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校成为“和谐共生”的精神家园

2016-08-15 09:31杨建为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16年7期
关键词:和谐共生共生课程体系

杨建为

湖北省水果湖第二中学是省教育厅直属的一所初级中学,2001年8月从原完全中学“武昌水果湖中学”分离后组建而成。自建校以来,学校朝着“省内龙头,国内先进,并具有国际影响的现代化中学”的目标奋进。多年来,学校立足本校实际,创造性地挖掘、丰富具有文化特色的教育资源,逐步理清了一条既体现先进教育理念,又能产生卓越实践成效的办学思路——让学校成为“和谐共生”的精神家园。

“和谐共生”精神家园的探索之路

学校的发展走过了“优质化—品牌化—特色化”这三个阶段。

建设优质学校。作为一所从名校中独立出来的初中学校,显然应该彰显出新活力,成为能够与时俱进、代表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新的教育形态。那么,究竟该在什么发展问题上取得新的突破呢?笔者注意到:在一些学校,虽然办学条件、师资素养都达到合格甚至优良的标准,但是因为人际关系不够和谐,导致多方面的优良条件难以相互协调、产生更好的教育品质和办学成效。于是,在创校之时,我们解决的问题是——通过“家”文化凝聚人心,齐心协力建设一所“优质”学校。

创建教育品牌。随着办学品质走向“优质”,我们在新阶段解决的发展问题是——通过“和”文化整合资源,创建本地区的“品牌”学校。我们的领导团队和教师队伍都关注相互协作,努力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让各种教育资源协调发挥作用,师生发展进入了优质而稳定的状态,成为了本地区初中阶段名列前茅的“名校”。

彰显办学特色。随着学校的发展,我们进一步解决的更高境界的发展问题是——通过“和谐共生”的发展方式激发活力,让学校彰显“特色”。经过进一步的考察、学习、思考、探索,我们以“水果湖二中”校名中蕴含的“水”文化为生长点,追求“上善若水”这一兼具中国文化和本校特色的发展境界,让教育资源汇成润泽生命、激发活力的文化生态,让学校成为师生“和谐共生”的精神家园。与之相应,形成了“上善若水,和谐共生”的办学理念。

践行:让师生在教育活动中“和谐共生”

在学校发展的整体格局中,最为重要的是三个领域的行动,即侧重于人、课程资源、教育活动的“和谐共生”。将这三个方面整合起来,就是整个学校中的“人”利用“课程资源”开展“教育活动”,创造出“和谐共生”的学校文化生态。

建设和谐共进的组织文化。一是横向合作,建设优良的“团队(班级)”。在学校教育场域中,每一位师生都是在具体的群体中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包括教研活动),进而获得发展。因此,为了让每一位学校成员的生命都得到更为自由自主的发展,我们需要关注他们所在的“团队”或“班级”,包括参与各个活动项目时形成的项目团队(学生社团)。一方面,让教师团队激发每一位教师的创新活力。学校用“典型案例分析”和“同伴案例分析”激发团队智慧,开展高水平的校本研讨;利用学校独特的区位优势,引入“文化生态”资源,在“三课”上着眼于“上善若水、和谐共生”的理念,综合协调“三课”之间的关系,使之形成一个整体性的“文化生态系统”,用以激发学校成员在更高境界拓展特色化的创新之路;充分提供交流平台,展现团队合作带来的教改活力。

另一方面,让班级(社团)滋养每一位学生的精神生命。促进学生发展是学校的使命所系,在长期的探索中,我们认识到:每一位学生个体的发展都离不开他所在的“生态圈”,特别是他属于的具体的群体。因此,学校通过“实行自主管理,指导学生在民主交往中实现主动发展;营造班级文化,鼓励学生在开放的文化空间中自主探索;利用班级平台,拓展学生发展空间”等途径开发利用各种学生群体中蕴藏的教育价值,让每一个班级(社团)成为激活学生个体潜力、滋养精神生命的“生态圈”。

二是纵向协同,和谐干群关系和师生关系。“横向合作关系”固然是最为基本的,但在整个学校层面来看,学校领导与每一位教师之间、每一位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纵向协同”作用可以让整个学校的文化更加生机蓬勃。学校一方面优化内部管理,激发教师的教改热情和教育智慧;另一方面,用民主的师生关系催化学生的生命活力。我们倡导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首席”的观念,倡导老师和学生平等对话。我们还通过开展系列活动,密切师生关系,如趣味运动会(师生两人三足、迎面接力),歌咏比赛师生同台演出等。

开发全面优质的课程体系。自上而下,建构学校课程体系。新课程改革力图实现三大转型——课程政策从“集权”到“放权”,课程范式从“科学中心主义课程”到“社会建构中心课程”,教学规范从“传递中心教学”到“对话中心教学”。也就是说,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是旨在让每个学生健康成长的活动,而不是“教化”和“训练”。然而,在“总体设计——课程标准——课堂教学”的设计链中,总会存在落差。不过,我们正是在这类“落差”中看到了“改革的空间”,也就是可以发挥学校成员创造性作用的自主空间。

在这样的改革空间中,我们着眼于学校教育活动的整体格局,参照课程体系的“领域——科目——模块”三层结构,“自上而下”地部署校本课程体系建设。首先,将所有课程区分为三大领域(人文社科类、自然科学类、生命成长类)。然后,在各领域中协调相关科目之间的关系,通过科际合作或综合探究等方式增强学生学习经验的综合性、实践性。最后,深入、具体地研究各个领域和各个科目之中的系列模块(项目)的开发思路,让“自下而上”生成的特色化的“模块(项目)”可以融入全校课程体系之中。

除了在现有课程的基础上探索改革的空间,学校还通过开展各种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尝试将这些活动作为具体的“项目”来设计。这些活动融入学校课程体系,成为“上善若水、和谐共生”教育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起着激活整个学校文化生态系统的作用。

自下而上,开发特色课程资源。在“特色化”发展阶段,我们尝试以教师团队为单位,在各领域和各科目中逐步尝试开发“特色课程模块”(其中包括德育领域中的“特色活动项目”),在学习内容和活动方式等方面体现学校特色化的办学理念。为此,在教学科目中以教研组为单位、在德育领域中以相关部门或年级组为单位,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在每个学期重点开发1个“模块(项目)”。在此基础上,开发系列“模块(项目)”,用以代表本组(部门)连续3年创造的标志性教改成果。

这里的“模块”是指根据学科素养要求,按照学科知识能力的系列和序列而划分的若干相互联系的课程体系板块。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学科内在的逻辑联系。每一个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有对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要求与建议,这样,既给教师提示了教学目的定位,也方便学生拓展自学;同时,每一个模块围绕某一特定内容,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可让学生开展灵活的、动态的、个性化的学习实践活动。

开展智慧灵动的教育活动。敞开空间,鼓励学生探索多元思考。学校利用优势,积极开发校外教育资源,与武汉大学、中科院武汉水生所、水果湖派出所、洪山路社区等单位建立了友好共建关系,邀请专家、学者、专业技术人员为学生讲学,帮助学生释疑,拓展了学生的学习时空,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引入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实施多元评价,同时变“评比”为“争创”,在“争创”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学生主动学习、主动研究、主动创新的潜能得到激发,涌现出了一批特殊小人才,如登上瑞典斯德哥尔摩科技领奖台的柯帅,挑战权威作家冯骥才的熊勃等。

交往共生,激发师生同创生命智慧。在不断追求更高办学境界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关注从生命的高度来看待课堂和学校的其他教育活动,让师生带着生命的热情来交往,在交往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生命化,让知识融成师生共同创造的生命智慧。例如,有的老师看到以往倡导的高效课堂虽然能够通过精备、细改、订正、落实来提高学生考试成绩,但其代价是课堂美学的流失和语文味的缺失。在师师、师生的研讨交往后,他们转变方法,在确保语文工具性的同时,注重彰显语言的丰富、生动、形象及表现手法的多元性,让学生在朗读课文中理解和移情共鸣、陶冶情趣,在模仿写作中展示语文……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师生共同度过的生命历程就不仅有了坚实的知识学习基础,更有了超越知识学习的生命智慧和热情。

猜你喜欢
和谐共生共生课程体系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共生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基于遗址保护的城市和谐共生机制研究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