的5度,腹部相当于调值中的1度,然后在此高度中分成四等份。具体地说,第一声,调值为55,可采用抬高右手,与额等高,一边发音,一边将手从左向右水平移动;第二声,调值为35,老师举起右手置于胸前,一边发音,一边将右手从左胸前呈45度角向与额等高的方向移动;第三声,调值为214,右手置于左胸略底一点的位置,一边发音,一边将手势向下至腹部位置然后再斜线向上至与下巴等高的位置;第四声,调值为51,右手从额头处开始斜线降至腹部,一边发音,一边做手势。初次教学首先应该让学生明白手势的走向,其次通过模仿,然后慢慢熟练,最后达到运用自如。”我们还需注意提高语音教学的要求。W.F.麦基在《语言教学分析》一书中指出:“在学生练好口头表达之前,重要的是使他们形成语言的发音。这点最好在一开始就做到,因为学生每学一个词都会加深他的发音习惯。如果他一开始就形成了错误的发音,将极难纠正。即使能纠正,也是很费时间的。如果最初他就能正确发音,那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他说的每句话都将有主动形成良好的发音习惯。”除此之外,教师应注重对先进教学手段的采用,讲解生动、形象,课堂练习与课下实践相结合。语音教学应贯穿整个对外汉语教学过程,尤其是整个基础阶段。
【参考文献】
[1]姚晓波.中介语与对外汉语教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9.
[2]罗音.俄罗斯人学习汉语语音偏误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07 (01):52-55.
[3]夏晴,毛世桢.试论“洋腔洋调”成因的多样性——在汉语目的语环境下“洋腔洋调”难以走向标准语音原因浅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01):36-42.
[4]姚晓波.中介语与对外汉语教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