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加快城市发展方式转型,建设生态城市、智慧城市已经成为新时期我国城市发展的新目标。在此背景下,遗址密集区的城市如何实现遗址保护区与城市整体的和谐发展,已经成为这些城市发展面临的一个热点问题。根据我国大遗址保护模式现状,基于对大遗址区居民生产生活现状的典型调查,提出构建遗址保护与城市和谐发展的机制与对策。
[关键词]大遗址;城市;和谐共生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4)01-0001-06
大遗址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中规模特大、文物价值突出、由其遗存本体与其紧密相关的环境载体共同构成的文化遗迹,承载着我国历史文化的精华,具有遗存丰富、文化信息量大、历史地位不可替代、价值不可再生、最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资源等基本特征。随着知识经济与信息化的迅猛发展,文化资源日益成为城市的战略性资源,文化软实力日益成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核心。遗址文化产业以及其衍生产业,正在成为后现代时期城市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在我国城市转型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实现遗址保护与城市的和谐发展,为我国目前城市发展中面临的一个热点问题。
一、我国大遗址保护的模式
目前我国的遗址保护已经从对遗址本体的保护转变到对大遗址及大遗址片区的保护,保护区域不断扩大,保护内容也从文物本身转到对区域环境,乃至区域居民的整体保护发展。大遗址整体保护与利用的方式主要有四种:一是将整个遗址区建成遗址公园;二是将遗址区与风景区结合,建成旅游景区;三是将整个遗址区建成森林公园;四是将遗址保护与现代农业园区结合,建成遗址历史文化农业园区等。局部保护与利用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将部分遗址建成遗址展示区,二是将部分遗址建成遗址博物馆。但无论是整体保护方式还是局部保护方式,从总体上对城市空间的绿化及生态城市建设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遗址公园模式
以城市的整体或局部遗址为主体,包括古代城市中遗存下来有代表性或特殊纪念价值的城市组成部分,如城垣、城隍、园林、宫室、陵寝、道路等相关设施,遗址数量大,保护情况较好,具有—定历史价值,往往以公园的形式整体性地保留,进行保护展示与开发。这类遗址公园一般占地规模较大,除保护遗址本体外,重点对遗址周边进行环境整治,实施大面积绿化。这种保护模式对于城市水土保持、空气净化、气候调节、减少噪音、增加鸟类栖息地等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不但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也为城市居民提供了开放式的观赏、休闲和娱乐空间,实现了城市发展与遗址保护的有机结合,对于城市空间生态的改善与文化空间的再造具有积极的意义,从而真正提升城市的文化形象,甚至成为城市重要的文化品牌,对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典型的如北京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西安城墙遗址公园、大明宫遗址公园、汉长安城遗址公园等。这些遗址公园都位于现代城市的建成区内,其大面积的绿化空间、文化休闲空间,对生态城市建设起到了重要的“点亮”作用。
(二)遗址文化区模式
在大遗址的保护范围之外或近边依照历史的原貌,借助于现代技术科学地复原历史场景,对遗址进行绿化,使人们从现实与远古历史文化遗址的鲜明对比中体会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例如西安曲江文化新区,通过设立国家级文化新区,将该区域的大雁塔遗址、曲江池遗址、大唐芙蓉园遗址、唐城墙遗址、寒窑公园、秦二世陵、杜陵等众多历史文化遗址,统一保护与重建,带动了周边环境的改造与绿化。众多的遗址文化区,不仅成为市民文化生活的休闲区域,而且兼具旅游功能,促进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形成了城市文化品牌,提升了城市形象。
(三)遗址旅游区模式
这类遗址本身就处于风景名胜区之中,遗址区作为旅游景区的一个景点,通过对遗址的严格保护与展示,将其融入风景区开发建设中。通过保护和利用现状自然生态环境,逐步开发周围丰富的风景、文物旅游资源,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与内部条件,形成高品质的集自然、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旅游环境。例如,西安的华清池遗址拥有丰富的古人文资源和自然景观,利用其自然、人文资源,综合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形成集历史文化、自然风光、现代文化表演于一体的特色旅游景区,成为城市的一个文化品牌和独具魅力的文化旅游空间。
(四)遗址森林公园模式
遗址森林公园的建设主要集中在城市郊区的遗址区,遗址规模较大,主要以墓葬区为主,具有一定的植被生态条件,适合营造森林景观。遗址森林公园模式,将遗址的保护与城市森林建设相结合,不仅防止了遗址区的水土流失,又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对于形成城市生态基质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有利于遗址历史文化氛围的进一步形成。如西安近郊的杜陵万亩森林公园,邯郸近郊的赵王陵森林公园,都是在查清陵墓的建筑规模及文物遗存情况的前提下,从陵区生态林建设人手,实现大面积的森林覆盖,提高了城市的森林覆盖率,为生态城市建设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五)遗址展示区模式
对已发掘的大遗址和出土文物,进行各种方式的原址保护和展示项目,主要有露天保护展示、设施围护、原址回填、地表模拟展示、厅棚保护、遗址砌护展示、重建等方式,如半坡遗址部分房址、秦始皇陵的兵马俑坑。遗址保护展示区既能直接感受遗址的部分风貌,也具有重要的历史教育作用,已成为地方旅游业的重要景点。
(六)遗址博物馆模式
将遗址区与博物馆建设相结合,通过博物馆来展示空间形象与意境,达到感受历史环境和文化氛围的目的。国内典型的遗址博物馆,如北京周口店遗址博物馆、浙江余杭良渚文化博物馆、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等,都成为当地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景点。
二、大遗址区居民生产生活现状的典型调查
西安是我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历时最长的都城,历史遗迹众多,是《国家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大遗址重点片区。其中,周沣镐遗址、秦阿房宫遗址、汉长安城遗址、唐大明宫遗址等四大遗址历史文物价值至高。目前,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这些大遗址都已经进入西安建成区内(见图1)。除周沣镐遗址保护尚处于自然状态外,其他三大遗址中,唐大明宫遗址公园建设已经完成,秦阿房宫遗址保护规划已经完成,遗址公园建设已经开始,汉长安城遗址核心区正在进行申遗工作。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遗址区域居民的生产生活状态及遗址保护意愿,2013年3月6日至16日,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化繁荣背景下遗址保护与都市圈和谐共生机制研究”课题组选择了中国迄今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遗迹最为丰富、文化含量最高、最具典型性的汉长安城遗址区进行了人户调查。汉长安城遗址核心区36平方公里,遗址保护区总面积65平方公里,占西安四大遗址保护区总面积108平方公里的60%,占到未央区全区的1/4,内有村子54个,人口6万余人。课题组分成四个小组分别到东席村、西席村、曹家堡、吴高墙、相家巷、六村堡等30多个村子就遗址区居民生活状态以及对遗址保护、区域发展、搬迁的态度等进行了入户抽样问卷调查,并通过访谈的形式,对部分村民进行了深度调查。本次人户调查共访问了344P居民,调查结果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该遗址区目前的发展现状。样本基本构成情况见表1。
我们从经济、社会、环境、对搬迁的态度以及对遗址保护态度五个方面,对汉长安城遗址区居民生产生活状态进行综合评估。
(一)经济方面
受访者家庭及就业状况。平均每个受访家庭有4.86口人,其中,具有非农户口的0.46人,目前在上班(从事非农工作)的2L,由此表明,遗址区99%以上的居民仍然是农民身份,就业率仅为41.2%。受访者中48.8%的人只有初中文化程度,高中、中专学历的占25.9%,大专的占5.8%,本科以上的仅占3.8%。可以看出,汉长安城遗址区居民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与该遗址所承载的历史文化极不相称。
遗址区居民主要为农民、个体经营者、临时工、工人。25.6%的受访者无收入,他们主要是老人和妇女。25.3%的受访者月平均收入在1000元-2000元,他们主要是临时工和普通工人。76.5%的受访者是在区内上班,21.5%的受访者是在区外市内上班。可见汉长安城遗址区居民就业状况不佳,无业和临时工居多,且收入偏低。遗址保护对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影响极其严重。
受访者家庭年收吏情况。受访家庭平均每月收入7540.625元,平均每月支出2651.599元。工资性收入与房屋出租收入是家庭主要收入,生活费支出和教育支出是家庭支出的主要部分。按家庭人口平均,遗址区居民人均月收入仅1551.6元,远低于未央区其他区域的收入水平。45.9%的受访者认为经济状况一般,30.2%的受访者认为经济紧张,23.8%的受访者认为经济较宽裕。由此可以看出,汉长安城遗址区居民收入普遍偏低,经济较为紧张。
(二)环境方面
受访者住房面积。35.5%的受访家庭住房面积为200平方米至400平方米,人均41.15平方米至82.3平方米;31.4%的家庭住房面积为400平方米以上,人均82.3平方米以上。可见遗址区家庭以及人均住房面积较大。
受访者对居住环境的整体评价为:5.52%的受访者评价很好,37.5%的受访者评价较好,45.64%的受访者评价一般,8.14%的受访者评价较差,5.52%的村民评价很差。可见遗址区大部分村民对居住地总体评价还算满意。受访者对具体环境指标的评价为:
对于市政设施,41%的受访者评价一般,认为市政设施不够完备的比认为完备的要多1.4%,说明市政设施不够完备。
对于环境卫生,30.8%的受访者评价一般,认为环境卫生干净的比认为较差的要多2.8%,说明环境卫生状况一般。
对于道路交通,30.8%的受访者评价一般,认为交通不够顺畅的比认为顺畅的要多14%,可见村子交通较为拥挤。
对于治安状况,69.5%的受访者评价一般及以上,30.5%的受访者认为社会治安状况不太好。
(三)生活满意度
在日常生活方面,72.97%的受访者认为买菜购物还算方便,仅27.31%的受访者认为买菜购物不便;53.5%的受访者认为邻里关系较为密切,23.3%的受访者认为一般,23.2%的受访者认为邻里关系比较疏远。
在精神面貌方面,46.2%的受访者认为遗址区村民较为勤劳,也有22.7%的受访者认为遗址区村民较为懒隋。
在村子管理方面,30.8%的受访者认为村子管理较为规范,39%的受访者认为村里规范程度一般,30.8%的受访人认为村子管理不规范,比较凌乱;26.2%的受访者认为社区活动较多,29.4%的受访者认为社区活动一般,44.5%的受访者认为社区活动较少。
(四)对搬迁的态度
受访者是否愿意搬迁。仅有6.1%的受访者非常愿意搬迁,22.67%的受访者比较愿意搬迁,12.5%的受访者态度保持中立,19.77%的受访者不太愿意搬迁,33.14%的受访者明确表示不愿意搬迁,5.81%的受访者认为说不清。总体看,50%以上的受访者表示不同意搬迁,仅有28.77%的受访者有搬迁意愿。19.48%的受访者认为搬迁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很大,40.99%的受访者认为影响较大,只有2.33%的受访者觉得没什么影响。影响主要表现在工作就业、生活质量,这两项均超过50%,其次是精神心理、邻里关系、子女教育、角色转换等,对家庭关系的影响相对较小。
搬迁过程中关注的主要问题。对补偿标准和拆迁安置措施关注的比例分别占82.27%和66.57%;对拆迁后的生活关注比例占54.94%,其中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关注比例为48.26%,其次是工作就业、何时搬进新居、新房居住条件等。
受访者中选择需要政府提供就业岗位和改善生活条件的占55.8%,需要就业创业技能培训的占37.2%,需要财政金融支持的占34.88%,需要产业项目带动的占18.9%,选择其他的占6.1%。可见,遗址区居民认为拆迁会影响到工作,最需要政府提供帮助的地方就是提供就业岗位和培训,改善村民生活条件,完善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
(五)对遗址保护的态度
对遗址保护的了解认知程度。52.03%的受访者对汉长安城遗址区文化遗产保护的情况、相关知识、含义不太了解,37.21%的受访者比较了解,6.1%的受访者完全不了解,4.65%的受访者非常了解。
受访者对遗址保护的态度。71.8%的受访者认为遗址保护是有必要的,15.1%的受访者认为无所谓,只有5.2%的受访者认为没有必要进行遗址保护和改造。48.5%的受访者认为遗址保护限制了汉长安城遗址区域的发展,63.4%的受访者认为日常生产生活影响到了遗址保护工作,43.31%的受访者对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工作的前景比较乐观,8.72%的受访者对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前景非常乐观。
受访者认为遗址保护的主要目的。66%的受访者认为遗址保护的主要目的是保护文物古迹,43.9%的受访者认为目的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41.6%的受访者认为目的是改善区域环境,38.1%的受访者认为目的是发展旅游业,34.6%的受访者认为目的是传承历史文化,22.1%的受访者认为目的是美化城市风景,18.3%的受访者认为目的是促进区域发展,16.3%的受访者认为目的是统筹城乡发展,10.5%的受访者认为目的是便于城市管理。
对于遗址区域开发的主要关注。78.2%的受访者关注搬迁群众的安置工作,60.5%的受访者关注政策是否透明、公平,42.4%的受访者关注申遗区的征地搬迁,34.3%的受访者关注遗址区经济发展,25.3%的受访者关注申遗区居民情绪,24.4%的受访者关注遗址区公共服务设施能否改善,24.1%的受访者关注绿化与环境整治,18.3%的受访者关注历史文化古迹的保存,15.1%的受访者关注保护区发展规划,10.8%的受访者关注保护区建筑风格。
受访者对遗址保护的评价。关于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工作,2.9%的受访者表示满意,23%的受访者认为比较满意,34%的受访者认为一般,17.2%的受访者表示不太满意,11.6%的受访者不满意,11.3%的受访者表示说不清。对于西安整体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只有4.9%的受访者认为很好,34.6%的受访者认为比较好,30.2%的受访者认为一般,13.7%的受访者认为不太好,2.6%的受访者认为很差,14%的受访者认为说不清。
受访者认为遗址保护面临的问题。47.7%的受访者认为汉长安城遗址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管理混乱,40.7%的受访者认为保护宣传力度不够,36.6%的受访者认为缺乏有效的保护机制,29.9%的受访者认为环境管控不力,26.2%的受访者认为缺乏资金,24.4%的受访者认为基础设施不完善,15.7%的受访者认为缺乏科学规划。14.2%的受访者认为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可见管理不到位、保护宣传力度不够、环境管控不力已成为汉长安城遗址保护的三大主要问题。
受访者的参与意愿。16.28%的受访者非常希望参与遗址保护工作,54.07%的受访者希望参与遗址保护工作,16.28%的受访者表示不—定参与,10.17%的受访者没有明确表示,仅有3.2%的受访者明确表示肯定不会参与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工作。25%的受访者更希望通过公益活动方式参与,22.7%受访者更希望通过旅游服务方式参与,16.6%的受访者希望通过环境保护方式参与。可见,汉长安城遗址区村民对遗址保护工作的参与意愿很高。
(六)对遗址保护工作的建议
1.在遗址保护过程中,尽量不要异地安置,希望能够参与遗址保护与开发工作。可以通过成立公司,村民以入股形式参与遗址保护与后期的旅游发展。
2.希望政府加大对大遗址保护、补偿安置、发展规划等相关政策措施的宣传力度,提高政策的透明度,保证公平公正。
3.希望政府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或成立专门机构对外筹集大遗址保护资金,以拓宽大遗址保护的资金渠道,吸引社会各方面资金参与大遗址保护与开发。
4.希望进一步关注遗址区老弱病残的社会保障问题,关注年轻人的就业创业扶持问题,加强职业培训或提供就业岗位,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当地居民收入。
5.希望提高拆迁安置补偿标准,给予遗址区村民更多实惠。
三、构建遗址保护与城市和谐发展的机制建议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与大遗址所在地的居民生存、经济发展与大遗址保护、利用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矛盾日益凸显,并由于体制、机制的缺失和司法、执法的困难,更由于错综复杂的多重利益关系,使大遗址保护面临着较大的困境。通过对西安汉长安城大遗址的实地调研,结合国内外大遗址现有保护模式的经验,我们认为实现大遗址保护与城市和谐发展,必须从以下六个方面构建长效机制。
(一)超前谋划,构建遗址保护与都市圈和谐共生的前期研究机制
通过组织多学科、多部门合作,建立沟通和理解渠道,促使对大遗址保护模式达成共识。其基本流程为:确立大遗址保护的基本原则和方向,对大遗址区域历史文化进行梳理,构建大遗址区域的复原想象,对国内外遗址公园进行比较研究,科学界定大遗址的空间范围,与政府、文物部门、开发商达成共识,为后期的大遗址保护与开发模式的选择奠定基础,以避免开发过程中的争论和分歧。
(二)因地制宜,构建遗址保护与都市圈和谐共生的利益共享机制
针对大遗址区生产生活现状,以及城市化加速扩张的现实需求,保护和利用好大遗址这一宝贵的文化资源,必须进一步充实丰富、创新、提升大遗址保护利用模式。从城市和谐发展与搞活整个大遗址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充分考虑大遗址区居民的发展意愿,谋划和确定大遗址区的发展方向和产业定位。在此基础上,通过协调城市地域规划,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科学确定大遗址保护模式,构建遗址区与城市和谐发展的利益共享机制。
(三)管理创新,构建遗址保护与都市圈和谐共生的体制机制
目前大遗址保护过程中存在着多头管理、经费短缺、人力不足等问题。从我国经济特区的发展来看,特区模式可以保障专项政策的实施,这对于构建大遗址保护和充分利用的长效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可以考虑借鉴开发区的管理模式,通过管理体制的创新,实现对大遗址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和统一管理,并运用市场手段,通过市场机制对各种优势资源进行整合,以凝聚大遗址区域发展的合力。在具体实施中,可以考虑根据各大遗址的不同情况与特点,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推进。
(四)关注民生,构建遗址保护与都市圈和谐共生的以人为本机制
从目前我国大遗址保护现状看,遗址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都比较落后。实现遗址区发展与城市的同步和谐发展,是新时期城市化发展的新要求。因此,从城市发展全局考虑,选择和确定大遗址保护模式,必须统筹考虑安排遗址区的居民生产生活。应将大遗址保护与民生建设紧密结合,促进遗址保护与社会民生、生态环境的互动发展。将遗址本体的保护与生态环境、人文环境改善相结合,促进区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五)尊重历史,构建遗址保护与都市圈和谐共生的空间共融机制
在充分尊重历史传统的前提下,将大遗址保护融入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框架内,并通过制定大遗址保护规划,合理确定绝对保护区、控制建设区和环境协调区,促进大遗址保护与城市建设的融合。绝对保护区应禁止建设,应进行原始保护、修旧如旧;控制建设区应控制建筑的性质、体量、高度、色彩及形式;环境协调区要保护自然地形地貌。对于历史街区,要坚持保护历史环境,合理利用、永续利用的原则。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要根据当地具体社会经济状况,充分听取公众特别是当地居民意见,采取循序渐进的、注重差异化和分散化的更新模式。
(六)多元协同,构建遗址保护与城市再造的融资保障机制
资金短缺,土地性质不明,是目前大遗址保护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大遗址作为全人类的文化遗产,其本身不是产品,但经过开发,成为供人们观赏或消费的展览品、人文景观和文化信息时,就完全可以作为一种商品了。因此,为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前提下,必须转变思想观念,不断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实现大遗址资源的开发利用由政府主导型向社会主导型转变。通过不断提高大遗址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效率,促进大遗址产业化发展,以实现大遗址文化产品的商业化和市场化。并通过后续的努力,使大遗址文化资源、管理经营人才、资金向高效益行业集中,打造一批有竞争力的行业,真正把大遗址产业变成竞争力强、关联性高、效益好的现代文化产业,为大遗址保护提供可持续的资金保障。
[参考文献]
[1]裴成荣国际化大都市特色研究一以西安为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199—223
[2]冉淑青,裴成荣,张馨.国内外大遗址保护的经验借鉴与启示[J].人文杂志,2013(4):45—48
[3]裴成荣.关于西安大遗址保护与都市圈和谐共生的几点建议[R].2013年陕西省政协提案.
[4]单霁翔.关于城市文化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J].中国文化遗产,2012(3):58—68
责任编辑 张桂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