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昊睿+游永楠
摘要:“生态城”建设逐渐成为一条人类试图与地球共融互生的发展道路,但随着各地方“生态城”建设的夭折,不难发现其建设方法存在诸多缺陷。以现代生态城发展现状为基础,通过分析道家“无为而治”思想与生态环境的相关性, 研究“无为而治”思想在现代生态城规划设计中的意义及应用,以期为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优美环境提供借鉴。
关键词:无为而治;和谐共生;规划设计;现代生态城
一、“生態城”发展现状分析
生态城市的产生及发展是人们对工业革命后走过路程的深刻反思,谋求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愿景,自1984年由苏联生态学家首次提出,至今已发展了30多年。近年来,在我国城市建设方面得到大范围推广,截至2011年底,我国287个地级以上城市中提出”生态城市”建设目标的有230多个,所占比重在80%以上。然而,成功达到国际标准的少之又少,千城一面、资源浪费、“鬼城”、“伪生态”等问题不断,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进程。
因此,对“生态城”发展现状的优势及劣势进行分析,从规划设计角度出发,针对具体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为更好的落实发展目标提供依据。
(一)发展优势
社会环境稳定:我国拥有平等、自由、稳定、公正的社会环境,提倡以人为本,为满足人的各种精神和物质需求提供保障;经济增长迅速: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生产、交通、消费和居住环境的不断提高,为生态产业和生态科技发展提供条件;科技水平进步:新兴科技的研究开发,使城市建设保持在环境承载能力以内,为资源再生及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二)发展劣势
国家标准体系待完善:各地政府虽把生态城市作为发展目标,但由于经验所限,便寄希望于国家文件指导。而生态城市在我国仍处于初级阶段,国家发改委等部门也同样面临经验不足的问题,相关评价标准体系及技术指标尚不完善;建造方法不足: “生态城”在我国层出不穷,建设方法基本雷同,如植草种树、圈地造林和发展兴能源等高新技术,忽视地方人文、环境特色,不能因地制宜,造成重复建设,导致资源浪费、加速环境破环;人们环保意识待提高:民众环保认识不足,缺乏深入化系统教育。环保不仅仅是节水节电、垃圾分类,只坐公交不开车,需要设立基本的评价标准,从根本上实现低碳、生态化。
二、“无为而治”思想概述
道家思想是中国优秀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在文化的各个方面。在社会生态观上道家思想则以“无为而治”为精华体现。“无为而治”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指不恣意妄为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无为”与“有为”是相对而言的,有所不为才能聚集精力有所作为。“无为”意味着遵循事物的自然发展趋势,即客观规律。“无为而治”就是要求人类的活动和行为“辅生态”“顺生态”,生态环境才能和谐持续发展。
天地阴阳,四时代谢,人类、禽兽、草木以至万物都在自然而然的环境中生成发展,各得其所。并不需要刻意地追求,万物却茁壮成长,这就是最好的效果,最佳的境界[1]。自然与人相互依存于天地之中,需充分理解“无为而治”思想,在不违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对自然界进行改造及设计[2]。
三、“无为而治”思想在生态城规划设计中的意义及应用
(一)“无为而治”思想在生态城规划设计中的意义
城市规划设计的目的是为了给参与其中的人带来愉悦和美丽的体验感。人身处城市环境中,通过五官感知直接接触环境中各要素,最终做出判断,这便构成了城市规划的体验[3]。通过体验,人类可以对城市环境产生最为直接的认知。
过去,有不少作品在设计时仅追求狭义的视觉美感,这类作品最终将流于肤浅、令人乏味。视觉美只是整个城市体验的起点。在当今建筑与其周边的开放空间各自相互孤立的时代中,表现自然与人类之间关系的规划使命显得越来越重要[4]。 “无为而治“思想的应用恰好能为人类体验魅力无穷的大自然提供最好的场所与机会。
(二)“无为而治”思想在生态城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十八届五中全会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国家五年规划,要求在城市建设发展中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建设高效运行、居民能享受更好的自然和居住环境的生态城市。 中国千百年来以顺其自然的简便手法、朴素的居住理念创造出了适宜生存的居住环境,传统民居结合自然、因地制宜的实践经验主要源于道教哲学思想[5]。灵活运用“无为而治”思想,将中国传统历史文化思想与当今国家发展目标相结合,以新的方式为营建生态健康都市提供最佳生态观及规划方法。
案例1:苏州拙政园原是一片积水洼池,规划设计时将其整理成池,环山绕林,营造一个以水为主的风景园。池水占园地三分之一,为同明净水面及环境协调,均平桥低栏,临水建高低错落的建筑物。植物依据江南气候种植“虽以自然为宗,绝非丛莽一片”。园中亭景顺应地形,通过巧妙地建筑手法观赏室外规划。利用丰富的空间分割增加自然山水风光的趣味性。一系列以自然为宗的设计手法带来的美感在古今中外大受好评(图1)。
案例2:江西中医药大学湾里校区依山造势,最大限度维持自然原貌,以自然为景呈现楼在景中的情景。园内的建筑及道路以中草药命名,绿植和白色建筑为校园整体色彩。校园建设将人工规划与原生态巧妙结合,山丘上的教学楼、“神农园”的药用规划、碎石小道等依山形地貌因地制宜。自然水面占校园大半面积,夏季荷花盛开蛙声一片,穿山甲、大雁等动物也怡然自得的栖息在此。校区建设将中国人“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理想环境模式表现的淋漓尽致。被学生亲切的称为“野生动植物园”(图2)。
为达到“天人合一”中国先民规划设计时缺陷也在所难免,如木材的高度使用、费工费时等,但在规划的手法上“无为而治”思想被最佳体现。人为的改造一半,另一半让自然接手,达到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这类似于俞孔坚教授提出的“反规划”(“规划者对市场不甚了解,却想要控制市场,导致规划失灵。正确的的事是不建设用地的规划和控制,利用反规划来建设”[6])。规划设计师戴安娜·巴摩里在谈到《再设计美国的草坪》时也提到“如果当地的气候不适合草坪,你就不应该建它”[7]。她指出草坪源于英国,在那儿它的存在是一个自给自足、变化纷呈的可持续规划,如果将其使用在气候不适宜的美国西部,它会成为一个不好的规划,有害的规划。现代生态城也如此,符合当地气候、地形、文化等地域特征才能建立生态和谐的、高效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宜居城市。endprint
通过了解中国传统民居实例中的“无为而治”思想,提炼以下几点经验为现代“生态城”提供借鉴:①在营造生态城规划时分清主次,明白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②在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物质需要时,保护生态系统和各地文化的差异性、连续性以及自然的本质属性,并使人类与自然更加亲近;③生态健康都市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将河流廊道与生态系统等生态基础保存,在它之外利用地域物资或技术加工的回收材料建设生活设施;④利用废弃物、种植符合地域性环境气候的植物、保留部分水域、依照地形营造规划。“无为而治”思想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过程,不是一年两年而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在这样的规划思想下建设现代“生态城”,城市并不会随时间推移而残破不堪,而是在保护、重建和看护城市中,帮助人类阻止更深的退化和灾难[8],使生态城渐渐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人与自然共生的美好格局。
四、结语
人与万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未来是需要居住在地球上的每个人的共同努力,在发展的同时为人类保留下本土的生态特性。使人类在现代城市和技术高速发展的同时,依然能生活在一个人与自然充分交融的场所。在诸多现代生態城建设的夭折中,不难发现部分“生态城”建设成为一种被动补救,人类过度干预使其变成又一个人类都市。中国传统历史文化思想与当今国家发展目标相结合,能够为城市发展在新的建筑技术和材料等机械力量之外,追随人类深层次的本能,满足最基本的人类本性,从自然中追寻作为一个健康动物的生命活力与辉煌提供新的思维方式及方法[9]。
【参考文献】
[1]高亨.周易大传今注[M].济南:齐鲁书社,1998.
[2]娄茜.道家和谐思想在规划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
[3]章俊华.日本规划设计师佐佐木叶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4]张文英.当代规划营建方法的类型学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0.
[5]张晓瑞.道家生态思想下的人居环境构建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
[6]俞孔坚.规划的含义[J].时代建筑,2002(01):14-17.
[7]吴欣.规划启示录——吴欣与当代设计师访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8]俞孔坚,李迪华,刘海龙.“发规划”途径[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9]约翰·O·西蒙兹,巴里·W·斯塔克.规划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