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振宇
十九大报告指明“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而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是作出了“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判断,并提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如何从“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中实现发展壮大,这无疑成了我国造船业新的方向性课题。
造船大国折射高速增长
我国造船业是典型的高速增长产业,从2010年首次登顶世界造船三大指标后,除了去年完工量掉至第二外,年年都是雄居第一,是当之无愧的造船大国。但是,随之而来的则是“大而不强”的尴尬,具体表现在三方面:一是产能过剩问题成为重要痛点,船企的主要经济效益指标仍在恶化。二是高端造船能力与日韩等造船强国差距明显。三是船用设备领域研发投入严重不足,船舶配套业总体技术水平严重滞后。
高速增长阶段发展方式是粗放的,高度依赖能源、廉价劳动力投入,但产业链价值链是中低端的。李克强总理指出,制造业正在日益向定制化、个性化方向转型。《中国制造2025》要用消费者的选择,倒逼工业消费品提质和“中国制造”的升级。由此可见,我国造船业发展到现阶段需要的不再是速度,而是从高速增长中解脱出来,实现由高度同质化的低端市场转向差异化明显的中高端市场。
破解大而不强的选择
我国造船业实现高速增长主要贡献来自于传统型、低端的常规船型增长。据业内人士透露,截止2015年中旬,上船院设计的64000吨散货船新签订单超过700艘,90%以上的订单在中国船厂建造。2016年,新一代转为巴西淡水河谷设计的40万吨超大型矿砂船,国内三家船东在与淡水河谷签订长期租约后,一口气在国内四家船厂各自订造了10艘,短时间内为我国造船接单量贡献了1200万载重噸。然而,国船国造和“家长式”扶持,终究难以持续、长远发展。中国船企必须改变当前的发展模式,即从“依靠制造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传统型船舶实现粗放型高速增长”,转变为“依靠开发新船型新技术、改善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实现集约型增长”。这才是破解我国造船业“大而不强”的有效良方。
目前,我国在船市高峰期新建的民营船企不少被淘汰出局,实力较强的骨干民企和大型央企、地方国企仍在奋力突围。从今年国内成交的订单来看,有限的市场订单大部分被这样的船企收入囊中。它们都有着一个相同的特点:通过持续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加快船舶产品的升级换代,努力从“提质增效”和“创新优化”上做文章。显然,“高质量发展”也是船企迈向长足发展的不二选择。
高质量发展之路在何方?
高质量发展是一个系统性工程,要推进中国造船实现质量转变,政府、行业和船企必须共同发力,在“破”、“立”、“降”上下足功夫。
首先,破除无效供给,把处置“僵尸企业”作为重要抓手,推动化解过剩产能。造船业的低端产能过剩一直是困扰行业核心问题,也是阻碍高质量发展的不利条件。以市场为导向,化解无效、落后的过剩产能应该是行业很长一段时期的必然趋势,这就意味着未来还将有很多船厂停产、破产或被并购。
其次,造船业应加大产、学、研力度,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企业想要掌握高新尖的核心技术,就需要整合各个领域的人才、技术、成果,形成新产品。据报道,中船集团许多下属船厂主动对标日、韩、欧洲船厂,在质量标准、工艺流程和过程管控上取长补短,提高了用工效率,实现了低成本精准采购和设备调试一次通过。
再次,造船工业标准要与国际接轨,行业法律法规发挥技术引领作用。我国要建设成造船强国,不仅要比拼技术和产品,更要进行标准的全面竞争。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李强指出,合格的船舶工业标准应该能够规范船舶建造,保证船舶质量,实现安全、环保、节能发展,推动船舶出口,引导、推动船舶新技术的发展。
最后,政府应帮助船厂协调产品上下游供需对接,通过财税、信贷等优惠政策支持与引导船企解决融资、创新和转型升级等问题。银行等金融机构应积极落实有关政策,严格执行差别化信贷方式,对有技术优势、有市场的骨干造船企业加大融资支持力度,并进一步探索改进适合造船行业特点的信贷担保方式,拓宽抵押担保物范围,支持符合条件的船企融资和发行债券。此外,金融租赁机构应积极支持国内船厂承接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船舶,不对日韩等国外船厂提供金融服务。
事实上,我国有些船企已经快人一步地正走在高质量转变的道路上,并尝到了“敢吃螃蟹”的甜蜜。这不仅坚定了先行者的信心,也令我们从中看到了整个行业的光明未来。“高质量发展”,必将为中国造船业打开另一扇发展之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