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霾”字的探讨

2018-01-29 10:12陈亚梦
大观 2017年12期
关键词:隐喻

陈亚梦

摘要:自“霾”产生以来,人们对“霾”字的发展变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本文试论霾的古今义发展变化,以及“霾”组词后产生的变化作解释,并从人们的认知心理及隐喻的视角来认识其词义的变化。

关键词:霾;古今义;认知体系建构;隐喻

一、前言

“上亿治霾资金被挪去发工资搞招待”,这条新闻一出,便引起社会的轩然大波。我们国家的雾霾这么严重,治霾资金竟然还被挪用,这让我们如何在同一天空下呼吸。从古至今,“霾”字的意思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也有学者做了大量的考证,本文试图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谈谈对“霾”字发展变化的看法,并从语用认知上去解释其变化原因。

二、“霾”的古今义探讨

“霾”字在甲骨卜辞中就有出现,有学者考证其意思为一种“昏暗的空气混浊的状态”。当时,殷人会对天气进行观测记录,并通过占卜预知下雨会否出现霾,殷人认为“霾”不常出现,一旦出现便是不吉的凶兆。甲骨文中对“霾”的释义与现代对“霾”的解释大致相当,即中国气象局提出霾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普遍混浊现象“。

即便甲骨卜辞中已经出现霾,但却只是占卜之辞,并不是真正的有关“霾”天气的历史记录。目前对于”霾“天气的最早记录为《诗经》,《诗经·邶风·终风》中“终风且霾,惠然肯来,莫往莫来,悠悠我思”,虽然已有这一纪录,但却未对“霾”作出解释。最早对《终风》一诗中的“霾”进行解释的是《尔雅》,《尔雅·释天》“风而雨土为霾”。并且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郑玄《毛诗笺》对霾字的释义则完全照搬《尔雅》。此后,《诗经·毛传》依照《尔雅》之说,将霾的定义简化为:“霾,雨土也”。有学者认为“霾”大概有三个构成要素:风、雨、土,也有学者认为“霾”义即为沙尘,本文认为若赞同前者的说法有诸多不适,论证在下文提出。

邢昺的《尔雅疏》引用孙炎对“霾”的理解为“大风扬尘,土从上下也”。孙炎这种解释很有可能是将“风而雨土为霾”中的“雨”理解成了动词,本文认为将“雨”解释为动词有一定的道理,若“雨”作为动词,那么前面的风便为动词,即刮风,其释义应为刮风并且夹杂着尘土,便是现在意义上的沙尘暴,若“雨”为名词而不是动词,那么古人为什么用“而”却不用“与”来连接前后词语,在古汉语中,“与”一般用来连接并列的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连词“而”主要用来连接形容词、动词或形容词性、动词性词组。所以“霾”字在这一时期的意思很有可能是沙尘暴,但这也与现代意义上的“霾”有很大差别。沙尘天气是一种因风而起的降尘现象,因此呈现出的是一种流动的特性,而“霾”在甲骨文中所指的“昏暗的空气混浊的状态”,应该是一种静止的状态,两种含义截然不同,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与人们的思维定式以及先入为主的观念有很大联系,由于古人没见过甲骨文,因此,他们对霾认知体系的建构并不是基于甲骨文的记录,而是来自传世的文献,所以受《尔雅》中对霾的定义,古人便认为“霾即沙尘”,并对后世学者对“霾”的理解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尔雅》“风而雨土为霾”这一结论广泛传播之时,一些学者对此也有了怀疑,他们结合自身的观察实践,对霾做出了不同的理解。東汉末年刘熙对“霾”字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并作了详尽的解释,其在《释名》一书中说道,“霾,晦也。言如物尘晦之色也”。刘熙将“霾”解释为“晦”,即一种昏暗、不明亮的状态。他认为霾是一种空气状态,而非具体的天气现象,是一种颜色与尘土颜色类似的物质。而“霾”作为一种极端的天气引起统治者重视并被记录在册始于《晋书·天文志中》,其写道“凡天地四方昏蒙若尘下,十日五日已上,或一日,或一时,雨不沾衣而有土,名曰霾”。《晋书》也认为霾的真实含义应该是“昏暗的空气混浊状态”,这与甲骨文中所指出的“霾”的含义基本一致,现代对“霾”一词的解释大抵便是对这一时期的延续吧。

三、“霾”的用字变化及其原因

“霾”字在出现之初经常被作为一个词单用。例如:

无聚大众,无置城郭,掩骼[霾]髊。(战国《吕氏春秋》)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战国《楚辞》)

此时的“霾”是通假字,通埋没的“埋”,但由于后世有了“埋”这一字,便不再使用“霾”来作“埋”了。由于“霾”有沙尘之意,其经常与土组合,成为霾土,如:

霾土忽兮塺塺。息陽城兮廣夏,衰色罔兮中怠。(战国《楚辞补注》)

又因“霾”广而密集,并且有阴沉、晦暗之意,便经常与词义相近的字连用,从而形成联合结构,如,星霾、阴霾、霾雾、霾翳、霾晦、昏霾等词。例:

日杳杳以霾春,风凄凄而结绪。(六朝《全梁文》)

常为云雾霾翳,少有晴朗之时。(唐《唐文拾遗》)

既而昏霾大风,震雷而雨。(北宋《太平广记》)

因败其赙,时遇阴霾即加痛楚。(北宋《江南野史》)

这一时期的霾无论怎样组合,基本都是对天气的形容,形容天气混浊、昏暗等,而且这一时期与霾组合的词语越来越固定化,多有阴霾、尘霾、雾霾等词。如:

妖云四起罩乾坤,冷雾阴霾天地昏。(明《封神演义》)

咱快走吧,你看那天阴霾了。(清《康熙侠义传》)

尘霾敛兮星高,溪山丽兮月午。(清《红楼梦》)

由于汉语双音节化的影响,“霾”一字发展到现当代,几乎不再单用,并且绝大部分组成阴霾一词,检索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发现,“霾”字共出现了702次,其中就包括“阴霾”610次,但对阴霾的解释却比古代多了,除表天气阴晦、昏暗外,也可比喻心灵上的阴影和不快的气氛,和世道昏暗,如在当代报刊中出现的“解放战争的隆隆炮声,驱散了笼罩在甘肃人民心头的重重阴霾”,以及现代文学作品,矛盾的《蚀》中写道:“军事政治学校的学生队伍发出悲壮的歌声,四面包围的阴霾,也似乎摇动了”。阴霾的义项增加,除词义扩大化外,与人们的认知能力也密切相关。

在隐喻机制的影响下,人们把对天气的认知投射到社会和人的心理情感上,从而使对阴霾一词的理解由天气昏暗、混浊引申出心灵上的阴影和世道昏暗。当今历史语言学家也对词义的演变机制进行了解释,他们认为人类在交谈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合作原则,为了语言表达的经济性与高效性,人们首先选用最省时、省力的表达,“阴霾”的三种义项之间的相似性,便让听话人容易的理解说话者的意思,并且避免了话语的冗杂。

随着语言的发展,有了一种说法是‘我现在很“霾”,这一说法符合语用学上的经济原则,避开了使用“我现在心情很郁闷,很不高兴”等这样复杂的表达。前文所指出的词义扩大,也正是遵循了语用原则上的“不过量准则”。

四、结语

“雾霾”一词在现代备受关注,是由于人们遗忘很久没有使用的词,认为这是一个新词,实则不然。其实古今“雾霾”在词义上并无差别,只不过现代的“雾霾”由于人类的污染,在内部构造的性质上已与古代的“雾霾”大相径庭了。

经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霾”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并且由于古代天气现象的认知体系建构不同,以及人们的认知心理和语用的影响,使与霾结合的词在后期发生了变化,出于隐喻机制的研究,他们的词义仍具有相似性。因此我们应当正确认识霾的意思,并且在现下霾气四散的社会中,做好防霾措施,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杨玉玲.说“霾”[J].语言文字周报,2016(08).

[2]史红改.“霾”的释义、历史与规范问题[J].莆田学院学报,2015(04).

[3]夏炎.“霾”考——古代天气现象认知体系建构中的矛盾与曲折[J].学术研究,2014(03).

[4]刘建录.古代汉语中连词“而”的主要用法[J].语文学刊,1983(04).

[5]朱熹.诗集传[M].合肥:黄山书社,2012.

[6]沈家煊.语用原则、语用推理和语义演变[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04).endprint

猜你喜欢
隐喻
概念隐喻理论对高中英语多义词教学的启示
爱的隐喻
基于概念隐喻的高职高专基础英语教学研究
认知隐喻理论下印地语汉语死亡委婉语研究
认知隐喻理论下印地语汉语死亡委婉语研究
英语读思言的隐喻意象与教学互见
A Cognitive Study of English Body Idioms in Textbook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ceptual Metaphors
论隐喻理论构建的参照维度及连续统
概念隐喻新类型中的认知机制探讨:共现性还是相似性
浅谈语法隐喻的隐喻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